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8200000031

第31章 第31招 检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不管什么时候,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家长要及时学习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其他孩子不同的个性差异。其实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究竟有哪些问题,看看下面的内容。

知识与生活的分离

教育家赞科夫说:“他们(孩子们)年龄虽小,可是他们多么渴望对近旁的、自己周围的、还有远处的事物多知道一些啊!而我们却迫使他们几乎天天跟词和数字打交道。这种片面性和令人厌倦的单调性,自然会打消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非常关心自己女儿的成长。一次,有人在她家做客,这位母亲很认真地对这位客人讲,这孩子该学些知识了。那年她的女儿不足5周岁。她把女儿叫到身边,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练习本,给孩子留了3页作业:第一页让孩子写满数字“0”,第二页写满数字“1”,第三页写满数字“2”。通过和这位家长深入交谈发现,她对学习、对知识看得很抽象,认为只有书本上的东西才是知识,学习知识。也就是要学习教科书上的东西,记住书本上的东西。在许多家长中,不少人持这种认识。他们在孩子上学之前,找来一些教材、课本,不厌其烦地教孩子学呀学,向孩子不断灌输,把知识与周围的环境割裂开来。孩子上学后,他们更是让孩子把全部精力用在书本上,而不注重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事实上,知识并非是凭空想像出来的东西,汉语词典解释道:“知识是对事物的认识的经验总结。有时包括有关的技能。”知识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知识的成分。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包含着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社会交流中运用着语言文字等社会科学知识,在自然环境中有自然科学知识。让孩子学习知识,绝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现成的东西,可以时时刻刻抓住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导孩子去理解、琢磨,使孩子形成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观念。把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对生活的一些现象会抱有疑问,对疑问又有一定的猜测和设想,父母或老师解答了他们的疑问,会使他们对进一步探索、学习持有更大的兴趣,并会鼓励他们去深人探索、学习。比如,一个孩子发现夜空中的月亮,大小和形状每天都不一样,就问父母:“是不是明年这个时候的月亮和今天的一个样?”父母向他解释了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道理,使他了解了农历每个月的这天都和今天的月亮一样的道理。实际上,孩子通过这件事学到了一些自然知识,如果只让孩子学习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不一定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直接联系,就会使孩子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把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使学到的知识不能与现实联系起来,不能指导生活实践,对知识只能是死记硬背,这会使孩子们变得愚笨。教育家斯卡特金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最有效的伤害脑子和智力的办法之一,就是形式主义的死记知识。愚笨的人正是用这种办法产生出来的,他们不会理智地把自己学到的一般知识同现实联系起来,因而,往往陷人窘境。”他还说:“由此造成死读书,与其说是一种怪论,不如说是摧残脑子和理性更确切、更实在。”

加强孩子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观念,不仅能够培养和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说的更远一点也是开发孩子能力,造就适应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

不易察觉的“灌输”教育

“谈起教育,现代的父母基本上都反对那种填鸭式的灌输。一想起灌输,便会与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痛苦状联系起来。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已经意识到灌输的危害性,并开始采取让孩子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方式,这当然是一种教育的进步。可是,有一种灌输会乔装打扮,它戴上一陕乐”的面具,披上“游戏”的外衣,让人轻易不能察觉其灌输的本质。来看一位母亲的叙述:前些天,一个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孩子不足2岁,看到色彩鲜艳的套塔很有兴趣,便坐在地板上玩起来。孩子妈妈坐在旁边准备指导她,并告诉她:先套大的,再套小的。孩子小,刚套上两个圈,当然是没有按照大小次序,妈妈及时阻止:“这样不对,要先套大的”,语气当然也是温和的,并把套错的圈拿下来。然后拿起最大的那个圈给孩子:“你看,这个蓝色的最大,我们先套这个。”孩子接着套下去,只要孩子套得不对,孩子妈妈就会立刻指出错误,并帮助孩子纠正,而孩子套对的时候,妈妈当然也丝毫不吝惜表扬和夸奖。这样,孩子在妈妈的帮助下很快就套好了。当孩子妈妈鼓掌并夸奖她能干的时候,孩子笑了,但我却觉得她的眼神里好像少了点什么。

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似乎没有怎么不快乐,但是不是仍然是一种灌输呢?

