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900000025

第25章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

伟大人物的思维不同于常人,比如邱吉尔。他在任首相之前,想实现什么愿望的时候,喜欢直接找最高领导,而不愿在一些顾左右而言他的庸人身上浪费时间。他对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者十分恼怒。正如中国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伦敦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法国政治家克莱蒙梭、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和邱吉尔三人去世后,相继来到天国门前。克莱蒙梭最先到,叩门要求进去。圣彼得闻讯出来,问他姓甚名谁,好去查查档案,看上帝赐给他什么奖赏。劳合·乔治也如此这般经历了一番。接着邱吉尔来了,他响响地叩门,圣彼得出来问:“你是什么人?我去查查档案,看上帝给你准备了什么奖品。”邱吉尔答道:“你是什么东西?快叫上帝出来!”他不习惯于按部就班,他的目光穿透一切繁冗,直达事物的本质。

艾赛亚·柏林称,“邱吉尔是一位超群出众的人物,构成这个人的要素既比常人伟大,又比常人简单。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具有超人的胆识、力量和想象力,他是国家造就的两位伟大的实干家之一。是一位感人至深的演说家,是国家的救星,既是现实中的英雄,又是具有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是当代最伟大的人中之杰”。

尼克松评价他的好朋友邱吉尔,“你只要用一会儿,就能发现他的全部缺点,而要发现他的优点,则要用整整一生的时间”。这与那些急功近利、哗众取宠者正好相反。伟大人物的各项施政纲领,是要通过巨大的代价和努力来引导民众、避免战争、实现和平、向理想的目标前进,非一朝一夕、一时心血来潮所能奏效,这就需要他有特立独行的勇气,有饱经磨难或被误解的韧性与襟怀,更要经历各种政治、经济,甚至生死攸关的种种考验与冲击。一旦历史证明他做对了,那么他的某项决策就不仅仅改变了某一国家、某一地域,而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许多重大决策。

武夫需要一个平台打擂,以证明自己的勇武和力量,领袖需要的是世界政治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诚然,时势造英雄,倘若没有使之成功的外部环境,人物将永远无法绽放他的光辉异彩。

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英豪,与领袖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爱迪生、贝多芬关起门来能够完成他的发明和惊世之作,领袖需要与人民沟通。然而,无论专家还是英雄,在他们辉煌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人们不熟悉的缺陷,这些“细节”淹没在他成功的巨大光环里,无损于他的伟大。

爱迪生从小耳聋,并没有妨碍他发明电照亮了整个世界;耳朵失聪的贝多芬,在一个茫然岑寂、黑暗的人生隧道里,谱写出令人类心灵震颤的伟大乐章。他们的成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天才的光辉早已穿越了地平线,达到了群峰之巅,在苍茫宇宙中闪耀。这似乎可与佛教圣徒圆寂后留下舍利子相媲美。那是天才加上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

我们华人祖先中,代代精英何其多也!孙子膑足,而著兵法;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腐刑,愤出《史记》……当然,假如这些人类精英不遭遇残酷的现实,那么,他们的人生或许平平,成就或许更加辉煌!

孙子兵法,早已被东西方作为战略谋略之精华,广泛研习运用。倘若以常人眼光,孙膑—一个双腿残废的瘸子,如何上得了车辚辚、马萧萧血雨腥风的战场?更何况要他来指挥体魄健全的千军万马?齐威王可以任膑为军师,因为他深深懂得,千军万马远远抵不上一个孙子。孙膑以“战胜而强立”服天下,设计大败魏军,留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的千古佳话,留下了庞涓殁于马陵道的著名战例。庞涓这个缺德无才的小人,忘记了鬼谷子老先生的教诲,全然不顾同窗之谊,以平庸善妒的小人之心陷害孙膑不成,反将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见,人不可欺,天亦不可欺。

战国时,齐相孟尝君结交鸡鸣狗盗之徒,各有各的用处。孟尝君的纵横六国、联袂攻守之策,孰非出于三千门客?

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伤心至极,无以慰藉,于是去看他的情人,意外地得到了一本《孙子兵法》,当即捶胸顿足,相见恨晚。说:“我要是早得此书,战争史就得重写!”

伽利略、哥白尼被神学的邪恶势力吞噬,正因为他们超前揭示了宇宙的真理,迂腐的遗老遗少们看到了自己的末日而恐慌至极,因此,他们以极端残忍的方式来消灭“异端”的精神乃至肉体,就不足为怪了。一个平庸的懦夫绝无此等不幸,因为他的平庸与怯懦保全了他。正如作家贾平凹的曲木、丑石之论。因为曲木、丑石不中绳墨,百无一用而得以保全自身。

