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300000002

第2章 潜藏在心底的感激

每每怀着感恩之情忆起文坛前辈时,总会有个人浮现在眼前,他,就是周明兄。

那时我在工厂里看大门、烧锅炉、打扫卫生。我们有一个松散的文学沙龙,他们写诗,我写小说。说实话,尽管我们写,但都很迷惘,不知道中国在哪个时辰、哪片地里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77年。这是个风云际会的年月。“文革”的游戏显然已宣告结束,而新的游戏尚在酝酿之中。毕竟“两个凡是”还像利剑一般悬在高处。但有些苗头已初露端倪。如这年8月宣布恢复高考,但我那时已是30多岁的人了,每月只拿26元工钱,学费是没地方出的;就是自打那年9月中旬始,冷空气席卷大半个中国,大面积霜冻造成严重的灾害。看来粮票制和副食匮乏还要延续下去;11月,驻各大专院校的“工宣队”撤出学校;12月10日,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提出“平反冤假错案”……

虽然我们在写,多多、江河、林莽等人在此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如今被称为“朦胧诗”的诗歌。我呢,也写出了后来被称做“伤痕文学”的短篇和中篇。但是,何时能发表呢?那时我们最核心的迷惘是:新的游戏规则何时才能冲破旧游戏的樊篱而蓬勃开展!怀着“新竹恨不高千尺”的迫切愿望,我们随着历史的潜流涌动着。

上班间歇,我总会蹬着自行车到北海西门附近的北京图书馆阅览室里去浏览文学期刊。那一年,《人民文学》没有让我留下有印象的作品。1978年1月初的一天,我又坐在那个充满油墨气味的幽静而神圣的阅览室的座位上,打开《人民文学》1978年第一期时,一个充满新颖的标题—歌德巴赫猜想—映入眼帘,作者徐迟。他不是写诗和散文的吗,咋写起报告文学来了?于是读下去。我被震慑住了!这个题材,那么敏感,那么尖锐,那么挈领提要地将当时中国的历史及人文状态呈现出来!这是个信号!文艺界面临冲破!

很多人大概会说,这有什么呀,不就是发表一篇文章吗?碰巧有人投来了稿子,你发表了,不就结了吗?事情也许可以这样,但我不这样理解。我必须说出我当年读此文的心情:我在图书馆的座位上,能感到自己双眼炯炯有神,捕捉着那文章的每个字句甚至标点符号。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一些话语,如“茂郁山林已成为悲惨世界”:“他时常被惊慌和迷惘所征服”;“他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他反而取得成绩。而现在呢?应有所警惕了呢,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

出了北京图书馆,我便买了这期《人民文学》,旋风一般纠集了几个朋友,口若悬河地倾倒着我的感受。这是一篇好文章,是像报春的布谷鸟般的美好的啼鸣,1978年的第一声啼鸣,我们的春天不远了!由于说得兴奋,我们又去当年简陋的饭馆里喝着二锅头畅谈到深夜……爱屋及乌,我想进一步了解到此文发表的背景,后来知道这篇文章的责编是周明。周明,我一下就记住了!这个责编,真有水平!在当年那样的形势下,如果没有相当的胆识和政治嗅觉、对全局的把握能力,是不可能抓住这样的稿件的。为此,我感激他,当年我们这些迷惘的文学青年都感激他!

后来《人民文学》小说组的编辑朱伟成了我的好朋友。一次在我家,我谈起了周明,谈到《歌德巴赫猜想》。他说,是的,你说得不错,周明很有远见!陈景润这个题材也是他选中的,徐迟也是他跑到南京去给请出山的。甚至去联系采访也是周明打的头阵,最初去,人家还不接待呢。甚至有人说风凉话:“白专”人物有什么好写的?!那年月,办点事容易吗?!但是周明,就是有锲而不舍的劲儿,死缠猛追,终于攻克了采访的壁垒……

如今,周明的新书出版了,其中有一篇也提到《歌德巴赫猜想》问世的经过。我读着它,涌现出多年前让我激动的场景……多年以后,我也成了编辑,无形中,我将周明当做我的精神标杆。我知道,“文如其人”进而转化一下,也可叫“编辑所编文章亦如其人”,虽啰唆,但实为我的座右铭。我觉得,周明的传承正在这,我能不对他心存历久弥新的感念吗?

