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4200000033

第33章 邓小平教育发展观(3)

首先,教育要面向未来,就要特别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毛泽东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邓小平站在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要从娃娃抓起。他说:“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邓小平还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法制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江泽民也说: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所有这些,都是极有战略眼光的,意义深远。

其次,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求以长远的、历史的战略眼光办好当前的教育。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为我国20世纪末第二步战略目标和21世纪中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准备好各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同时使教育事业本身具有长远的发展后劲,使我国教育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但人才的培养是有周期的,甚至有很长的一个周期,这是教育自身最大的一个特点。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既有现实服务性也有未来的服务性。今天培养的人才,既是为当前的现实服务,同时也是为了适应10年以后或者几十年以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这一点在基础教育发展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曾就此提出,前一段时间是20年翻两番,下一个翻两番是50年,而且50年翻两番也要在本世纪打好基础。因为那个时候管事的是我们现在的娃娃,从娃娃时代起就要打好基础。总之,经济建设的现代化,要求教育必须首先现代化,如果教育发展滞后,教育不能首先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是创新。面向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江泽民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积极开展全面的素质教育,尤其应注重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辈出的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只有开展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的适应世界高科技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三、坚持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发展教育事业

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解决好我国的教育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邓小平历来重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早在1978年,他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从国情来看,我国是一个有12.5亿人口,经济、科技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国力有限,教育投入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是长期存在的矛盾。我们在逐步增加对教育投入的同时,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把我国教育办成高效益的教育,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教育的新路子。从教育自身情况来看,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现在已经不能适应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过去长期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不改革,中国教育就没有希望。

1.改革教育体制,发展教育事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呈现一派生机。但是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政府对学校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在教育结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1982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国家很有希望,现在关键是培养人才问题。要解决人才问题,必须从教育着手。为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走出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首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他提出,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不失时机地“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的任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任务。”

其次,改革教育体制和发展教育事业,要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在改革和优化教育结构方面,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使教育事业的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邓小平的这些主张,实际上是为如何确定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比例问题、学校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比例问题、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等等,提出了一个基本思路,为我国合理构建教育发展结构提供了基本方向。它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众多、经济成分比较复杂、城乡生产力水平差距比较大、教育还比较落后的基本状况,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

再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处理好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教育。1958年,邓小平根据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指出:“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我们的方针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两者不能偏废。”他还说:要重视职业中学的发展和提高。“城市中还应该发展一批职业中学”,“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问题。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普及与提高是辩证的统一,只普及不提高,科学文化不能很快进步;只提高不普及,也不能适应国家各方面的需要。所以邓小平强调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邓小平1977年5月又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好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同年8月,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重要的教育思想,它对提高我国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类、各层次人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总之,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改革。根据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党中央在制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同时,也把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邓小平多次听取关于教育工作的汇报,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构想和一些重大方针政策作了重要指示。他认真审阅了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草案并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我看是个好文件。现在,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必须从教育体制人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经过改革,要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使基础教育得到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广泛发展,高等学校的潜力和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秩序进行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促进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我国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指导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

2.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邓小平一贯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主张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早在1958年,他就指出:“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学校,都不能降低教学质量。”“学校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不能说是成功的。”1978年,邓小平强调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够,发扬立志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很不够,生动活泼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很不够,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针对这一弊端,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他还说: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研究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高等学校的专业,哪些要合,哪些要分,哪些要增加,哪些要减少,哪些要取消,也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邓小平尤其重视教材的建设和改革。他说:“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有足够的合格人力加以保障。”“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他还提出,教育部要管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

同类推荐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本书设有宏观大势、国家治理、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透过“克强指数”看中国经济、从白皮书看中国司法改革的未来改革路线图、中国区域经济体发展报告等。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安得甜蜜凌千丝

    安得甜蜜凌千丝

    她刮坏了他的车,他却强行留她在身边慢慢陪他,车窗下来的那一刻便注定两人的一生,这一切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中的注定,到底是仇人还是爱人,是过客还是心痕……他步步为营攻略她的心,她慢慢沦陷在他的温柔里……(1V1,男女主身心健康,甜文)
  • 我自相思

    我自相思

    她是草原汗国的嫡出公主,金尊玉贵,弓马娴熟。一场百年不遇的风雪灾害让她的国家岌岌可危,为解万民之忧,她入关和亲,嫁给大燕帝国的摄政王为正妃。摄政王权倾朝野,后院充盈,来历众多,心思各异,与异族身份最尊贵的公主联姻引来各方猜测,朝堂风云变幻,王府风波迭起。公主本想安静度日,却总有明枪暗箭,风霜雨雪。看着满院子背景不凡、居心叵测的莺莺燕燕,她撕下淑女面具,恢复剽悍本色,宣布后院铁律,“想侍寝,先赢我。”
  • 对不起,我是天蝎座的

    对不起,我是天蝎座的

    。。。缘起缘灭——钟情白首再期时,相望如路人只叹望无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剑道化身

    剑道化身

    剑道化身,转世重修。大道通明,拯救众生。
  • 不灭毒神

    不灭毒神

    这世上什么最厉害?剑法?雷法?拳法?都不是,是毒。任你牛逼哄哄功高盖世,只要粘上我的毒,那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陈云:“说吧,你想怎么死?是化成脓水还是慢慢腐烂,我都能满足你”
  • 天王来了

    天王来了

    春晚:他一人就唱了5首歌,还兼晚会主持。奥斯卡:他是唯一没拿过奖直接成为第一评委的人。互联网:微博有多少用户不用看后台,直接看他的粉丝数就行了。没错他就是“刘云飞”是的你没看错……以上是意淫版本。
  • 武断天下

    武断天下

    天下苍生云云。谁又能主宰浮沉。看向氏家族向宇武破虚空,战尽苍生,重振家族。在天下至尊之路上演绎不一样的传奇。
  • 武侠之一念成王

    武侠之一念成王

    “为何我不能练气!”李南唐不止一次这样抱怨道。在这个武侠世界中,作为一个草根,即使他在奋斗,在努力,也依然无济于事,因为他是个废人,他不能练气!世人耻笑我为废!来日我必将成王!不能练气又怎样?照样掀起血雨腥风!照样使人闻风丧胆!
  • 妖国记事

    妖国记事

    离奇的夜晚,遇上离奇的妖仙,是难寻的仙缘,还是有所预谋?滚滚红尘浊浪,他深陷其中,又该何去何从?不一样的夜,不一样的人,为他的人生拉开怎样的序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