伟大的灵魂是银河系永恒的明星。当然,我们周围更多的是拖着明亮尾巴、一闪即逝的流星。他们瞬间闪耀,旋即归于寂然,也曾赚得星的名声。

人们仰慕英雄、崇拜精英,他们大多从事创造性工作,以个体思维方式开拓事业。他们是超越万千选手的冠军,日日夜夜呕心沥血,就是要一举夺魁。他们不甘平庸,愿为人类作最大的奉献,乃至牺牲生命。可他们不同于领袖人物,可以带领民众一齐向前,有人或许视普通人为群盲或累赘。他们习惯了自己干,目光挑剔、求全责备、以己律人,这显然进入了一个误区。他们固执地以为1 1绝对=2.自然,1 1&;lt;2的情形是有的,或者1 1=0甚至于负数,那是无休止的内耗使然。

可是,许多宏图巨制需要集体的努力,团队精神更能体现现代生活的主旋律。团队精神之可贵,与上述观点恰恰相反,是1 1>2,或者>3,优势互补,效益倍增。

因为它能够发挥每个人的一技之长,可以形成激励互补机制,是任何个体力量难以企及的。就像地球物理工作者那样,将微弱的地震讯号迭加放大,就可以为地球诊出喜脉,找到金、银、铜、铁等各种矿产。而边缘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更能产生出新的物种与生命,强化生物优势。如生物学上的基因工程,事半而功倍,无疑会将漫漫的科学苦役之途大大缩短,令易折的尧尧精英之塔具备了庞大的支撑基座,功莫大焉。

鲁迅先生说过,不要以已律人。民国时期普遍行鞠躬礼,而有些人喜欢三叩九拜,那就让他磕头好了。现在时兴西洋文明坐汽车,有的人觉得坐轿子好,那就让他去坐轿子……

每一年,中国都有许多科研成果跻身于全球前沿,其中有很多是青年学子们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年轻人感知敏锐、精力旺盛,做了大量试验和庞杂的统计工作,弥补了导师的不足,师生的最佳组合最容易出成果。年轻人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他们的导师犹如望子成龙的母亲,循循善诱,教导学子,完成科学史上一幕又一幕精彩的接力赛。

人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实,皮匠再多也跟诸葛亮不搭界,这好比兽类中最聪明的猴子再多,它们的智商加起来,也不及一个人的智慧。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不是纯数量关系,无法讨论。

诸葛亮是精英,但不是完人。他听信了谗言,错认忠直良将魏延生有“反骨”,而设计于葫芦峪纵火焚寇,想做得不露声色,结果风云突变,天降大雨,令神机妙算的丞相自觉愧疚,无颜再见老将。他还有一个特点:从来信不过别人,凡事必得亲躬,结果年纪轻轻积劳成疾累死了。

这就是一代人杰的悲剧。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犯错误,而是对一切是非曲直麻木不仁、熟视无睹。

骏马能履险,耕田不如牛。

有人非要责备:这马总是惦记着四蹄生风,驰骋千里,有时还尥蹶子,难以驾驭,不像老牛那样,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好生走路。

宠物老实而且可爱,可它只能供人把玩于股掌之上。

假设骏马全都变成牛,世界该会是什么样子?

重要的问题是,需要一种兼容并蓄的胸怀和宽容精神。

将帅无德无才,苦死三军战马。世界之大,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如果栽到一个蹩脚的驭者手里,恐怕尚未扬蹄,便被他一顿猛鞭给抽死了。遭遇不测的马想找上帝评评理,可是妈妈告诉他:“上帝本来就是个昏君。上帝活了几千年,早已老眼昏花、糊里糊涂,整天糊涂官乱判糊涂案。要么无休无止地给你拖下去,要么各打五十大板。”

黄河经过了九曲十八弯,依然奔向大海,不失母亲河的伟大。唐僧师徒西游,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不到真经,少了一难都不行。我们人类,在茫茫浩渺的宇宙间转瞬消亡,多么渺小而微不足道。从蹒跚学步,成长成熟,哪个人没历练过人生的九曲十八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

人生有许多“缘”。相逢相知是缘,相处共事也是缘—机缘。短暂人生中,机也少有,缘也难求,珍惜每一个天赐良机,生命该怎样的辉煌无限!现实中,牛也可贵,马也难得,牛马相携,共奔未来,生命之河奔腾不息,涓涓细流汇成洪涛奔腾入海,那是怎样的波澜壮阔啊!

有一则寓言,讲了马、牛和伯乐的故事:

马陷牛群,谁也不舒服,旁边人看着也不像。

伯乐击掌叹息:“呜呼哀哉!马吔马吔,你也该听听群众意见才是,莫因了你一己之率性而破了规矩。总想四蹄生风,那哪儿成啊?夫子曰,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嘛。”

马打着响鼻,似乎懂了一点儿,却也不甚明白。“您老不是教导我,从小要练好脚力驰骋千里么?生来就没教我犁田的技能啊。牛伯伯稳健了一辈子,他说改革年代,快马还要加鞭呢!莫要学他了。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磨完了性子学犁田,再练基本功,岂不误事?荒废了这多年历练的功夫,我倒没什么,只是觉得与您一贯的教导不符。您放出去了那么多马,再放我一马又何妨?您连毛驴都放出去了一大堆,又何曾怕过什么?”

