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300000017

第17章 在攀登的阶梯上

内蒙古海拉尔冰天雪地的严冬。

早上不到5点钟的天空黑得就像柴灶的锅底。一个小姑娘和一条叫“力力”的狗的身影随着农舍的木门吱吱呀呀地吟唱闪到旷野里。两个影子沿着曲曲弯弯的小路来到冰封的伊敏河床上,只见那个小姑娘将一块两尺见方的棉垫子展开在冰面上,然后她匍匐上去,将梳着两个小辫子的脑袋朝向冰面。接着,一个稚嫩的咿咿呀呀的的声音便在冰面上传扬开来。

在晨曦未现的凌晨,那个小姑娘就这样喊着嗓子,一直到老阳将朝霞赶出地平线,直到老阳高高地悬在天空,直到农闲的村舍里冒起炊烟。看看面前的冰面,已经被自己喊嗓子呼出的丹田气冲出了碗口大的冰坑,她才直起腰身。这时她才感到膝盖和脚尖冻得生疼。鞋尖上已经挂满了白霜。但她只是“力力、力力”地叫着那只花狗—她的保镖,两个伙伴在晨光的笼罩中,蹦蹦跳跳地朝家走去。

小姑娘叫张秀云,不到十岁的年龄,却已经是海拉尔京剧艺术学校的学员了。放寒假前,老师说,功夫要天天练,最好是“吊冰窟窿”—就是跪在冰面上,脸朝着冰面喊嗓子。说这样喊出的嗓子“扛活儿”,就是你登台唱上一天,嗓子也不会“劈”、“哑”。

她要强,对父母和老师的话特别信服。她相信只要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去做,一定错不了。既然“喊冰窟窿”能让嗓子“扛活儿”,她就要全力以赴地去练。果然,原本就有副好嗓子的她,开学后唱起段子来声音高亢嘹亮、清雅宛转。很快她就成了班上的尖子。

她从小喜欢演唱,这还真有赖她的父母。她至今记得,妈妈一有空就带着她去看演出。舞台上走马灯般变幻的场景,让小秀云如醉如痴。她瞪大乌黑的眼睛,仿佛要把舞台上的一切都牢记在心。那时她实在太小,妈妈只好把她的大衣脱下来,垫在座位的扶手上,这样她就能看清楚舞台上的一切了。

她的妈妈会唱会跳,爸爸拉得一手好京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秀云当然看得最多的是“样板戏”,无论是收音机还是广播宣传里,一天到晚都是样板戏的唱腔。小常宝、李铁梅角色的唱段她张口就来。

由于生得伶俐乖巧,刚进小学校门,她就被老师“送”进了校演出队,很快就成为主角,无论是领唱还是领跳舞蹈,都非她莫属。虽然那时她没经受过专业训练,但凭着天赋,她将一切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上四年级时,正赶上海拉尔京剧团招生,已经在戏剧表演方面展露天赋的小秀云被推荐报名了。考场上,她表现十分出色。监考官们对这个欢快活泼小姑娘很是偏爱,他们逗她说:“再唱段小常宝,要不就因为你年岁太小不收你!”她便极其认真地演唱起小常宝的唱段来。她很顺利地进入了“内蒙古海拉尔京剧团艺术学校”。

秀云虽然年岁小,但已经历经坎坷了。就在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去世了。这件事给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甚至不想上学了,毕竟她是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经济来源也断了。一直操持家务的妈妈为了挣钱养家,刚刚找了个糊纸盒的工作,谁来照顾弟弟呀,当然只有自己了……但当她把这个想法跟班主任王老师说了之后,王老师说:“退学更没出路!你来上学,排练节目时就带上你弟弟吧。家里越困难,你就越要拼出个新天地!”

为此,她至今感谢那位王老师。在班上,她又是学习委员又是文艺委艺。她带着弟弟上学、练功,又负责班上的一些事儿,放学她就带着弟弟回家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她心里说:我是长女,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老师说得对,我一定要打拼出个新天地!