让我们来一步步揭开灌输的面纱吧。

孩子学会了吗?孩子在妈妈的教导下也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套塔,但孩子可能不过是记住了套塔的顺序(孩子的记忆力的确是惊人的),而并不是真的有了大小的感觉甚至概念。

孩子快乐吗?游戏中。妈妈好像没有强迫孩子,孩子也笑了,看起来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来自游戏本身的快乐还是赢得掌声后的快乐呢?实际上,成人通过心理暗示和不恰当的鼓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采用的办法是:套错了就会被纠正,而按大人的方法则能获得夸奖。

孩子感兴趣吗?妈妈只是从大人的效率观出发,想尽快把大小的概念和知识传输给孩子,但却没有给孩子自己摸索和犯错误的机会。孩子的兴趣在这种状况下能持久吗?果然,孩子玩了两分钟,就有点厌倦了。

妈妈的这种方法与灌输在本质上又有何不同呢?

看到孩子已经兴致索然,我就说,“来,阿姨陪你玩一会儿。”我先给她按照正确的顺序套了一遍,而其问我会有意地先拿错一个,“唉呀,套不下去了,我们换一个试试。”示范过后,我让孩子自己套。当孩子拿错的时候,我并不阻止她,只是说,“好的,试试看……嗯,不错,套上了,好像有点小。”无论她是否愿意换,我都让她继续下去。等全部套完,我就说,“不错,这是一种套法。这里还有两个没套上,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套,怎么样?”此时,孩子的兴趣又上来了,自己开始摆弄起来,试试这个再试试那个。见她开始专注和投入了,我就不再说话了,同时用眼神示意孩子的妈妈不要纠正她。而当孩子总是试错的时候,为了避免她出现烦躁情绪,我也会拿起正确的那一个:“试试这个,怎么样?”对于一个快2岁的孩子,这个游戏其实不难,虽然以前没玩过,但孩子摆弄一会儿很快就找到了规律。当孩子成功地套好后,她兴奋地看着我们,那种眼神看起来真的很有光彩。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在不恰当的时候告诉给孩子答案,实质上就是强制性的灌输,即使是在快乐和游戏中把答案告诉孩子。

对孩子一味表扬、鼓励

现在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认识了“舞”、“藕”等生字,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吗?要知道,他们的父母在这个年纪,有的甚至还没有学习“人”、“口”、“手”。其实过早地教孩子一些复杂的知识未必是一件好事。

1.应试教育逼着孩子学“杂技”

尽管我们不遗余力地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却依然需要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如今,人们渴望获得优质教育,这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形成强烈反差,一些“潜规则”也应运而生。比如考证热、“全民”学奥数。在“小升初”的选择中,许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就近上学”,又不能通过考试入学,因此让孩子大举攻读各类证书。一些小学毕业生居然参加公共英语三级考试。这是大专英语水平,一个小学生如何才能达到?本应是尖子生学习的奥数,如今却几乎成了“公共课”。这无异于让大多数孩子学习“杂技”。

与此同时,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也在悄然改变。一些幼儿园教学的生字包括“藕”、“舞”、“凳”、“酱”等结构非常复杂的汉字。过度的提前教育反而令孩子产生‘无力感’,继而厌学。

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培养,对其人格的塑造。

2.学会克制做“弹性儿童”

健康人格的行为倾向包括:自信,友善,具有抗挫折能力,有责任感,懂得自我管理。委屈、冤枉、挫折和打击在人生中必然存在,无人幸免。人格没有“弹性”,就处于危险当中。

澳大利亚一名心理学专家做了一个实验:几名同龄(五岁以下)的中国儿童和澳大利亚儿童,每人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个多,一个少,还有一个铃铛。如果想马上吃到巧克力,只需摇铃就可以得到少的那一盘。如果想得到多的那盘巧克力,就需要等待15分钟。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中国儿童摇铃,端走了少的那盘巧克力大嚼起来。而66%的澳大利亚儿童坚持到最后,拿到了更多的巧克力。

这个实验考查的是孩子的耐力和自制力。在日后的发展中,这些懂得在巧克力面前克制自己的孩子将会更加独立,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学不会等待,学不会节制?家长、老师都应该反思,平时的生活习惯中,是否对孩子的欲望“过度满足”。

3.“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

有个孩子被老师批评后有些记仇,就从背后向老师衣服上甩钢笔水,当时就被发现。老师责问他:“为什么往我身上甩墨水?”孩子说:“我只甩了一滴,其他三滴不足我做的。”老师很生气,骂孩子是“人渣”。这个孩子回家后,上吊自杀了。他在遗书中写道:“我要用生命捍卫我的尊严,我只甩了一滴墨水!”