伯乐沉默有顷,然后抚掌大笑:“有了!有了!你是很有潜力的啊,就顾全大局、权且忍耐。来日方长嘛,至不成,待你百年之后,我给你厚葬,竖碑立传、封妻荫子,让你享尽哀荣,还可以来个最高规格的追认。你看可好?”

马昂天向野,长啸一声,忽尔倒地,双泪长流。再看那眼中流出的竟是鲜血!喷射得伯乐一脸一身。

俄顷,訇然倒地的骏马似乎突突突地动起来了!继而,像齐天大圣变着戏法儿,那身上的无数毫毛变成了猴子。不,变幻出无数红鬃烈马,腾腾生风,又像跳跃的火焰,幻化成一群不羁的丹龙赤浪,汹汹涌涌,滚滚滔滔,摧枯拉朽,冲破篱障,扬蹄而去。那火焰般灼人的热浪灼痛了伯乐老人家的眼睛。他低头沉吟良久,感叹这改革年代真是不可思议。

咦?眼前一片腥红。接着什么也看不见了?!唉,不看也罢!老了!老眼昏花,不中用了……也罢!若论风光,我老乐也早就风光过了!即便是现今的欧风洋韵、四海五洲,也都领略了个八九不离十……走,找好龙的叶先生杀它一盘!

老伯乐掏出手机,拨通了叶公的电话。

同类推荐
  •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更甚。这本书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作者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从历代的传奇、小说中选取与这些常用词有关的故事继续阐释,更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品味宋词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为读者呈现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 紫葡萄绿葡萄

    紫葡萄绿葡萄

    李凌,男,汉族,陕西临潼人,1936年生,笔名野木、荒沙,号风竹斋主。1959年毕业于西安美专中国画系,后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作品曾多次展出,发表在省、国家级的展览会和报刊杂志上。曾随作品赴新加坡、香港展出,被国、内外许多朋友收藏。出版有连环画《黎园红哨》、《杨贵妃》书画册。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热门推荐
  • 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青春,只是一段人生的成长和经历,但是它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我们慢慢老去,不在年少轻狂,却发现身边的人都在改变。那年,那事,那些人,都曾年少轻狂,那年,那事,那些人,都曾爱恨分明,那年,那事,那些人,都曾逝水年华。芹菜问我:“十三,如果你们不轻狂我会爱上你。”我只能苦笑着说:”他们都是我兄弟,我这一生注定为他们荡漾。“
  • 流年已逝

    流年已逝

    她,时而逗比,时而高冷,害怕失去,也害怕拥有;他,面瘫寡言,在解密之时却格外话多……他们共赴凶险,却因为一张薄薄的化验单,分隔异地,不再联系……
  • 女人让我狠狠疼你

    女人让我狠狠疼你

    豪门千金李唯爱在一次醉酒中撞到一个人,撞到还豪气的甩给人家十万块钱,十万块啊,呵呵,你这可是看不起人了喔,于是接下来家族生意遭到打压,李唯爱看着男人:算我错了对不起.........男人看了看她:要原谅也不是不可以.........
  • 一个写手的故事

    一个写手的故事

    第一部分2016年,他30岁,她22岁。他,生意失败蜗居出租屋,码字为生;她,大学毕业,正值青春灿烂。游戏与现实中奇迹般的邂逅,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在爱情中相互拯救,勇敢前行。坎坷的往事、前路的奋斗、生活的幽默与惊喜。交织着离奇的身世、上溯数代人的命运纠缠,惊人的身份变迁、夹杂着两国间的恩怨情仇……他们能否坚持初心?第二部分来自银河联邦象征性的救助,沦为难民的地球幸存者在星际社会中艰难前行。虽奔波于生计,却心存重建地球的梦想……第三部分黑洞爆炸,时空回溯,重生于2004年。他变回18岁的少年,她是10岁的可爱小萝莉。保留了上一世的记忆与能力,他们将抒写新的故事……
  • 推仙道纪

    推仙道纪

    极空有神仙,神仙靠人推,人推推仙票。海市蜃楼起仙风,神树境上求推仙、东南尖,五片城,欲望沙海难欲望、西雅图,七心池,清新雪原无清心、天榜轮回动天地,通宇连宙化凡尘。
  • 暗香

    暗香

    李晓露是市长千金,宛山鹰是军人后代,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张悠然是李家保姆的儿子,他对李晓露由最初的隔阂、抵触,渐渐产生爱意,一心追求。十四年,三个人在感情的纠缠中痛苦不堪,又终于峰回路转……
  • 世界经典战役之抗美援朝

    世界经典战役之抗美援朝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根据朝鲜金日成首相的请求,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帝侵略。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至此,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我们十五年的约定

    我们十五年的约定

    一个女孩从高中成长和改变的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苦涩、有暧昧、有挣扎、有放弃、还有辛酸,但心里始终不变的是十五年后的约定和对一个人的执着。
  •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生在中国》堪称“中国的《战争与和平》”、“中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生在中国》的作者文方女士可称为“当今林语堂”(中国新文学巨著《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之作者)、“中国的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美国名著《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之作者)。”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