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7600000006

第6章 佛教对饮茶普及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普及的影响——以唐代历史与文献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姚伟钧

在中国,茶作为一种普通饮料,比起酒来要晚得多。但是,与世界各国相比,在世界其他地区还不知道茶为何物的时候,茶在我国则从朱门到柴户,达到比屋之饮的程度。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茶的效用,也最早发明了茶叶的加工制作技术,把茶树培育为一种重要的栽培作物,但饮茶的推广和普及,并把茶发展成为一门文化,却与唐代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也由于佛教的提倡,茶在唐朝就真正成为举国之饮,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普遍爱好饮茶。正如陆羽《茶经》所云:“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茶的推广和普及,与中国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佛教在中国兴起后,茶叶很快就成为僧人坐禅修炼不可缺少的饮料,僧人的生活需要又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坐禅时,可以通夜不眠;二、满腹时,可以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以抑制性欲。因此,喝茶就成为僧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之事。特别是佛教禅宗派兴起后,佛教徒更重视坐禅、断食及默思。坐禅讲究专注一境,而且必须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委不倚。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精神不易集中,同时吃饱易睡,故必须减食,或不吃晚饭。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不吃晚饭的补充物质。古代印度无茶饮,僧徒坐禅常用槟榔制成饮料,但它没有茶叶好,佛教传入中国后,茶叶这种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有助坐禅的饮品,便受到广大僧徒的欢迎,成为他们最理想的饮品。正如唐人封演所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陆羽《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虽不是僧人,但他三岁时就被湖北天门西塔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了一手高超的采制和煮饮茶叶的手艺。成年后,他又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道人,并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可见,陆羽能够著成《茶经》,是与僧教的影响分不开的。陆羽《茶经》对饮茶的起源、茶的产地、采茶的器具、制茶的过程、饮茶的方法、所用的器具等等,都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茶史上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部茶书。它把茶的产生和饮用,总结提高为一门新的学问和文化,《茶经》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东晋名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自述他长寿的秘诀就是喝茶。《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尽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宋代以前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坐禅修行。

唐宋时期,佛教中禅宗寺院更注重饮茶,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寺院僧人饮茶成风,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据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849)时,东郡进一僧,年120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

唐代佛教禅宗寺院饮茶风尚对宋代影响很大,到宋代,佛教信徒饮茶更加普遍,宋代道原和尚所著的《景德传灯录》记述了宋代僧徒嗜茶的情景,其中吉州资福如宝禅师说“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福州报慈院文钦禅师说“吃茶吃茶随时过,看山看水实畅情”。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也是“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洗漱,漱洗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这部书说及僧徒爱茶的地方有六七十次之多,这与唐代佛教文献《宏明集》、《广宏明集》、《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中不见一个茶字的情形迥然有别,反映了饮茶已成了宋代僧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唐代寺院僧人借助茶来修身养性,写诗题字,这不仅促进了茶风的盛行,而且他们中许多人也成了精于鉴尝茶叶品质的行家里手。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于品茶,他留下了许多有关尝茗的诗篇,也正是他开始将茶理与禅理结合起来。他的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破烦恼”是佛门欲通过修行而达到的解脱状态,皎然竟认为通过饮茶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可见茶之神妙。茶能使人“情思爽朗”,并能“清神”、“得道”,那么饮茶不正与禅宗相通了吗?故皎然感慨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孰知茶道作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所言饮茶“稍与禅相近”,主要指茶能清人之思,从而保存人性之“真”,禅宗追求的是“真如佛性”,可见,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自己的佛性并保持这种“佛性”。那么,饮茶便和参禅有了同等的作用,都能达到“真如佛性”的本体境界。另外,饮茶过量,可使人有飘飘然之感,诗人墨客常为之慨叹,酒茶虽各有千秋,但是令人陶然如醉之感则一也。嗜茶之风能历久不衰,个中奥秘就在此。

茶圣陆羽与释皎然关系十分友好,两人常在一起饮茶,在《与陆处士羽饮茶》中,皎然写道:“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俗人只知在热酒中求乐,高逸之雅士,则是在香茶中悟道,这是二人心理上的默契。陆羽虽不是僧人,却自小生活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

