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4200000020

第20章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2)

第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能对经济发展起重大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就是说,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愈高,劳动技能愈强,所发挥的作用愈大。科学技术虽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本身并不是作为生产力的独立要素而存在的,它必须与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合理地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生产力,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的不断变革,改变着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不断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经验、技巧和能力,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所以,劳动者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否则,就可能被激烈竞争的社会所淘汰,也决不可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三,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这是因为: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来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工业现代化,就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当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组织管理方法,把工业建立在当代先进的技术基础之上,使工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先进水平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使工业生产的劳动手段、能源种类、生产工艺、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的一般物质条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很显然,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更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军事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活动和国防实力,对于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组织指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使我们进一步看到科学技术特别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正如江泽民1999年所说:军队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是当今世界军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防科技和武器发展是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来说极为重要。为了应付未来高科技战争,我国必须加强武器装备建设,努力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含量,这就更加需要发展现代科学技术。

2.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口素质的优劣;劳动者知识水平的高低、科技能力的强弱和国民精神面貌的好坏,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现代化建设成效的大小。在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20世纪50年代,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等以提高人口素质来形成的,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力资本的雄厚程度,而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的丰瘠和其他常规资本存量的多寡。而要厚殖人力资本,提高人口素质,归根到底又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居于至为关键的地位。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是把教育摆在事关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大局、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战略高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985年,他十分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发展经济、同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的辩证关系,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教育之所以在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

第一,发展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人才,特别是杰出的领导者和科学技术人才,对于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邓小平说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在二次大战后经济发展比较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重视人才的培养,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如今能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就是因为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1977年1月的施政演说中说:“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基本。”日本的人均教育水平较高,其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和研究生人数,每万人中所占的比例是我国的10倍多。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据统计,1997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14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7%,而发达国家的科技人员,一般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我国人才短缺相当严重。据有关部门测算,从数量上看,我国现有人才资源总量为4465万名,按照经济起飞时人才资源密度不能低于7%的要求,尚短缺1663万名。因此,只有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二,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大量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除取决于有没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外,就是要取决于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劳动者的素质,无论是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是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不可能自发地、凭空地产生,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劳动者的素质与生产率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按照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发展战略,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太低。统计资料表明:相对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来说,小学毕业生能提高生产率43%,中学毕业生能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生能提高生产率300%。从总体上看,我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在全部就业人口64724.47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共430.15万人,占总数的0.66%;具有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共781.83万人,占1.21%;中专程度的1342.44万人,占2.07%;高中程度的共5824.14万人,占9%;初中程度的共20913.86万人,占32.31%;小学程度的244.83.65万人,占37.83%;文盲或半文盲共10948.65万人,占16.92%。劳动者这样的文化素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87.06%)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者的素质除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这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

3.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人口增长过快且人口素质不高,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众多是我们的突出国情。人口众多,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个重要特点。据估算,早在公元前的夏商周时代,当全球人口仍相当稀疏时,中国的人口总量已达到1000万左右的规模。转入公元初年,当全球人口总数约为2.5亿至3亿时,中国的人口已达6000万左右。到了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进一步迅速扩大。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已逾4亿。而当时全球人口共约10亿至11亿。经过清代前期、中期的人口快速增长,在大约15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口以平均每50年净增1亿人的速度急剧地膨胀。到鸦片战争前,已成为世界上的“超级人口大国”。转入近代,由于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由于原来的人口基数大,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5.4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总量急剧地增长。从1949年到1989年,我国人口从5.4亿激增到11.1亿。40年间增长了1.05倍。平均计算,每隔7年,人口就净增1亿。到1994年,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1.98亿。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2.5亿。这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突出的问题。邓小平多次提醒全党,“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我们国家的两个重要特点,我们的经济建设要从这个实际出发。1980年1月,他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口众多,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第一,人口众多的客观实际,是决定我们进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根据之一。邓小平一贯主张,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说:“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多。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经济建设必须稳步前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企图通过大搞群众运动、“大跃进”的办法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方面的苦头。正如1987年邓小平所强调指出的:“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口太多,现在就有十亿五千万,增加人民的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内要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很不容易。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党中央提出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四个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充分考虑我国底子薄、人口众多这个重要特点的,是切合我国实际的。

第二,必须坚定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过去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其实地大物并不“博”。我国的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如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28%、32%、14%和32%。我国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是162种,按国际矿产品价格和国际水平的总回收率计算,其中45种主要矿产品的潜在价值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量计算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居世界第80位左右。煤炭资源已探明的储量是9724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70%。人均资源少,污染处理率又相对较低。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而目前工业污水处理率仅为68%,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只有30%左右的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得到处理。我国人口基数大,如果不加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必然影响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据有关学者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人口正处于一个倍增台阶的中点。随着人口惯性运动,中国将在21世纪的20年代至40年代相继进入人口三大高峰,即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0亿;2030年左右,中国总人口可能在15亿至16亿;204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3.2亿。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一人口增长趋势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据统计,我国自1971年到1998年的28年间,由于大力推广计划生育,少生了3.38亿人,从而使世界达到60亿人口的日子,被推迟4年到来。这一重大成果,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交流和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外部条件。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对外经济关系论述阐明的对外开放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要扩大对外开放……这是一个战略问题。”“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持久的战略方针,已经写进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之中。