老师的“口不择言”肯定不对,甚至应该受到处分。但是,如今的孩子承受能力太脆弱,不能不承认,许多家长、老师因为担心自己的无意行为导致“粗暴教育”的后果,正在一味地对孩子使用鼓励和表扬,“不敢”批评。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家长和老师的指点是孩子成长的路标。如果孩子人格中出现不良方面,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就会信马由缰地失控发展。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加上“抗挫折”一课,这样才是负责任的教育。

给该子贴上“坏”的标签

“猪受宠时也想爬树。”这是流行在中国的一句俗语。尽管这个比喻用在谈论孩子的问题上显得不太高雅,但却能说明问题。人也是一样,受到表扬就心情舒畅,比平时更能发挥才能。若反过来说,没有表扬、报酬就很难鼓起人们的干劲儿。所以,表扬的语言能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特别对孩子,表扬的效果就更大。这是因为孩子积极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可信赖的人的表扬。不用说,这个可信赖的人就是指自己的父母。一旦想得到表扬的愿望没有实现,孩子那种失魂落魄的情绪,也是大人始料不及的。

一位母亲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某天下午,她正准备外出办事,上小学的儿子从学校回来,高兴地拿着试卷给她看,说:“我今天考试得了100分。”当时,她怕时间来不及,耽误重要工作,就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说了一句“不错嘛”,匆匆离开了家门。自那次以后,孩子开始疏远她,态度冷漠,对学习也不十分用功。她觉得很奇怪,左思右想,终于回忆起那天看试卷的情景。

母亲很懊悔地说:“那天,我满脑子想的是工作,对孩子只说了‘不错嘛’,有些敷衍了事。”那时候孩子的心情是一心想与母亲共享获得100分的喜悦。可是,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最终失去了对母亲的信赖和对学习的热情。

轻视孩子经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对他的心理将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当然,对此加以讽刺就更糟糕。

再来看一个例子,王明喜欢唱歌,歌唱得不怎么好,可他喜欢唱。电视里一些成人歌。他都能不明不白地唱上几句。有一次,他的父亲下班回来,听到王明兴奋地唱着《挖泥鳅》,父亲讽刺地说:“王明,我怎么越听越像鹅叫呀!”王明的歌声立即停止了。

王明想的是:我唱歌真的不行呀!

王明又想:我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

王明还想:尽管我唱得不好,可爸爸为什么要说我像鹅叫呢?

王明最后想到的是:爸爸一定不喜欢我了!

后来王明的话越来越少了,性格很孤僻,他常常一个人呆在房里。有时他帮着妈妈干些家务,可是,可怜的王明却听到母亲这样说:“真新鲜,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今天刮的是什么风呀”等等。也许,母亲这样决不是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和热情不高兴,而是因为孩子的努力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感到十分惊奇,不好意思将喜悦心情坦率地表达出来,而说出了如此带讽刺意味的话语。

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我们希望家长绝对不要使用讽刺性的语言,即便是开玩笑。我们姑且不谈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发奋向上了,至少孩子表现积极的时候,家长应采取肯定的态度,说些鼓励的话。反之,将极大地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拿着算术的考试卷子回家给母亲看,母亲看到孩子算错的题都很简单,就责备他说:“这样简单的题目也会算错,太不应该了。”但是,有的母亲却故意说些带污辱性的话,以激励自己的孩子,比如:“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一年级学生呀!”不仅母亲会这样说孩子,在大人的社会里,上级对部下有时也会说,“你当处长干了几年了?”“进公司后的十年里,你做了些什么呀?”这些说法对成人来说,也许能激发人们发奋图强,产生好的效果。但对孩子幼稚的失误,如用“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个婴儿”等言词来加以讽刺是不能起好作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欲望,“想成为大人”,“想快快长大”。换言之,孩子在大人、高班生面前,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感到个儿小、力气弱、知识少……

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这种欲望,说他智商像一年级学生、像婴儿。指责他比实际年龄更幼稚,只能增加他的自愧不如感觉,使他无法从幼稚之中摆脱出来。

