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800000022

第22章

满目所见,世上无一物不有淫巧。这淫巧耗了世上多少生成底财贷,误了世上多少生财底工夫,淫巧不诛,而欲讲理财,皆苟且之谈也。

天地之财,要看他从来处,又要看他归宿处。从来处要丰要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将三代以来陋习敝规一洗而更之,还三代以上一半古意,也是一个相业。若改正朔、易服色,都是腐儒作用;葺倾厦,逐颓波,都是俗吏作用,于苍生奚补?噫!此可与有识者道。

御戎之道,上焉者德化心孚,其次讲信修睦,其次远驾长驱,其次坚壁清野,其次阴符智运,其次接刃交锋,其下叩关开市,又其下纳币和亲。

为政之道,第一要德感诚孚,第二要令行禁止。令不行,禁不止,与无官无政同,虽尧、舜不能治一乡,而况天下乎!

防奸之法,毕竟疏于作奸之人。彼作奸者,拙则作伪以逃防,巧则就法以生弊,不但去害,而反益其害。彼作者十,而犯者一耳。又轻其罪以为未犯者劝,法奈何得行?故行法不严,不如无法。

世道有三责:责贵,责贤,责坏纲乱纪之最者。三责而世道可回矣。贵者握风俗教化之权,而首坏以为庶人倡,则庶人莫不象之。贤者明风俗教化之道,而自坏以为不肖者倡,则不肖者莫不象之。责此二人,此谓治本,风教既坏,诛之不可胜诛,故择其最甚者以令天下,此谓治末。本末兼治,不三年而四海内光景自别。乃今贵者、贤者为教化风俗之大蠹,而以体面宽假之,少严则曰苛刻以伤士大夫之体,不知二帝三王曾有是说否乎?世教衰微,人心昏醉,不知此等见识何处来?所谓淫朋比德,相为庇护,以藏其短,而道与法两病矣。天下如何不敝且乱也?

印书先要个印板真,为陶先要个模子好。以邪官举邪官,以俗士取俗士,国欲治,得乎?

不伤财,不害民,只是不为虐耳。苟设官而惟虐之虑也,不设官其谁虐之?正为家给人足,风移俗易,兴利除害,转危就安耳。设廉静寡俗,分毫无损于民,而万事废驰,分毫无益于民也,逃不得尸位素餐四字。

天地所以信万物,圣人所以安天下,只是一个常字。常也者,帝王所以定民志者也。常一定,则乐者以乐为常,不知德;苦者以苦为常,不知怨。若谓当然,有趋避而无恩仇,非有大奸巨凶,不敢辄生厌足之望,忿恨之心,何则?狃于常故也。故常不至大坏极敝,只宜调适,不可轻变,一变则人人生觊觎心,一觊觎则大家引领垂涎,生怨起纷,数年不能定。是以圣人只是慎常,不敢轻变;必不得已,默变,不敢明变;公变,不敢私变;分变,不敢溷变。

纪纲法度,整齐严密,政教号令,委曲周详,原是实践躬行,期于有实用,得实力,今也自贪暴者奸法,昏惰者废法,延及今日万事虚文,甚者迷制作之本意而不知,遂欲并其文而去之。只今文如学校,武如教场,书声军容,非不可观可听,将这二途作养人用出来。令人哀伤愤懑欲死。推之万事,莫不皆然。安用缙绅簪缨塞破世间哉?

安内攘外之略,须责之将吏。将吏不得其人,军民且不得其所,安问夷狄?是将吏也,养之不善则责之文武二学校,用之不善则责吏兵两尚书。或曰:“养有术乎?”曰:“何患于无术?儒学之大坏极矣,不十年不足以望成材。武学之不行久矣,不十年不足以求名。将至于遴选于未用之先,条责于方用之际,综核于既用之后,黜陟于效不效之时,尽有良法可旋至,而立有验者。

