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4900000007

第7章

飞杆是一根可伸缩的半刚性杆,安装在飞机尾部。飞杆的未端对称地安装两个短翼,操纵它,就可使飞杆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移动。飞杆是由坐在加油机尾部座舱的一名飞杆操纵员操纵的。空中加油时,操纵员将飞杆放到加油状态,通过信号指挥受油机接近伸出的飞杆。当受油机接近加油机尾部5~10米距离时,两机保持位置不变,然后由飞杆操纵员操纵飞杆上的短翼,使飞杆移动,进入受油机的受油口。操纵员锁上连接器后开始加油。加油完后,操纵员开锁收回飞杆,两机脱开。这种装置的特点是有专门的加油员,飞杆输油流量大,加油时间短,加800升燃油的时间约需4~7分钟。

防雹火箭

把催化剂(如磺化银、介乙醛)、炸药送入云层分别播撒、爆炸,达到消雹降雨目的的火箭,称为防雹火箭。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一种工具。防雹火箭飞行的顶点高度一般在3~8千米。对防雹火箭的要求主要是发射安全、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固体推进剂原料来源丰富、加工成形容易、成本低廉、生产安全。防雹火箭的壳体一般用纸或塑料制造,固体推进剂大多采用易于制取的黑火药,有的采用性能较好的复合药。中国农村在同雹害斗争中使用了防雹火箭,型号较多。有代表性的是“支农1号”消雹降雨火箭。火箭长800毫米,直径65毫米,总重3.15千克,使用的推进剂是聚氯乙烯复合药。

返束光导管摄像机(RBV)系统

返束光导管摄像机(RBV)系统由3台并列组成,可同步摄取同一景物的3个波段影像,分辨率为80米。陆地卫星3号上的RBV改由2台并列组成,可同步摄取互有重叠的两景单一波段影像,分辨率40米。

反卫星技术

反卫星技术是从地面、空中或外层空间攻击敌方卫星的军事技术。它包括:反卫星导弹、反卫星卫星、反卫星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反卫星导弹可以从地面发射,也可以从飞机上发射。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美国曾在“奈基-宙斯”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代反卫星武器系统。从飞机上发射反卫星导弹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反卫星卫星与空间观测网、地面“发射-监控”系统组成反卫星武器系统。这个系统在接到命令后,将反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根据目标卫星的运行轨道,起动变轨发动机,作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使用非核弹头和火箭将其摧毁。受变轨机动所消耗推进剂的制约,最大作战高度在2000千米以内。反卫星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在80年代初处于技术发展阶段和探索阶段。此外,航天飞机既能在空间捕获卫星,又能用各种攻击手段摧毁对方卫星。

反导弹无人机

为对付日益增多的地对地战术导弹的攻击,国外研究机构正积极研制用于拦截导弹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可在距所防卫目标较远处击毁来袭导弹,从而克服了“爱国者”、C-300等一类导弹拦截距离近、反应时间长、拦截成功后的残体仍对目标有一定损害作用的不足。

“福波斯”探测器

1988年7月7日和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福波斯1号”和“福波斯2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开始新一轮探测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的活动。这种探测器重4吨,装有各种科学仪器,无线电太阳能电池板,姿态推力装置,电视摄像机等。它们能在太空飞行200天后,到达接近火星的轨道,在距“火卫一”几十米时,释放出一个永久性自动站,对“火卫一”进行460多天的科学考察,以便为将来载入登上火星探明道路。1988年底,福波斯1号在宇宙空间已失去联系,不知去向。福波斯2号1989年1月29日飞临火星,进入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开始对“火卫一”进行考察活动。但到3月27日,福波斯2号又因出现故障而停止工作。这项探测火星的任务失败。

“风云1号”气象卫星

中国于1988年9月7日首次发射了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实验性气象卫星,星上主要遥感仪器是两台五通道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仪,扫描宽度可达3000千米,星下点分辨率为1.1千米。卫星发送资料有三种方式:一是甚高分辨率图像传输(HRPT发射机 ;二是高分辨率图像传输(APT发射机);三是延时图像传输(DPT发射机)。卫星进入近圆形轨道不久,就发回了气象信息。这颗气象卫星星体外形为1.42m×1.42m×1.2m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装6块太阳电池帆板,全部展开后星体总长8.6米,6块帆板上共装有14000片太阳能电池,可以产生800瓦电力,电池效率为11.5%~12%。卫星轨道高度900千米,倾角99度,运行周期103分钟,姿控方式为三轴稳定对地定向。

