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3700000002

第2章 中学时代

1913年,14岁的海明威进入橡树园中学学习。橡树园中学是当时最好的中学之一,教师的待遇在伊利诺伊州是最优厚的,因而名师萃集,而且这些名师都注重文科。海明威成为一代文学大师,抛开他个人努力奋斗的因素,与他在中学时代所受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在橡树园中学的4年学生生涯中,海明威最引人注意的是他那些颇为放纵的课外活动。当时,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把这些活动看得比学业成就还重要。海明威在学校组织田径队,参加水球、足球和游泳等比赛,加入辩论会俱乐部,还是管弦乐队成员,也经常为校报撰稿,是班里的带头人。

海明威才14岁,身高却明显超过同龄人,肩宽体阔。一天,他浏览《芝加哥论坛报》时,看到一则拳击训练班的招生广告,便向父亲请求,允许他报名参加。像往常一样,这件事又引起了家里的争论。

埃德对此表示赞同,对儿子敢于涉足拳击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感到满意:儿子和自己一样热衷于各种体育活动,真是虎父无犬子啊!格雷丝却大摇其头,极力反对。她认为拳击是一种激烈、危险和野蛮的运动,拳击手都是毫无教养的。在母亲内心深处,还怕儿子再受到什么伤害。小时候,这个淘气的儿子从山上往下跑,口里衔着木棍,正跑得急,脚下被树根绊了一下,摔倒时木棍戳入喉咙,把扁桃体都捅出来一部分。还有,儿子长期在湖上垂钓,小小年纪腰便有些弯,背也微驼。格雷丝想把海明威培养成斯文知礼的绅士,便不愿儿子误入歧途,何况拳击与橡树园传统格格不入。为了说服丈夫,她着重指出,尽管海明威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但他花在课外活动上的时间太多,在音乐和学业上用的功夫太少了。

经过无数次争论,父亲的支持占了上风,海明威终于去上第一堂拳击课了,不料这险些成了他的最后一课。因为给他安排的练拳对手是个职业拳手,此人是中量级拳手中的佼佼者,身高力大,拳法娴熟,反应敏捷。双方实力的悬殊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当时拳场老将同意轻打互让。大家都认为海明威在职业拳击家的重拳下不堪一击,不料比赛开始后,海明威劲头十足,两人逐渐打得不可开交。职业拳手很快放弃了点到为止的打算,一轮快拳反击过去,把切磋技艺变成一决雌雄。几个回合后,海明威便被打倒在地,一记重拳击在他鼻子上,鲜血直流。

“这种事情我早就料到了,”海明威懊恼地对他的一个同班同学说,“但无论如何我也要试一试。”

“那时候你害怕了吗?”

“怕,当然怕,那家伙打起来像是要你的命。”

“那你又何必要和他打?”

“我还没有被吓倒。”

格雷丝见儿子负了伤,大发雷霆。但到了第二天,海明威照样走上拳场,只不过模样有些狼狈,鼻子贴上了纱布,眼底下也是又红又肿。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学不了拳击的,许多挨不过皮肉之苦的新手纷纷退出。海明威一如既往,一直坚持到底,很快成了一个出色的拳击手。1916年海明威第一次参加了职业拳击赛。在橡树园的一次比赛中,他与沃伦湖的一帮男孩子对抗,曾把一个男孩打得不省人事。

海明威是个出色的拳击家,在练拳和比赛时却一次又一次地受伤,他的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不过无论当时还是后来的一生中,海明威从未考虑过放弃这种运动。另外,在足球场上,这个高大的小伙子也常受到撞伤、擦伤和挫伤。

母亲的焦虑随儿子的一次次受伤而加深。她又是发愁又是伤心,担心长子过不了青春期就可能给打得无药可救了。这也难怪,她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士,来往的朋友也都是淑女绅士,而海明威却经常像个小胡同里的野小子,热衷于参加危险的比赛,如果腿跌断、头打破,真给这个有教养有文化的家庭丢脸。

海明威的一个同学回忆海明威颇不随和的性格时说:

海明威极为好胜,对任何人包括他的朋友在内均如此。他从不让任何人,包括其家庭和学校,来约束他的行动自由……他总是雄心勃勃,富于竞争性,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为达此目的曾多次应征入伍。