时光就这样匆匆流过。三年后,她终于可以从剧团里领工资了!记得第一次将工资领到手时,她高兴得心都蹦到嗓子眼了!26块钱呀!她想象着把这钱交给妈妈时,一家人会怎样地高兴,会不会把她抱起来举到天上呀!点着,想着,然后满怀喜悦地将它们装进自己那个红布娃娃钱包里。这时,老师让孩子们集合练功了。她顺手将钱包放在窗台上,跟着同学们排着队跑上几步就翻个“虎跳”。她是那样投入,以致将这头一笔工资和红布娃娃钱包忘到九霄云外。直到下课,她才想起工资和钱包。赶忙跑到窗台前,哪里还有钱包的影子!想到将空手去见艰辛的妈妈,想到曾经希望看到妈妈欣喜的眼睛,可现在……她不禁哭了起来。事情很快让老师知道了,在剧团里一说,包括老演员在内的所有剧团成员,便纷纷解囊,最多一位唱花脸的老师硬是从自己不多的工资里拿出50元钱捐给她。最终所有捐款共计97元!比她第一笔多出几倍!老师带着她和这些钱回到她家,当把这一切告诉她妈妈时,妈妈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当年那些遥远而温馨的回忆常常激励着张秀云。在张秀云看来,她的运气真是不错,总是遇到好人,无私地帮助她的人。“其实,我特别清楚,人家那么无私地帮助我,是希望我能有所成就!所有的帮助就都成了对我的激励。我永远都感谢他们。”

凭着天分、刻苦、执著,更凭着老师的指点和栽培,张秀云很快就凭着成功出演各类角色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观众誉为“草原一枝花”。在同事和观众眼中,她音色甜美、悟性极佳。在剧团的老前辈们眼中,她就是“吃这碗饭的虫儿”。但张秀云心里清楚,光靠天赋条件是不能成为好演员的。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她每天坚持基本功训练,打旋子、倒扎虎等较高难度动作她也都一丝不苟地反复苦练。几经寒暑,她成了团里的尖子。1987年,她由海拉尔市京剧团调到鞍山市评剧团。

尽管改行唱评剧,但由于她的京剧功底扎实、音色独特,又凭着对舞台艺术的执著和超众的悟性,唱起评剧来也是得心应手。她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被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看中了,有幸身受“花派”开山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她在演艺生涯中屡克难关、攀登高峰。1991年,她在花老师悉心指导下,带着“花派”代表剧目《茶瓶计》中的两折,参加了文化部主办“全国评剧青年演员大赛”,技压群芳,获得一等奖。翌年,她正式拜花淑兰为师。这阶段张秀云真可谓成绩卓著,在她先后演出的将近数十出剧目中,均被委以饰演一号角色的重任。相继在内蒙古海拉尔市及在鞍山市评剧团先后主演京剧如《杜鹃山》中的杜小三、《盘石湾》中的海云、《玉堂春》中的苏三、《白蛇传》中的小青、《红灯记》的李铁梅等,在《茶瓶记》中的春红,《打金枝》中的金枝、《花为媒》的张五可、《雷锋的童年》中的雷锋等主要角色。并因此而获得“勤学苦练、热爱事业标兵”的省级表彰殊荣。1995年7月,她又获得辽宁省戏剧玫瑰表演奖,并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1996年,她又相继获辽宁省特殊贡献奖、钢花贡献奖。

这个来自大草原的小姑娘如今当真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名声鹊起了。就是1996年,如日中天的张秀云接到消息:为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0周年,中国评剧院改编并恢复了《金沙江畔》的演出,她作为特邀演员进京饰演“珠玛”;该剧60年代曾是我国小白玉霜、新凤霞、谷文月等一大批评剧表演艺术家的合作精品,是现代戏的代表作,而珠玛又是该剧的一号主角。

张秀云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40年来,众多名角相继所扮的角色均已塑造出艺术高峰,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自己再次出演,成吗?演砸了可……她实在不敢多想。但她也兴奋:北京,那是人才荟萃之地,自己能被挑选出演此角色,说明自己还是有实力的。只要虚心向前辈学习,刻苦钻研,是一定能够胜任的!她认真研读剧本。藏族土司的女儿珠玛显然是个傲慢、任性的贵族公主,又是个豪爽、可爱、沾点“野味儿”的纯情少女。该剧表现了珠玛对红军由误解、仇视,到理解、热爱的情感历程。她知道,她要一改往常秀美、俊俏的扮相,展示给观众的是一种粗狂、洒脱的视觉形象。

在中国评剧院的一间几平方米的宿舍里,远离家人的她只是埋头磨炼。她已融入珠玛的身心,以致有多少次在睡梦中她都被“珠玛”惊醒,披衣下地轻哼着唱词又走进戏中。在谷文月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她汗流浃背地刻苦排练,同时还与导演反复磨合。在专家和领导的多次审查后,终于快到“好戏开锣”了!谁知好事多磨,一次彩排时,她不慎跌倒,造成右膝盖半月板损伤!以至她每一举足,伤处便钻心地疼痛!能就此放弃吗?放弃,在她人生的字典里,压根儿就没这个词儿!古文月老师问她:“你能行吗?”她说:“没事,行。”她装作无事一般坚持排练。可以想见,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她心中默默地念诵着“戏比天大”,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我一定要将更好的奉献给广大观众,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师父谷文月呕心沥血的谆谆教导。

