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6800000027

第27章 收获旅游的乐趣

转眼间,歌德在魏玛已经生活了10多年了,他最初想要把卡尔·奥古斯特公爵塑造成为大君主的理想在公爵对其每次政治决定的否决中破灭了,歌德觉得魏玛的天空越来越显得狭窄,他感到越来越大的压迫,并急切地想要呼吸新的空气,舒展自己有点发僵的躯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歌德向奥古斯特公爵请了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他要自由、安静地生活一段时间。他想利用这段时间,到他向往已久的意大利去旅行,用新鲜的空气来恢复他的身心健康,用新的环境、新的印象来启迪自己的心灵。他还准备在异国他乡的罗马住上几年,安安静静地将自己的著作编成集子出版。他甚至还打算在罗马度过后半生。

公爵立即恩准了歌德的要求,并答应为歌德提供旅游经费,这让歌德非常感动。

其实,在歌德从政的这些年里,因工作关系,他到过公国各地旅行,了解了社会民情。为了增加各方面的知识,他在旅行期间和后来还写出一些抒情诗和游记。

如1777年11月,歌德陪同公爵到哈尔茨山狩猎,在登上布罗肯峰观赏风景后,歌德写出了抒情诗《冬日游哈尔茨山》;1779年10月,歌德又陪同公爵去瑞士考察,于第二年写成了《瑞士游记》;1780年9月6日,歌德在图林根林区基克尔汉山顶小木屋墙壁上题写了《漫游者的夜歌》等,这些作品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的作品。

其中,《漫游者的夜歌》传颂最广,诗文的内容可与中国的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这首诗仅8行24个字,它们是: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歌德的这首夜歌寥寥数语,却从天上写到地下,从非生物写到生物和人,由远及近,真是韵味无穷,而且超越时空,雅俗共赏。不同心境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体会。这首诗发表后,被作曲家谱成了200首以上的乐曲广为流传。

正是因为歌德的每次远游都能给他带去不同的灵感,帮助他写出优美的诗歌和文字,所以他也渴望着能够再次远游。

1786年9月3日,歌德没有带一个侍从和仆人,只身一人,穿着普通人穿的衣服,提起行囊,独自一人钻进一辆邮车离开了魏玛。

为了行动自由,歌德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将要去哪里,唯一知道他行踪的是他的仆人兼秘书菲利普·弗里德里希·赛德尔。

由于怕人发现他的行踪,歌德故意搞得很神秘,在护照上改名换姓为德国画家扬·菲利普·米勒。

歌德星夜兼程,两天后赶到雷根斯堡,之后越过慕尼黑,很快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阿尔卑斯山。雪山、森林、山溪、草地、多变的奇峰怪石,美丽的大自然使歌德像孩子那样狂喜。他大声地喊着:“大自然是我的故乡!我又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

“啊!大自然,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

歌德在这里还捡到一块嵌着碧石的石英石,它闪闪发光像宝石一样。歌德一边研究它的构成和特质,一边玩赏着它。他把它带到意大利,后来又带回魏玛,像一件珍品那样收藏着它。

翻过了阿尔卑斯山,穿过了奥地利的布伦纳山口,歌德来到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城镇博岑。

在这里,歌德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意大利的阳光驱散了压在歌德心头的魏玛宫廷的阴影,他在日记中记述道:“我确实找到了一种四海为家的感觉,不像寄人篱下,也不像流亡他乡。我很喜欢这个地方,仿佛我在这里出生和受教育,现在好像是从格陵兰探险、捕鲸归来。”

他在博岑镇逗留了几天,并换上意大利市民穿的衣服,整天地逛市场,和市民聊天,跟孩子们一道玩耍,像一个游手好闲的流浪汉。

歌德没有带仆从,穿衣吃饭,住店乘车,花钱记账,什么都得自己干。刚开始他觉得自己笨手笨脚,慢慢地就熟练起来了,人也变得活跃了。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倚仗着别人服侍过活,就会提前变得衰老!”

