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0100000008

第8章 压垮男孩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时轻掷生命,看上去似乎有一种获得解脱的快感,但却给亲人带来了永远的伤害。用爱融化抑郁的坚冰,才能唤起这些不知道未来、又被现实拒绝的孩子对生命的依恋。

自杀,这个一直困扰着成人世界的世界性问题,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成为危害我国青少年群体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全世界,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我们也有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那就是,我国15~35岁人群中,死亡的第一原因便是自杀。

预防自杀行为已成为地球人的共同任务,而分析人为什么选择用自杀这种方式来告别世界,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统计资料显示,90%以上的自杀与精神障碍有关,而由精神障碍引发的心理问题往往包含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

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的青少年群体中,有40%的大学生、35%的中学生、3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我接触的这种个案也有不少。据我所知,因为心理问题和精神抑郁,而最终导致自杀的孩子每年总有那么2~3个,有的孩子在进行抑郁症治疗后,依然会选择自杀。对于这种情况,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都觉得特别惋惜和无奈。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一位儿子在高考前割腕自杀的父亲,谈起一年前死去的儿子,这位父亲仍是满眶热泪,一脸忧伤。

可是,他很痛快地就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建议我的这篇文章发表时用“父亲的自白”为题。

我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有太多的悔悟、太多的遗憾,他说,希望父母们不要再走他的弯路,给孩子们一个宽松一些的空间,毕竟,只有失去后才知道什么叫作无法挽回。

我儿子的学习其实一直挺好,从小到大,没怎么让我们操心过。

高中的时候考进了一所名牌学校,在班里还是学习委员,一直深受老师的喜欢。

因为儿子一直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骄傲,我平时也比较宠他,常常带他去游泳、打球,零花钱上也很大方,我发现儿子对我的依赖感比对他妈的还要强。

高三的第一学期,儿子在班里一直是前三名的位置,我特别高兴,把一万元的存折给了他,告诉他一直保持这个名次,那肯定会考进名牌大学,这一万元就是爸爸给的奖学金。

我到现在还记得孩子那兴奋的样子,他的小脸通红,一再地追问我,‘这是真的吗?爸爸,这是真的吗?’

也许是觉得自己稳操胜券了,也许是因为我过早地以为儿子高考没有什么问题,高三的第二学期,儿子的成绩便落了下来,由前三名掉到了10名开外,后来,又掉到了20名以后。

这种情况让我们两口子都很着急,对于儿子来讲,这样的成绩考一个普通的本科没有问题,可是,我们本来是进名牌大学的料儿啊。

我这人脾气比较暴躁,对儿子的教育往往简单化,考得好就奖,考不好就罚。对于儿子目前的状态,我没有帮他从根本上去分析、找原因,然后商量对策,而是开始了粗鲁的惩罚。

我先是把一万元的存折收了回来,对儿子说,他没这福气拿这笔奖学金,后来,我也不再陪他出去打球,我说我怕丢脸,跟他这样一个名牌中学的‘垫底生’在一起。

我当时这样说,就是想用‘激将法’让儿子重新鼓起勇气,把名次追上去。可没想到这样做大大伤害了儿子的自尊心,他倒是也挺努力的,可由于心理状态不好,每次考试的时候就发挥失常,最后成了班里最差的一个,连本科都可能没有希望了。

高考前几个月,大家都在拼命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也许是因为有些破罐破摔的情绪,我儿子竟然一个人跑到南方去玩了好几天。

这次我再也沉不住气了,回来以后,我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并且每天押着他到学校去上课,谁知这竟是悲剧的根源。

后来他的思想已经完全不在学习上,而且还对高考充满了厌恶和恐惧,这其中几次流露出想自杀的念头,我们都没怎么在意。甚至,在他割腕自杀的前几天,他还和同学讨论如何自杀会减少痛苦这样的话题。

正是高考前夕,许多孩子都嚷嚷着“不成功则成仁”,因此,儿子的情绪异常并没有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

离高考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夫妻俩全力以赴,儿子一回来便替他去做一切,为的是省出时间来让他学习。