5月19日,北京城南新落成的中国评剧院大厅华灯辉煌,花篮簇拥。随着徐徐拉开的帷幕,舞台上出现的是夕阳映照的辽阔草原。“穿丛林越峻岭疾如飞鸟”的清亮唱腔,由远到近,只见珠玛一派贵族女子的气势,带着草原的“野劲儿”亮相了。观众们沉浸在她表演、唱腔艺术中。全剧的精彩唱段之一应属“格登太子”一段,又是集中表现珠玛、将人物情感世界推向高潮的唱段。几十句的唱词,张秀云唱得声情并茂引起阵阵掌声。但没人知道,直至开戏前她才让医生打了“封闭”,在台上,生龙活虎的张秀云早就将病痛抛到爪哇国里去了。这场戏是现场直播,张秀云的《金》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北京接连演出50余场。此剧受到了包括北京市长在内的各级领导的盛赞,专家们更是从艺术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还点名接见了张秀云。

各界肯定的声浪纷至沓来,中国评剧院破例将这位人才“挖”进京城。

在网上搜索“张秀云”三字,会在相应的条目下看到如下文字:

张秀云于1996年调入中国评剧院。主演了《水冰心抗婚》、《杨三姐告状》及农村题材的小评剧《谁当家》,并为市、郊区文化馆指导培养了同类角色演员约二十人。

2002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评剧节中饰演评剧《曹雪芹》女主角胭脂,荣获演员一等奖,该剧同时获得河北省第六届戏剧节一等奖,此外,该剧还作为文化部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优秀剧目在京演出,她本人因此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局的表彰及奖励。

在中国评剧院2004年排演的《刘巧儿新传》中扮演了B组75岁的“老刘巧儿”,一直以花旦、闺门旦应工的她,突破行当,接受挑战,连演60多场获得成功。通过饰演“老刘巧儿”,拓宽了她的戏路,延长了她的艺术生命,是她在艺术上日趋成熟的一次巨大飞跃。获奖情况:

1991年在《茶瓶计》中饰演春红获得文化部全国评剧青年大赛一等奖。

1995年7月在《花为媒》中饰演的张五可,获得辽宁省戏剧玫瑰表演奖后,在1996年,相继获辽宁省特殊贡献奖、钢花贡献奖。

2002年在《曹雪芹》中饰演胭脂,在第三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荣获优秀表演奖。同年该剧在第六届河北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2004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中荣获金奖;

2008年荣获第八届“中华世纪英才荣誉称号”;

2009年荣获第九届“和谐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

“唯有源头活水来。”

张秀云知道,自己的一切成绩,都跟老师们无私的栽培离不开。

令她难以释怀的就是师徒联袂出演《杨三姐告状》。那次,剧院复排《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老师主动提出率弟子张秀云合演,一是答谢多年来观众对她的厚爱,二是要向观众正式推出她的学生—“新派”第三代传人张秀云。这次师徒要同台合演“杨三姐”,张秀云既高兴又紧张。因为只有20天排练时间,而且没有彩排。她三次去老师家求教,谷文月老师一个字、一个腔、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地传授。她要求她表演细腻,唱功则或快或慢、或高或低,要在舒展中听优美,在激昂间觉振奋。在舞台上,张秀云终于将这一唱段演唱得心语如歌、情感全场。新凤霞看了演出特别兴奋,称赞新一代演员在进步,评剧大有希望!

师徒同演的“杨三姐”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谷文月笑了,因为“杨三姐”已经后继有人。张秀云发自内心地总结道:“从排练到演出,我都是终身受益无穷。”她发誓要成为谷老师那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她同样也忘不了恩师—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还是在从师花淑兰唱京剧时,根据多年的舞台实践,张秀云觉得,按自己嗓音条件,学习“新派”更能发挥所长。但按戏曲界的老规矩,“改换门庭”不仅老师难以接受,而且还会引起非议……几经考虑,她还是把想法跟花老师说了。没想到,花淑兰老师不但当即同意弟子可以“改换门庭”,而且愿意尽快促成此事。她亲自找谷文月谈徒弟的演唱风格,并于1996年1月,促成张秀云正式拜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第一代传人谷文月为师。想起这一切,张秀云说:“没有花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多年来,张秀云在全国各省市获得各类奖项多达20余项!张秀云被北京民盟吸收为盟员。她积极参加北京民盟市委、统战部及西城区委组织的“三下乡”义演活动及部队慰问演出。把评剧艺术带到山沟里、老乡家、敬老院等“老少边穷”之地……

