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3000000012

第12章 划时代的巨著

1506年,哥白尼在意大利获得博士学位后,充满信心地回到了波兰。他虽然在赫尔斯堡的教会中担任了职务,但哥白尼却一刻也没有放弃他的创立太阳中心说的工作。

新体系的创立需要建立在可靠的实际观测的基础上。于是,哥白尼白天做牧师,晚上,便找来一把椅子放在阳台上,他就坐在这把椅子上,用自己制做的四分仪、三角仪、等高仪和捕星仪等观测仪器,全神贯注地观测着天象变化的规律。这样坐着,时间久了,他的脖子仰痛了,就变换一个姿势,但眼睛却仍然舍不得离开天空。这样自由自在地观察星空,是哥白尼整天都在期待的时刻。一天中只有这个时刻,才是哥白尼最愉快、最幸福的时候。此时,对于哥白尼来讲,除了灿烂的苍穹,其他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

1511年,也就是哥白尼从意大利回来的第6年,哥白尼把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以书信的形式撰写成一篇论文,寄给了自己的朋友和他所熟悉的天文学家。这篇论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尼古拉·哥白尼浅说自己提出的关于天体运动的假设。”于是,这篇论文的名字就被简称为《浅说》。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这篇《浅说》几乎传遍了整个欧洲。哥白尼在《浅说》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的日心说的基本思想:

一、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及其轨道的中心点。

二、地球中心不是宇宙中心,只是重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

三、所有天体都围绕作为自己中心点的太阳运转,因此太阳位于宇宙中心的附近。

四、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就如同地球半径同地球与太阳间距之比一样渺小。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五、在天空中看到的所有运动,都是由地球自己的运动造成的。

六、使人感到太阳在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由太阳的运动产生的,而是由地球及其大气层的运动造成的。

七、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的运动,都不是行星自身的运动,而是由地球自身运动使人产生的错觉。

《浅说》是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理论的第一块基石。当然,要想在这块基石上建立起宏伟的大厦,还需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关于这一点,哥白尼已经在思想上有了足够的准备。正如他在向他的朋友们宣读这篇《浅说》时所说的一样:“关于这门科学,关于宇宙的结构,我还知道得很有限。这份提纲不过是宇宙图景的一个轮廓,就仿佛是一座大厦的基础,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充实它、丰富它!”

1512年,哥白尼的舅舅乌卡什·瓦兹洛德病逝。乌卡什·瓦兹洛德舅舅的病逝,给哥白尼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怀念舅舅,是舅舅把他抚养成人,送他去大学读书。每当他在赫尔斯堡看到舅舅那些遗物,他就经受着感情上的痛苦和巨大的折磨。为了使自己尽快从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之中解脱出来,哥白尼决定离开赫尔斯堡,迁居到教区大教堂的所在地——弗隆堡。

在弗隆堡,哥白尼用舅舅留给他的钱买下一座箭楼,并且自己动手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天文台。从此,他一面担负着牧师的工作,一面继续观测天象,研究天体运动,一直住到去世。

弗隆堡濒临波罗的海,常年潮湿多雾。但是在严冬的日子里,天空中往往很少有云彩。星星在蓝天上闪烁着极为耀眼的寒光。一到这个时候,哥白尼便紧紧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穿上皮袄,束紧风帽,把那些自制的捕星仪、测定仪等仪器统统搬到箭楼的露台上,通宵达旦地进行观测。面对深邃莫测的苍穹,哥白尼的思想随着斗转星移而不停地运动、升华。对漫天的星星,他做了当时所能做到的最详细而科学的观察。对于天体在宇宙的运行、位置和四季的变化的观测结果,他都认真地一一做了观察记录。后来,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引用的27个观察材料,大部分都是这个时期记录下来的。

为了证实地球的形状,哥白尼曾多次站在波罗的海的海岸边观察来来往往的帆船。有一次,哥白尼请求一艘帆船在船的桅杆顶端绑上一个闪光的物体。哥白尼站在岸边看着这艘帆船慢慢驶远。过了一会儿,奇妙的情景出现了。哥白尼看到,随着那艘帆船的渐渐远去,帆船桅杆顶上的那个闪光的物体也在逐渐地降落,最后完全隐没,好像太阳下山一样。通过这次实地观察,哥白尼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不仅地球是圆形的,连海面也都是圆形的。

