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900000010

第10章 抬头看路,时时俭省自己——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原典”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易经·履》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易经·蹇》

“释义”

《履》卦上九爻说:看好路以考察吉凶,才能胜利凯旋,大吉大利。

《象传》说:获得大吉在最后,便是大有福庆。

《蹇》卦卦辞说:利于去西南,不利于去东北,因为那条道是绝路,东北有险,往这里走等于坏上加坏。前往就有险难,往不好,止而不往好,吉祥。

在人生旅途中,坎坷之路丛生,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智者总会抬头望路,随时变换方向,只有经过长期的周密考虑之后,他们才会采取行动,因为事先躲避危险总比临难时才克服危险要容易些。危险的处境使我们的判断毫无保障,所以安全的办法是要彻底摆脱它们。

人生总难免会迷失方向,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抬起头来,大胆地往前走正道。生活中的道路很难辨认,为了防止迷失,每当走偏了就再尽力挣扎到正路上来。但后来人们为了免去辨认道路的麻烦,用吸烟和酗酒熄灭自己心中惟一的光亮——理性。我们看到许多人少年得志,可是老境凄凉,就是因为少年时幸得一点儿成就,就得意忘形,不知俭省自己,结果路越走越窄,到头来身败名裂。

“事典”

故事一:春申君没能逃过“血光之灾”

战国时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门下有三千门客,是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当时楚考烈王没有子女,春申君就四处搜寻美女献给楚王。有个赵国人叫李园,他有个妹妹长得很漂亮,他本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是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非常宠幸这个美女。没过多久,她就怀孕了。美女想到了一条妙计,和她哥哥偷偷商量后对春申君说:“夫君,楚王跟您的感情真是好啊!”春申君动情地说:“是啊,我和楚王的感情就连亲兄弟也比不上。”

美人又说:“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他死后只有让自己的亲兄弟做国君。新国君一定只重用自己身边的人,哪会轮得到您呢?而且您现在的地位这么高,肯定有对楚王的兄弟不够礼貌的地方,那您的处境岂不是更危险了吗?”

春申君听了,说:“是呀,可是又有什办法呢?”美女眨了眨眼睛说:“办法倒是有一个。我已经怀孕了,如果楚王现在喜欢上我,那我生下的孩子就可以当上国君。这您就不用担心以后的前途啦。”

春申君照这个美女说的把她献给了楚王,美女果然很快就得到了楚王的宠爱。后来,这个美女在王宫生了个男孩。随后这孩子便被立为太子,美女也就当上了王后。楚王又提拔她的哥哥李园当了高官。但是,李园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一想夺取春申君的权势,二怕春申君泄露秘密,便在私底下养了许多杀手,计划伺机杀掉他灭口。

此时的春申君却还蒙在鼓里呢。他的一个门客朱英对他说:“您做楚国的丞相已经二十多年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一天楚王死了,您就要辅佐年幼的太子,直到他长大成人。这是您的福气,但这其中也可能隐藏着灾祸。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春申君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满不在乎地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啊,至于将来,会有什么不幸呢?”朱英忧心忡忡地说:“李园一直想夺取您手中的权力,他早就偷偷养了许多杀手,只等楚王一死,便将矛头指向您。这就是我说的灾祸啊。不过,现在挽救还来得及,您只要先把我派到楚王的身边,替您干掉李园,先下手为强,同时也免除您的后顾之忧。”

春申君听了,哈哈一笑,拍拍朱英的肩膀说:“先生多虑了。我了解李园,他是个胆小、温和的人,我又一直对他那么好,他不会做出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过了十几天,楚考烈王死了。李园先到宫里,安排杀手埋伏在宫门内。春申君匆忙进宫,刚走进宫门,李园的杀手就从两旁杀出来,他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头就被割了下来,更悲惨的是连他的家人也没能逃过这场血光之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最善的选择。凡事要早做准备,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时刻都要把头抬起来,把眼睛再亮一点,思维再清晰一点,这样才能易辨吉凶,一路畅通,万事如意。

故事二:萧何不为名利保其身

萧何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刘邦起事的亲信,在反秦灭楚兴汉的事业中立有大功,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将他排在功臣之首,并给了他可以佩剑穿履从容入宫朝见的特殊待遇,以示恩宠。

后来韩信被诬为谋反,当时刘邦率兵出征在外,是萧何为吕后设计除掉了韩信,解除了刘邦心头的一大患。萧何由此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封地增加了五千户,还给了五百名士卒做他的警卫。

朝中大臣无不向他表示祝贺,只有一个的召平的秦朝遗老独去志哀,对萧何说:“你不日将有大祸临头了,如今主上风餐露宿转战于外,而足下坐镇京师,并未立有战功。主上之所以给你增加封地、设置卫队,是由于韩信刚刚谋反,主上对你心存怀疑,以此加以笼络,并非是对你的宠信。请足下让出封赏不要接受,并将自己的家产拿出来资助前方军队,主上必然高兴。”萧何认为他说的十分有理,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又过了一年,英布谋反,刘邦又一次率兵出征,却从前线一再派使臣回京师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以为皇帝出征在外,他便尽心尽责地安抚百姓,筹备粮草,输送前线,如同他多年来所做的那样。

又有人对萧何说道:“足下不久将有灭族的大祸了。足下如今位为相国,功列第一,官不可再升,功不可再加,可足下自入关中十几年来,甚得民心。如今主上派使臣来打听足下的情形,是担心足下名声太大,对他构成威胁。足下何不到处压价买田,高利放债,使民有怨言?只有如此,主上才会对你放心。”萧何听了他的意见这样做了,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当刘邦班师回朝时,老百姓纷纷拦路上书,状告萧何,刘邦一点也不怪罪萧何,反而将老百姓的状纸交给萧何,笑着对他说:“你自己处理去吧!”