成功,并没让张秀云止住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探索。恩师们“活到老、探索到老”的精神始终在激励着她,张秀云仍然日以继夜地为了评剧艺术、为了观众在四处奔波着。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生命跳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生命跳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莫言对话新录

    莫言对话新录

    “如果写小说是过大年,那么写散文是我的春天,对谈就像在秋日”,在小说之外,著名作家莫言为我们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热门推荐
  • 今昔河西

    今昔河西

    不知因为何原因,开着车子的她被撞到在地一命归西。再次醒来,看到的确实已经成为青楼头牌的自己。一座处处阴谋的华贵青楼,镜子里研丽的人不是自己,同时却一定是自己,她在心里浅声呢喃,回过身,看到了个让她把歌曲由相思换成河西的人,道:“你怎么会来?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仔细听着仿佛又不真切。“真的不想见我?”“……是”“你会后悔这个决定的。”口气里满是不可一世的笃定。
  • 总裁,爱上瘾

    总裁,爱上瘾

    新文:绯色豪门,总裁画地为婚,请戳其他作品,瞬间穿越~~赫连城怒不可遏,该死的女人,敢羞辱他!让他抓住,她就死定了!她翻了个白眼:“逮到又怎样,你还得再给我偷一次!”五年后:齐小乖:“妈咪,这个叔叔好帅哦,我要让他做我男朋友。”齐夏:“你知道男朋友是什么意思?”齐小乖:“男朋友要像妈咪这样给我做好吃的,像哥哥这样帮我修理欺负我的人,像翼哥哥这样给我买很多很多玩具,像北堂叔叔爱妈咪一样爱我……”赫连翼:“你缺的不是男朋友,是奥特曼。”齐小宝:“妈咪,我要帮你沟引赫连城,等你生一二三四五六七个宝宝之后,再狠狠的甩掉他!”齐夏:“为什么?”齐小宝:“谁让他当年抛弃我们母子,我要报复他!”赫连翼:“喂,不许欺负我爹地!”
  • 主管修炼

    主管修炼

    包含了丰富的方法、工具、案例,帮助新晋主管更快、更好地完成从一名优秀员工到一名合格部门主管的转变。本书所提到的问题都是新晋主管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所介绍的方法和工具非常实用,是新晋主管的必备参考书和学习资料。
  • 老公不负责:女人,给我过来

    老公不负责:女人,给我过来

    “女人,你……你竟然给我下药!”这是她17岁时,他冤枉她的话。他残忍的夺走她的初次!“女人,一夜六百万。”八年后,他犹如恶魔般的现身,他把她囚禁,折磨她,羞辱她。他一次次地侵犯着她的尊严。他心中的压抑的恨,直到把她伤的遍体鳞伤……幡然醒悟的他,以为她会体谅他,她也会等他。可是为什么一转身她就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原以为想要的触手可及,谁知一转身,就已经是远在天涯!
  • 我欲爆天

    我欲爆天

    落魄的皇子沦为宗门的外门弟子,家中又遭逢灾难,他自己却没想到,捡来的一块天外晶石让他开始崛起之路。金色手指一出,妖兽的屁股立即炸开。然而这不是最强的,这手指不仅能爆开妖兽的屁股,人的屁股也一样爆开!管你什么天才妖孽,挡我路者,通通给我爆开!就算是老天,咱也爆给你看!
  • 女神的贴身经纪人

    女神的贴身经纪人

    青涩的兄弟情义,是难以磨灭的回忆。潮起潮落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激情。从小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的林磊,在生了一场怪病之后,莫名多出一些不属于他的人生经验。澎湃的欲望中,谁与我并肩,奔放的岁月里,又有谁与我追寻心的方向。浪荡败家的叛逆之心,波澜壮阔的金融之路,股海商海的强力战斗,恩怨情仇的利益纠葛。江山如画,美女如诗,风起云涌,鹰击四海,自在至上。权财无边无尽头,享受方觉江山美,且看我们所缔造出的盛世辉煌。
  • 逍遥小神医

    逍遥小神医

    老村长新娶的俏媳妇半夜敲响村医赵铁柱的门,说今天村长不在家,去给她看那到底得了啥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寻找河神库八

    寻找河神库八

    故事描写一位来自古代的鬼魂穿越时空,来到现代所引发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 九极星噬

    九极星噬

    一个星力文明繁衍至极的世界,一个群星陨落的梦,一条被诸神遗忘的修炼道路-------吞天噬地,走向诸天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