逐渐地,一个思想体系在哥白尼的大脑中开始成熟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除了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运转之外,地球也和其他行星一样,也都是在围绕着以太阳为中心的圆形轨道在运动的,而且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着。

哥白尼想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出来。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写另一部关于天体运行的著作,这部著作的名字就叫做《天体运行论》。因为,哥白尼始终认为运动是生命的真谛——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上至天空,下至深海,静止死寂的东西是没有的。世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生长和消亡,千秋万代循环不已。寒冬和盛夏,诞生和死亡,全部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上帝的安排来彼此交替。而他的《天体运行论》的中心内容,就是要通过天体运行的各种现象,来揭示大自然这个最根本的奥秘。

坚冰已经扫破,航线已经开通。从此以后,哥白尼便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创立新的学说上。为了写好这部巨著,哥白尼几乎读遍了当时能够弄到手的各种文献和古典书籍,写下了许多读书札记。哥白尼非常勤奋,他把时间看得比金子还宝贵。哥白尼不知疲倦地写作着。为了早日完成《天体运行论》,哥白尼往往工作到东方发白才睡一下,然而,等到太阳初升的时候,他又坐在堆满书稿的桌前了。是啊,多年积累起来的见解,现在可以和盘托出了,那些反复思考的问题,现在可以写出答案了。一想到这些,哥白尼就感到无限的快慰。

写作并非像哥白尼想象的那样顺利。当哥白尼写完《天体运行论》第一卷之后,他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即埃及的古代历法经过1000多年的辗转传抄,12个月份的名字已经被弄得非常混乱了。哥白尼在离开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时候,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才仅仅能够写出4个月份的名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哥白尼无法引用古代的许多观测记录。

在埃及古代历法的研究上,哥白尼整整花去了10年的时间,却始终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然而,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中,哥白尼的问题却得到了顺利的解决。

有一天,两位神父来到哥白尼的住处,想向哥白尼借一些有关天文学方面的书籍。哥白尼取来钥匙,打开图书室的门,陪着两位神父挑选天文学方面的书。开始,哥白尼为他们推荐了好几种书,还向两位神父简单地讲了讲内容。可他们不是嫌书中的内容太深奥,就是觉得书的内容太浅显,一本也不中意。于是,两位神父就自己动手去翻书架。

一位神父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不太知名的书,漫不经心地上下翻动着书面。哥白尼走到他的身后,看着他手上翻动的书页。突然,书上的内容吸引了哥白尼,哥白尼一把从神父的手中抢过那本书。他瞪大了眼睛,反复叨念着书中那些难懂的字眼,他看了一会儿,“啊”地一声把书合上,高兴得手舞足蹈,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心胸豁然开朗。他转过身去,如获至宝地向箭楼奔去。正是这本不太知名的书,帮助哥白尼准确弄清了埃及古代历法上12个月份的名字。

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空气里却已经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草上也已经落满了露水。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云空中高啭着歌喉,而在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巨大的也是最后的星辰正凝视着大地,犹如一只明亮的眼睛。

当弗隆堡响起晨祷的钟声的时候,哥白尼便又坐到了他的桌子前,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此时,哥白尼的心情无比激动,他拿起笔来,用非常精美的文字写道:“宇宙的中央就是太阳,在这华美的殿堂里,为了能同时照亮一切,我们还能把这个发光体放到更好的位置上吗;太阳堪称为宇宙之灯,宇宙之头脑,宇宙之主宰……于是,太阳坐在王位上统率着围绕它旋转的行星家族。地球有一个侍从——月亮。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博物志》中所说,当地球从太阳那里受孕和怀胎,以使每年生育一次的时候,月亮是地球最亲的亲人。”多么美妙的语言,简直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哥白尼就是用他满腔的激情和全部的心血去谱写他的举世力作——《天体运行论》的,从而也使哥白尼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1532年初春的一天,弗隆堡披上了繁花似锦的新装,哥白尼的箭楼也像喜事临门似的,焕发着自豪和喜悦的光辉。傍晚,箭楼里有个体态丰盈的中年妇女,笑哈哈地推开了面对着大海的窗户。太阳偏西了,西方的天空,渲染了一片红霞。近处,是杏黄色衬托着蓝色的高空。在云块的空隙处,露出蓝色的线条,极其鲜艳。望着这美丽的景色,中年妇女的心情显得特别好。她转过身来,吩咐老仆人雪布尔斯基,让他叫厨房里的师傅们办一桌丰盛的筵席,并请他分头派人通知哥白尼的几位最要好的朋友到箭楼来。

