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2800000010

第10章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人”

1759年1月6日,华盛顿与玛莎·丹德里奇结婚。玛莎是个寡妇,比华盛顿大几个月。玛莎的前夫卡斯蒂斯是个大庄园主,1757年病故时给她留下了15000英亩的土地和150多个奴隶。玛莎与前夫生有4个子女,两个夭折,剩下的两个就成为华盛顿的继子女。华盛顿自己没有子女。

华盛顿与玛莎结婚后就成了弗吉尼亚最大的种植园主之一。他经营有方,不久就成为当地的巨富,弗农山庄成了社交中心,弗吉尼亚的权贵经常到弗农山庄聚会。从1759年到1774年,华盛顿一直是弗吉尼亚议会的议员,并在1760年到1774年间,兼任费尔法克斯县的治安法官。在此期间,华盛顿整日生活在他的继子和朋友们之中,过着忙碌但却十分愉快的生活,并以猎狐增添其生活乐趣。

1763年,英国在7年英法战争中获胜,结束了两国100多年来争霸北美大陆的斗争。战争结束后,英国国库空虚,统治集团为了转嫁沉重的负担,变本加厉地压榨北美殖民地人民。

首先,英国政府颁布了英王敕令,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为王室财产,限制殖民地人民向那里迁移。这一敕令打击了新到北美的欧洲移民,但受到打击最严重的是弗吉尼亚等地区的种植园主,其中包括华盛顿家族。

其次,英国政府又宣布了食糖条例、通货条例和印花税条例,强征苛捐杂税。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抗议运动蓬勃发展,不久就席卷13个殖民地。在1765年以前,北美殖民地人民都自命为英国的臣民,认为北美殖民地是英国的领土。那里,殖民地人民对宗主国的要求,仅仅是为了取得与英国本土人民的同等权利。但1765年掀起的反抗印花税高潮,使抗英运动转入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新时期。

华盛顿和其他种植园主一样,意识到自己在受英国商人的剥削和英国政府规章的束缚。无论是他的种植园主的经历,还是军事领导人的经历,都使华盛顿对英国主权越来越感到不满。

1765年10月,纽约召开了有9个殖民地代表参加的“反印花税大会”。华盛顿积极参加了抵制英货的斗争。1769年,他写信给伦敦的商务代理人,要他们严格执行抵制英货的协议。当时,他虽然还没有走在反英斗争的最前列,但他的宁静的庄园生活早已结束,他一直在为北美的前途担忧。4月9日,他在给他的好朋友乔治·梅森的信中说,为了保卫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天赋自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拿起武器。不过,他又说武器应该是最后的一个手段和最后一件“法宝”。华盛顿朦胧地预感到,北美人民与英国之间将会爆发一场战争。

1770年波士顿发生英军枪杀5个平民的“波士顿屠杀”事件。1773年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征收茶税,把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倒入海中,形成“倾叶事件”。这两次事件扩展和加深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反抗情绪,各地纷纷成立了革命组织,并互相加强联系,统一反英步调。1774年5月,弗吉尼亚议会开会,呼吁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召开大陆会议,商讨共同对付英国的办法。这个号召立即得到各地议会的响应。华盛顿坚决拥护大陆会议的召开,并一反常态在会上慷慨陈词:“我打算募集1000名人员,由我自己出钱,带领他们前去援救波士顿。”他的讲话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弗吉尼亚议会立即选他作为第一届大陆会议的代表。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已把他卷进了群众运动的热潮里。