歌德来意大利的目的主要不是游山逛景,而是学习古典艺术。9月17日他在维罗纳城参观了几座画廊,大饱眼福,他说:“我做这次神奇的旅行,不是为了欺骗自己,而是为了熟悉绘画。说实在的,我对艺术,对画家的技艺不大在行。我的注意力,我的观察一般只限于实践部分,针对观赏对象和画法。我的天性是崇拜伟大和美。”

在帕多瓦的隐士教堂,歌德欣赏了15世纪帕多瓦画派大师芒特尼亚的油画以及集威尼斯画派大成的提香的作品,他给朋友写信时说:芒特尼亚是一位老画家,我对他的油画感到惊羡。这些画里有着多么强烈的、肯定的现实感!我从这些画注意到,画家的出发点是真实的,不是虚假、欺骗,不是只靠想象力虚构的生活,而是健壮的、纯粹的、光明的生活,这既详细、认真、柔和、有限,又严格、勤劳而艰辛。

“画家们在其先辈精神光辉的照耀下,在自己实力的基础上,他们天才的生气、天性的坚毅,便一直升腾向上,越来越高,从而产生天仙般美丽而真实的形体。艺术家就这样在野蛮的时代之后发展起来。”

9月28日,歌德到达了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他兴奋异常地在日记里写道:“我第一次望见威尼斯,不一会儿就要进入这个奇妙的岛域,这个海域之国。谢天谢地,对我来说,威尼斯终于不再是一个名词,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字。这个名字曾多次使我恐惧不安,我简直成了这个词音的死敌。第一艘我坐的大船,这时我想起以前的一件儿童玩具,也许20年来我一直未想到它了。我父亲有一艘以前带回来的漂亮的平底船模型。船首似鸟嘴,用白铁皮做成。船身呈黑色,平底,形似鸟笼。这一切都像老熟人在欢迎我。”

威尼斯由100个岛组成,为几百个岛环绕,歌德在威尼斯盘桓了两个星期,乘坐有名的“贡多拉”号游览水上风光,参观教堂,观看戏剧,参加天主教大弥撒,甚至去旁听案件的公开审理。虽然浮光掠影,但却充分地适应并享受了威尼斯的生活,一个十分清晰的真实的威尼斯概貌深深地印在歌德的脑海里。

歌德离开威尼斯,然后去费拉拉和佛罗伦萨,但是他无心瞻仰伟大诗人但丁的家乡和文艺复兴的圣地,他在佛罗伦萨仅停留3个小时,就直接向罗马奔去。

在前往罗马的路上,歌德的马车里有一个同车的图书出版商。这位商人认出歌德后,就很有礼貌地问歌德:“您好,先生,请问您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吗?”

歌德看了商人一眼,发现对方不是熟人,就忙摇头说:“不,先生,您认错人了。”

那商人又上下打量了歌德,不死心地又问:“那您一定是歌德的朋友吧?”

“不,不,我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歌德把脸扭向车窗外,不再理那商人。他决心在这次旅行中隐姓埋名到底。他还想好,到了罗马,尽管他的身份和名气可以受到上流社会很好的招待,但他决不肯这样做。

1786年10月29日,歌德终于在万灵节前到达了他朝思暮想、久盼未见的罗马城,他内心的喜悦不言自明。以前,他总是通过读书、观画、看地图,两度从瑞士的圣·戈特哈特山远眺来了解意大利,现在他终于见到真实的意大利了,可以一睹罗马城的全貌了。他感到这是他平生最快乐的事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啊,我终于到达了这个世界的大都市。现在我到了这里,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似乎可以慰我平生了。因为这大概可以说关系到我新的生命。”

罗马有16.5万人口,是一个世界大都城。歌德一到罗马,立刻就去瞻仰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歌德在日记里说:“这建筑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严肃和伟大。”