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它和发展经济是什么关系?邓小平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和回答。

1.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类推荐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

    本书以“战后四大腐败案”为例,梳理了日本战后腐败现象发生的历史轨迹及日本社会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经验。书中高度凝练地展示了日本细密、周详的反腐败法律架构,还原与刻画了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行贿人、受贿人、办案人角色,并对战后日本政治生态进行了评述。
  •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本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商品和价值、货币和货币流通量、资本及其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积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等。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热门推荐
  • 废材逆袭:倾世七小姐

    废材逆袭:倾世七小姐

    【推荐新书、快穿系统:女配不正经】她是21世纪的金牌特工,不料真心相对却换来闺蜜的无情背叛。掉入乌山崖下,穿越到应府的草包废物七小姐身上。被庶母亲爹陷害,一只神兽碾死她们;被哥哥姐姐欺负?不怕,一个陷阱玩死她们;被弟弟妹妹辱骂?没事,一枚丹药整死他们。且看她在异世,玩的风生水起。
  • 盗者仁心

    盗者仁心

    生死一途,乃转轮回,夺精魄,窃精华,握思想,掌意志,控意念,控之极,破生死,为死侍。死亡,谁都没经历过,可是谁都感到恐惧,等到死了,也就是这样,不悲不喜,亦静亦痛,亦真亦幻。
  • 逆天驭灵师

    逆天驭灵师

    苏离,21世纪的天才驭灵师,却遭渣男和挚友的背叛,无声息地惨死于世间。这一世的归来,她为自己报仇雪恨,踩渣男渣女,修天下至宝,为所欲为,不受任何控制。潇洒人间。直到遇到了他们。强势霸道占有欲极强的萧。撒娇卖萌极度依赖的魅。冷漠强大为她不惜抛弃一切的阴间冥王以及温柔至极宠她入骨的仙尊。一世孽缘,又将何去何从?!
  • 校霸丫头爱上我

    校霸丫头爱上我

    无敌女校霸居然喜欢上一个弱弱的小男生?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小男生可以让女校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
  • 斗世狂傲

    斗世狂傲

    父母被害,母亲拼了命让父子逃了出来,父亲机缘巧合来到另一个世界,十八年后儿子又阴差阳错重回异界,慢慢揭开十八年前的谁是谁非……
  • 涅磐凤凰:美男师父独宠她

    涅磐凤凰:美男师父独宠她

    那一世,她是商业界咤吒风云的十八岁商业女霸头。那一世,她是人人唾弃的丑陋嫡女,被未婚夫与亲妹妹合谋被逼跳下悬崖…同名同姓,不同生活,一次浴室的摔倒,因此华丽丽地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成为了她…千年内力,倾诚绝世容颜,她带着血海深仇和谪仙般的极品美男师父华丽回归!“师父,墨宇翔那渣男太欠抽了!”“哦,简单,你明天就见不到他了。”“师父,梓玲那贱女人又犯贱了!”“给,这是九毒五浑散……”师父:丫头,这一生我只宠你一个………
  • 此情如初,故人未黎

    此情如初,故人未黎

    记者:请问季总第一次见到沈医生什么感觉?季黎:灭了她!记者:请问季总第二次见到沈医生什么感觉?季黎:睡了她!!记者:请问沈医生第一次见到季总是什么感觉?沈初:他肾不好!记者:请问您现在有什么想对季总说的?沈初:我错了,老公,我错了还不行么~一出意外,让她从锦衣玉食的沈家大小姐,沦为名不见经传的泌尿科女医生。一招绯闻,让她鲤鱼跃龙门风光大嫁。从此,他对她的轻宠诱爱,举世无双。等到食髓知味,方知……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终有一天,他走到她面前,四目相对之时,我们都知道,那不是相遇,而是归来……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血之祭祀:妖精武装

    血之祭祀:妖精武装

    妖精,一种奇异的,上个文明留下,依附人类生存并提供给人类强大力量以及特异能力的生物。得到妖精力量的人,被称作──妖精使,而附着在人身上,帮助人战斗的形态,则被称为──妖精武装。普通的高中生杜明,不小心被卷入两个妖精使的战斗……作者:捉老鼠的狗
  • 拟真网游之神武天下

    拟真网游之神武天下

    高频等离子推进器研发成功,星际探险不再是梦,三年后,联邦政府秘密研发了一款拟真游戏,让联邦最大的游戏公司不计成本全力推行,他们的的目的是什么?遭遇职场潜规则,失业青年杨雷茫然无助,看到网络游戏宣传,平时省吃俭用的杨雷决定花钱去体验,去发泄一下。拟真的游戏环境,真实的身体感受,杨雷挥洒血汗奋力拼搏,凭借自己越来越强壮的体魄、灵活的生意头脑,渐渐的,钱多了起来,收获了爱情,享受功成名就的喜悦,却有一天收到一张征兵令,强制被带离爱人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