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9300000010

第10章 进军非洲攻占卡萨布兰卡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巴顿担任了美国第一装甲军军长。1942年11月7日,夕阳西下后不久,摩洛哥的人们从无线电广播里收听到一句不断重复的暗语:“罗伯特到来!”这是英国广播公司对被轴心国占领的国家的所有广播中都经常穿插的一种简短的讯号。一般人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密语方式,他在告知这些国家的地下反纳粹武装,准备迎接预定的作战计划。摩洛哥原是法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法国向德国法西斯倒戈投降,摩洛哥接受了法、德双重的“和平”统治。现在,“罗伯特”要来解放这片土地了。那些摩洛哥地下武装成员纷纷猜测,电波里代号“罗伯特”究竟是谁呢?“罗伯特”,其实就是巴顿,同时也是同盟国秘密拟订的“火炬”作战计划的代号。“火炬”计划的目的是派出一支特遣部队在北非登陆,建立一个战略据点,为今后反法西斯的大反攻作准备。“火炬”作战计划的酝酿和筹划经历了近半年时间。“火炬”计划的登陆地点选定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这方面,英美分歧较少。但在具体登陆地点上,双方却各执己见。英方主张部队应全部在地中海沿岸登陆,迅速抢占突尼斯,美方则坚决主张在卡萨布兰卡登陆。

经过激烈讨论,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双方决定分三路在法属北非登陆。

巴顿指挥西线特遣部队,由美国本土出发,横渡大西洋,在卡萨布兰卡登陆;弗雷登道尔指挥中线特遣部队,在奥兰登陆;赖德指挥东线特遣部队,在阿尔及尔登陆。

3支队伍,只有巴顿的这支特遣部队,全部是美国人,而且兵员输送也要靠自己。

不仅如此,巴顿所面临的敌人,将有20万人,而他只有4万人,为此,他需要好好谋划一下,特别是要和运送自己队伍的海军将领进行商议。

海军少将亨利·休伊特的个性同巴顿截然相反,巴顿火气旺盛,容易发怒,可谓非常情绪化的人,而休伊特则温文尔雅,审慎得甚至有些迟钝。

休伊特慢条斯理的劲头,让巴顿十分反感。海军少将手下的那班参谋,又不断地插话,翻来覆去地强调远征的不利因素,更让巴顿怒不可遏。

此时此刻,巴顿把海军的正当担忧当成了一种破坏,他渐渐地失去了耐心,开始大发脾气,协商不欢而散。

休伊特将军找到海军金上将,金上将立刻将此事向马歇尔汇报,正式要求撤换巴顿。马歇尔只好向休伊特和金上将做了解释,他保证,巴顿的脾气绝不会影响军事行动,相反倒会有助于战役的胜利。

最后,马歇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认为,对于“火炬”计划来说,巴顿是不可或缺的。休伊特是个能顾全大局的人,他勉强同意与巴顿继续合作。在合作中,两人增进了了解,配合日益默契。双方取长补短,成了真挚的朋友。最终使这次史无前例的远征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在这段插曲之后,“火炬”计划也进入了最后阶段。现在,弓成满月,箭已上弦,就等着“火炬”燃烧的那一天了。想到自己马上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率美军出征的第一位将军,巴顿心中充满了喜悦。

巴顿希望这是一次激烈的战争,希望每一个从战场退下来的人,都觉得这是一场难得的经历。可以说巴顿一生中最想要的,就是领导一群人打一场艰苦卓绝的大仗,看起来,这个机会来了。

如今巴顿已经56岁,这是一个使人拥有镇定心态的年纪。出发之前,巴顿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他去晋见了总统、拜访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和参谋长马歇尔将军。

1942年10月21日,巴顿赶到沃尔特·里德医院,向老将军潘兴辞行。

临告别时,潘兴祝福巴顿一帆风顺,取得胜利。想到与老将军之别也许即成永决,巴顿这个刚强的人也不禁黯然神伤。

为了做好奋战到底的打算,巴顿还专门准备了一封给自己妻子的信,交给了自己的表哥。以备万一自己阵亡了,好由表哥转交给自己的妻子。

巴顿的舰队是在24日上午8时10分驶离诺福克港的,出港时一切都是那样的准确、高效,井井有条。舰队排成纵队穿过了水雷区,驶出波涛汹涌的海峡,在海峡里,巴顿他们加入了5列纵队中由“奥古斯塔号”打头的那一列。

