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1300000005

第5章 存心

仁爱存心

人为什么要讲话?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别人了解,进而有好的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相互了解,进而互相帮忙、互相成就。存心善,自然而然就能成就别人;存心不善,就要马上警觉。

而用人除了德行之外,也要看他讲话的分寸。所谓家和万事兴,团体亦如是。所以,从言语的存心去看,就不容易看错人。

晨则省,昏则定。“晨则省,昏则定”是要让父母欢喜、放心。有人说:“我就是嘴巴不甜。”其实障碍不在外,在自己的一念心。假如我们讲的话能够让父母欢喜,有这一份利益父母的心、孝顺父母的心,岂有嘴巴不甜的说辞!事在人为。

有个孩子学了《弟子规》,回去很认真地落实,隔天就站在他父母的门前,等着父母起床。父母一出来,他就跟父母鞠躬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晚睡得好不好?”他爸爸、妈妈吓了一跳,赶快给幼儿园打电话说:“昨天发生什么事了?孩子怎么今天会给我们问安?”老师说昨天教到了“晨则省,昏则定”。其实孩子很好教,只是我们没有教。

周文王对他的父亲王季每天都是早、中、晚三次问候,所谓晨昏定省,一来看父亲的气色,再来看父亲饮食的情况。假如父亲进食很好,他就非常欣慰;假如父亲吃得很少,他就很担忧。周文王对他父亲的这份孝心,感动了全国人民起而效法。

出必告,反必面。要出门的时候,先跟父母讲清楚我们的去处,他们才会放心。假如你出外念书,最好能够让父母亲自去看看学校和住处,看到学校的环境不错,他们就能放心,所以为人子女要善体亲心。出门之后,也要把可以联络的电话、住址,事先让父母知道,以便临时有事马上可以通知到。当我们回家的时候,要主动跟父母问好,让父母知道我们回来了,他们就会放心。

不仅对父母要出必告、反必面,其他情况下,只要我们交代清楚就能减少别人的担忧,也应该出必告、反必面。甚至于在公司里,若要出外,也要把行程告诉上司或者同事,让他们在紧急状况下还能通知到你。这就是处处能够替人设想,这种存心也是对人的恭敬。对人恭敬,就会常常想到如何做才能让他们放心,减少担忧。

隐恶扬善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当他能宣扬别人的善行时,他的存心就是“道人善,即是善”,希望别人知道之后,能向这些善人学习。“人知之,愈思勉”,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跟这些圣贤人学习。大家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和风范,会生起效法之心,这是必然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

利益他人,绝对不要等三年、五年,甚至有人说要等下辈子,其实不用等那么久。一个人起一个善念,就已经得到了利益。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助人就是喜事。所以,当我们在助人当中,还没得到回报以前,自己的身心已经非常欢喜、健康。同理,当我们去害人、骂人,对方虽然还没有来报复,但是害人的心一起来,身心已经受到了摧残,良知也在一点一点被掩埋,正气提不起来,每天就担心自己的事东窗事发,这样身心绝对当下就会受到伤害。

日本有一位江本胜博士,他用水做实验,当我们面对一杯水说感谢的话、祝福的话,无论用哪一种语言讲,这杯水在高倍显微镜之下,显现出来的影像都是非常漂亮的结晶体。可见,水能够感受到人的意念所传递的能量。水能接收得到,就说明所有万物都能接收得到。所以,很多养花的人,每天都对花讲话,说你长得真漂亮,花开得真美丽,常常跟花沟通,结果花愈开愈茂盛。万物跟我们都有互动,所以一念善,一念祝福,水结晶就很漂亮。假如我们充满恶意,咒骂它、责备它,水的结晶就会变得很丑陋,甚至于根本无法结晶。而且高倍显微镜拍摄出来的影像,就好像一个小孩被骂的时候一样,缩成一团。

所以,我们一念善、一念恶,都能影响水的状态。为什么说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因为人体有百分之六十八到七十都是水,你的意念可以影响一杯水,同样也会影响你全身的水。你一念善,体内百分之七十的状态都是好的,你的身体一定很健康。而你又是祝福,又是感恩,你的身心就会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当然身心健康。假如你所起的念头不善,体内百分之七十的状态都会产生不好的变化,久而久之你的细胞就会发生病变,而癌症就是细胞病变所形成的。所以,雷久南博士在实验当中证明,大部分的癌症病患,在十到十五年当中,人生都发生过一些自己无法接受的挫折,所以情绪瞬间跌到谷底。这样不好的情绪维持了十五年之后,整个身体状态就会快速发生病变,产生所谓的癌症。因此,人的心念才是身体健康的根本。