班上一个女同学对这个高个、褐色眼睛、长得英俊漂亮的小伙子的看法则是“非常自高自大,又颇固执己见,有时真让人反感,但另一方面又极具个性”。

海明威个性极强,对橡树园严谨的清教徒习俗极为不满。拿他的名字来说,是以他外祖父欧内斯特·霍尔的名字命名的,海明威对此名很讨厌,把它和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认真的重要》中天真得可愚弄的主人公相联系,他认为,欧内斯特这个名字资产阶级气味太浓,毫无生气和想象力。于是他常常为自己,也为所有的亲友,取一些滑稽可笑的绰号。他的绰号有威米兹、塔蒂、斯泰因、海明斯坦,晚年他的绰号是爸爸。

海明威的双亲对孩子们要求极严,规定孩子们生活要有规律,注意整齐清洁,等等。这种严格要求有时也遭到少年海明威的反抗,有些抵制行动非常可笑。有一次,父母告诫他不要挑食,可不管父母如何诱导甚至加上耳光,他就是不吃蔬菜,结果自讨苦吃,造成便秘,一连9天大便不通。

1915年发生了一桩重要事件,这件事对海明威影响极大,后来他把这件事写入小说《最后一个乐园》中。16岁的海明威打下一只蓝色苍鹭,这是一种严禁捕杀的珍禽。海明威把它藏到衬衫下,带到船上藏好,但还是被巡查员发现了。巡查员来了解苍鹭事件,并扬言要逮捕海明威。海明威开始躲在林子中,后来向叔父乔治求救。乔治不帮忙,他要海明威去投案自首,认罪罚款。也就是这位铁石心肠的叔叔,在1928年海明威父亲自杀之前,拒绝借钱给他父亲。在海明威的小说《印第安营地》中,乔治被描绘成丧失同情心的人;在另一篇小说《三次射击》中,父亲在叔父乔治的调唆下,指责儿子怯懦。

海明威无视橡树园的禁酒法令,他和几个好友经常聚会饮酒。17岁的海明威常夸口说:“海明威,酒满杯。”当然,他决不敢在家公然喝酒,并想方设法隐瞒他饮酒作乐的情况。

海明威从那所循规蹈矩的橡树园中学毕业多年后,他的一个老师还评论说:“在基督教和清教徒哺育下长大的孩子,竟会对恶棍和下等社会知道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生动,这使我本人和别的许多橡树园人都觉得奇怪。”一个邻居也说:“欧内斯特居然能写出那种书,实在叫橡树园的人大惑不解,惊讶不已。”诚然,以橡树园的传统道德来衡量,海明威的言行无疑已离经叛道,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

如果根据海明威的叛逆性格就认定他是个坏小子,或从小表现就不好,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学校的年鉴上记载着:“还没有人比海明威更聪明。”海明威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他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技能更是出类拔萃,可以说在橡树园中学体坛上,海明威的知名度有时超过了一些体育明星。

海明威的一个同学回忆说:“海明威长得英俊,谦恭有礼,注重友谊,他既重视公理会教堂著名的威廉·巴顿博士的布道活动,也对沃林顿剧院上演的戏剧感兴趣……”在学校里,多才多艺的海明威也尝试过演剧。在《好!布鲁梅尔》一剧中,海明威戴上假发,扮演剧中男主角,即使在舞台上也不失幽默,他语带双关地开玩笑说:“海明威站在舞台上,晕头转向,只好随心所欲地表演,虽然他已尽其演剧的才华,但还是把剧演砸了,使他的班级在演剧竞赛中名落孙山。但对他个人而言,也算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扮演高贵的角色了。”

1917年2月3日,橡树园地方报《橡树叶》报道了海明威见难赴义的事迹。那天海明威去餐厅用餐,厅内的升降机突然发生故障,当时餐厅的3个女服务员正乘升降机送菜,出现故障后非常危险。海明威立即跳过去,抓住缆链,一个人赤手空拳地吊住滑轮,直到另外4个男同学一起跑过来帮忙,才将女服务员救下。这件事表现了海明威敢作敢为、有正义感的性格。

总而言之,海明威的叛逆行为只是相对家乡清教徒的戒律清规而言,抛开这点,海明威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

海明威从小就博览群书。他那种什么书都读、什么时候都读书的情形明显超过了他的同龄人。每天晚上,保姆收拾好他的房间,整理好所有的书,并安排他睡觉,每次海明威都甜甜地和她道晚安。第二天早上,保姆打扫房间,总会发现床垫下、枕套里,到处塞满了书。

海明威上学以后,书读得更多。这时他已开始有选择、有目的地读文学大师们的作品。海明威晚年曾给青年作家开了张推荐书目,他列举了以下一些书:

《羊脂球》、《戴家楼》——莫泊桑

《红与黑》——司汤达

《恶之花》——波特莱尔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

《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

《塔拉斯·布尔巴》——果戈理

《卡拉玛卓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哈克贝利·费思》——马克·吐温

《白鲸》——麦尔维尔

《红字》——霍桑

《红色英勇勋章》——斯蒂芬·克莱恩

《德·莫甫夫人》——亨利·詹姆斯

上面的作家中,他最推崇的是托尔斯泰,另一个是莎士比亚。

在学校的最后两年,海明威集中精力写作,受到英文教师狄克逊和比格斯小姐的器重。

狄克逊小姐中等身材,肤色黝黑,富有活力,言谈举止俨然不让须眉,她的课生动活泼,绝不沉闷。在英文课上,狄克逊小姐经常给学生朗读新出版的主要文学杂志,她还为班上的各种表演剧担任导演。

比格斯小姐细高个,瘦削脸,发型很奇特,头发从四周向上梳成蓬松而高的发式,可以说是个白肤金发碧眼美人。比格斯小姐为人严谨,言谈缜密,举止庄重。作为一个教师,她因性情和善而深受学生爱戴。

海明威是橡树园中学的优等生,他坚强的个性、体育方面出类拔萃的素质以及学业上优异的成绩,给他的每个老师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位英语老师对他更是另眼相看,认为他在文字表达上有很高的天赋。在校的头一年,老师们就发觉他对描写现实中的惊险场面怀有浓厚的兴趣。

海明威说过,他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主要是《旧约全书》。这种说法乍听不免荒诞,不过海明威出身宗教家庭,又经常去教堂唱赞美诗,《圣经》是他最早的读物是肯定的。

狄克逊和比格斯都是校刊《高秋千》的顾问。作为校刊编辑,海明威经常为《高秋千》写一些体育方面的专栏文章,他还鼓励他的运动员朋友也来写。他们有意识地模仿某些专栏作家的特有文风,那就是快节奏和口语化。其中最喜欢模仿的专栏作家是林·拉德纳,他经常用莱恩·奥泰普的笔名为《芝加哥论坛报》写文章。海明威的每周专栏文章花了不少笔墨渲染自己的业绩,因而他在学校体坛上的知名度很高,有时甚至超过一些体育明星。

海明威写文章不乏幽默感。有一次,狄克逊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让学生们分析歌谣的写作技巧,使她大吃一惊的是海明威的卷子上写着一首歌谣:

哎哟,我从未写过歌谣

这回我倒要吃虾仁色拉了

(我多么不喜欢这种粉红色的东西,上帝知道)

但是狄克逊小姐一定要我吃

(我几乎已经忘掉)

不过我依然坐在餐桌旁

我的脚尖朝向东方

海明威在《高秋千》上发表了另一篇近乎儿戏的讽刺小品,目标是乡村俱乐部中的一伙人。这篇文章如此露骨,使学校校长感到惊恐和难堪。小品是这样的:

戴尔·巴姆斯特德先生定于明日在乡村俱乐部举行晚宴舞会。莫里斯·马塞尔曼、弗雷德·威尔科克森、欧内斯特·海明威、亚伯拉罕·林肯等先生和若菲将军等都不会出席,因而也就有了充分的证据说明他们不在犯罪现场。

在1916年11月到1917年5月海明威任校刊编辑期间,他大约写了34篇文章,其中3篇是小说。这3篇小说都发表在学校杂志《写作园地》上。海明威在他16岁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这篇小说的名字叫《塞皮·静岗》,故事以对话形式写成,借助密执安州北部奥吉布威一个印第安人之口,讲述了一个行凶和复仇的流血事件。这是一般的青少年作品,但出于一个16岁少年之手,你就会觉得下面的片断值得一读:

初升的满月从东边的山后露出了一个边缘。我们的右边是一道杂草丛生的河岸。

“咱们坐下吧,”比尔说,“我给你讲过塞皮·静岗的故事么?”

“很想听一听”我回答道。

“你记得老乌鸦保罗吗?”

“就是上次7月4日那天喝得醺醺大醉,后来睡在皮尔马奎特铁轨上的那个家伙?”