平时他看上去也挺用功的,房间里的灯每天都亮到很晚才关掉,早晨五六点钟又听到他起来出门去背英语单词。

我和他妈都挺高兴的,以为儿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心去学习了。我对儿子的态度也开始好转,可对我的笑脸他始终不接纳,也许我真的太伤他了。

最后一次统考成绩出来,儿子仍是班里的倒数几名,那天我们一家人都没有吃饭。从这个成绩来看,儿子的大学梦想,包括我们一家人的大学梦都将宣布告吹,我失望极了。他妈妈也流了泪。

这时儿子的奶奶正好来看他,老人买了一大盒巧克力要送给孙子,我当时正在气头上,一把便将巧克力夺了过来。我说:‘就你这样的劣等生还配吃巧克力,我宁愿把它给街上的乞丐,他们还知道感谢我呢,可你就是用这样的成绩来回报我吗?’

奇怪的是那天儿子特别平静,什么话也没说就进了他自己的房间,我还以为自己的话触动了他的灵魂,他自己反省去了呢。

第二天我跟他妈都上班去了,晚上很晚才回到家,可儿子的房门一直紧闭着,我们夫妻都憋着一肚子气,也没去理他。过了一会他妈实在忍不住,敲门要儿子出来吃饭,可是敲了半天,里面也没动静,一推门从里面反锁着,他妈有点害怕,赶紧喊我过来看看。

一直表现比较坚强的这位男生的父亲,此时有些哽咽得说不下去了:那真是我一辈子都不想再回忆的一幕,我在儿子的房间门底下的地板上,看到了几乎要流出来的鲜血。

一种恐惧感使我一下子就把儿子从里面锁上的房门给撞开了。儿子横躺在床上,割破的手腕垂到了地板上,血流得到处都是,有的都有些凝固了。

因为我们发现得太迟了,儿子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我们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把他给救回来。

就这样,儿子在离18岁生日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离我们而去,我知道他是带着很多委屈和不平走的,是我们当父母的期望值太高而毁了儿子的一生。

痛定思痛,我有很多的悔悟却再也没有机会跟儿子去一一诉说,其实在他走上绝路之前,我们应该还是有机会的,可我总想给他压力,以为有压力就会让他好好努力。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他还是个孩子,虽然已经高高大大,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他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远远没有我估计的成熟。

在我太看重结果的这种教育方式下,儿子的心理发育是不平衡的,心理防线也如此地脆弱,他承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更承受不了来自亲人的期望,在面临失败的可能时,他只有完全地精神崩溃,并因此而选择了逃避,可他付出的代价是生命啊。

我不知道每年有多少孩子在过高考这个关卡时出现问题,但我却知道,这种悲剧年年都会发生,只不过这一次发生在我儿子的身上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伤痛是永远难以忘记的。

所以,我现在开始怀疑我们总是以让孩子考个好成绩、拿到一个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为人生目标的教育,对孩子来讲是不是太过于苛求?毕竟,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人生的。

如果我还有机会做父亲,那我一定让我的孩子有尽可能多的自由,去选择他想要的生活。我会给他说话的权利,让他在无助的时候有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我总是想我儿子在离去的时候,内心肯定是慌乱而不安的,毕竟,他只有17岁,选择死亡对他来说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可他事先流露出的种种迹象都被我无视,被老师和同学忽略,我曾经在电话的账单上发现他曾经打过救助热线,可因为对方一直占线,他的电话未能被接进去。

我给了儿子最优越的生活环境,却没有给他一颗足够强大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心理素质的欠缺和人格的缺陷,导致他走了这一步,我希望天下做父母的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要求。

有时候在成绩上拔尖儿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优秀,而我们直到现在还用考分去衡量我们的孩子,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最容易发生悲剧的。

现在我儿子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每当我看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充满朝气地从眼前走过,我的眼里就不由得充满泪水。

其实只要孩子活得健康快乐,他能考多少分并不重要,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看他自己的选择,做父母的给了他生命,还要给他生活的空间,让他懂得生命的美好,他才会懂得珍惜自己。