舰上的伙食太棒了,巴顿简直从未见过,他甚至担心自己会发胖。每天早晨巴顿都做大量锻炼,包括引体向上和在自己的船舱里原地跑步480步,相当于四分之一英里。

每天早上,大家在各自的战斗岗位扎上皮带,带上钢盔。巴顿也一样,每天都非常认真地执行。然后攀上升旗台,直至第一抹阳光闪现才下来,再读一会儿书,接着就开早饭了。其实巴顿的心情很沉重,他知道这次战斗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而且他又有很多顾虑。巴顿凭着血性和一时之勇,在总统和参谋长面前已夸下海口:“不成功便成仁!”但巴顿对怎样成功、怎样成仁也不甚了了。

温文尔雅的亨利·休伊特海军少将走近忧心忡忡的巴顿。他轻轻地拍了拍巴顿的肩膀:“不用担心,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巴顿转身微笑,在他内心深处,深深地敬佩这位身材魁梧、举止端庄、谦让平和而又原则性极强的搭档。虽然在合作开始之际,两人有一些不愉快,但几次开诚布公的交心之后,他们都了解了对方。

共同的利益和美国的尊严使这两位指挥官配合默契。虽然海军的支持给巴顿以很大的鼓舞,但是摩洛哥沿岸天气变幻莫测的预告又加重了巴顿的焦虑。

11月4日以来,巴顿一直担心天气变坏。因为海上突然刮起西北风,而且风势越来越猛。

风浪惊人,深蓝色的海水好像成了墨水,每一次海浪来袭,都好像要把人整个儿吞下去似的。

11月6日,离规定的登陆时间只有两天了,但天气变得更为恶劣,转好的希望十分渺茫,人们对登陆的可行性议论纷纷,巴顿也举棋不定。如果天气不转好的话,巴顿就应采取应急措施,易地登陆。

巴顿极为紧张地思考着,他那如精密仪表般精确的大脑一直在夜以继日地工作。

巴顿努力使自己相信,11月8日的天气会转好,美军能够顺利上岸。在“奥古斯塔号”上,有两个人的话使巴顿的心放宽了。

一位是巴顿的外交顾问保罗·卡伯特,卡伯特曾在摩洛哥久住,他深知摩洛哥的天气反复无常。卡伯特充满信心地安慰巴顿:“我相信,长官,浪涛不会给登陆造成太大的困难。”

另一位是美国海军气象专家斯蒂尔海军少校。他在华盛顿时就以自己的才能赢得巴顿极大信赖。

恶劣的天气使艾森豪威尔将军也产生了疑虑。他的参谋人员又拟订了几种应急计划。但巴顿表示,无论多么困难,他都将按原计划执行。

巴顿提前两天已给全体官兵做了简短的战斗动员,他要采用铁腕战略,即行动方向和步骤一旦决定就严格执行。但在战术上要灵活,要攻敌弱点。再过40个小时战斗就要打响。情报很少,时间紧迫,而巴顿却必须作出最重大的决策。他深知,决定一旦作出,自己将被推向命运之梯的又一级台阶。不管如何,只要尽职尽责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11月7日,离抢滩登陆的时间越来越近。下午,巴顿向他的全体部下发布了一个书面命令,命令这样写着:

士兵们:我们正在前往西北非海岸登陆的途中。我们将受到祝贺,因为我们是被选入参加这次壮举的最适合的美国陆军。我们的任务:一是强占滩地阵地;二是占领卡萨布兰卡;三是进攻德国人,不管他们在哪儿,都要摧毁他们。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上帝与我们同在,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巴顿11月8日凌晨1时30分,正值阿尔及尔登陆特遣队开始登陆的时刻,巴顿在舰艇甲板上听到了由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罗斯福总统熟悉而又响亮的声音。