1774年9月5日,各殖民地代表(乔治亚地区缺席)在费城举行第一届大陆会议。这次会议没有宣布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只是作出了与英国断绝一切商业关系的决议,并呼吁各殖民地相互合作。作为弗吉尼亚代表的华盛顿,身着军服出席大会,以示决心以武力反抗英国的压迫。会后他返回弗吉尼亚进行志愿部队的训练工作。弗吉尼亚人民希望华盛顿出来担任领导职务,于1775年3月再次选举他为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4月,英军前往波士顿镇压革命人民,当地人民英勇反抗,在列克星屯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高昂的革命激情中召开,会上通过了对英国进行武装革命的“宣言”,决议把北美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并于6月17日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7月3日,43岁的华盛顿在波士顿附近剑桥地方的一棵山榆树下,挥剑宣誓就职,并决心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武装斗争。

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与地方民兵配合,从1775年7月起包围了波士顿,英军被围8个月后,不得不于1776年3月撤退。这是大陆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大陆会议特别批准铸造了印有华盛顿头像的金质奖章,以纪念波士顿的解放。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发表了由杰斐逊执笔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从此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消息传到前线,华盛顿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率领官兵宣誓要为新生的共和国奋战到底。

然而,美国宣布独立只是走向独立的开端。独立战争从1775年4月到1781年10月,整整进行了6年。在这6年中,美国的革命事业有好几次处于危急关头,但是由于华盛顿等人的坚强领导,北美大陆军民英勇战斗,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1776年7月,英军35000人进攻纽约市。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只有18000人,力量对比悬殊,美军多次作战失利,纽约市很快被英军占领。大陆军在撤退时士气低落,几乎瓦解。在这紧急关头,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行军途中以《美国危机》为题共写了16篇文章,向大陆军发出了挽救革命的紧急号召。华盛顿统帅的大陆军将士读了这些激励人心的檄文之后,士气大振,决心不惜牺牲,继续为独立而奋战。同年年底,华盛顿率领2400名大陆军在当地渔民协助下,偷渡特拉华河,奇袭特伦敦的英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英军措手不及,俘敌近千人。次年1月3日夜,华盛顿又用突击战术打败了普林斯顿的英军。这两次奇袭取得的胜利,虽然没有根本改变独立战争的形势,但是扭转了大陆军一直打败仗的不利局面,粉碎了英军速战速胜的迷梦,它像黑夜中的一道闪光,给美国军民以胜利的希望。当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曾称誉这两次战役是“军事编年史上最光荣的成就”,还送给华盛顿一幅肖像并题词:“欧洲最年长的将军致世界最伟大的将军。”

1777年10月,英军柏高英将军的部队5700人在纽约的萨拉托加向美军投降,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78年2月,美国人民成功地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孤立、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英国。与法国订立了同盟条约,法国舰队开往西印度群岛和美国海岸,支援美国的独立战争。从此,战争形势已趋明朗,美军处于有利地位。1781年8月,英军将领康华利率军从北卡罗来纳北上,占领约克顿。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同法军一道从纽约南下,包围了约克顿。10月,康华利所率英国军队陷入重围,无法脱围,只得全军投降。至此,英军斗志涣散,已无法进行有力战斗,美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华盛顿作为大陆军总司令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深知英国虽拥有优势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但是在异国作战,后方远,战线长,地形不熟,不得民心;其次,他发展了一套尽量保存自己力量的战略,并积极利用英军的弱点,运用灵活的战术来对付英军的速决战。当然,华盛顿在指挥上也有过错误,造成了几次失利,有一次他几乎被俘。此外,在独立战争之初,他曾反对黑人入伍,后因英军压境,而美国白人兵源不足,才允许黑人参军。尽管如此,他的献身精神、杰出的战略思想、优秀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干,已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已得到公认。

独立战争胜利以后,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掌握了美国的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但是,在采取何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上,国内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治集团都有不同的主张。有的主张君主制,有的主张民主共和制。

1782年5月,华盛顿手下有个名叫刘易斯·尼古拉的上校,写了一封信给华盛顿,说他代表战友们的意见,要求华盛顿借军队力量掌握政权,统一领导全国。这实际上是一些军官要华盛顿当国王的劝进书。华盛顿见信后立即复信给尼古拉,义正词严地断然拒绝了他们要他当国王的请求。他在信中写道:“使我困惑不解的是,我究竟有哪些举动足以鼓励你向我提出这种要求。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的最大灾难……如果你对你的祖国、对你本人和你的子孙还关心的话,或者对我还尊重的话,你应该把这种想法从心中清除干净。从今以后,无论你自己还是其他任何人再也不要提出同样性质的意见。”