“风云2号”气象卫星

我国“风云2号”气象卫星是从太空对地球和大气进行观察时拍摄的。从气象卫星上获取的云图和气象资料,对工农业生产、航空、航海、捕鱼、军事保障及日常天气预报是卓有贡献的,它促进了气象科学、海洋及大气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使之可以实现对全球气象的连续观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获得的大量气象资料,往往是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自然很难用金钱进行估价,气象学家和气象人员用这些气象资料,极大地提高了预报时效和准确率,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的监视能力。

G

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身上载有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接收终端机构,它充分利用定位信号获得准确方向。“斯拉姆”是采用GPS技术的第一种战术导弹。

1991年1月16日,美海军由A6型舰载攻击机携带两枚“斯拉姆”导弹飞向伊拉克的一座发电站,首先发射一枚命中发电站正面护墙,炸开一个大洞,随后一枚接踵而至,非常精确地穿洞而入,在发电站内部爆炸,彻底摧毁了这座电站。

轨道太阳观测台

美国发射的观测太阳的卫星系列,英文缩写为OSO。自1962年发射OSO-1以来,至1975年6月已发射到OSO-X。OSO系列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观测太阳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系统而连续地研究太阳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化学成分以及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和快速变化。卫星由九边形的轮鼓和半圆形的帆形物构成。轮部以每分钟30转垂直于太阳方向稳定自旋,帆部指向太阳。科学仪器分别置于轮部和帆部。OSO系列的轨道倾角约33°左右,高度约550千米,轨道为圆形。

OSO系列持续观测了整个太阳活动周,技术不断改进,获得了大量的X射线﹑γ射线观测数据和远紫外线宽带测量和谱线强度测量资料,OSO-2取得了氢Lα谱线﹑电离钙的H和K线的太阳单色像。OSO-4﹑OSO-5﹑OSO-6取得284~1400埃范围的太阳光谱和宁静日冕﹑活动区﹑耀斑的X光谱,以及大量远紫外线太阳单色像。卫星的定向和姿态控制精度愈来愈高,OSO-4﹑OSO-5分辨角约为1,OSO-6分辨角为35,OSO-7分辨角达20。OSO-6能在8分钟内绘制整个太阳单色像或每30秒钟绘出一幅选定区域的7575的局部太阳像,OSO观测为研究太阳结构及其动力学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轨道天文台

美国发射的在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波段(侧重于紫外波段)范围内探索宇宙的卫星系列,英文缩写是OAO。卫星重2吨多,长约3米,宽约2米;轨道倾角35°,高度750千米,形状近圆形,周期100分钟。

这个系列的第一颗OAO-1于1966年4月8日发射,由于电源失灵,发射后两天停止工作,未取得任何资料。

OAO-2于1968年12月7日发射,携有4架口径32厘米的望远镜,在1000~3000埃间的4个紫外光谱区(有效波长在2600、2300、1500和1400埃附近)用紫外电视光度计对热主序星作紫外光度观测;携有1架口径41厘米的反射镜,配上900~3000埃的宽带光度计,用来研究弥漫星云的紫外线辐射和星际物质吸收;携有4架口径20厘米的望远镜组用作恒星光度测量;2台恒星紫外物端光栅分光计,用来研究1100~4000埃区域的光谱细节。

OAO-3于1972年8月21日发射。为了纪念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500周年诞辰,被命名为哥白尼卫星。它携带1架直径81厘米、f/20的卡塞格林望远镜和光栅光电分光计,研究热星的紫外光谱;还携带3架小X射线望远镜研究3~9埃、8~18埃和44~60埃3个X射线波段的星际吸收和X射线源。

轨道地球物理台

美国发射的综合性空间观测台系列。它的科学测量内容包括太阳和银河系的宇宙线﹑宇宙线中的不同粒子成分﹑γ射线能谱﹑行星际等离子体﹑辐射带粒子﹑地球磁层和行星际磁场﹑高层大气成分﹑射电天体﹑Lα线在地冕中的散射﹑地面反照率﹑地球附近的行星际尘埃密度等。每颗卫星完成20项以上的实验。OGO系列最初采用自旋稳定系统,自转轴对向地面,后来发展到由水平扫描器﹑太阳敏感器﹑气体喷嘴系统和电驱动飞轮组合成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从1964年到1969年,共发射了6颗OGO卫星。