唐代僧人精于茶事的行为在宋代也传承下来,因此,宋代僧人精于茶事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在宋代,有人把茶倒入碗中,然后用茶匙把茶汤调成各种物象,称之为“茶百戏”。宋代僧徒福全擅长此道,据陶谷《清异录·茗苑门》“生成盏”条记载:“福全和尚‘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而。”陶谷认为这种技艺“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神通之艺也”。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尝鉴可谓精妙绝伦。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其中最上等的茶叶用来供佛,而最下等的则自奉。

早期茶叶的对外传播是与佛教文化传播联系在一起的。公元4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随着中朝两国华严宗、天台宗禅师的往来,茶叶被带到朝鲜半岛。朝鲜李朝时代的文献《东国通鉴》说:“新罗兴德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帝(827—840)赏赐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这是朝鲜种茶的最早记载。公元12世纪时,朝鲜松应寺、宝林寺和宝庆伽寺等著名寺院都提倡饮用茶叶。不久,饮茶的风俗也在朝鲜民间广泛流行起来。

日本饮茶文化的发展,更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茶叶早在隋朝就传入日本,在日本文献《古事纪源》等书中,记载了公元729年,即日本奈良时代圣武天皇太平元年二月,天皇召僧侣百人,在宫中诵经四天,事毕后,都被赐以粉茶,这些僧侣由此感到很荣幸。

到唐代,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于唐德宗二十年(804)来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佛教,第二年回国时,他携带了一些茶籽试种在比睿山麓的近江湖畔(滋贺县),相传现在的池上茶园就是最澄大师所种。公元806年,空海(弘法)大师来我国学佛,回国时也带了不少茶籽,分种于日本各地。公元815年,嵯峨天皇巡幸至滋贺的梵释寺时,大僧都永忠亲手煮茶进献,天皇饮后大悦,赐以御冠。都永忠也是留唐僧,平素好饮茶。当年六月,天皇便命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种茶,作为贡茶。同时他还写诗赞美茶,“吟诗不厌揭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可见茶已成为天皇和日本人民所好的饮料。他在朝廷内专门设立了“制茶所”,掌管茶叶生产,宫廷寺院广泛推行了中国式的制茶,饮茶方法。日本人具有勤劳好学,又善于创新的民族特点,在我国饮茶文化的熏陶下,加以创新提高,为日本后来风行的茶道奠定了基础。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当时社会上的饮茶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唐宋品茶之风已由僧人之间发展到士大夫阶层,因此,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说“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由此可见,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品茶成为人们一种正常的文化生活。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同时,唐宋时期,茶叶也由佛教的传播,从中国西南传到日本、缅甸等国,因此,社会上也就流传着所谓“茶佛一味”的说法,即佛教的传播与茶叶的传播为同一路线。

佛教离不开茶,因而许多佛寺都种植茶树。由于寺庙多建立在岗峦苍翠、峰谷幽奇的风光胜地,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而且,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与僧人爱惜生灵相吻合。因此,茶与僧相伴成趣,每每构成一种种妙不可言的诗画意境。从南北朝到明清,无数寺庙都辟有茶园,以供自身使用。从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可以看出,全国名茶大多出于山谷,山谷大多建有寺庙,名山名寺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当今我国众多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寺院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四川雅安蒙山出产的蒙顶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贤禅师吴理真亲手所植,饮之延年益寿,称作仙茶,晋朝开始作贡茶。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说:“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唐文宗开成五年(840)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漂洋过海传到国外。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它以当年佛寺天心观生产的大红袍最为著名,僧徒们还根据不同时节将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著名的太湖“碧螺春”,也是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所制,当时以寺庙命名为“水月茶”,历来是朝贡的佳品。它外形优美,白毫显露,色碧味香。清朝康熙皇帝饮后,赞不绝口,赐名“碧螺春”。明朝隆庆年间,有一位名为大方的僧人,制茶甚为精妙,其茶人称“大方茶”,名扬海内,这就是现在皖南茶区“屯绿茶”的前身。此外,浙江云和县的“惠明茶”,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等等,最初都是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综上可见,中国佛道不仅促进了饮茶之风的普及,而且在茶叶的种植、焙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以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茶叶品种,又以精湛的饮茶艺术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成为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类推荐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逆天极品少年