当我们利益他人的念头一起,已经得到了大好处,不用等到别人来回馈。当起恶念的时候,不用等恶报,当下身心已经受到错误念头的折磨和摧残。有一个小孩听过《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的故事,有一次他进家门时,保姆跟他说:“我好讨厌你!”她是跟这个孩子开玩笑的,结果这个孩子马上抱着身体说,你不可以对我这样讲话,我的身体有百分之八十都被你害了。小孩身体的水含量接近百分之八十,比成年人更高。当孩子有这种念头的时候,他讲话就会保持高度警觉性。因此,正确的观念一旦扎根,就不容易接受错误的观念。

不只是从水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我们海口有位老师用两个苹果做实验,他告诉同学,其中的一个苹果,你走过去对它讲一句好话,另一个苹果,你就骂它。一个礼拜后,那个听好话的苹果显得很坚硬没有软化,被骂的那个摸起来软软的,皮都皱了。老师把两个苹果拿给我看,还说送给我吃,我很怕吃那个被骂的,因为所有骂人的话都会被我吃下去。所以,万物确实都能感受到人的意念、能量,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它都能接收得到。

还有人拿白米饭做实验,拿了三碗米饭,第一碗是感谢它滋养我们的身体,表扬它很香、很好吃,赞叹它;第二碗是骂它难吃死了;第三碗不理它,一句话也不跟它讲。一个星期之后发现:第一碗发酵了,还闻到发酵的香味;第二碗变黑发臭了;第三碗也变臭了,而且比第二碗还臭。一句话也不跟它讲,居然比骂它还要厉害。为什么?我们说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夫妻之间,情绪偶尔发泄一下骂一骂,床头吵床尾和。但假如是冷战,两个人生不如死,每天都在支撑着,不知道要撑到何时为止,撑得气都快断了。冷战比热战还恐怖,冷漠对人的杀伤性更强。所以,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对人不能恶言,更不能漠不关心。

而欣赏赞叹别人也要从点点滴滴当中磨炼,因为嫉妒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习气。有一个人非常聪明,才华横溢,二十岁就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世间人都觉得他很有才华。有一所知名大学破格直接聘请他为副教授,但他做了十年都没有升为教授。我有一位朋友也是博士,跟他在同一个办公室,我就去了解为什么禀赋这么好的人,三十岁还是副教授。结果发现他这十年来所有的论文,说的都是某个教授这里不好,某个教授那里不好,而且讲得很精辟,都能抓住别人的弱点。所以,在他要升迁的时候,都被这些教授阻止了。由此可知,欣赏别人的态度会影响人的一生,而处处只会挑人家的缺点,会障碍一个人一生。

后来我朋友就给他一个建议:你的论文要换一个角度去写,就有可能升为教授。哪一个角度?写教授的优点。他听到这个建议,脸色变得很难看,觉得很困难,批评别人二三十年已经习惯了,要改去欣赏别人还真不容易。结果论文写出来后,我的朋友看完觉得全身不自在,因为他称赞别人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很不舒服,论文出来当然就很造作。所以,欣赏别人还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赞叹别人要让人家感受到,你是从心里给予他肯定。因此,对待朋友要懂得互相鼓励、互相赞叹、互相欣赏。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你对恶人不恭敬,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那样就得不偿失,所以言语要宽容。当别人犯错的时候,你不要去批评他;他有一点点儿好,你就去肯定他。他会想,我这么一点儿好,人家就给我肯定。他能感受到你的这份用心,就会慢慢往好的方面发展。而他愈好,你就愈称赞他,他就会想,其实做了坏事心里也不安,还被人家瞧不起,不如多做一些好事。所以,对人要循循善诱。

我们公然讲别人的过失,他会很难受,而且也会让他在团体中愈来愈难生存。俗话说狗急跳墙,我们很有可能因为言语太刻薄而引来杀身之祸,所以要效法上天的好生之德。最重要的是和气待人,言语上不容机巧、刻薄,要用真诚、衷心与人交谈。

“疾之甚,祸且作”,在历史上有很多因为言语过失而招来杀身之祸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有个部下叫杨修,他口才特别好,曹操所犯的过失,他都公开讲出来,所以曹操对他非常不满。终于有一次,他再一次揭了曹操的疮疤,曹操顺势就把他杀了。所以,我们要懂得言语的进退与分寸。