而今举世有一大迷,自秦、汉以来,无人悟得。官高权重,原是投大遗艰。譬如百钧重担,须寻乌获来担;连云大厦,须用大木为柱。乃朝廷求贤才,借之名器以任重,非朝廷市私恩,假之权势以荣人也。今也崇阶重地,用者以为荣,人重以予其所爱,而固以吝于所疏,不论其贤不贤。其用者以为荣,己未得则眼穿涎流以干人,既得则捐身镂骨以感德,不计其胜不胜。旁观者不论其官之称不称,人之宜不宜,而以资浅议骤迁,以格卑议冒进,皆视官为富贵之物,而不知富贵之也,欲以何用?果朝廷为天下求人耶?抑君相为士人择官耶?此三人者,皆可怜也,叔季之世生人,其识见固如此可笑也!

汉始兴郡守某者,御州兵,常操之内免操二月,继之者罢操,又继之者常给之外冬加酒银人五钱,又继之者加肉银人五钱,又继之者加花布银人一两。仓库不足,括税给之,犹不足,履亩加赋给之。兵不见德也,而民怨又继之者,曰:“加吾不能,而损吾不敢。”竟无加。兵相与鼓噪曰:“郡长无恩。”率怨民以叛,肆行攻掠。元帝命刺史按之,报曰:“郡守不职,不能抚镇军民,而致之叛。”竟弃市。嗟夫!当弃市者谁耶?识治体者为之伤心矣。

人情不论是非利害,莫不乐便己者,恶不便己者。居官立政,无论殃民,即教养谆谆,禁令惓惓,何尝不欲其相养相安、免祸远罪哉?然政一行,而未有不怨者。故圣人先之以躬行,浸之以口语,示之以好恶,激之以赏罚,日积月累,耐意精心,但尽薰陶之功,不计俄顷之效,然后民知善之当为,恶之可耻,默化潜移,而服从乎圣人,今以无本之令,责久散之民,求旦夕之效,逞不从之怒,忿疾于顽,而望敏德之治,即我且亦愚不肖者,而何怪乎蚩蚩之氓哉?

嘉靖间,南京军以放粮过期,减短常例,杀户部侍郎,散银数十万以安抚之。万历间,杭州军以减月粮,又给以不通行之钱,欲杀巡抚不果,既而军骄,散银万余乃定。后严火夫夜巡之禁,宽免士夫而绳督市民,既而民变,杀数十人乃定。郧阳巡抚以风水之故,欲毁参将公署为学宫,激军士变,致殴兵备副使几死,巡抚被其把持,秦疏上,必露章明示之乃得行。陕西兵以冬操太早,行法太严,再三请宽,不从,谋杀抚按总兵不成。论者曰:“兵骄卒悍如此,奈何?”余曰:“不然,工不信度而乱常规,恩不下究而犯众怒,罪不在军也。上人者,体其必至之情,宽其不能之罪,省其烦苛之法,养以忠义之教,明约束,信号令,我不负彼而彼奸,吾令即杀之,彼有愧惧而巳。鸟兽未必无知觉,而谓三军之士无良心可乎?乱法坏政,以激军士之暴,以损国家之威,以动天下之心,以开无穷之衅,当事者之罪,不容诛矣。裴度所谓韩洪舆疾讨贼,承宗敛手削地。非朝廷大力能制其死命,特以处置得宜,能服其心故耳。处置得宜四字,此统大众之要法也。

霸者,豪强威武之名,非奸盗诈伪之类。小人之情,有力便挟力,不用伪,力不足而济以谋,便用伪。若力量自足以压服天下,震慑诸侯,直恁做将去,不怕他不从,便靠不到智术上,如何肯伪?王霸以诚伪分,自宋儒始。其实误在五伯假之以力、假仁二“假”字上,不知这假字只是借字。二帝三王以天德为本,便自能行仁,夫焉有所倚?霸者要做好事,原没本领,便少不得借势力以行之,不然,令不行、禁不佧矣,乃时借威力以行仁义。故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其非身有之,故曰假借耳。人之服之也,非为他智能愚人,没奈他威力何,只得服他。服人者,以强;服于人者,以伪。管、商都是霸佐,看他作用都是威力制缚人,非略人,略卖人者。故夫子只说他器小,孟子只说他功烈,如彼其卑,而今定公孙鞅罪,只说他惨刻,更不说他奸诈。如今官府教民迁善远罪,只靠那刑威,全是霸道,他有甚诈伪?看来王霸考语,自有见成公案。曰以德以力所行底,门面都是一般仁义,如五禁之盟,二帝三王难道说他不是?难道反其反为?他只是以力行之耳。德力二字最确,诚伪二字未稳,何也?王霸是个粗分别,不消说到诚伪上。若到细分别处,二帝三王便有诚伪之分,何况霸者?