这位出身名门、性情贤淑的中年妇女名叫安娜,从1525年起,她就来到箭楼担任管家。在与哥白尼的相处中,她衷心爱慕哥白尼,也十分敬佩哥白尼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反对,毅然抛弃世俗的成见,和被剥夺了结婚权利的哥白尼同居。从那以后,安娜和哥白尼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成为哥白尼在科学研究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客人们陆续到齐了。“一向都省吃俭用的哥白尼,今天为什么要破费呢?弄了这么好的一桌筵席要做什么?”大家一时都摸不着头脑。

待客人们入座后,只见安娜神色庄重地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大家见她转过身来,指了指哥白尼的书桌,人们跟随着她的目光,看到书桌上放着一叠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稿。

“朋友们,”安娜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么多年来,大家对哥白尼的期望总算没有落空,他的《天体运行论》的初稿今天刚刚完成,你们看,初稿上的最后一个标点的墨迹也许还没干呢。”

一阵充满喜悦的低语在客人们中间掠过,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纷纷举杯向哥白尼表示祝贺。这时,有人提议:“请哥白尼的妻子安娜女士给大家讲一讲著作的内容,让我们先听为快吧!”

这个建议马上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安娜翻动着书稿,简要地介绍了《天体运行论》每一卷的提纲:

第一卷是宇宙论,共分四章,主要论述了太阳中心说的基本思想。第二卷是用三角学论证了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第三卷至第六卷,根据太阳中心说的宇宙体系,以及观测所得的结果,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讨论了地球、月球、内行星和外行星的运行规律。

安娜介绍完《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后,哥白尼站起来对大家说道:“记得40年前在克拉科夫大学读书的时候,意大利著名的革命诗人卡里玛赫和我最亲爱的老师、著名的天文学家沃伊切赫教授都曾经问过我,什么是天文学的根本问题,当时我回答得并不完全。因此,40年来,我一直坚持探索天文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很难,其实,也很简单。人类之所以把地球看作静止不动的中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天体运动给人造成了一种幻觉,从而把真实的运动给掩蔽起来了。就拿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说吧,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降落,千秋万代,始终不变。这样,就使人们觉得地球是个中心,太阳是在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地旋转,其实这是个幻觉。而托勒密的错误也就在这里。托勒密由于没有区别现象与本质,而将假象视为真实。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很难感受到地球在永远不停地运动。这正如人们坐在船上,行驶当中,往往感觉到船没有动,而看到的是两岸的东西在向后移动一样。船似乎不动是假象,船向前进才是真实;太阳绕地球旋转是假象,地球绕太阳旋转才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文学的根本问题。”哥白尼停了一下,幽默地说道:“天体运动应该遵循同一的原理和假说,可是地心说却相反,一个星体有一套轨道,不能够和谐一致,他们就像这样一种艺术家:要画一个人,但从不同的模特儿那里临摹了手、脚、头和其他部分,然后不成比例地凑合在一起,尽管每个部分都画得很好,可是各部分不协调,结果画出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怪物。”

哥白尼的精辟见解,使客人们眼界大开,从中增长了许多见识。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针锋相对的。因此,哥白尼虽然完成了太阳中心说的创立工作,但是他却没有立即把它发表出来。哥白尼知道,这个理论的发表必然会遭到教会和旧势力的反对。他在后来出版的《天体运行论》的序言中写道:“我知道,某些人听到我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地球运动的观点之后,就会大叫大嚷,当即把我轰下台来!”“我深深地意识到,由于人们因袭许多世纪以来的传统观念,对于地球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的见解深信不疑,所以我把运动归于地球的想法肯定会被他们看成是荒唐的举动。”

哥白尼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宗教裁判所就设在罗马,处死“邪教徒”的火堆在熊熊燃烧。事实上,哥白尼自从研究天体运动以来,就一直受到教会的监视和迫害。面对这种情况,哥白尼踌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经历了30多年的犹豫之后,哥白尼终于鼓足了勇气,公开发表了他的太阳系学说。

1543年7月24日,当这部不朽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时,哥白尼已经在久病的卧榻上奄奄一息了。此刻,他的眼睛也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医生把书放在哥白尼的被子上,并把他的手放在书上,哥白尼用他那无力的手痉挛地抓住书本。一个小时后,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就与世长辞了。