同类推荐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恰同学芳华

    恰同学芳华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分为回忆篇、心灵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的鲁院、摇曳在风中的铜铃、鲁院——我一生的梦、生日、鲁院日记选、鲁二期的“第一课”、我的两个同学师傅、非常爱情等。
热门推荐
  • 海林之森

    海林之森

    爷爷的书架上珍藏了无数的书籍,每当我静静的站在书架前,就会想起爷爷曾经为我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年轻时与奶奶相遇的那片蓝色森林。
  • 末日重生之洛羽轩

    末日重生之洛羽轩

    洛羽轩他经历末日的洪水重生回到末日前半年,重生后他得到秘宝,遇到强大的小攻,带领家人朋友躲过末日的洪水,在末世生活下来的故事。(这是我的处女作,有哪里不好请包涵,谢谢!)
  • 闪婚密爱:早安,小娇妻

    闪婚密爱:早安,小娇妻

    她不过是往总统套房送瓶酒,就莫名其妙失了身。令人意外的是,再见时那个把她吃干抹净的男人竟然成了自己的相亲对象?啥?家族企业濒临倒闭,还只有他能挽救?迎上男人投在自己身上狐狸般的眸子,谢蔷薇下意识地用双手掩住自己36D的胸部,态度坚决:“那我也不要!”男人勾住她的腰倾身压过来,唇角邪肆:“本少看上的女人,从来都逃不掉。”……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成就他们的婚姻,当真相被揭穿,她最终选择带着满身伤痕离开。岂料,五年后她牵着粉雕玉琢的小娃儿会与他再次与相遇……
  • 与企业家谈经论道(第三辑)

    与企业家谈经论道(第三辑)

    本书系李亨道、杨致远、陈育新、陈文琦、冯仑、吴鹰、刘广迎、郭凡、房明银等11名企业家关于企业管理的访谈录。
  • 我的法学日记

    我的法学日记

    利用平台,记录大学生活,顺便学习我的法学知识,话不多说,走起。
  • 等待:回眸见你微微笑

    等待:回眸见你微微笑

    板凳上的喵(路小蔌)“这个送给你。”男孩说,“哇,好漂亮的项链啊。”女孩说,“我要走了,落儿”男孩吱吱唔唔地说,“不要,落儿不要小呆子走,小呆子是落儿最喜欢的人……”女孩哇的哭了,男孩见女孩哭了自己也哭了……在分离十二年后,他们又一次的偶遇重逢。他们还能认识对方吗?她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了,他也不再是那个活泼的小男孩了,久别重逢是爱还是恨呢?……“洛亦泽,我为你哭过两次,第一次是我的盲目,第二次是我的愚蠢,我绝不会再为你哭第三次”说完,她转身头也不回就走了,可是就在她转身的那一刻,她的眼角闪出一滴泪光,太阳斜射过来,格外的刺眼……
  • 刀笔邪神

    刀笔邪神

    说的是武功天下,说的是情爱天涯。红尘滚滚远逝,人如黄鹤一样却不愿割舍它。理还乱的国仇家恨,解不开的心头疙瘩。刀光剑影中,谁骑着一匹红色的蒙古马。说的是东奔西走,说的是打打杀杀。无怨无悔,似白玉无瑕。既然追随了你,少女的情怀尘封在青峰谷涧下。祥云片片舒展着梦幻的翅膀,绿色温馨中泪眼依旧花花。这颗芳心,永远承载着不尽牵挂。
  • 君之贝贝

    君之贝贝

    女主很小白,男主很腹黑......女主长相太容易被人误会了π_π某次的聚会,一个人拍着莫君的肩膀说:“嘿!什么时候生的女儿啊!?”某俩位。。。。。。
  • 邪尊猎妻:萌萌杀妃枕边靠

    邪尊猎妻:萌萌杀妃枕边靠

    她本是某个世界的多情杀王一个机缘巧合离奇的她重生在古代。他本是高高在上的绝情的神界幽王,心却一次又一次的沦陷在她身。在她成长之前他护她爱她辅她。“小邪子,我想与你携手共同看这碧落黄泉人是人非”“......忆语,只要是你我都愿意,该洞房了小忆语”“.......卧槽,放开我这个女孩,让衣服回来,唔,啊”“娘子身体比较诚实可爱”“混...蛋”
  • 无限可能性的魔法

    无限可能性的魔法

    轻小说的文风,讲述的是不会魔法的孤独少年在魔法的学院留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