在中国大陆有个案件让所有人都在省思,那就是“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是一个大学生,参加过很多全国的物理、化学比赛,都是榜上有名,成绩很优秀。结果他因为跟同学发生冲突,杀了四个人,被全国通缉。这件事震撼了整个教育界,让他们来重新思考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我也问了一些朋友的看法,有的人说:“这样的人赶快让他死,把他枪毙了。”但有些从事教育的人,可能就不会这样看问题,他会觉得马加爵很可怜,还没踏入社会,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这个事件,家庭要反省,学校也要省思。为什么一个成绩如此优秀的大学生,竟然不知如何做人?而且这件事发生以前,他可能还是父母心目中的骄傲。因为他出生在很偏远的地区,那个村落只有他一位大学生。所以,我们确实不能被这些外在的“名”淹没了,要更实质地看到,能让一个人的人生充满希望的,不是学历,而是德行。马加爵没有学过《弟子规》,假如他懂得“凡是人,皆须爱”,他就不可能这样做。假如他学了“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忿自泯”,就不会发生这个意外了。

为什么他会萌生杀机?因为他的同学常常讥笑他太穷了,没有好衣服穿。他在监狱里还跟监狱长说:“这件囚衣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由于同学都讥笑他,他的自卑感就愈来愈强,最后在某件事情的刺激下失去理智。通过这件事我也提示家长,要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这些同学会被杀?是不是偶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做人的分寸,他们没有学到“勿谄富,勿骄贫”,没有学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把人家的隐私拿来取笑,难怪人家会不理智地对待他们。所谓“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过分地侮辱他人,就会惹祸上身。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要省思,要教育孩子绝对不能伤害别人,同样的也不能引发别人对他进行攻击。当孩子的言语中带有揶揄他人、轻慢他人的倾向时,我们就要谨慎,这已经给孩子今后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见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先不要批评,要反观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假如有,赶快修正;假如没有,那很好,继续保持。改过也是相当重要的学问,《了凡四训》也提到“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李炳南老师有一段很好的开示,老人家提到,“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见人做错事,不指责要协助改过”。老人家的很多话都很有人生的智慧,若常常能用来观照自己的心,进步就快了。所以,见人有善要成人之美,绝不可嫉妒。见人有恶不要批评,批评只会破坏和谐的气氛,所以我们应该规劝或守默。为什么要守默?时机还没成熟,他对我们的信任程度还不够,可能我们一劝,他还以为我们在找他的麻烦或者毁谤他。《论语》讲“(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彼此建立了信义之后才能劝谏,相互之间没有信义就会产生误会。

看到有人做错事情,一般人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怎么搞的!孩子不小心把盘子摔坏了,你马上就像机关枪一样不停地骂他,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内疚。如果这时能够平心静气,他会体会到我的父母很有修养。如果能先一起把残局收拾好,他内心就会很感激。再进一步,想想为什么会把事做坏,这样又能反过来提升对方做事、做人的能力。我们都如此存心,人与人相处就能一团和气。

见人恶,绝对不要放在心上,在我们最纯洁的心里装很多别人的垃圾,这是最傻的。有一个朋友说:“不见人恶很困难。”他就请教释净空教授,师长就教给他一个好方法,我也觉得好得不得了。师长说:“你以后看到别人的错,你就说都是我的错。”比如说,你看到儿子不乖,你就说:

“都是我的错,我没有教好。”那你就赶快教!再比如说,看到太太不好,你就说:“都是我的错,没有用德行感动她。”假如在马路上看到别人没有功德心,你也说:“都是我不好,没有做好榜样影响他。”所以,善恶都是我们的老师。

很多人都说他看到别人做错事,心里就很难受,每天都一直盯着别人的缺点在看,内心愤愤不平。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愤世嫉俗,每天茶余饭后就在数落别人的缺点。事实上,当我们在批判别人缺点的时候,内心就得不到平静。内心愤愤不平与求得学问是背道而驰的。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学问愈深应该愈心平气和。我们也要从自己的修身开始做起。当我们以此心境去面对周围的人,时刻鞭策自己不断增长学问,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数落别人的缺点上。

有人说都是某人让我生气的,是某人对不起我,所以就会因气愤而无法包容。我曾经问朋友一个问题:“按照逻辑学来讲,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你的内心,既然如此,那真正伤害你的人是谁?”自己。这句话很有味道!我打个比方,今天你从办公室走出来,遇到一个人过来打你一巴掌,你未回过神来,他已经气冲冲走了。你心里想:今天真倒霉,可能他认错人了,算了,不怪他了。回到家后,你先生喝醉酒给你一巴掌,你马上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我跟你没完!”同样一巴掌,结果差这么多,请问谁造成的?自己!所以是谁让我们生气的?是谁让我们痛苦的?都是自己的强求,都是自己的执著,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你了解到这个真相,才慢慢懂得什么应该放下。