我妻子总说我现在谈这些没用,一切都晚了。可我却一直在谈,我儿子走了,可还有那么多孩子那么多父母,在我原来走过的怪圈中挣扎。

我要让他们知道悲剧是怎么发生的,我要他们珍惜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一家人的机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天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不要因此而让孩子对本来美好的生活失去兴趣,如果是这样,孩子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另一种自由,这种后果是可怕的。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让一位父亲从中得到了如此多的感悟和觉醒,这不能不让人感叹,教训总是要以血的付出才显得弥足珍贵。

就事件的本身来讲,它并不具备很特别的情节,在高考前因为精神崩溃而放弃生命的个案,每年“黑色七月”的前后,都会在报头版尾找到那么几段。

人本来是自然界最不会犯同样错误的动物,可就在这类的悲剧中,我们看到的总是后者重蹈前者的覆辙,是他们不够聪明还是都是为了同一种结果?

关注这个问题这么久,我第一次听到了这位失去儿子的父亲的自白。虽然来得晚一些,可他毕竟已明白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所犯的错误。

我们不能责怪孩子脆弱,无论孩子心理上的抑郁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们只要去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是在无望与无助中走进绝境的,这对生活在他周围的成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

你给了他很多很多:好吃的巧克力,漂亮的衣服,昂贵的自行车。你又要求了他很多:成绩、考分、面子、大学,还包括经常被老师表扬。

可你从来没有告诉他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从来没有对他说,他还可以有一个很愉快的人生,将来会有一个很幸福的属于他自己的家庭。

于是,可怜的、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便被无数充满了期待和渴盼的眼睛包围的孩子,从刚刚开始懂事,便知道他身上的书包一天比一天沉,他在床上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他房间的灯要关得一天比一天晚。

他苍白的小脸上是一天比一天暗淡的眼睛,他明白了生活对他来说无非就是无休无止的考试、整天提心吊胆的考分、父母或理直气壮或苦苦哀求或边骂边哄的要求,“给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当生活的目的只剩下唯一,什么样的人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更何况并没有真正感受过生活的孩子?

心理专家们完全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一个自杀的孩子内心的病因,可我却更愿意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孩子身边的各种人物角色。这里面不乏他们至亲至爱的人,也不乏他们尊为师长和朋友的人。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又得不到他们最信赖的人的帮助,弱小的生命往往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不得不屈服。

对于那些不知道未来,又被现在所拒绝的孩子来说,有时候,轻掷生命会让他们有一种获得解脱的快感,于是,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我只不过是没让他看一场足球赛,为什么这孩子会为这样一件小事去跳楼,到现在我也不明白。”

这位孩子已经去世快两年的母亲面容憔悴,精神上已状若祥林嫂,她那句“到现在我也不明白”已成为心理咨询中心的“经典”。可同她谈起来,她真的是不明白15岁的儿子单强,为什么说走就走了。

单强是在单亲家庭长起来的孩子,在他两岁时,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离婚,孩子归了母亲抚养。

在工厂做工人的母亲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女人,自从丈夫离开她和孩子后,她就关闭了自己的感情世界,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到了儿子身上。

应该说单强还是比较争气的,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一直很优秀的,在班级里还是班干部,是老师眼里的好苗子。

母亲为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出这样一个好孩子感到十分骄傲,平时老在街坊邻居面前夸来夸去,这让单强感到很不舒服,便劝母亲不要总这样做。

母亲下岗以后,到了家政服务公司去做钟点工,家里的经济一直挺紧张的,可单强上了中学以后,各种开销就大了起来。因为是一个人带大了儿子,母亲就总在单强面前抱怨生活的艰难,经济上的窘迫,而且,每次抱怨以后,总要加上一句,“我这样扛着都是为了让你有出息,你可不要对不起我的这番苦心。”