骤制则小者未必贴服,以渐则天下豪杰皆就我羁鞫矣。明制则愚者亦生机械,默制则天下无智巧皆入我范围矣。此驭夷狄待小人之微权,君子用之则为术知,小人用之则为智巧,舍是未有能济者也。或曰:“何不以至诚行之?”曰:“此何尝不至诚?但不浅露率耳。孔子曰:‘机事不密则害成。’此之谓与?”

迂儒识见,看得二帝三王事功,只似阳春雨露,妪煦可人,再无一些冷落严肃之气。便是慈母,也有诃骂小儿时,不知天地只恁阳春,成甚世界?故雷霆霜雪不备,不足以成天;威怒刑罚不用,不足以成治。只五臣耳,还要一个皋陶。而二十有二人,犹有四凶之诛。今只把天德王道看得恁秀雅温柔,岂知杀之而不怨,便是存神过化处。目下作用,须是汗吐下后,服四君子四物百十剂,才是治体。

三公示无私也,三孤示无党也,九卿示无隐也。事无私曲,心无闭藏,何隐之有?呜呼!顾名思义,官职亦少称矣。

要天下太平,满朝只消三个人,一省只消两个人。

贤者只是一味,圣人备五味。一味之人,其性执,其见偏,自有用其一味处,但当因才器使耳。

天之气运有常,人依之以事作,而百务成;因之以长养,而百病少。上之政体有常,则下之志趋定,而渐可责成。人之耳目一,而因以寡过。

君子见狱囚而加礼焉。今以后皆君子人也,可无敬与?噫!刑法之设,明王之所以爱小人,而示之以君子之路也。然则囹圄者,小人之学校与?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斯世保补?

事有便于官吏之私者,百世常行,天下通行,或日盛月新,至弥漫而不可救。若不便于已私,虽天下国家以为极,便屡加申饬,每不能行,即暂行亦不能久。负国负民,吾党之罪大矣。

恩威当使有余,不可穷也。天子之恩威,止于爵三公、夷九族。恩威尽,而人思以胜之矣。故明君养恩不尽,常使人有余荣;养威不尽,常使人有余惧,此久安长治之道也。

封建自五帝已然,三王明知不便势与情,不得不用耳。夏继虞,而诸侯无罪,安得废之?汤放桀,费征伐者十一国,余皆服从,安得而废之?武伐纣,不期而会者八百,其不会者,或远或不闻,亦在三分有二之数,安得而废之?使六国尊秦为帝,秦亦不废六国。缘他不肯服,势必六王而后已。武王之兴灭继绝,孔子之继绝举废,亦自其先世曾有功德,及灭之,不以其罪言之耳。非谓六师所移及九族无血食者,必求复其国也。故封建不必是,郡县不必非。郡县者,无定之封建;封建者,有定之郡县也。

刑礼非二物也,皆令人迁善而去恶也。故远于礼,则近于刑。

上德默成示意而已。其次示观动其自然。其次示声色。其次示是非,使知当然。其次示毁誉,使不得不然。其次示祸福。其次赏罚。其次示生杀,使不敢不然。盖至于示生杀,而御世之术穷矣。叔季之世,自生杀之外无示也。悲夫!