1783年圣诞前夜,华盛顿回到芒特弗农和家人团聚。自此以后,他自称是波托马克河畔的一个普通公民。当然,促使华盛顿拒当国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本人具有的资产阶级共和思想以外,美国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广泛的流传,民主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都是重要的社会条件。

不过华盛顿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他与外界的接触从未间断,芒特弗农经常宾客盈门。这种广泛的社交,使华盛顿了解到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情况,不因隐居乡间而闭目塞听。

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些原因,华盛顿逐步认识到制订宪法的重要。还在独立战争时期,他就深感邦联制度的弊端。1783年,他就说过:“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或能比我更痛切地感到有此必要对目前的邦联制度加以改革。”1786年秋天,北方爆发了谢司起义,使华盛顿更感到制定宪法的必要。他在给亨利·李的信上写道:“这种起义有如雪球,如不迅速制止,它会‘愈滚愈大’;如果起义者并无冤屈应当将政权的缰绳勒紧,并需坚定不移。违反宪法即加以谴责。宪法如有缺陷,即加以修改。”华盛顿的意见反映了执政的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要求,他们渴求以宪法为工具维护他们的利益。

华盛顿急于要求制宪,还因为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一股鼓吹君主制的思潮。为了防止在美国出现君主制,制定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原则的宪法,是不可缺少的。

1787年5月,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州代表出席会议,并被选为主席,主持会议达4个月之久。在讨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时,发生了分歧。华盛顿凭借他的威望和代表们对他的信任,从中调停、缓和矛盾,因此,使会议最终在9月17日通过了宪法。

这部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各州不论面积大小,一律选出两个参议员;众议院的议员,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院长由总统任命。华盛顿主持制定的这部宪法在封建君主制盛行的18世纪,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它否定了国家最高权力的不可转让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就是否定了封建君主的“朕即天下”的无上权力和世袭制度。宪法所体现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原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1789年1月,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选举程序是采取间接选举的办法,第一阶段是总统候选人的选举;第二阶段从总统候选人中选举正副总统。选举结果,华盛顿获选票69张,被一致推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在纽约市华尔街的联邦大厦宣誓就职。他是美国历任总统中唯一没有在华盛顿白宫居住的总统,因为当时首都地址未定,临时首都暂设在纽约市,翌年又迁至费城,同年决定在华盛顿建都。

华盛顿是在美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即由反英独立战争胜利转向建设国家的和平时期担任总统的。在两届总统任期内(1789—1797),他在民主派的促动下,使美国宪法通过了第1—10条的修正案,即《人权法案》,规定美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使1787年宪法具有更多的民主性。华盛顿还着手建立起地方法院系统,使司法部门有健全的机构,能较好地行使其职能。在他任期内,西部土地上又建立了佛蒙特、肯塔基和田纳西3个州,并先后加入了联邦。

华盛顿初任总统,内政外交头绪纷繁。他首先设法在内部确立势力均衡,任命了4个具有两派观点的人组成第一届内阁。这4个人是: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司法部长埃德豪·伦道夫、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陆军部长亨利·诺克斯。前两者主张地方拥有较大权力;后两者主张中央集权。华盛顿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往往倾向于汉密尔顿的意见。汉密尔顿代表北方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他非常鄙视人民群众,曾狂妄地说:“人民,人民是野兽。”