后来,母亲甚至把她不再想嫁人也是为了儿子的想法总对单强提起,我相信这都是使这个学习本来不错的少年愈来愈感到压力大的原因。

家里缺少了父亲的角色,本来就欠缺了一份关爱,可母亲又不断地把她的期望抛向刚刚开始懂得承受压力的儿子,这使这个本来就不正常的家庭更加畸形。

单强很孤独也很郁闷,班上有一个叫田静的女生对他很温柔,从来不知道生活里还有美好的小小少年单强开始在心里萌发一种他自己也说不清的感情。

因为单强是班里的学习尖子,田静的父母便允许女儿与这个瘦弱的男孩来往。单强不断地被田静邀回家做功课,在田静的家里,单强发现这世界上还有穷人和富人之分。

田静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因此,田静那装修豪华的家让单强一阵阵晕眩,他突然发现田静只是因为他功课好才愿意跟他接近,而他心里的那种感情拿出来是会被这个女孩嘲笑的。单强在没有人可以倾诉的情况下,回家对母亲倾诉这件事,他只不过想从母亲那里得到一点儿安慰和宽容,甚至,他很希望母亲告诉他,田静是个好孩子,他帮她补习功课是应该的。

可是,他没想到母亲为了这件事,不仅大哭了一场,还找了班主任,单强跟田静早恋的消息搞得校园里沸沸扬扬。

女生田静更是恨透了单强,“我不过是想让他帮我补习一下英语,他就想入非非了。”这是她到处解释的一句话。

班主任不断地找单强谈话,还撤了他的班干部,“什么时候表现好了,什么时候再干。”这是老师对单强的解释。

单强回到家里,跟妈妈没说一句话,不是他不想说,只是他害怕妈妈的眼泪和粗俗的声音,他只有趴在那儿写那些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

期中考试,单强的成绩没有原来的好,被老师给换到了倒数第二排。他个子太矮,眼睛又近视,可老师说成绩不好的同学没有资格往前坐。

期末考试,单强的成绩还是不好,这次没等老师安排,便主动坐到了最后一排,只要外边阴天,黑板上的字和老师的表情,他一概看不清楚。

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老师找了单强的母亲,要她加强对单强的管理,再这样滑下去,估计单强的重点高中就有问题了。

老师说得痛心疾首,单强的母亲听得心惊肉跳,儿子是她活着的唯一支柱,十几年来那个男人没有掏一分钱养儿子,她就更要把儿子培养成像模像样的人才。

这个梦不能破灭,在儿子身上一直很执着的单强母亲,回到家里就对儿子实行了高压政策:不许玩,不许看电视,不许与同学来往,每天除了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还必须做几页参考书上的题,否则就不能上床睡觉。

15岁的单强在这样的状态下生活了几个月,大概在他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的时候,让他有些微妙情感的女生田静又转学到国外,成为中国浩浩荡荡的留学生队伍中的一员,离开了单强所在的学校。

生活里所有的美好都消失了,小单强开始感到了厌倦。世界杯足球赛开始了,每天到教室,这都是男生女生在嘴里蹦进蹦出的话题,可单强无法参与他们的热烈讨论,因为,他从来没有机会看一会儿电视,为了让他专心学习,妈妈也从来不看。

世界杯进入决赛了,从同学们的兴奋劲中,单强感到了一种渴望,他渴望融到同学们中间去,参与他们讨论的话题,使同学们知道自己也是一个热爱足球的小男子汉。

可是,妈妈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单强看一会儿球赛的请求,尽管为了换取这个看电视的机会,他不仅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做了几十道参考书上的题。

没有看成球赛的单强第二天去了学校却没有上课,等到老师给单强的母亲打电话,让她快点来学校的时候,15岁的单强已静静地躺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他在楼顶上几乎待了一天,同学们快放学的时候,他才下定了决心纵身一跳。

可奇怪的是在这之前,没有一个人往楼顶上看过,自然也就没有一个人会发现单强在楼顶上的犹豫和徘徊。

母亲的眼泪在这个时候只让人感到可悲。

单强的故事是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位老师讲给我听的,因为,她退休前就曾是单强学校的老师,对单强她一直有很深刻的印象:“那是个白白净净可爱的男孩儿,就是身体有些瘦弱和营养不良,一年四季都穿着灰蓝色的校服,学校的老师都不知道他是单亲家庭,这孩子很要强,从来不说他没有父亲,所以,从心理状态上讲,这孩子不是很健康。”

这位老师的话引起了我的关注,既然当时已经发现了单强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为什么在他情绪极端异常的时候,却没有人来找他谈谈,或者,他为什么不主动去找别人倾诉一下?