权之所在,利之所归也。圣人以权行道,小人以权济私。在上者慎以权与人。

太平之时,文武将吏习于懒散,拾前人之唾余,高谈阔论,尽似真才。乃稍稍艰,大事到手,仓皇迷闷,无一干济之术,可叹可恨!士君子平日事事讲求,在在体验,临时只办得三五分,若全然不理会,只似纸舟尘饭耳。

圣人之杀,所以止杀也。故果于杀,而不为姑息。故杀者一二,而所全活着千万。后世之不杀,所以滋杀也。不忍于杀一二,以养天下之奸,故生其可杀,而生者多陷于杀。呜呼!后世民多犯死,则为人上者妇人之仁为之也。世欲治得乎?

天下事,不是一人做底,故舜五臣,周十乱,其余所用皆小德小贤,方能兴化致治。天下事,不是一时做底,故尧舜相继百五十年,然后黎民于变。文、武、周公相继百年,然后教化大行。今无一人谈治道,而孤掌欲鸣。一人倡之,众人从而诋訾之;一时作之,后人从而倾圮之。呜呼!世道终不三代耶?振教铎以化,吾侪得数人焉,相引而在事权,庶几或可望乎?

两精两备,两勇两智,两愚两意,则多寡强弱在所必较。以精乘杂,以备乘疏,及勇乘怯,以智乘愚,以有余乘不足,以有意乘不意,以决乘二三,以合德乘离心,以锐乘疲,以慎乘怠,则多寡强弱非所论矣。故战之胜负无他,得其所乘与为人所乘,其得失不啻百也。实精也,而示之以杂:实备也,而示之以疏:实勇也,而示之以怯;实智也,而示之不愚;实有余也,而示之以不足;实有意也,而示之以不意;实有决也,而示之以二三;实合德也,而示之以离心;实锐也,而示之以疲;实慎也,而示之以怠,而多寡强弱亦非所论矣。故乘之可否无他,知其所示,知其无所示,其得失亦不啻百也。故不藏其所示,凶也。误中于所示,凶也。此将家之所务审也。

守令于民,先有知疼知热,如儿如女一副真心肠,甚么爱养曲成事业做不出。只是生来没此念头,便与说绽唇舌,浑如醉梦。

兵士二党,近世之隐忧也。士党易散,兵党难驯,看来亦有法处。我欲三月而令可杀,杀之可令心服而无怨,何者?罪不在下故也。

或问:“宰相之道?”曰:“无私有识。”“冢宰之道?”曰:“知人善任使。”

当事者,须有贤圣心肠,英雄才识。其谋国忧民也,出于恻怛至诚;其图事揆策也,必极详慎精密。踌蹰及于九有,计算至于千年,其所施设,安得不事善功成、宜民利国?今也怀贪功喜事之念,为孟浪苟且之图,工粉饰弥缝之计,以遂其要荣取贵之奸,为万姓造殃不计也,为百年开衅不计也,为四海耗蠹不计也,计吾利否耳。呜呼!可胜叹哉!

为人上者,最怕器局小,见识俗。吏胥舆皂尽能笑人,不可不慎也。

为政者,立科条,发号令,宁宽些儿,只要真实行,永久行。若法极精密,而督责不严,综核不至,总归虚弥,反增烦扰。此为政者之大戒也。

民情不可使不便,不可使甚便。不便则壅阏而不通,甚者令之不行,必溃决而不可收拾;甚便则纵肆而不检,甚者法不能制,必放溢而不敢约束。故圣人同其好恶,以体其必至之情,纳之礼法,以防其不可长之渐。故能相安相习,而不至于为乱。

居官只一个快性,自家讨了多少便宜,左右省了多少负累,百姓省了多少劳费。

自委质后,终日做底是朝廷官,执底是朝廷法,干底是朝廷事。荣辱在君,爱憎在人,进退在我。吾辈而今错处,把官认作自家官,所以万事顾不得,只要保全这个在,扶持这个尊,此虽是第二等说话,然见得这个透,还算五分久。

铦矛而秫挺,金矢而秸弓,虽有周官之法度,而无奉行之人,典谟训诰何益哉?

