登陆注册
6604900000015

第15章 拥有务实的态度,好运自然来——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原典”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易经·既济》

“释义”

《既济》卦九五爻说:东边的邻居杀牛举行盛大的祭祀,反不如西边的邻居举行比较简单的祭祀而能得到实际的福佑。

《象传》说:东边邻国杀牛盛祭,不如西边邻国的薄祭,是说西方邻国能适时而祭;西邻更能切实地承受神灵降予的福泽,喻示吉祥将源源降临。东邻杀牛,神灵不能马上就有肉吃,不如西邻正举行祭祀,有大量现成的供品,可以马上享受。

人生处世,一定要务实,做现成的东西回报快,条件没成熟的事少做。不务实的人以为真能“空手套白狼”,结果只能是自己被狼吃了。同样地,狂妄的人张牙舞爪,最后必无大成,因为他把精力耗在那些外在的东西上了,人只有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务实不虚,才能从低飞高。总之,做事拥有务实的态度是人生顺达最好的选择。

“事典”

故事一:卜天璋做官先为民

卜天璋是元代洛阳(今属河南)人。他自幼聪颖,长大后以正直而自负,研读书史,懂得成败大体。至元年间,出任河南府府吏,当时黄河以北有饥民数万人,聚集在黄河边上准备向南迁徙,卜天璋顾虑发生变乱,劝总管张国宝听凭这些人渡河,张国宝接受了他的意见,才没有生出事端。

大德四年,卜天璋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一名刘帅,强横地夺取他人产业,官吏不敢处理,中书省调和天璋前去断决。卜天璋很快使刘帅屈服,所夺回地又归于民。

皇庆初年,卜天璋任归德府知府,鼓励农耕,劝导学业;修复河流渠道,河水泛滥之患得以免除。当时盗贼聚集,占据要道,商旅不通,卜天璋捉住盗贼数百人,全部处以极刑示众,盗贼被平息。

不久卜天璋升任浙江廉访副使,到任数月,因为更改田制,改任饶州路总管,卜天璋到任后,任凭百姓自报田产,施政毫不扰民,百姓欢悦,境内清静肃然。

天历二年,蜀地发生叛乱事件,荆楚地区受到很大震动。朝廷又拜卜天璋为山南廉访使。人们都认为他已年老,一定不会上任。卜天璋说:“国家正遇危难,我虽年已八十,常常害怕不能死得其所,岂敢逃避困难!”于是挺身赴任。

到任后,他整饬风化,严肃吏治,州郡之中肃然安定。当时物价飞涨,卜天璋下令不要压低物价,听任民众自由买卖,引来商人的车船汇集贩运米价很快就跌了下来。他还留下御史台的赃罚库缗钱,不再输送到御史台,用来赈助饥民,御史到达后,百姓都聚集在道路上称赞颂扬他。

卜天璋一生做官,不搞形式主义,而是注重实际,做事诚心诚意,这是一种最务实的作风,从而也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也应该务实,唯有务实,人生才有好运。

故事二:杨继宗为官清朴

杨继宗是明朝清官中的佼佼者。成化初年,朝廷采纳王翱的推荐,升任杨继宗为嘉兴知府。

杨继宗赴任时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人们都不敢有所冒犯。

然而他却能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往就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杨继宗每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来府衙报告名姓。”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前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规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劝诫惩办官吏。那样挨家挨户稽查考核,则是地方官府之事,不是你风宪官的管辖范围。”孔儒无法为难他,但心里却深为嫉恨。临行前,孔儒突然闯入府衙之中,打开杨继宗的箱箧察看,里面只有旧衣数件而已,惭愧而去。

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的只是菱角、芡实之类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去领取库中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太监吓得咋舌不敢接受。

杨继宗进京人觐,汪直想要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当官要清廉,对事要认真负责,这才是为官者最应该先做的事,做好了这些,老百姓的福祉才能实现,而为官者也能赢得世人的爱戴。