罗斯福总统宣布了登陆的开始。可是这让巴顿心中不快,因为美国决策机关没有接受他延迟广播总统讲话的时间。

事实上,巴顿他们两个半小时之后,才能开始登陆,天晓得这会给他的行动增加多少麻烦!两个小时后,巴顿的庞大舰队渐渐靠近海岸线。特遣部队进入战斗前的紧张准备。

包括西线特遣部队在内的3支特遣部队的地面部队,由巴顿指挥,司令部是按一支集团军的规模结构设立的,登陆后称为第五集团军司令部。

西线特遣部队由3支特遣分队组成:卢西安·特拉斯科特少将指挥北线特遣队在梅赫迪亚登陆;乔纳森·安德森少将率领中央特遣队在费达拉登陆,欧内斯特·哈蒙少将指挥南方特遣队在萨菲登陆。空军部队由约翰·坎宁安准将指挥。

萨菲是位于卡萨布兰卡以南24千米的一个小镇,这里有一个小型的人工港口。这儿有维希政府法军驻守,用130毫米的岸防炮封锁入港处。他们已经接到上级加强戒备的命令。

哈蒙少将组织部队分批在此登陆。4时38分,登陆艇接近海岸,在美舰猛烈炮火的掩护下,部队顺利登陆。

进攻梅赫迪亚的行动遇到较大挫折。梅赫迪亚位于卡萨布兰卡以北约80千米,靠近利奥特港机场,控制了它就可以掌握卡萨布兰卡的制空权。

巴顿亲自掌握中央突击队进攻费达拉地区,这是“火炬”战役的重点,由第三师、第二装甲师第六十七装甲团第一营以及从12艘运输舰上登陆的特种部队共19000余名官兵发起进攻。

费达拉位于卡萨布兰卡以北约24千米,这里的港口是摩洛哥在大西洋沿岸唯一设备良好的港口。

第三师的任务是在费达拉港附近登陆并建立滩头阵地,然后向南进攻卡萨布兰卡。

法军在这里的兵力部署十分严密,密集的岸炮和野炮群扼守着海滩地带,对美军选择的4个滩头构成了火力封锁。地面部队有数千人,海面上还有一支较大的法国舰队助阵,形势对美军十分不利。

美军原先想得到法军的礼遇,派出了代表与法军司令部谈判,要求他们放弃抵抗。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隆隆的炮声。

美军“威尔克斯号”引导着4艘舰船驶抵进攻发起线,登陆部队立即从运输舰下到登陆艇,向海滩进发。在登陆过程中,有20多艘登陆艇翻沉,不少士兵落水而死,各个编队之间失去联络,情况非常糟糕。

美军登陆部队的行动终于被发觉,法军立即用重机枪和大炮表示“热烈欢迎”。

6时左右,巴顿的部队恢复了秩序,冒着炮火抢占登陆点瓦迪内夫夫克小三角湾。步兵第十五团登上位于布隆丹桥炮台下登陆地点的最北端的蓝色二号海滩,第三十团的先头部队则登上了在费达拉角和75毫米火炮下的最南端的红色一号海滩。

这时,布隆丹桥上的舍基堡和费达拉角上的大炮分别向两处海滩凶狠地倾泻弹雨。为了掩护大部队顺利登陆,休伊特海军少将命令舰炮一齐开火,顿时把法军大炮打成了哑巴。舰载飞机也一批一批地飞临卡萨布兰卡上空,实施轰炸和扫射,完全控制了这一地区的制空权。

8时,是巴顿预定的登陆时间,他的登陆艇正在吊架上,装载着他的全部行装,准备下水。正在此时,有7艘法国军舰从卡萨布兰卡港冲了出来,它们以猛烈的炮火向美舰和登陆艇射击。

“奥古斯塔号”立即加速前往拦截。不料,当它的主炮开火齐射时,将巴顿的登陆艇的底部一下子震垮了,全部用品“哗啦啦”掉入大海,巴顿无法登陆了。

巴顿目睹了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精彩激烈的一场海战。

在巴顿的心目中,只有骑兵才是真正冲锋陷阵的斗士,只有坦克部队才有摧枯拉朽的威力。而眼前,他看到几十艘庞大的钢铁舰船在辽阔的海面纵横驰骋,巴顿不由得对海军开始刮目相看,并产生由衷的敬意。