“对了,他是印第安人里的一个坏蛋。到了半岛上,他没法喝得烂醉了。他向来是成天喝酒的……什么酒都喝。但是他现在没法喝得烂醉了,于是他急得发疯;但是他再也不能狂饮烂醉了。”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混血儿,短短的篇幅里就有两起凶杀,不过布局很得体。这篇小说已具备了海明威风格的雏形。暴力的主题、简明的结构、对话的方式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

海明威这3篇小说显示出他较早地接受了某些文学家写作技巧上的影响。如这篇《塞皮·静岗》中的野蛮报复,无疑学习了杰克·伦敦的冒险故事;他的拳击故事《颜色事件》中出人意料的结局,是受了欧·亨利的影响;而他在《对马尼图的判决》中描述的双重死亡,则是从吉卜林写的《通道的尽头》中得到启迪。海明威在橡树园中学受到的良好教育,以及他在创作方面做过的尝试,为他成为一个作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写体育专栏文章时,模仿了专家们快节奏、口语化的文风,这使毕业后成为一个见习记者的海明威受益匪浅。

海明威像一株新荷,像一只雏凤,在文学创作上初露峥嵘。

同类推荐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热门推荐
  •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花开舞语

    花开舞语

    她叫艾小玫是个倒霉孩子,穿了...她叫花若儿,是艾小玫的重生,,,,,,
  • 我们那下落不明的青春

    我们那下落不明的青春

    爱情,是我们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更是文学的一种极致体现,更是我们曾下落不明的青春。更多美文请关注作者微信:liuliguyun也可以添加作者QQ:734030986看优美原创语录哦。
  • 夜幕降临请跳舞

    夜幕降临请跳舞

    一场意外,联盟电竞圈当红职业选手汐烨英年早逝,成为电竞职业圈年度最大的新闻。数不清的女粉丝聚集在夜游戏娱乐公司为汐烨祈福,身为高中生的宅女叶慕逃了今天的晚自习,一个人静静站在人群外,吹着冷冷的夜风,默默为心目中的男神祈祷,希望他在天堂安好。然而,当她祈祷完毕,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好死不死地正好落到她的头顶。昏迷的一刻,她似乎看到男神汐烨的身影……再次醒来,昔日的宅女一改沉默的性子,变得开朗而自信,身体里住着男神昔日的潜意识,让曾经一度手残的叶慕一夜之间变身电竞女神!数不清的荣耀扑面而来,叶慕成了无数校草心目中的女神,揽获了无数职业选手折服的心,收获了属于她的爱情……
  • 王葛格爱上我

    王葛格爱上我

    如果,早知彼此并无任何血缘关系,你是否还愿意真心付出?如果,爱上一个早已心有所属的她,你是否还愿意等她回头?如果,所有的付出都终将沦为泡沫,你是否还愿意一路守护?我想说,我愿意,即使收不到所有人的祝福,我也愿意,只因为,我喜欢你。我想说,我愿意,即使你的微笑与痛哭都只为他,我也愿意,只因为,我喜欢你。我想说,我愿意,即使你注定不属于我的深情,我也愿意,只因为,我喜欢你?原创勿盗
  • 狂徒

    狂徒

    成天乐是一个公司的小白领,做事矜矜业业,却屡遭排挤。本想平平淡淡的守护自己的小幸福,却总被打扰。偶然间,他发现自己的背后长出了一根根神秘的金色丝线,这些金色丝线可以帮他避暑乘凉,也可以让他变成一位妙手回春的医生,更可以帮他惩治恶势力。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了……而且,一个神秘公司的BOSS找到了他。
  • 三人行,二次元之旅

    三人行,二次元之旅

    在?次元里的一个魔法学院里有三个男生。这三个天才因往事,毕业而发生了意外……从此,三个人的故事开展了。
  • 爷爷和叔公的烽火抗战

    爷爷和叔公的烽火抗战

    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到了危亡的紧急关头,所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抗击,谱写了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小说以爷爷和叔公的故事,再现了那个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描述了爷爷辈为了祖国浴血奋战,奋勇抵抗日本强盗的侵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定自己的信念,巧妙地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情节曲折,让人热血沸腾。
  • 王学质疑

    王学质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王爷:爱妃我们回家

    霸道王爷:爱妃我们回家

    一世轻狂,她是被人遗忘六年的千年废材,他是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她是腹黑贪玩的寒宫宫主,他是护她一世的暗夜殿下。她从21世纪穿越而来,他为她打下一座江山。“王爷,王妃想要北暮的地”暗卫小心的问着身前的主“给”“王爷,王妃将擎天皇赏的锦鲤烤了”“够吃吗?”“……”谁来告诉我,这还是那个腹黑高冷的王爷吗“王爷,王妃说要比武招亲。”“……走”“啥?”某人嘴角一钩“抢亲。”【另一方】“喂,你来干什么”墨安浅疑惑的看着面前这位人神共愤的男人“抢亲。”爱妃,我们回家……———绝对宠文,第一次写古风。女强男强,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