由于生活环境的窘迫和无法与母亲有正常的沟通,性格内向的单强明显地存在着精神苦闷、情绪抑郁的问题。

而对于精神抑郁者,心理专家早就提出了要解决“心理不适”的问题,必须由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溯本求源、倾听和说服开导的心理治疗。

可据我所知,目前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中小学里,设有这样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为数甚少,包括北京这样的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小学里的心理卫生教育都处于刚起步状态,甚至还有很多空白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每700个学生中就应该有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在美国有问题找心理医生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处理方式。

现在,也有不少学校认识到心理教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友方面的重要性,开始设置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北京一些学校还用对任课老师加强心理培训的办法来弥补心理教师的缺乏。

可这样的师资力量往往解决不了日益增加的孩子们在心理问题上的需求。而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给处于精神抑郁状态的孩子带来误导。因此,在我国的中小学里设置专业的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职能机构,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谁都不会承认自己伤害了孩子,为人父母者不会,为人师表者更不会。可当孩子拿回来考得不好的成绩单时,当孩子的哪门功课又亮起红灯时,我们听到的不是“父母这样拼死拼活的挣钱,为了让你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你这样的成绩对得起谁”就是“如果再这样下去,你就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学校在社会上就没有位置,没有位置就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别再让我们的孩子整天处于这种教育下吧,没有考出好成绩,没有考上好学校,但也很成功的人在生活中还少吗?

学会向家人或朋友倾诉吧!有数字表明,90%以上的精神压力会随着你的倾诉而慢慢减轻,随着你的倾诉,你会得到数倍于平常的关注和呵护,我们常说,爱是一种暖流,它会融化你心中的块垒和积郁,还会让你觉得生命充满美好和温暖。

让我们跟孩子一起穿过黑暗的隧道,得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尽享生命每一时刻的美、爱与快乐。

心灵思索

对生命的忽略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在瑞典,小学生会被老师带到医院太平间接受死亡教育,教师会让小学生摸着死者冰凉的手感知死亡,还会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看不到好看的动画片,吃不到好吃的冰淇淋,这就叫“死”。

与此同时,也辅之以生的教育,教师也会让孩子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人的出生。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们,生死都是自然的事情,只有认识了生的可贵,才能珍惜生命。在我们的“生死教育”中一定要这样告诉孩子:不仅要爱祖国、爱亲人,还要爱自己。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爱惜生命,学会保护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是重要的,也是脆弱的,有时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生命的不复存在;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生命是神奇的,完美的生活应当让生命中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生命充实,实现生命的价值。再就是死亡教育。要介绍死亡知识,让孩子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使孩子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同类推荐
  • 教子从此不累:资深心理教育专家的轻松教子方案

    教子从此不累:资深心理教育专家的轻松教子方案

    本书将引导父母学习如何在与孩子的谈笑互动间,化解所有的成长难题。帮助父母学习育成智慧,享受育成快乐,引导孩子学习成长智慧。
  • 怀孕分娩大全

    怀孕分娩大全

    这本精心编写的《怀孕分娩大全》就是新妈妈的“私家护理医生”。本书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权威的孕期指导,伴随准妈妈从妊娠前三个月直到临产分娩,提供了全面的怀孕信息,告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妈的日常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一切。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凯特·格林纳威的游戏之书

    凯特·格林纳威的游戏之书

    假扮猫咪的孩子站在中间,其他孩子围绕着他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一个人召唤另一个人说道:“猫咪,猫咪,给我一滴水。”然后所有孩子跑着更换位置。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泡菜卷男神