故事三:隋炀帝华而不实

隋炀帝是一个喜欢夸耀讲排场的人。607年(隋大业三年),隋炀帝率甲士五十万人,北巡塞外。609年,又西巡张掖。隋炀帝的西巡队伍到达燕支山的时候,他命令“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竭于道左”,还要欢迎的人群身佩金玉,焚香奏乐,载歌载舞。隋炀帝又命令武威、张掖的男男女女,穿上华丽的服装,头戴金玉饰物,坐上最好的马车,列队迎接。真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610年,西域各族使团和商旅,仰慕中原的富庶,纷纷来到东都洛阳。隋炀帝为了夸耀自己,于2月13日(大业六年正月十五日),下令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在皇城端门外大街,圈围戏场五千步,搭起了百座戏楼,招来一万八千名乐师,日夜演戏,歌声乐声,声闻几十里。夜幕降临后,张灯结彩;继续演唱。这次耗资巨万的百场戏,整整演了半个月方才收场。

在这期间,各族商旅要到丰都市(即东市)进行贸易。隋炀帝下令整顿市容,各店肆都要粉刷墙垣,彩绘门窗,陈列新货,店员要穿锦衣丽服,连卖蔬菜的小商贩也要用精美的龙须席铺地。西域各族商人路经酒食店,店主要热情招待,吃喝免费,醉饱出门,以显示隋朝的富庶。但客人们看出这是假象,有的人指着街市间树木上缠的彩绢质问说:“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不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为了使异族畏服,隋炀帝不断向他们耀武扬威,并对其酋长慷慨赏赐。公元607年隋炀帝到榆林巡幸,令宇文恺做遮天大帐,帐下能坐几千人,还摆满了各种珍贵的器皿,设盛大宴会招待突厥、契丹、奚等部落的酋长,看到游牧民族头目们又惊又喜的表情,隋炀帝心满意足,并送给突厥启民可汗锦缎2000万段。在榆林寨外,隋炀帝命令宇文恺制作观风行殿和行军城,一夜之间平地竖起了一座宫殿与一座大城,游牧人以为是神功,望而生畏,十里之外即跪伏叩头。隋炀帝利用未开化民族经济技术不发达的弱点,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谓不惜工本。

隋炀帝的虚荣浮夸非但不能赢得各族的信任,反而招致了战争。615年秋,当他再次出巡塞外时,突然遭到几十万突厥骑兵的袭击,雁门(今山西代县)一带的41座城市,竟然丢了39座。隋炀帝逃之不及,被围困在雁门城里。突厥急攻雁门,弓箭射到隋炀帝脚下,这位不可一世的暴君被吓得六神无主,抱着小儿子号啕大哭,眼睛都哭肿了。幸亏将士们奋力固守,后来才转危为安。

隋炀帝的愚蠢在于,他以为那些豪华的铺排仪式,既能显示出自己统治的国家殷实富强,又能让“宾客们”感到莫大的满足,但在实际上却收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因为他所表现出的一切,既华而不实,又盛气凌云,难免会让人从内心里感到不快和厌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值得后人警省。

“吉言”

大凡成大事者都善于务实,他们做事都是先从眼前的事情做起,尽管眼前的事情很平凡,也要认真地把它做好,这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他们还都善于把握机会,在最能实现其价值、最能做得更好的事上把握机会,认真去做,最终获得好运。

虽然用心良苦的事可能没有好的结果,但人们能见到其中的势。事情有巨大效果,其中必有主事者的心血。不要认为别人一朝成功全凭运气,做大事固然要机会来促成,但要把手上的事情做得最好,多半还是得你付出心血。

与其表面上做文章,不如踏踏实实干实事。少搞形式主义,多做实事,这是立世的百胜法则。最没有理由自豪的人往往最自豪,他们把什么都说得神乎其神,实际上是想求得别人的喝彩,结果只会遭到有识者的轻视,徒令有修养的人捧腹大笑;这是一种虚荣心,总是令人讨厌。

有的人像乞丐讨饭一样的讨取功名,或像蚂蚁储食一样攒积荣誉。你纵有天大的才华,也应尽量避免那种显而易见的虚荣。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事,让别人说去吧。功劳尽可抛弃,万不可待价而沽。不要夸诞虚浮,违反常情,惹人耻笑。埋头做事的人虽然可能被笑做傻瓜,但他们最终会比耍巧智的人获取更多。