华盛顿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维护大资产阶级和种植主的利益,大力支持汉密尔顿采取的财政措施,其中包括向用小麦酿酒的农民征税,建立国家银行,等等。华盛顿的措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人民则负担过重,处于贫困之中。1794年宾夕法尼亚西部终于爆发了酿酒农民的起义,即“威士忌酒暴动”。华盛顿认为:“如果少数人可以践踏国会通过的法律,并左右多数人的话,共和国政府岂不是完了。”于是他下令调兵“讨伐”。但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所促成的武力镇压,激起了城乡劳动者更大的愤怒,他们越来越多地站到民主共和党一边。

在对外政策方面,华盛顿利用国际矛盾,保护和扩大美国利益。他坚决反对美国卷入欧洲列强的纷争。法国革命爆发不久,英法交战。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发表了“中立宣言”,宣称美国与法国、英国都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呼吁美国公民不要加入交战的任何一方。他相信,倘若有20年的平静,美国就可以强大得足以“在一个正义的事业中同任何一个强国抗衡了”。由于华盛顿坚持了这条道路,美国获得了20年的平静。

1795年,华盛顿还在汉密尔顿的影响下,签署了亲英的《杰伊条约》。在这个条约中,虽然华盛顿利用了当时欧洲的复杂局面,并调整了对英的关系,但引起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争论,同时也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对。多种民主会社纷纷组织起来投入斗争,声势浩大,震撼了美国。华盛顿倾向于联邦党的立场,抨击以杰斐逊为首的民主共和党。民主共和党进行了激烈的反击,指责总统是言论和集会自由的“真正敌人”。华盛顿在众议院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内阁中的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诺克斯终于在压力下辞职。

为了保证西部的所谓“稳定”,华盛顿于1791和1794年派遣军队镇压,杀戮了大批印第安人。

华盛顿在美国建国之初,为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国家做了大量工作,在内政外交的许多方面,为美国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因此,当华盛顿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将满就要隐退时,无论是联邦党人还是民主共和党人都赞成由华盛顿连任总统,他们认为:华盛顿是“南北双方团结一致”的一面旗帜。1792年,华盛顿在总统选举中再度当选,而且又是全体代表一致通过,这在历任美国总统中是绝无仅有的。

1793年3月4日,华盛顿在费城联邦大厦的参议院大厅,第二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仪式极其简单,就职演说也只有短短的135字,为历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最简短的。

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又执意引退,不再参加总统竞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感到年迈体衰,终究是60多岁的人了;其次,他所厌恶的党派斗争已在美国形成。当时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和以杰斐逊为领袖的民主共和党人(被称为“反联邦派”)相互攻击,难以和解。他虽然竭力从中斡旋、调解,也无济于事。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他较倾向汉密尔顿的政策而受到反对派的责难。华盛顿不愿忍受这种折磨,渴望退职。再次,他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资产阶级政府,坚决反对君主制或变相的君主制。完全可以说,华盛顿没有当君主的欲望和野心。民主共和党的缔造者杰斐逊就说过:“乔治·华盛顿本人是我们宪法的共和原则的忠实朋友。……他曾一再对我说,他不惜流最后一滴血,支持人们反对任何想要改变宪法的共和形式的企图。”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一个告别演说,作为他的政治遗言。不论华盛顿同时代人对他的引退是褒是贬,不论从历史长过程进行透视,还是与当时欧洲政界进行横向比较,华盛顿的告别演说与二任引退无疑为美国留下了两笔巨大的遗产。

第一,告别演说本身成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份重要政治文献。在内政方面华盛顿在演说中着重强调了美国的联合是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兴衰的最重要问题,他告诫他的同胞:“你们应该正当地估计全国性的联合对你们集体和个人幸福的巨大价值。”他敦促他的国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华盛顿还指出破坏全国性联合的最危险的敌人就是邪恶的党派斗争。