善人、恶人是老师,我们所处的境界也是老师。境界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是不是躲在山上成就的?绝对不是。道德学问都是在待人处事当中不断历练提升的,所谓历事练心。我们学了《弟子规》的“凡是人,皆须爱”,原本看到某种情况,脾气就要发作,突然想到凡是人皆须爱,气焰就压下去了,这就是历事练心。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时候是顺境还是逆境?逆境。所以,要感谢逆境,感谢困难,感谢磨炼,不然我们的潜能和智慧不能开显。有了这种态度就不怕吃苦,懂得磨炼自己去提升境界。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以后面对逆境也要视它为老师。而顺境最容易使人迷失自己,所有错事往往都是在顺境时做出来的。所以,处于顺境要懂得时时提醒自己,不可放任,不可自大。要常常提醒自己,我有这样的顺境是多少人给我的栽培,要常怀感恩心,要把顺、逆境都当做是老师。

不只是人,乃至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中国圣贤人很善于跟天地万物学习。当你看到竹子,能从竹子身上学到什么做人处事的道理?竹子一节一节,表示很有志气、很有原则。竹子长高的时候就会垂下来,表示竹子的谦虚。竹子是空心的,表示能够虚心领受别人的批评,采纳别人的建议,所以竹子也是表君子之风。竹子是一节一节的,所以它能不断地往上升,其实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往上突破。而且它每一节的节心特别硬,以此说明人生有很多的关卡,你都要勇往直前去突破。竹子很正直,昂扬直立不屈服,然而又能虚怀若谷接纳雅言。所以,我们要学竹子的正直,以及竹子内在的一种气节。我们常说为人要外圆内方,这个“方”就代表一个人正直的气节。与人相处还要“外圆”,就是要圆融一点儿。有人常常直言不讳,不看情况、时机,让朋友听了很不舒服,之后不但不感谢他的劝告,还跟他翻脸。

竹子都是整片地生长在一起,表明竹子愿意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称为“境教”。你身旁都是一群正直有品德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就会“德日进,过日少”。所以,荀子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是比较弯曲的一种植物,但是当你把蓬、麻一起种植时,麻都是直立的,因此蓬自然也会直立起来。所以,环境对一个人特别重要,尤其在孩子的定性、知见都还没有确立以前,环境特别重要。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我们去挖人家的隐私,无论对别人还是自己,一点儿利益都没有,自己的人格修养反而会降低。挖人家隐私可能会造成他人的家庭不和,甚至于会造成团体的失和。如果你要用人,除了德行之外,还要看他讲话的分寸。一个团体里常常发生冲突、摩擦,往往都是因为言语不慎,就是太多人在讲是是非非,造成团体失和。所谓家和万事兴,团体也是如此。团体中最重要的,是以和为贵,要隐恶扬善,使团体有一种向善、和谐的风气。所以,我们观察一个朋友或部属,也要从言语的存心上去看,看人的深度就会愈来愈深,不容易看错。

《无量寿经》提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一个人要增长德行,首先必须把嘴巴管好,必须了解讲话的分寸。我们也提到,讲话一定是对他人有帮助的时候再讲,不然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而且我们在背后讲人家的坏话,对方知道之后,他的感受如何?很可能多年的交情付之一炬,所以言语要谨慎。俗话说“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我们在背后议论一个人的是是非非,当他知道的时候,就好像拿着刀在刻他的心一样,会让他终身不忘。所以,朋友之间的交情会撕裂,多数是因为言语过失造成的。一般人听到“我听说哪个人说你怎么样”,耳朵马上竖起来:“谁说的?讲给我听。”如果是这样,谗言就很容易入侵。但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听到某个人说,或其他人在议论自己哪里不好,应该说“是我做得不好,才让他不高兴,我应该再好好修学、好好提升”,如此,进谗言的人就无计可施。所以,人的心胸一扩大,纵使有这些谗言出现,也可以包容,将之消灭。

同类推荐
  • 好妈妈,你会教女孩吗

    好妈妈,你会教女孩吗

    本书结合女孩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女孩要富养、让女孩经受点儿挫折、培养女孩的自立能力、好好和女孩沟通、提高女孩的交际能力、培养女孩的良好品质、帮女孩养成好习惯、教女孩学会理财和提高女孩的学习成绩九个方面入手,对“怎样教好女孩”这一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着重讲解了教好女孩的方式方法。
  •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男孩和女孩有很大的差别。这一方面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也和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要想实现和男孩的畅通交流、谈话,就要都从细节入手。从而,给孩子以帮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这里,我们通过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男孩开心时、生气时、烦躁时、胆小时等十多个方面,来给家长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案例和方法。
  • 成功父母的7堂课