同类推荐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热门推荐
  • 超脱众生

    超脱众生

    众生皆活于天地之内,又怎知天地之外宽广,众生皆活于尘世之中,又怎知尘世之外逍遥。
  • 仙魔风云

    仙魔风云

    枯木与逢春自幼被父母指腹为婚,枯木为报灭门之仇最终集齐五行法器,正值青春之年,仙界美女没有嫌弃枯木是魔道弟子,众仙子纷纷暗自垂青枯木,然而枯木一直当做逢春是亲妹妹对待,枯木与众仙子交往只当她们是自己的好朋友,正值青春年纪,枯木无意间强吻了八扇门门主之女晶晶,从此爱上了她,一发不可收拾……
  • 祖传秘方——大咖是怎样炼成的

    祖传秘方——大咖是怎样炼成的

    假如有人总在向你展示他的锦绣前程和美好爱情,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烦?假若他倒了大霉,一个跟头栽到坑里,你由仰望变成了俯视,你是不是又有点暗爽?再假如,他几经折腾,又从坑底爬出来了,而且又跃上了一个让你仰望的高度,你又作何感想?本书主人公岳海鹏,就是这样一个逆天的人物。这是一个寻找祖传秘方的故事,终其全书,岳海鹏始终没找到秘方,却找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这个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它是否暗合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基因繁殖和迷因传承?这里没有穿越,没有玄幻,更不是励志鸡汤。这里是你的邻家小哥小妹,用青春演绎着的精彩故事。亲爱的读者,您如果想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现实主义作品,请跟我走进《祖传秘方》。
  • 近思录

    近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余生奈何

    余生奈何

    一个瘸腿的老和尚,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牛鼻子老道,带着两个徒弟。一个是儒侠萧然的遗孤,取名萧亦玄;一个是捡来的孤儿,法号真古。一柄“余生”剑,一本《奈何》谱。为了查明当年父亲死在大漠的真相,萧亦玄毅然带着师弟闯荡江湖。彼时,江湖中风起云涌,南有剑道翘首武当剑派,北有佛家正宗少林禅寺。东北七大宗门,江南五大世家,西北破刀门,云南姬媱宫,中州春秋不义门,而初入江湖的萧亦玄就着了别人的道儿……
  • 傻王夫君:娘子乖乖别闹了

    傻王夫君:娘子乖乖别闹了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首席特工,一朝穿越,却勿将一颗真心交给他人,含恨而死。再次重生,这次定将不卿。傻又如何?傻才不会背叛自己,才不会勾心斗角,才不会为了仕途娶各种各样的女人。她说:你若想要这天下,我便助你打下这江山;你若想要这荣耀,我便让你名留这青史;但你若要这女人,我定会让你断子绝孙!他说:要这天下,不过为了处处是你家;要这荣耀,不过为了掐灭烂桃花;要这女人?是你的话我不绝介意!
  • 问道灵虚

    问道灵虚

    天方城在被魔修屠城之后,生机尽绝。但就在这没有生机的死城中,却是有一名活着的少年。在之后正道玄焰门修士前来查探原因之时,发现了这名少年,少年遂拜入玄焰门下,从此踏上了修仙之途。看少年如何在有着千般奇法,万般妙术,剑影刀光,生死刹那的修仙世界里,寻求长生大道。
  • exo禁锢

    exo禁锢

    女主是顾家的独生女,仗着家世,常常做坏事,可是她被查到得了肺癌……读者们准备好纸巾吧。
  • 帝之弃女

    帝之弃女

    她虽然是大王第一位公主,却因父王疑心丢出王宫贬为庶民。为了父王江山她暗中培养势力为父王排除异己。直到遇到了他,那个桀骜不羁的少年,为了他,她亲手倾覆了自己捍卫的江山,换来却是疑心和责罚。他荣登大宝,她堕入冷宫之时,那一刻她第二次流泪这一次流泪她决定不在为任何人活下去,只为自己,她要夺得这江山夺得她曾经不在乎他却最在乎的东西。
  • 史上第一穿越者

    史上第一穿越者

    唉,穿越怎么这么累,又要应付女人,还要提防部下。老是有美女投怀送抱,老是有部下想给我黄袍加身。可是我只是一个历史过客。PS:幼苗需要养护,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每一个点击都是呵护成长的元素。请大家先收藏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