这一建筑所体现的繁多的统一和比例的和谐,使歌德联想到音乐。他想:“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真是这样的。”当他漫步在宏伟的广场时,排列整齐的石柱,参差有序的石阶,各式各样的喷泉,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他仿佛听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交响乐。他说:“建筑所引起的情趣接近音乐效果。”

在罗马,歌德第一次参加了万灵节,见到了教皇。但是他作为新教徒,不喜欢这种天主教的弥撒献祭仪式。

他同画家梯施拜因住在一幢房子里。他向这位老朋友学习绘画。他生活在一群德国青年画家中间,过着俭朴的生活。

1787年2月,那不勒斯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爆发了。歌德邀请梯施拜因冒险陪同前往观光。

3月2日,他们第一次登上维苏威火山,找到了两个月又14天的新熔岩,甚至找到了一块薄薄的、已冷却了5天的熔岩,看到刚喷出的火山到处冒着热气。歌德试图靠近火山口,但蒸汽浓得几乎让人看不见自己的鞋子,更是呛得喘不过气来,就是戴上口罩也无济于事,只好作罢。

4天后,他在梯施拜因陪同下再次登山,目睹火山爆发的壮丽情形。火山从其深处发出巨雷般轰响,然后成千上万块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抛到空中,被火山云包裹住,绝大部分石头又落回火山口,也有些石头落到歌德一行的周围。

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两次爆发的间隙,歌德成功地到达了火山口,站到了万丈深渊的边缘,他受到了梯施拜因亲切的责备。半个月后,歌德第三次去攀登火山,观察火山熔岩的流动,并从熔岩出口找到了真正的熔岩样品,取得火山熔岩的第一手资料,这使他探险猎奇的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那不勒斯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人们向来有句俗话:“见到那不勒斯,死也心安。”歌德见到这座“天堂城市”,视为平生一大快事。

在那不勒斯,歌德与平民出身的作家兼美学家的天才菲利浦·哈克特和画家克里斯多夫·海因里希·克尼普,以及瑞士人海因里希·迈耶尔等共同去参观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庞培古城,增加了不少知识和见闻。

接着,歌德和克尼普渡海去了西西里岛。他在意大利最南端的岛上待了一个多月,游览名胜古迹,其中包括罗马最高天神朱庇特和妻子朱诺的庙宇。整个西西里岛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他在这里又花不少精力去寻找他认为存在的“原始植物”。

歌德已出国9个月了。他不能在美丽的西西里久留,更无暇去撒丁岛和希腊。他没有忘记这次意大利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他认为自己有绘画才能,想来罗马学习古典艺术,发展自己的绘画才能。早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他就说过:“我还没有具备所需要的知识,我还缺乏很多。巴黎应该是我去学习的地方,罗马是我的大学。”因此,他在6月初便折返罗马了。

歌德在罗马生活于一群青年画家中间,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绘画、写生和临摹。然而年近40岁的他已不可能成为职业画家,而只能成为一个业余画家或一个绘画欣赏家了。画家哈克特对歌德建议:“要想学会绘画你就在意大利待上1年半吧。”

但是无论是绘画也好,还是自然科学研究也好,究竟都不是歌德的本行,也不是他的拿手好戏。歌德这时才认识到,他天生是一个诗人,只适合于诗的艺术,而不适合于造型艺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歌德回到了梯施拜因的小房子里,开始潜心写作。他首先将剧本《伊菲格尼在陶洛斯》从散文改写成用五步抑扬格诗体韵文,再继续完成悲剧《哀格蒙特》,其次是继续写《塔索》、《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等。

《哀格蒙特》是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里欣根》之后的又一部历史剧。两个剧可说是姊妹篇,都歌颂了16世纪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英雄人物。本剧反映了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暴政的革命斗争历史。