现在再来分折一下说三年级学生智商“像一年级学生”这样的例子,这同说“你退步了”是一样的,只会使孩子感到悲观失望。这也就意味着给孩子贴上了坏的标签。如前所述,被贴上了“你是坏蛋”、“不是个好孩子”等标签的孩子,尽管家长主观上并不这样想,而孩子往往真的变成标签所示的那样。假如家长首先给自己孩子贴标签,那么只能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干劲儿,受到很大的打击,以至于无立足之地。

羞辱责骂替代教育

如果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录音,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否定之词。更糟糕的是有些家长一边批评一边骂“你真笨!”“为什么你学习就不动脑筋?”“天哪。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孩子不懂事,孩子成绩不好,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孩子犯了错误,有的父母就会骂“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长大捡破烂去吧!”“为什么人家会,你不会?到学校于什么去了,吃饱了混到天黑呀?”“这孩子怎么这样,死了得了!”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这些,总有一天他会相信你说的话。不要批评孩子本人,要批评他的行为。切记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这种教育方法才是积极的。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严厉,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属物,任意摆布,随意呵斥,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一份来自3000个家庭的调查报告表明:以“训斥”为主要教育手段的家长达32.2%。长期这样就会使孩子疏远父母,对家长不敢讲真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性格变得孤僻,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只有威严而没有威信,只有可畏,而无可亲可敬。家长教育孩子要以理服人,切莫以势压服。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生活经验少,思维不完全,犯错误是难免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犯了错,一些家长以为用训斥、打骂、恐吓等方法见效快。其实,这样并不能使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事情,错在什么地方,只能增加孩子对家长的反感和怨恨情绪。以“训斥”为主的家庭里,孩子对父母持否定态度,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和“家长总是斥责自己”是自己最大的烦恼。

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有错误、有缺点从不放过,发现了就及时批评。这种不姑息、不袒护、不放任的负责态度是对的,也体现了对孩子真正的爱。但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效果就不见得十分理想。因为一味地批评,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有缺点、毛病多的孩子,他们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当他们得到家长肯定的时候,都会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情绪上产生快感,在思想上得到激励。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做好事或继续进步的愿望。如果总是受批评,遭到数落,总是产生不愉快的体验,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消沉,逐步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育。特别是那些有毛病和缺点的孩子,平时很少听到肯定、表扬和赞扬,而听到的批评和数落则太多了,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自己也就觉得自己没用,不可救药。总是批评、数落,把他们的精神支柱都搞垮了,思想就麻木不仁了,谈不上改变现状。所以,家长要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要抱有成见和偏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去引导孩子,决不是简单来场暴风骤雨就了事的。这样的批评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父母的重要责任。

不要羞辱孩子,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都不愿意受到家长的训斥和羞辱,他们会感到这是一种耻辱。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他们的朋友。即使该批评,也应私下善意地给他指出,当众揭短只能引起反感。

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麻烦,当孩子的行为明显有错误,甚至十分严重时,作为父母可能会生气,也许感到受了伤害,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找孩子谈谈,真诚地交谈,迅速使他们走出误区。

孩子一旦被戴上“差”的帽子,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破罐子破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很难翻身。要懂得心理学中暗示的学问,常常用非良性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很多孩子的心理障碍,都是起因于家长一些不正确的说法,比如“你就是不如人家漂亮!”“你学习就是没有人家好。”“你就不会像……”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卑心理、敌视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进行不适当的比较会使孩子逐渐远离他的兄弟姐妹或伙伴。许多家长看到孩子一点点的问题,反复说、反复指责。结果一点点的倾向性的东西变成了永久的人生遗憾。父母责骂容易导致孩子品性障碍。专家研究表明:父母经常责备、打骂孩子,是导致孩子出现品性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或体罚,同过分溺爱与放任一样,都会明显增加孩子品性障碍的发生,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否定意识,产生抑郁、退缩、胆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发生行为问题。另一方面,4~5岁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责骂会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得到强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严厉对待孩子,还有可能把亲子关系变成了猫与鼠的关系,这是极为不正常的。孩子在精神上受到压制,变得性格颓丧忧郁,处处感到自卑,缺乏独立活动的气魄。父母应当既是严格审慎的长者,又是诚挚、可亲近的朋友。除了具有“爸爸”“妈妈”的威信之外,还应获得兼做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的资格。