二帝三王功业,原不难做,只是人不曾理会。譬之遥望万丈高峰,何等巍峨,他地步原自逶迤,上面亦不陡峻,不信只小试一试便见得。

洗漆以油,洗污以灰,洗油以腻,去小人以小人,此古今妙手也。昔人明此意者几?故以君子去小人,正治之法也。正治是堂堂之阵,妙手是玄玄之机。玄玄之机,非圣人不能用也。

更治不但错枉去慵儒无用之人,清仕路之最急者。长厚者误国蠹民,以相培植,奈何?

余佐司寇日,有罪人情极可恨,而法无以加者,司官曲拟重条,余不可。司官曰:“非私恶也,以惩恶耳。”余曰:“谓非私恶诚然,谓非作恶可乎?君以公恶轻重法,安知他日无以私恶轻重法者乎?刑部只有个法字,刑官只有个执字,君其慎之!”

有圣人于此,与十人论争,圣人之论是矣,十人亦各是己论以相持,莫之能下。旁观者至有是圣人者,有是十人者,莫之能定。必有一圣人至,方是圣人这论;而十人者,旁观者,又未必以后至者为圣人,又未必是圣人之是圣人也,然则是非将安取决哉?昊天诗人,怨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噫!彼王也,未必不以邪谋为正谋,为先民之经,为大犹之程。当时在朝之臣,又安知不谓大夫为邪谋,为迩言也?是故执两端而用中,必圣人在天子之位,独断坚持,必圣人居父师之尊,诚格意乎,不然人各有口,人各有心,在下者多指乱视,在上者蓄疑败谋,孰得而禁之?孰得而定之?

同类推荐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在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的观照下,从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壮族政治参与与性别平等、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六个层面,全面而系统、有根有据地向人们展示了壮族性别平等的种种文化表达,给人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一个新样本。
热门推荐
  • 澜颂情缘

    澜颂情缘

    她是澜颂第一美人,自恃高高在上,宛若人间仙子,为心中所爱不择手段。她是金凤加身,命定的国母,天意弄人最后让她落得惨败收场。江山乱,谁住浮沉!红颜泪,君心长系。
  • 么么哒,病娇大人

    么么哒,病娇大人

    她是集美貌与才华与一身的大小姐,不得不说的完美天才。凑表脸?_?好吧,虽然有时会抽风,有时会智障一点儿。“何止是一点儿?”某男慵懒的斜了一眼。一个大大的白眼,我去你的哦,说好的病娇呢,到她这儿怎么这么欠揍‵﹏′宝宝心里苦。
  • 等,一场归宿

    等,一场归宿

    “相信我,我会一直都在。”只是因为这简单的一句话,改变了这个女孩的命运,她便也认定,他,就是她的一生。或者说,他那样平静地出现在她生命里,就是为她书写属于她的另一个结局。
  • 玉兰斋

    玉兰斋

    深闺小姐林兮儿,父亲淡漠,继母无情;芳心暗许好儿郎,虽惨遭失婚之痛,但得到无尽自由。淡然接受一生漂泊的境遇后。却与梦中人相逢他乡。这一次,她无处可逃......
  • 擒心宝贝:高冷爹地接招