    逆天极品少年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试炼丧失实力,父亲也因故被害,被赶出家族,江松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彷徨之时却发现自己并不是完全丧失实力......
  • 何丽教您控制体重应该放宽心+管住嘴+迈开腿

    何丽教您控制体重应该放宽心+管住嘴+迈开腿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健康问题,因大部分体重超标的人都患有或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控制体重呢?中国最著名的营养与健康教育专家何丽给我们开出了良方,倾心打造了《何丽教您控制体重应该放宽心+管住嘴+迈开腿》。
  • 中秋奇缘:吃掉一枚月饼仙

    中秋奇缘:吃掉一枚月饼仙

    超级讨厌吃月饼的女主和一枚渴望被吃掉的月饼仙的故事。一个临近中秋的夜晚,女主在自家餐桌上遇到俊美无双的月饼仙,迫于无奈,女主答应月饼仙吃月饼的请求,可谁知此“吃”非彼“吃”,而此“月饼”非彼“月饼”!
  • TFBOYS我喜欢你

    TFBOYS我喜欢你

    男主角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遇上女主角会发生怎样的事呢?快来看看吧!
  • 锋行天下之笑傲军校

    锋行天下之笑傲军校

    段剑锋刚到学院就遭到了魔鬼教官的折磨,霸王花欺负。为了变得更强,他开始刻苦锻炼,拳击、格斗、枪法样样精通。最终他左挑搏击之王龙海生,右揍官二代左轩志,毅然成为高手。从此霸王花对他媚眼如丝,贤淑女对她冷热兼施,俏佳人对他痴缠不已……
  • 小文爱作死

    小文爱作死

    小文的在仙侠大陆的成神之路,修仙,修道,修成其人
  • 诱妻成婚:Boss心尖宠

    诱妻成婚:Boss心尖宠

    这年头还有一吻定情?!她不知不觉落入他“诱妻成婚”圈套,被他宠得无法无天,她却对此事浑然不知!他本是军界令歹徒闻风丧胆的“四少”,却为了娶她而选择退役,转战商界,成为新晋枭雄!然而,被他“圈养”在城堡里的“她”却非她。“她”顶着她的身份,毁了她的名声,令他对她心生厌恶,却终究还是一怒之下要了她的身。一夜旖旎,她销声匿迹。五年后,他对她强“娶”豪夺,婚礼上,他却莫名其妙地被一个四岁大的女宝抢婚,小萌宝一脸可爱地说:“嗨,本宝宝是你的小情人哟!本宝宝的妈咪跟叔叔私奔了,你娶本宝宝可好?”他一脸淡定:“老婆和小情人,我都会娶!你妈咪敢逃婚,试试?”
  • 奇闻灵异录

    奇闻灵异录

    喜欢我写的作品加个Q2842223655
  • 乱世绝色:第一召唤师

    乱世绝色:第一召唤师

    面对NPC的连环任务,她迅速完成。“花落,你是幸运女神的私生女吗?”锦落心里吐槽,我只是某主神的亲戚。面对大神的泡泡攻击,她应该是唯一带点免疫的吧?“花落,你就从了一川老大吧。”锦落心里咆哮,那样我会天天掉血的。某大神宠妻无下限可言。说她坏话者,他记下ID,交给他的小伙伴们杀人。她有危险,他第一个赶到。“一川,我们一直在一起可好?”“好。”“一川,我们不要分开可好?”“好。”“一川,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傻瓜,怎么会。”面对她的要求,他只会说好。现实中,某大神的烂桃花满天飞。最后她对那些烂桃花们嫣然笑道:“我比你们漂亮,我比你们有钱,我比你们有势力,我们之间还有可比性吗?”从此以后,无人打扰。
  • 国民大高手

    国民大高手

    还记得那些年电影《鹿鼎记》里面的神功绝技吗?海公公的化骨绵掌鳌拜的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神龙教圣女龙儿的神龙素女功冯锡范的六合童子功......韦少杰,金阳市龙之魂武校散打班的学生,他的人生轨迹在遇到穿越而来的师傅海公公,学会了【化骨绵掌】的那一刻改变了。(已经有完本的作品《王大锤的大电影》,请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