高能天文台

美国发射的大型轨道天文台系列。它的任务是对天体的X射线﹑γ射线和宇宙线进行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探测和研究,重点是研究X射线天文学。这个卫星系列原计划研制4颗,每颗卫星重约9500千克。后来改为3颗,卫星的重量和体积也都缩小了,但仍不失为20世纪70年代最大的轨道天文台系列。第1颗主要是进行X射线巡天探测,第2颗是详细研究有特殊兴趣的X射线源,第3颗测量γ射线和宇宙射线。

第1颗高能天文台(HEAO-1)卫星于1977年8月12日由美国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初始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分别为447和428千米,倾角22.76度,周期93.16分钟,卫星重量3175千克。A-1大型X射线巡天实验,主要目的是测绘0.15~20千电子伏能段的X射线源天图,并测定其能谱﹑强度和时间变化;实验仪器由7个X射线正比计数器﹑1个气体系统和2个星体方位装置组成。

A-2宇宙X射线实验,主要目的是测量0.2~60千电子伏能段弥漫X射线的辐射与吸收;实验仪器由6个正比计数器和1个气体系统组成。

A-3扫描调制准直器实验,目的是精确测定1~15千电子伏范围内的选定的X射线源的位置、大小和结构;实验仪器由两台配有正比计数器的扫描调制准直器﹑方位传感器等组成。

A-4硬X射线和低能γ射线实验,目的是研究能量范围为10千电子伏~10兆电子伏的X射线和γ射线源的位置﹑强度﹑能谱和时间变化等特性﹔实验的仪器由迭层闪烁计数器﹑粒子监测器等组成。

国际通信卫星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经营的商用通信卫星系列。这个组织到1984年已拥有109个成员国。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半实用、半试验的静止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正式为北美和欧洲之间提供通信业务,它是通信卫星进入实用阶段的标志。卫星既可由运载火箭发射,也可由航天飞机发射。它有一个灵活的公用舱,能适应通信有效载荷的变化。卫星还广泛应用了石墨纤维增强塑料,借以减轻重量。

国际通信卫星V号

现代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国际商用通信卫星。整个卫星采用模块式结构,由天线舱、通信舱和辅助舱3部分组成。天线舱是个结构塔架,上面装有4个展开式抛物面反射器、2个馈源阵组件、2个覆球波束喇叭、5个遥测、指令和信标天线以及3个地球敏感器。通信舱装有15台接收机、43个行波管放大器、输入多路调制器、输出多路调制器和140多个微波开关等通信分系统组件。大功率行波管装在卫星南北两侧板上,使热量辐射到舱外空间。卫星的辅助功能器件,如动量飞轮、推进剂箱、管路和推力器均装于辅助舱内。在中央套筒内装远地点发动机。姿态控制的电子设备、传感器以及电源、遥测和指令分系统则装在中央安装板和南北短侧板上。卫星采用被动式温控,关键部件如远地点发动机和推力器等装有电加热器。在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抛物面反射器展开,南北两侧各伸出一个长7米、宽1.7米的太阳电池翼,并自动跟踪对准太阳,为卫星的仪器设备提供电能。

国际通信卫星V号系列共有9颗卫星,截至1984年3月已发射了8颗。前6颗均由“宇宙神-半人马座”号火箭发射,后2颗由阿里安号运载火箭发射。其中3颗卫星上还装有1.6/1.5吉赫频段的专供海上船舶通信用的海事通信转发器,并采用重量轻、效率高的新型镍氢蓄电池代替镉镍蓄电池。

国际日地探险者卫星

美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研制的观测日地关系的天文卫星系列。这个系列的卫星从1977年10月到1978年8月共发射3颗。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执行1976-1979年国际磁层研究(IMS)计划,在地球磁层的最边沿调查日地关系、研究太阳风与磁层交界面的激波和详细结构,探测接近一个天文单位处行星际区域的宇宙线和太阳耀斑。

国际日地探险者1号和2号是同时发射的,后者由前者弹射出来,成为“母女”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约280千米,远地点约14万千米,倾角28.7°,周期约57.5小时。1号和3号由美国制造,为16边棱柱体,重量分别为340千克和470千克。2号由欧洲空间局制造,为圆柱体,重166千克,卫星以19.8转/分自旋稳定。3号是第一个环绕空间日地系统中的一个拉格朗日平动点(离地球约150万千米处)运行的卫星,也就是它既不环绕地球又不环绕太阳或月球运行,平动点处太阳引力恰好与“月-地”系统的引力平衡。

