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4200000048

第48章 邓小平发展观与中国的腾飞(2)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局势,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事实上,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发展不均衡,霸权主义一意孤行,势必引发战争,甚至爆发大规模战争,破坏世界和平。和平遭到破坏,人类沉浸于战争的苦难之中,就根本谈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指出:“维护世界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必要前提;促进共同发展,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力量。邓小平指出:从政治角度讲,“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之所以说中国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主张维护世界和平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宗旨和原则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为其根本任务的。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朋友时讲了一段发人深省、非常辩证的话,他说:“世界上的人在议论国际局势的大三角。坦率地说,我们这一角力量是很单薄的。我们算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又是小国。大是地多人多,地多还不如说是山多,可耕地面积并不多。另一方面实际上是个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的话,现在这个力量还小。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我可以大胆地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那时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会起比较显着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的大国,但目前尚又是一个经济上的小国,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就更为显着了。中国越发展、越强大,世界和平就越有保障,这是肯定无疑的。正如江泽民所说:“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坚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无论什么时候,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中国的发展既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护和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证。

二、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小步

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其着眼点既立足于当前中国的客观实际,又着眼于未来世界的总体发展趋势。邓小平始终认为,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仅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小步,他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并强调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的发展必须在全球发展的背景下,在世界社会主义历程中不断反思并勇往直前。

1.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全球正在进入信息社会

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气息越来越浓厚。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迈进。

高新技术的发展召唤着知识经济的降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些对人类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的技术,如核裂变反应堆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第一代计算机技术等,这些被称为“新技术”,随之出现了“新技术革命”。但当时这些技术和科学还是基本分离的,到70年代又一批新技术的涌现使得科学与技术的原有界限已不再明确存在,至80年代这批新技术被称为“高技术”,由于高技术具有科学和技术高度融合的特性,又被称为“高科技”,高科技推动人类时代变革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其高科技产业化。当今高科技产业化已成为时代的浪潮,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高科技产业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并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所在。1997年,信息高科技产业已超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总值的40%,世界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半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1991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已是呼之欲出。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高科技产业化的浪潮席卷西方世界,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传统工业部门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的比重日渐下降,一种新的未来经济已进入人们的视野。丹尼尔·贝尔、阿尔文·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一些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分别对未来经济和未来社会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强调了知识在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1982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首先提出“信息经济”,以新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命名这种经济。英国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准确地以新型经济的产业支柱群体命名未来经济。中国学者吴季松1992年则提出“智力经济”概念,指出未来经济是由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支配的经济等等。综合了种种概念和新经济特点,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界定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采用“知识经济”来称谓美国《商业周刊》所提出的“新经济”概念。从学者首先提出到国际权威的认同并明确下了定义,再到国家领导人接受,“知识经济”已为全球大多数人所接受,未来新的经济被正式命名为“知识经济”。随之而来的未来社会则被称为“信息社会”。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它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的配置,而不依赖现已日益短缺的资源进行配置。不仅如此,知识经济通过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开发来创造新的资源财富,逐步代替工业经济依为命脉的、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例如信息科技的计算机芯片来自石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的受控热核聚变原料来自水中的氢。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未来带来光明前景。在知识经济中对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占有远比工业经济对自然资源一石油、煤炭等的占有更为重要,在新的时代中,国家如果不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或者不用高科技产业改造工业经济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就很容易受到知识经济的冲击,这也是东南亚近年来出现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事实证明,谁在高科技领域中落后,谁就会陷入全面的被动。

知识经济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高技术产业以高科技为其最重要的资源依托。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分类,“高科技”主要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与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高科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它不是传统工业技术的简单创新,注入了一些高技术的传统技术并不就是高技术。只有当高技术成分大大提高,按国际科技工业园区的规范,在高科技超过总技术贡献率的70%时,传统技术才可认作为已被创新为高技术。

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将成为当代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兴起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等这些外延扩大因素的密集程度,因而是一种粗放型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收益递减规律,即投入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一方面的增长都会使收益递减。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及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经济发展的状况,取决于科学、技术、管理等集约因素的密集、转化程度和诸因素的最佳配置和组合,取决于人力资源效能的充分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充分显示,所以知识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技术和知识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率的增长和经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是它们拥有当今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自然资源消耗没有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连续8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3%,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呈现高经济增长率、高出口率、高企业盈利率,低失业率、低膨胀率、低财政赤字的良好态势,这其中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了《为国家的利益发展技术》的报告,这份报告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后指出,“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这也从客观事实上,论证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并从一个方面表明,邓小平发展观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相呼应的。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原有的生产力要素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首先,知识经济的兴起促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者从工业经济条件下的“体力型”转化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型”,高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那些掌握高科技知识,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最终命运。其次,在高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人的智能在生产工具中得以进一步延伸,人类生产越来越多地依赖智能型机器。建立在新科技革命基础上的知识经济,将使未来智能型机器运用到越来越广阔的一切领域。再次,知识经济的兴起将使人类社会发展逐渐摆脱自然资源的羁绊,人类运用新的科技将创造出大量新型的人工合成材料,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将被广泛地用到各个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中去,大量渗透高新科技的新产品将不断涌现。