因此,一个热衷于追求名利的人,常常忽略了人生的许多快乐,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凡事看淡一些,想开一些,生活就会更加潇洒和自由。

故事三:龚遂及早掉头摆正姿态

西汉宣帝刘询时,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邻近各郡年成饥荒,盗贼蜂起,郡太守们不能够制止。宣帝要选拔一个能够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可以委用,宣帝就任命他为渤海郡太守。

当时龚遂已经70岁了,皇上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像所听说的有本事的样子,心里颇看不起他,便问道:“你能用什么法子平息盗寇呀?”

龚遂回答道:“辽远海滨之地,没有沐浴皇上的教化,那里的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而官吏们又不关心他们,因而那里的百姓就像是陛下的一群顽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边舞枪弄棒一样打斗了起来。现在陛下是想让臣把他们镇压下去,还是去安抚他们呢?”

宣帝一听他讲这番道理,便神色严肃起来,说:“我选用贤良的臣子任太守,自然是想要安抚百姓的。”

龚遂说:“臣下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就像整理一团乱绳一样,不能操之过急了。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现有的法令一味束缚我,允许臣到任后诸事均据实际情况由臣灵活处理。”

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驿传将龚遂送往渤海郡去。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终日还是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

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龚遂之所以得到了皇帝的“甜头”,是因为他没有耍“个人英雄主义”,听从了下属的建议,自己没有“出风头”,而是巧妙地把功劳推给了上司,上司怎能不高兴!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摆正自己的姿态,不要只顾着向前走,而要想着有不好征兆的出现,要早做准备,及时改变,这样才能真正一路走好。

“吉言”

人生之路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不要低着头只顾走路,否则可能一头撞在墙上,要么就走进死胡同行不通了。所以聪明人会停下来看看路该往哪里走才最好,遇有凶兆要及时改变路线。这样才能顺利平安一生。

《礼记·中庸》上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时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动,警惕是否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

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

同类推荐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通过充分的说理、实际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结合职场员工工作态度、同事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深刻剖析“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内涵。《职场》(孝道)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现代职场人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读之书。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谷的末日生存

    大谷的末日生存

    孤独的一直大谷没有朋友,在末日的极端环境下,他要改变自己,丢手绢,收获友谊。
  • 汉武故事

    汉武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剑奇谭之校园爱情

    古剑奇谭之校园爱情

    当全部人都失去记忆的时候,只有风晴雪和百里屠苏,都还记得对方,让我们来看看即将在校园里,等啦九百多年的恋情吧~
  • 狂步天下

    狂步天下

    十年前经历灭门惨案,却遇到天大机缘…十年后三尺青锋横扫,修仙一途无止境…人比人心机丛生强大万分,天比天宽阔无边何处尽头?不入仙途凡为安,一入仙途必为峰!且看一十三少年,追寻仙途尽头的故事…且看那仙途尽头,凡人不可为知的秘密…
  • 救世之魔

    救世之魔

    我不是救世主,救世主应当救人,但我不想救这些人,我只想杀了他们。或许,你可以称呼我为,魔
  • 霸道总裁的百万恋人

    霸道总裁的百万恋人

    一次硬性的工作任务,让她结识了一生中命定的男人,一个缠绵绯恻的夜晚,让他遇上了一辈子痴恋的女人。为了完成一个采访任务,她深入一家颇受欢迎的夜店,密访“牛郎”的生活。不料,一个英俊而冷酷的男人打破了她所有的计划,推杯换盏之间,她迷失了自已。不仅糊里糊涂的失了身,而且还欠下一笔巨债。心有不甘的她,再次来到夜店,那个神秘的男人却消失的无影无踪……本以为他们不会再见,可命运却一再的将他们扯在一起。本以为他是一个骗财骗色的“牛郎”,可未曾想他是……
  • 我不知会遇见你我的最爱

    我不知会遇见你我的最爱

    一段朴实而美丽的爱情故事两人都不知道有一天会遇见对方知道他们相知相恋相爱他们知道了他们是此生不可以分离的伴侣可是有一天母亲的安排让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失措了他们还能幸福地在一起吗
  • 帝国暗流

    帝国暗流

    将门之后,家到中落,颠沛流离之际,暗度陈仓。饱受阉割之痛,矢志接近帝国中枢,成为帝国暗流,丹青渣滓。却凭聪毅,玩转宫廷,太监上位,位比将相。隐花终有香,暗流也激荡。终将家族历史,重新改写。
  • 溺爱:99次求婚

    溺爱:99次求婚

    后来,苏御和顾菱还是相遇了,仅仅是擦肩而过。苏御认为,自己对顾菱没有什么感觉,可在看到她的一刻才发现,他的心里已经扎根了一棵树,一颗名为顾菱的树。然后……“顾菱,嫁给我吧。”“……”“顾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顾菱被缠地烦了,谁来把这二货拉走!她有说过不嫁给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