3号是一颗早期预报太阳活动的卫星,它比绕地轨道的1号和2号要早一个小时探测到太阳风的传播。它还能提供银河宇宙射线源和γ射线爆发的数据。3号于1983年被改名为国际彗星探险者卫星(ICE),任务为1985年9月与“贾可比尼-津纳”彗星会合,探测彗尾中的等离子体密度、流动速度、温度和重离子特性等数据。因此,它必须飞越月球并借助月球引力场提高运行速度。在与上述彗星会合后还将飞往哈雷彗星,测量太阳风对哈雷彗星的影响等数据。

“国际宇宙”号卫星

同类推荐
  • 欧·亨利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欧·亨利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真情,一个永恒但绝不沉重的话题,足以让我们的心阵阵颤动,足以让我们久久回味。李元秀主编的这本《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给你讲述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没有奢华的辞藻,没有刻板的说教,有的只是朴实平淡的叙述。《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的真情故事像一股清新的甘泉,流过你干涸的心田后,必然还你一片璀璨和希望。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本书包括了大自然之子、小小制作家、这个孩子变了、格兰瑟姆镇的中学时代、剑桥的孤独者、不寻常的学生、天才的思索、为学习机会而应试、避灾归乡、乡间奇迹、重返剑桥等。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第七龙皇

    第七龙皇

    龙皇是这个世界最强的统治者,而作为只存在都市传说中的‘第七龙皇’更是天灾的化身,嗜血的怪物,存在于这世间的灾祸。名为南门浅星的少女带着对付龙皇专用的最强武器,造访神族自治区。她在哪里遇到了“第七龙皇”,‘第七龙皇’的正面目又是——?
  • 上古世纪之英雄之光

    上古世纪之英雄之光

    辰光,一个现实世界的豪门庶子,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上古世纪》之中纷乱的大陆,群雄四起,不管是神、英雄、霸主或是平民,他们的愿望只有一个,那便是终结这一切的黑暗,带给这个世界光明在这里,既是游戏,又是异世
  • 十三录

    十三录

    妖魔鬼怪山海经异兽存于现世,捕妖师血脉渐渐稀缺,四凶兽四邪兽再袭人界,魔王再现世间,人类将临灭亡.
  • 我的BOSS男友

    我的BOSS男友

    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的BOSS,她,是一位倾国倾城使万千少年倾心的千金。那天,她无意中闯进他的生活……
  • 破晓者游戏

    破晓者游戏

    当生活变成了生存游戏,所有人都要去参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一个公司,将地球分为七个位面,七场生存游戏,山海经盛世?冰与火之国的抉择?。。。每一刻都在死人,一寸土地一片血。生死五人组,砍树之路!科技时代的丛林法则来了,活下去才能看到真相。
  • 二次元缔造者

    二次元缔造者

    穿越到一个没有动漫的世界,带着“次元开拓者”系统的他,目的不只是创造一个二次元那么简单!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二次元世界的创始者!无论是漫画、动画、轻小说、音乐、游戏、周边,各种范畴他均有涉猎!还可以用系统召唤出二次元动漫角色,从此更是无往不利!“我相信,在这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二次元!了解二次元!喜欢二次元!而我,将会作为二次元的开拓者,成为独一无二的缔造者!”
  • 佣兵笔记

    佣兵笔记

    为了爱情,为了生活,当兵,退伍,雇佣兵,当岁月燃烧,当青春不再,我们的人生还会剩下些什么,除了战斗,就是回忆,除了这个一腔热血,我们一无所有…
  • 我的青春只有她和篮球

    我的青春只有她和篮球

    本书主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叙一个人高中、大学、步入社会的经历,在这个独一无二的青春里他邂逅了自己一生的伴侣,生活不论好坏,学习不论高低,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个狂妄的年纪,都应该好好把握每一个从你世界路过的人,不论好坏,都应抓牢。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 我的奇葩相亲经历

    我的奇葩相亲经历

    我92年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大学没有谈过一场正式恋爱,却在刚工作不久,发现自己已快成剩女,不得已加入90后相亲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