    成功父母的7堂课

    不是每位父母部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作为父 母,仅仅为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有责任提 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廖康强编著的《成功父母的7堂课》是一本培训好父母的教材,告诉父 母家庭教育中的基本理 念,教父母如何与孩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何让孩子 自由地成长。对于心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毫无疑问,《成功父母的7堂课 》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书。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有句古老的谚语: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凡是有所作为而又延续繁茂的家族无不在教育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比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西方国家著名家族同样有如此的家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比如布什家族、比如罗斯福家族等。
热门推荐
  • exo之猫妖的狼族之旅

    exo之猫妖的狼族之旅

    当高贵的猫妖遇上冷血的狼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而他们,又是否真的对她动情?
  • 妖精的琥珀真瞳

    妖精的琥珀真瞳

    西薇莉……埃杜珍希……双手触碰之际,画面破碎,四处飞溅。“!”这个梦…是不是真的?
  • 我们的爱如奇迹

    我们的爱如奇迹

    此故事是说两个超般配的男女的坎坷与浪漫的爱情故事,男才女貌,从来不吵架的模范夫妻!此篇为“爱,多么神奇”第一部,一共四部。
  • 战神联盟之星命守护者

    战神联盟之星命守护者

    当天空坠下群星,万物失去光芒,漆黑中只有你是那照亮人心的星辰,但你依旧沉睡在黑暗的尽头,星星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会用尽一切力量,照亮整个星空,当星星随着生命的逝去,记忆会伴着微风,消散在蓝宝石般的夜空中,但那就存在人们心底的爱,将永远不会被磨灭,我想去守护一切,却发现最终的毁灭者却是我自己——by光暗圣女星辰.斯嘉灵卡
  • 本源神位

    本源神位

    神位降至,英雄四起。富贵有命,上天注定。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纵横天下一念间。“你想要整个世界吗?”“不,不,不”他说:“我要的很简单,手掌杀人权,醉卧美人膝,仅此而已。”
  • 求爱一百天:男神在隔壁

    求爱一百天:男神在隔壁

    【推荐新书《甜妻来袭:霸道老公惹不起》】谁能告诉她,为何印象中的男神在婚后化身为狼,一言不合就壁咚,床咚……身为声控,方蔓曦这辈子偏偏就对好听的声音毫无抵抗力,谁知远在天边的网配大神竟然一直就在身边,还偏偏成了她的邻居。师生恋?NO!本以为男神只是个普通的老师,然而突然冒出来的总裁身份是什么鬼?于是某萝莉被某腹黑偷偷拐走,由一张结婚证,默默引出方蔓曦的隐婚生涯。
  • 社会校园

    社会校园

    每个人都知道无论那个学校都有几个在别人看来可以在学校内横行霸道可以把老师不放在眼里的学生,他们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没有像学霸们一般能写会算的本事,但是他们拥有惊人的胆识。而A市中心的一所中学里也有一批深藏不露的学生,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 灵魂收藏者

    灵魂收藏者

    有一隐世组织,鲜少有人知其存在。它不属于某朝某代,不属于某势某人,而是属于时间,属于历史和未来。它是历史长河的滋润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捍卫者,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驱者。这个组织,叫“命核”。底蕴强如命核,却在探索途中初见神木,即将解开人类最根本的秘密时,变得四分五裂。而这个世界也开始因此变得光怪陆离起来。先驱者们死的死,隐的隐,似乎这样,命运的齿轮便不再转动了?
  • 皇后娘娘是宫婢

    皇后娘娘是宫婢

    为了一款美食的悦清泉飞往欧洲,回途过程中遇到了飞机故障,奇怪的导游手一挥连人带身的直接消失……醒来是在一个森林,遇到了寻找自家小姐的秋月,因为有着同一张脸,被秋月误以为清泉是自家失踪的小姐,穷追猛打,直到真正的小姐尸体被发现。或许是地上跪着痛哭的秋月勾起了清泉隐藏在心里的痛,也因为长着同一张脸,清泉决定替代真正的尚书府千金,找出幕后的凶手……
  • 再见这世界

    再见这世界

    一座与世隔绝的监狱,一位从小被关押的少年。当少年处心积虑逃出小监狱后,却惊恐的发现整个世界其实是一个更大的监狱。自由,是他的梦想,可监狱没有自由。倔强如他,既然这个世界是座大监狱,那我便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