伟人虽去,精神永存。哥白尼对科学的卓越贡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的太阳中心说,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界运动规律的道路,为科学的宇宙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那“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的名言,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执著地追求真理,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同类推荐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你便能做到,这是创业者的出发点,更是通往成功的关键所在。想要将自己所想的变成现实,你便需要努力地去做。《史玉柱的人生江湖》使你明白,梦想、人生、方向都是你个人规划的事业蓝图,没有执著,不懂得坚持,在困难面前一味地退缩,你终将溃败;若你坚强挺立,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在创业、投资时,你需要看到市场的需求,你需要顺应消费者的意愿,你的产品才会有销路,否则你便是在自断前程。
  •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杰克·伦敦(名人传记丛书)

    杰克·伦敦(名人传记丛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热门推荐
  • 星际雇佣兵

    星际雇佣兵

    成为一个佣兵团团长的前提是啥?当然是船啦,太空飞船都没有怎么当船长?有了船长和船还需要点啥?驾驶员、后勤人员、厨师、医师、武器师、修理师、情报师、格斗师、狙击手一个都不能少。要是再来个漂亮温柔的女仆那就相当完美了。不是两个,三个也行.......
  • 超级进化

    超级进化

    生死就在一瞬间。落魄的他被来自四十年后的自己穿越。成大道,震末世!杀丧尸,除鬼怪!泡明星,得异能!试问,天下之大,何处有高手?可否一战?
  • 回到九七

    回到九七

    如果让你重生一次,你还会沿着原来的轨迹行走吗?还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爱情去追求所谓的事业吗?还会为了事业在失去亲人后才后悔吗?我没有答案,我只把自己要走的路告诉你
  • 异能小记者

    异能小记者

    本文为少儿系列小说2024年,野心勃勃的地球人登上火星,这里的生命种子接受到人的气息,终于被激活——被激活的生命除了原有的动、植物以及其他生命形态,还出现了恶兽、凶禽、邪魔等前所未有的生命形态。已经显示出勃勃生机的火星又被层层阴霾所笼罩,妖风秽流穿梭其中……接受任务的右卫神,从地球请来了3名灵异小记者,做为《火星观察报》记者及火星安全特别调查员,去采访火星所遭受的种种污染和破坏现场,调查发生在阴暗洞穴里的一系列犯罪行为并与之战斗。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从此拉开了帷幕——
  • 世界末日之求生

    世界末日之求生

    末日病毒肆全球,人类掉到食物链最底端。将军,四面八方遭到了尸海群攻!,怕什么,丧尸克星队可以应付!,司令,世界联合国同无数变异者来攻打我们中国了!,慌什么!丧尸克星队可以消灭他们!,主席,丧尸克星队无故失踪了。。,什么?马上给我派出全球兵力,空军、海军、陆军全部出动,挖地三尺也要找到他们!亲爱的,也许,我不懂。我只知道,没有你,怎么活...
  • 游戏之像素车神

    游戏之像素车神

    李磊在玩游戏时,不小心穿越,来到了一个赛车游戏世界。他只有称霸赛车界,才有可能穿越回现实世界,否则,就可能成为一款游戏中的人物……
  • 致,失忆的你

    致,失忆的你

    小淬,你还记得我们曾经的事吗?我记得你会叫我“代猫”,记得你会叫吴迪“二炮”,记得......如果你失忆了,没关系,我们都会记得,我们还会一一讲给你听,还会给你写一封信,那是我们在同学,朋友,老师那共同的。——致,失忆的你
  • 无所不葬

    无所不葬

    一抔黄土,葬了满天神佛。一口灵柩,埋了无尽苍穹。写一写沧桑故事,道一道孤独之旅,说一说心中的那个强者梦!
  • 大清之仁孝皇后

    大清之仁孝皇后

    小说以康熙与赫舍里皇后的爱情为主线,书写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的元后,赫舍里皇后的传奇人生,将这位历史上甚少被提及的皇后的一生,呈献给读者。
  • 陌陌流年淡情缘

    陌陌流年淡情缘

    你爱我吗,流年呆呆的望着眼前这个她整整爱了三年的男子,却不敢问出口,泪无力地落下,夏吟默,你是流念不论怎样都逃不过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