在外交方面,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怀着真诚的希望告诫他的同胞,要遵循“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的原则,“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华盛顿的忠告,对他的继任者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华盛顿的这篇演说是积8年执政之经验教训,集内外政策之大成精心制作而成,诚如他自己所说8年任职期间他就是根据演说辞所述原则“行事”的。它也是华盛顿针对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幻,针对党同伐异的时弊的有感而发的。其目的,一是批评国内的党派活动,二是借此阐明他推行的国内外政策的正确合理性。完全可以说,此篇演说是华盛顿向美国人民告别之前对自己同胞的忠告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情真意切,寓意深长。

第二,如果说告别演说作为一篇政治文献是华盛顿为国家留下的一篇有形财富,那么他二任引退的行为就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即为后来入主白宫的总统们树立了任职不超过两任的先例。

美国建国以来40多位总统中,除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任期超过两届以外,再没有一位总统的任期超过了两届。1947年通过并于1951年批准的宪法第22条修正案明文规定:美国总统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使历史上的惯例正式成为宪法的规定。

华盛顿从纷扰的政治舞台上从容不迫地走下来,慢慢地消失在普通百姓中间……一位对他怀着崇拜感情的人当时这样写道:“现代历史上没有更纯洁的人物值得纪念了。他意志坚定,行动果敢,正直廉洁……他之所以成为伟人,与其说是意向不如说是环境逼迫;他之所以能战胜敌人,与其说是靠了战争艺术的超凡天才,不如说是凭借了他明智的决策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是克伦威尔,但没有他的野心;他是苏拉,但没有他的恶行;在他以自己的努力使祖国进入独立国家的行列以后,他自愿交出了感恩戴德的民众授予他的权力,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同月,65岁的华盛顿再次回到他心爱的芒特弗农山庄。

1799年12月12日,华盛顿骑马外出,途遇风雪,回家后卧病不起。他保持固有的沉着与冷静,同私人秘书谈了自己的丧葬事宜,指示其家属释放农庄所有奴隶。14日,他的病情迅速恶化,经医生抢救无效,当天晚上10时许,华盛顿离开了人间,终年67岁。

乔治·华盛顿曾是英王的忠顺臣民,在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的战争中,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又成了弗吉尼亚最富有的种植园主。在思想感情和政治立场上,他与英国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美利坚民族奋起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危急关头,他虽然有过彷徨、犹豫,最后还是坚决同人民站在一起,抛弃安逸舒适的庄园生活,离别亲人,高举抗英的旗帜,走上硝烟滚滚的战场,直到把英国殖民军赶出神圣的国土。他这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独立而舍弃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人民的赞扬。

美国独立以后,华盛顿又放弃了隐居生活,再次出山,积极推动制宪并成功地主持了制宪会议,为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面对一个新的国家,他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是使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美国奠定了基础,为美国的未来开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因此,美国人民把他尊称为“国父”。

在美国争取独立的战场上,虽然他不是一位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但是他意志坚强,善于认清形势,决策果断,终于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民族解放战争造就了华盛顿这样一位军事家。

华盛顿不迷恋个人权力和地位。在独立战争胜利后,他不仅拒当国王,而且在任两届总统后,又决意引退,这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中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和杰出的政治家,美国人民把首都命名为华盛顿。1885年在首都正式建成雄伟的华盛顿纪念塔,塔高555英尺,内壁嵌有190块经过雕刻的石头,其中有一块是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面铭刻着这样的评语:“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华盛顿的高度评价。现在,这块纪念碑已成了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象征。

华盛顿逝世后,无数后人曾用许多华丽的词藻来颂扬他,然而其颂词都不如当时亨利·李的话语贴切,他誉称华盛顿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是一位举世无双的伟人……”纵观华盛顿的一生,的确如此。

乔治·华盛顿是这样一个人:他被自己的同胞尊为“国父”,被朋友誉为伟人,被对手或反对过他的人视为值得尊重的人物。他死了,但他的名字同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事业密不可分,他的业绩如同高耸入云的纪念塔牢牢树立在美国人民的心中。拿破仑就曾说过:“华盛顿尽善尽美。子孙后代将怀着敬意把他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缔造者来谈论;而到那时,我的名字将在革命旋涡中消逝。”