歌德写历史剧,向来不拘泥于史实细节。为了增加戏剧性,他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的性格都做了改动。历史上的哀格蒙特出身贵族,虽然勇敢、正直,但是绝非人民起义领袖。他是11个子女的父亲,被处死时已经是46岁的中年人,而在歌德笔下他还是未婚的年轻骑士,他的情人克莱尔辛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在哀格蒙特锒铛入狱以后,她到大街上大声疾呼,号召人民起义。在最后一场,她以自由女神的姿态出现在哀格蒙特的梦中,这使人想到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中的梦幻场。这也说明莎士比亚对歌德创作的强烈影响。

正当歌德修改和完成这个剧本的时候,报纸报道了布鲁塞尔群众骚乱的消息,这恰与剧中群众麻木不仁的场面形成鲜明对照。

《哀格蒙特》剧本歌德早在1775年在家乡就写了好几场,去魏玛之后,既无时间,也无心思写作,以致时写时停,一直拖了12年,到1787年6月至8月在罗马才定稿。完稿以后,歌德激动地给朋友写信说:“今天我可以说,《哀格蒙特》已经完成了。我经过苏黎世寄走它,因为我希望凯泽能给过场戏和此外必须有音乐的地方谱曲。”他甚至把完成它的这一天称做自己的“节日”。

《哀格蒙特》仍是“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品,不过已是余音罢了。

歌德的《塔索》一剧也是他在魏玛就动手写过两幕的。但是到了意大利,他看到了新资料,又参观了囚禁塔索的牢房,加上他在魏玛亲身的体验,感到过去写的两幕丝毫无用,简直想付之一炬。尽管他在去西西里的海船上限定自己每天写多少字,可他还是没能在意大利完成它。

1787年2月21日,歌德在日记中写道:“写好的《塔索》必须完全毁掉。这份稿子搁得太久了。无论人物,还是计划,还是基调,都同我现在的看法毫无相似之处。”

1788年2月1日,他在罗马发的一封信里说:“塔索》必须改写。已写成的没有用了。我不能这样收场,也不能全部废弃。”

至于《威廉·迈斯特》的旧稿子,歌德在意大利却没有写一个字,而《浮士德》第一部的“魔女之厨”、“林窟”等场却写了一部分。

在罗马,尽管善良的梯施拜因没有告诉旁人歌德的真实身份,但在罗马的德国老乡还是很快就猜出了化名为扬·菲利普·米勒的就是歌德先生。在一次歌德的老乡聚会中,大家为他举行了戴月桂冠的仪式。

这可是文人中最高的礼遇了,歌德感动地流下泪来,他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的厚待了,可我现在是画家米勒呀,能够成为你们的朋友,我已经很满足了。”

身为魏玛重臣的歌德,虽远在罗马,但和魏玛的关系一直藕断丝连,他常给公爵写信和报告,表示归国后,要更好地为公国服务,公爵也一步步地延长了他的假期,并不时地寄钱给他。

罗马虽好,毕竟是异国他乡。歌德心里清楚,他不可能永久地待下去而有所成就。

1788年4月23日,歌德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罗马,取道回国。临行前几天,他再次漫游罗马城,依依惜别。他将梵蒂冈的名画和雕塑观赏了又观赏,甚至量了尺寸,请人做了石膏复制品。

这次旅游,歌德几乎走遍了整个意大利,确实收获不小。在旅游中他写了《意大利游记》,书中的结尾,歌德以深情幽婉的笔触记录了离别罗马时的情绪:

在这样的时刻,我怎能不想起奥维德的悲歌呢?他也曾被放逐,据说是在一个月夜离开罗马的。“我回忆着黑夜!”他远在黑海边的后方,处于悲怆不幸的状态,他的回忆我永远没有忘记。我反复吟诵这首诗,部分诗句能详细地在我记忆中出现:

从那夜我心里感到悲伤,这是我在罗马最后晚上。

留下了那么多贵重物品,一说起那一夜泪珠盈眶。

人无声狗不吠夜静悄悄,月当空引诱我驾车奔逃。

望卢娜去广场看着寺庙,家神哟离庙近也是徒劳。

同类推荐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

    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刘彻的一生。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秋瑾·徐锡麟

    秋瑾·徐锡麟

    本书介绍了秋瑾、徐锡麟这两个辛亥英烈如何从普通士大夫家庭的孩子发展成为影响和创造历史的英烈的一生的全纪录。
热门推荐
  • 糖果恋人

    糖果恋人

    这世间幸福的事,是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一个可以让你任性的男人,而比这更幸福的是,时间匆匆,你转过头,那个人还在那里,他要把最好的自己送给你......所以要等待。
  • 魔能之王

    魔能之王

    魔能时代来临,看主角如何在微末中崛起,与魔兽争霸,与蛮族争雄。精灵,人鱼,娜迦,各族粉墨登场,各种精彩纷至沓来。看主角一步步走过黑铁,青铜,白银,黄金,钻石,超凡,成就无上王者。踏上魔能巅峰!!
  •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本书提倡“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的公司管理理念,认为来自于领导之“管,,只是暂时的行为,而来自于员工自身的“管”才是长久行为。阅读本书,可有助于公司领导在管理这方面真正领悟执行这一概念,真正让自己的公司产生活力和高效运转。
  • 溺宠之嚣爷劫个色

    溺宠之嚣爷劫个色

    一天之内见三次面,这缘分得有多大?但是……第一次见面是这样的:她被人如提小鸡一般毫不留情的扔出了厕所,摔疼了无辜的小屁屁。第二次见面是这样的:她一不小心跌进了某人的怀里。投怀送抱?第三次:她又是一不小心将人给烫伤了,而且那伤还是……然后第二天遇到了某人出现在医院。“那个啥,我是不是把你给烫坏了?”她既无奈又自责还内疚到无地自容的盯着……,细如蚊咬。这下完蛋了,真的把人给烫坏了。她是不是需要以身相许负责一辈子了?*某一天,乔麦跟只翻了肚子的青蛙一般全身无力,男人却是一脸神清气爽,心情爆到顶。“这就是你说的被我烫坏了?”乔麦咬牙气的想要“杀人”,烫坏了还能这样?男人气定神闲,勾了勾唇漫条厮理:“这不是在你的努力下,已经好了嘛。全都是你的功劳。”
  • 说你也一样爱我

    说你也一样爱我

    穆小沐作为一枚智慧女性,总是有些无法体现出她聪明的大脑的事情。莫愁前路无知己,总有人在她的追男神路上成为肋助,也总有人嫉妒她与男神关系好,关键是这男神心里咋想的啊?难道我喜欢的不是你吗?还是你不喜欢我啊?你倒是给个答案啊,真是憋死大活人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四种凶兽人格

    我的四种凶兽人格

    我的身体里面住着二十四头怪物。它们渴望鲜血。渴望权利,渴望势力,渴望一切!。当身体中怪物的苏醒意味着我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从此为了争夺我的身体的控制权他们带我走上了一条屌丝逆袭高富帅,拥拦众群芳的道路。新书:二十四个我,爽文无极限。希望各位兄弟喜欢,直接搜二十四个我就能够找到。
  • 原来我们离不开

    原来我们离不开

    关于一段穿越的凄惨爱情
  • 我的一生之老师

    我的一生之老师

    老师,你知道吗?人类这种东西,可是很容易记仇的。时间已过去快七年,这句话仍在脑中回绕。一切似乎如昨日发生。暴怒、贪婪、虚伪人类这种东西到底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说完这句话我杀死了班主任七岁的小孩。
  • 我欲追元

    我欲追元

    元,无色无味,无影无形。元,象征力量,代表抽象,一个追元的少年,他会遇到什么,元起元灭,一切尽在其中。新书《玄味》,首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