知识经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时所形成的新发展观。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两个纲领性文件《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在此可持续发展观被明确定为三个命题和两重关系。三个命题:一是人类的发展不能削弱自然界多样性生存的能力;二是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削弱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三是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削弱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性。两重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与知识经济时代密不可分。可持续发展将使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将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人类社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知识经济促使人们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念,它不同于传统的发展观将经济发展作为惟一目标选择,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为追求经济的发展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观强调在追求人类自身价值的同时,尊重自然界和环境的价值;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意解决好保护补偿的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方面它促使人们形成一种与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全方位的开放意识。当代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增强,出现了世界经济国际化,经济活动全球化、一体化的局面,知识经济的兴起正是以经济全球化为依托,用计算机网络将世界联为一体,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任意获取、输送、筛选所需要的信息,并突破国界的限制在计算机网络上漫游,从而使人们彻底突破原有的、潜在的僵化封闭、半封闭意识,确立一种全新的开放意识。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促使人们的创新意识大大增强,知识经济的动力就在于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否则随时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此外,知识经济的兴起,促使各国政府和公众教育、科技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富国和穷国的差距,包括企业间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知识的差距,没有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涉及到该民族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能力,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现在,而且关系到它的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1世纪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教育、知识的竞争。同时,知识经济促使人们的资源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社会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有效信息的吸收、处理、运用能力。它促使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智力资本作为无形资产迅速升值,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高报酬的机会大大增加,知识强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都对人们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

同类推荐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书收录了《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系统研究》、《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人口原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GDP”核算模式选择》等多篇文章。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梦: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建设法治中国的江苏样本等。
热门推荐
  • 鸣唱的武者

    鸣唱的武者

    身怀异能的林二在十岁那年被父母卖给科学家。被至亲之人背叛,林二迷茫过,失望过,痛恨过……被关进研究基地经历无法想象的研究,他甚至想过自杀离开人世。黑暗的人生,因为,焕然间的醒悟,意识到父母为了钱将自己卖掉,那么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也有可能被他们卖掉……林二在醒悟后坚强的活了下来,六年后,果然双亲将妹妹也卖了,为了从科学家手中夺回妹妹,林二发起了反抗,最终来到了异世界,等待他的……
  •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EXO疏离

    EXO疏离

    当天堂已远,请带我去地狱猖獗。为什么我伤了你,你还爱我呢?因为,我无条件爱你,一辈子,哪怕我等不到你。
  • 腹黑王爷别太过分

    腹黑王爷别太过分

    一朝穿越,高三狗秒变贵妃,却成为被人暗杀的对象。那支带她穿越的奇怪的金凤钗是什么?到底是谁想要她的性命?在她身边三番五次救她的男人,那神秘的九殿下他到底是敌是友?重重谜团,危机四伏,穿越女觉得古代好可怕。但作为一名现代高校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能歌善舞乐天派的牛人。她玩转了整个古代。她本打算找到回到现代的方法,潇洒离开,回学校吹牛皮。可万万没想到,九殿下宠溺让她无法自拔。殿下,为了你,四海八荒,我愿伴你,君临天下,主宰皇朝。我和天下,都是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尊的宠姬

    神尊的宠姬

    “从今日起你便是本尊的宠姬!”一句话,她誓死追随他,走过千秋万载,一路降妖除魔护他周全。“回去重建神族?那你将我置于何地?”匆匆五百年过去,他的法力恢复了,而她却因为用情太深走火入魔,成为了魔界名震一时的情魔。“血魔已死,魔界缺少统治者,你留在魔界吧!”他无情的丢下她独自回神族,那一刻,她疯了:“你若执意重建神族,我便连天外天一起毁灭!”最后他们同归于尽,天外天毁了,神族也没了!
  • 请不要注视我

    请不要注视我

    我会好好的过生活,不为了别的,就为这些年我亏欠自己......
  • 谁动了我的独角兽

    谁动了我的独角兽

    第一章【第一次尝试】“你是...”晓雪擦擦嘴巴,看看这个长发披肩的少女。“额,你是贺鑫心?”少女整整自己皱巴巴的裙摆,皱起眉不屑的问。“对,我是。”晓雪尴尬的回答。“走吧,以后就是闺蜜了。”少女不冷不热的丢下一句话,甩个头就走了.......“卡!”导演停了,对扮演晓雪的林雨萱说到,“表情不够,动作太生硬了!重来!”“好的....”林雨萱懊恼的挠挠脑袋,不好意思的说到。过了一整天,林雨萱终于下班了,要知道,她和闺蜜姚天依一天多辛苦:暑假来来回回跑片场,去了还要被导演训一顿。追逐梦想的两个孩纸,萌妹纸林雨萱和冷女神姚天依。就是这么任性~·~~~
  • 僵尸在都市

    僵尸在都市

    几百年前他为了她甘心被封印几百年后他回归而来可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世界变了她还在吗?她还在等着自己吗?
  • 倾城叹:月初离

    倾城叹:月初离

    那一眼,她芳心暗许,那双凤眸的主人是害她国家差点灭亡的魔帝。她以为他曾爱过她,可惜从未,初离湖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场骗局......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