总之,乔治·华盛顿无愧于一个时代的伟人。

同类推荐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政治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帝辛,后世称商纣王(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被看做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帝辛其实也有过人之处,在本书中作者较全面、客观地记叙了他的一生,值得一读。
  •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是第一个披头赤脚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被尊为世界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在舞台上拥有光芒四射的美丽,现在让我们沿着她生命的足迹,一点一点地探寻她的一切。
热门推荐
  • 战神联盟之迷茫者

    战神联盟之迷茫者

    战神联盟现代文。人物性格有私设,无自创人物。内容简介……我不会介绍东西……文笔不好,大神见谅。有意见请尽管提出,我一定会改正的!
  • 凝香

    凝香

    她前世是修练五百年的九尾狐,一朝身死,却意外重生在凡世的一个小姑娘身上。他是身份高贵的王府世子,冷漠孤傲,却唯独把一颗心落在了这个没心没肺外加贪吃的小狐狸身上。萧景瑞咬牙:“你这个招人惹事的小狐狸精...."凝香诧异:“.......居然能透过表象,看到我的内里....”她只想在这红尘俗世间吃好喝好玩好逍遥自在的生活,可绝色的容颜体带异香都不可如她所愿.......
  • 王俊凯,你别走

    王俊凯,你别走

    这是一部主凯的小说,可能会在寒假期间更完,还会有第二季第三季,后面的不太清楚。
  • 尊上的异能娇妻

    尊上的异能娇妻

    林伊心本是个普通的高中生,却不曾想她的生活竟在她十八周岁生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莫名其妙的拥有了奇特的能力,还遇上了那个让她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人……女主由弱到强,大大的逆袭,大大的酷炫。欢迎跳坑……
  • 史上第一逆袭之刘邦心路历程

    史上第一逆袭之刘邦心路历程

    “刘季,休跑----”,项羽身着铠甲战袍,手持长戟骑着乌驹马追着我,我用余光斜视感觉他的兵刃就快抵住我的屁股,身边黑白无常拿着锁链等着索命,而我只能跑,骑着马跑或坐着车跑,心急如焚丧家之犬的跑,跑慢了随时就进了鬼门关。这一幕是我一生的梦魇,每每把我从梦中惊醒。
  • 天书至尊

    天书至尊

    少年易阳魂穿异界,幸好有一页天书在手,助他武破无上巅峰!绝世法宝是我的!仙家宝物还是我的!修无上神功,睡最美圣女,成天地至尊!
  • 迪拉瓦传

    迪拉瓦传

    这是一个严重依赖魔法的世界。它是效率最高的生产力,同时它也是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魔法将这个世界扭曲成野蛮之地,在这里,生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为了生存,有的人努力让自己加入教会,为信仰效忠,过着体面的生活;而有人成为了不法之徒,亡命天涯;有人成为了雇佣军,赏金猎人,在刀尖上混饭吃;有人成为了革命军,为自由与平等奉献一生。于是世界出现了四个庞大的势力,教会,不法分子,佣兵以及革命军,帝国军队不再是世界的第一力量,新格局形成。但这样的格局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悄悄地发生变化。
  • 真仙世界

    真仙世界

    三花聚顶五朝元气!即便臻至天人,也难长生不死!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合道之后又将是什么境界!一个波澜壮阔的魔幻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大梦初醒魂归何处,昨日的一切恍若梦幻,万年之后的世界他又该如何面对!
  • The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The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此间店

    此间店

    我记得他说过,无论是神是妖还是最脆弱的人类,都不应该以任何俯视的态度对待这世间的所有生灵。那时的我并不理解他说这句话时眼中所流露出的深情,我兀自的觉得他所说的不过是再平常不过道理了,因为,他,也就是画楼歌,从未俯视过我,而我却一直在他仰首的方寸天地中,灼灼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