同类推荐
  • 同步胎教一点通

    同步胎教一点通

    本书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胎教知识、胎教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与讲解,并具有同步性,力求简单完整,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让腹中宝宝健康成长、聪明可爱。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父母为孩子做好伯乐和向导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父母为孩子做的50件事能让父母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怎样做才能受孩子欢迎,怎样做才能给孩子的未来一个光明的期许……父母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父母启明灯般的指引将为孩子的美好人生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将为孩子以后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怀孕、胎教、育儿大全

    怀孕、胎教、育儿大全

    本书对有关新婚、怀孕、胎教、分娩和育儿方面的各种各样问题都进行了翔实而具体的指导;对新婚、怀孕、胎教、分娩和育儿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细节性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全书内容不偏离生活、不脱离实际,你会感到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在说你身边的事情,就是为你编写的。
  • 现代儿童教育缺少什么

    现代儿童教育缺少什么

    孩子刚出世是天真无邪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关键在于后天环境影响才有了差别。大的环境有三个:家庭、学校、社会。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和补充。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广泛,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影响越来越大。这三方面因素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能够长好,长到什么程度,长成什么样子。孩子长不好的原因就出在这三方面。只有对它们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培养好孩子。
  • 慈母家训

    慈母家训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70多位名人的母亲或女性的家训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训主简介、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而做母亲的由于在抚育儿女方面具有独特的本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因此人们往往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最深。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慈母的言传身教,其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热门推荐
  • 嚣张宝宝:爹地欠账还钱!

    嚣张宝宝:爹地欠账还钱!

    初见,她问:“听说你是来和我清算各种费用?”再见,她在法国教堂举行婚礼,他宛若撒旦现身,抢走新郎。五岁的陆小易无比嚣张的黑了顾九夜的电脑——还我妈咪奶粉钱!“5213?”“错!是五千二百一十三千万,再乘以二,看在我们是父子的份上,四舍五入再给你打个折,算你一个亿好了。”“……”“如果爹地这辈子只有我们两个孩子,妈咪的营养费、精神损失费就免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世子妃傲视天下

    绝世世子妃傲视天下

    上一世我倾尽一切的嫁给你,可你去和我的庶妹有了首尾,我重活一世,我要让你们付出代价,让你们后悔你们的所作所为。这一世我遇见了真心爱我之人,我们该何去何从?!
  • 皇极至尊

    皇极至尊

    浩然天地,巫武为尊,问苍穹大地,谁主沉浮。修炼一途,大道至真,当扭转乾坤,傲视天下。叶云扬,前世的国画圣手,现世的寒门子弟,以一己之力撼天动地,铸就不朽。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死后的人生是如此精彩

    死后的人生是如此精彩

    兮楒看着下面女孩的尸体,心情极其复杂。老娘不就开了一会儿车吗?代价有必要怎么大吗?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 一吻成情:偷心小暖妻

    一吻成情:偷心小暖妻

    她,倾国倾城之颜,琴棋书画信手拈来,素来云淡风轻笑看人生,却唯独将心遗落了他身。他,英俊潇洒,孤傲冷绝,却唯独对她却是满腔柔情。如此才子佳人,本应携手笑傲人生,却奈何情路不顺,总是在误会中一次次地擦肩而过。他与她最终能否情归一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起走过的青春。谨以此文,还原那段逝去的青春。——写给逝去的韶华。
  • 飞鸟集

    飞鸟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穿越之逆天修炼三小姐

    穿越之逆天修炼三小姐

    原岛,一个拥有神秘色彩的岛,无论是王牌杀手,还是普通百姓,在原岛上,都,拥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 华里胡韶

    华里胡韶

    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奢侈的事,就是用整个青春来爱你。可能是老爸打了十年麻将稳赔不赚的缘故,也可能是恐龙灭绝的缘故,在那个开学时开着豪车溅了我一身泥的富二代竟然和我同班同桌且同床,最后竟然还把我睡了!!!本以为会平平淡淡和他度过一生,没想到命运之轮却不肯让我们这么幸运。百转千回,最终结局如何?在这平凡的一生中,惟愿我们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超好看,快戳!
  • 网游之歃血为盟

    网游之歃血为盟

    凌轩经常问自己。玩游戏为了什么?为了向他们证明自己。他不知道的是。那个叫《歃血为盟》的游戏。却改变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