    重生之泡菜卷男神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挖掘基本靠手,耕地基本靠牛。娱乐基本没有,照明基本靠油。结婚基本靠想,致富基本靠抢。女强人苏然死后重生在八十年代傻妞“苏然”身上,从此傻妞不傻,变作捞金小能手,靠泡菜发家致富,靠泡菜泡着男神!
  • 野狐禅之三千世界

    野狐禅之三千世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妄语自大野狐禅,不觉大道一念间。鸿蒙自古痴天地,三千世界梦自觉。亘古以来,天还是那个天,推翻的永远是制度;亘古以来,我还是那个我,蓦然回首之后我还在红尘。
  • 魔剑传奇之易水寒

    魔剑传奇之易水寒

    一位老人的来访,为将军府带来了一场腥风血雨。长街上一场厮杀过后,易冰目睹兄长战死,父亲失踪,只剩下自己孑身一人,还有父亲留下的一把神秘的宝剑。这把剑中究竟藏有什么天大的秘密?为自己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易冰决定带着这把魔剑踏上复仇之旅……********************************************************************新人第一次写书,希望得到各位读者支持!本书里将会出现很多东方的元素,剑士这个职业达到高层次后将会有剑客,剑侠,剑仙等称谓,拥有一系列东方色彩的技能。东方剑术与西方魔法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幻术师,驱兽师,会有什么新奇的技能?敬请关注本书,小盖带您走进一个武侠与魔幻共存,剑气并魔法共舞的全新玄幻世界!
  • 网游之暴力防御

    网游之暴力防御

    没有人会相信,大龄留级高三学生吴庸会是佣兵界谈之色变的无影剑——血无痕。然而一次意外的背叛,让剑客断臂,沦为一个废人。网游【巅峰】的开服为吴庸打开了另一扇门,为了剑道巅峰,为了报仇血恨,失身献身算什么!!!
  • 欣华涵月醉霜歌

    欣华涵月醉霜歌

    灵魂回体,沉睡多日的她,终于醒了。性格未变、容貌未变,变得却是体质,她终于可以修炼了!顶着“药姑”的称号为李府送草药,却被李家公子认错了人,对他很熟悉,却什么也记不起。两人,是前世续缘,还是现世还债?
  • 魔剑情封缘

    魔剑情封缘

    慕容芷雪:“混蛋,明明你那么爱我?为何却总是选择逃避我对你的感情?”夜雨曦:“我……”惜叶紫樱:“你怎么可以这样?难道你真的要毁了这个世界才甘心吗?”夜雨曦:“呵?你心系天下,所以选择放弃了我,为何我不能为了得到你,而毁了这个世界?”冰蓝:“花心大萝卜,我要吃醋了。”夜雨曦:“呃…那个…冰儿,我……”
  • 红尘一现惊天下

    红尘一现惊天下

    一朝穿越,既然被人骂成是废物?!呵,废物又如何,我将闯出一片天地让你们瞧瞧!我可不是好惹的,让你们看看,我是怎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
  • 宫主七嫁

    宫主七嫁

    残月如血,阿尔斯蒂山脉之巅,是谁身揽狂风,脚踏怒云,直啸而上?被称为四大绝世天才之一的“他”,还是被称为佣兵之皇的“他”,还是被选中命定的“他”?弑师,杀亲,叛族,是谁宁与天下为敌也不愿屈服?是被定为废脉偏要逆天而修的“他”,还是身负天珠,内有太初指引的“他”,还是一体双魂,血脉霸天的“他”?万物之始,万物之末。凌飞,从今天起,就是她的名字。且看凌飞如何成就一场叫做凌飞的传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心若静

    少年心若静

    主要讲述了少年的学习生活的时光,玩耍,恋爱,经历很多事,忧伤,愉悦,一步步成长的事。
  • 夜瞳

    夜瞳

    平凡一少年,出生在一名为归始的大陆,天生拥有诡异眼瞳的他无法修炼隐气,家族的人纷纷嘲笑他,少年被一名老者打的重伤意识处于混沌之间。。。。遇到了一中年男子,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