    擒心宝贝:高冷爹地接招

    他是现代著名画家,京城太子绝少,他就是韩倾绝。清冷高贵,冷漠绝情的他只为她展现笑颜。当画家遇上作家?她是溪家二小姐,被认为是私生女。身世迷离,性格冷清坚韧,无情之人或许也可以深情。总是带着面具般随和的浅笑,她就是溪洛,一个作家。在她破烂不堪的岁月中,阡陌是她唯一的阳光。一次偶然相遇,他救了她,从此一段情缘。之后发现他们小时候就认识,不知因为什么缘由失散十年,他是阿绝哥哥,她是洛洛。堪折城池遗落涯,痴心不改永候她。片段一“绝少,我被下药了?”她踌躇于121总统套房之间,犹豫不决。“你要我帮你解?”他倾城一笑,绝色倾国。“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她囧迫地说,语气间尽是淡漠。“你敢,你记住,你是我的。你要是敢找别人,相信我,我绝对让他生不能生,死不能死,受遍世间酷刑。”他语气霸道冷绝,一把拉她入房中,带入怀中。“可是我找的是你,你也要吗?我很愿意看到这种结果。”她狡黠一笑,眉眼间尽是风情万种。他眼睛微眯地看着她,尽是缱绻柔情万分。片段二“阿绝哥哥,洛洛不会爱了”她淡静浅笑,语气平淡。“没关系,天地之间,除我谁敢爱你”他霸道坚定的语气,王者之风尽显。她嫣然一笑,埋于他温暖怀间。相遇,离散,是重逢的开始。在山本井空的陷阱中,她不知所踪。七年后,她带着安星宝贝强势回归,誓要一报前仇。片段三“阿绝,我回来了。”眼前女子洗尽铅华,深情的桃花眼潋滟流光。“嗯”他紧紧与她相拥,温情万分。“喂喂喂,你干嘛抱我妈咪?不想活了,宝贝的拳头不长眼的。”背后突然出现一个粉妆玉琢的宝贝,笑的优雅绅士,可眼底有着挥之不去的腹黑笑意。“小鬼头,你是洛洛的儿子?”他看向她,眼底不解和愤怒。“是我们的儿子”她看着他们父子,淡笑着解释。“小鬼头,我是你爹地”“可是妈咪说宝贝没有爹地,是从石头里出来的。宝贝对此表示很委屈。”安星宝贝人畜无害优雅的笑容,抵着食指委屈的说道。如果不是她了解他,恐怕真要被他糊弄了。哎,儿子太聪明了,当妈咪的很无奈。“韩倾绝,看我如何一血前耻。报仇,交给我吧!”七岁的儿童,天真的笑容,满是冷寒之意,锋芒毕露,王者的霸气比之韩倾绝有过之而不无不及。想看后续,请多关照。
  • 逆世神医:至尊八小姐

    逆世神医:至尊八小姐

    她是天陵绝世鬼才,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囚禁折磨致死。一朝重生,成为下等位面废柴小姐。浴火涅磐,天下之大,任其去留。只是身边为何多了个人?烧杀掳掠样样比她在行!“娘子看上哪家的宝贝了?为夫这就给你抢来。”“宝贝倒是没有,本小姐看上了一个人。”“嗯?是哪家混小子,为夫这就杀了去!”
  • 忘川千年之封魔录

    忘川千年之封魔录

    千年前,朝代更换,东汉末年,烽火乱世,能士尽出。南北朝时期的宇文周,曾经也是王朝古都,它颠覆后,它的故事随着历史被人淡忘,但是这个秘密几乎无人知晓。这不是野史,是玄幻!千年前,相别泉路,千年后,相约今生。都市灵异揭秘人物身份,磨练人物经历,看遍红尘情苦,执子之手只羡鸳鸯不羡仙。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吸血鬼和女巫的姐弟恋;树妖和女娲后人上演老板员工之恋。深墓险穴,九死一生,最后才发现一切的一切敌不过伊人红妆。穿越古代,最终封魔。看无限江河滔滔,终完一场繁花落寞。
  • 青春奏鸣

    青春奏鸣

    某辰一笑:强吻,壁咚,样样精通。某女:招惹不起,溜为上策,我溜。
  • 自我设定的奇妙人生

    自我设定的奇妙人生

    被遗忘的旋律。被重载的时间。自我设定的人生。旅途上奇妙的音符。
  • 凉风木槿幻夕雾

    凉风木槿幻夕雾

    一朝重生来到古代一个有父母疼爱,关照的世界,她幸运成为雪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父皇说整个大陆任你闯有雪域给你做后盾,母后说女孩子就要好好的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十七岁那年,淳于凉沨闯入她的世界,给她下了烙印誓要宠她一辈子,当世人沉迷于她的才华,宁一掷千金甚至江山换美人倾心时,淳于凉沨却紧紧抱住雪木槿,向世人宣告她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