一场海上恶战持续了5个小时,以美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巴顿于中午12时42分开始登陆。

当巴顿的登陆艇离舰时,水兵们挤在舷栏边向巴顿欢呼。巴顿在13时20分上岸时,浑身早被海浪打得湿透了。前方还有许多仗要打,而他的枪里连一颗子弹也没有。

这时,巴顿得到哈蒙的消息,萨菲已经拿下,特拉斯科特将军也已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进攻。情况似乎在一步步地转好,可巴顿来到岸上之后,却发现费达拉滩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看到的情况非常糟糕。”巴顿后来写道。

当时,虽然船只不断地驶来,但是卸货之后,却没有人把船推开。法国的飞机在低空扫射,美国士兵只能在枪炮还比较远时就躲开隐蔽,这样就耽误了卸货工作的进行,特别是弹药的卸货。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弹药的充足与否是具有决定性的。

安德森的部队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也进入了巩固阵地阶段,这并不是由于没有向前发展的机会,而是因为缺乏支援武器、车辆和通信设备。此时,对法军的劝降工作严重受挫,法国的米什利埃将军不合时宜的虚荣心使他拒绝投降。

由于岸上通信工具普遍发生故障,巴顿既得不到萨菲的消息,也不知道梅赫迪亚的消息。看来只有各自为政了,巴顿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的念头。巴顿判定,运输供给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他决定亲自过问这件在别人看来是次要的事情。11月9日一大早,巴顿穿着一身漂亮的军装,精神抖擞地站在海滩上。在海滩上,他一边指挥,一边亲自推船,干了整整18个小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巴顿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给美国士兵以极大的鼓舞。奇迹出现了,经过巴顿一天的指挥,西线费达拉海岸的官兵们精神为之一振,各种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上了岸,阵地有条不紊了。巴顿对自己这一天的工作十分满意。他后来回忆这一天时写道:“我认为,自己对于最初登陆的成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巴顿感到,在整个摩洛哥战役中,这是唯一值得提起的一段插曲,可以用来证明他的亲自干预有一定的价值。11月9日,终于传来了萨菲和梅赫迪亚的好消息。这两支部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巴顿在费达拉却无计可施。10日,巴顿下定决心,对卡萨布兰卡发起全面进攻,迫使它投降。在当初拟定“火炬”计划之时,艾森豪威尔曾许诺,如果其他方法均不能获得成功,可以威胁从空中轰炸和从海上炮击迫使卡萨布兰卡投降,而且在必要时把威胁变为行动。但同时明确规定,巴顿在采取这一极端行动之前必须向他请示,并得到他的明确同意。

此时此刻,巴顿已顾不得许多,他决计来个先斩后奏。巴顿下达命令,要求休伊特海军少将在“奥古斯塔号”上准备好炮火,麦克沃将军在“突击队员号”航空母舰上准备好轰炸机,安德森则做好地面进攻准备。同时,巴顿命令第三师的前锋迂回到卡萨布兰卡的东南角,做好战前侦察和突击准备。一切安排妥当,巴顿决定,11月11日上午7时30分发动进攻。

11月11日凌晨4时30分,一名法国军官来报,拉巴特的法军已经停火。参谋部所有的人都主张取消这次进攻,可巴顿坚持要打。

巴顿让那名法国军官到卡萨布兰卡转告守将米什利埃海军上将,如果不想被消灭就立即投降,一旦开战,巴顿就不会再劝降了。

巴顿又给休伊特将军传话,如果法军在最后一刻放下武器,巴顿将通过电台发出停火信号。那时是5时30分,然而刚刚一个小时之后,法军就投降了。几乎就在法军投降的同时,巴顿的轰炸机已飞临目标上空,战舰也正准备开火。巴顿命令安德森率军进城,如遇抵抗立即打击。虽然没有人阻挡他,但从7时30分至11时这几个小时,是巴顿一生中最漫长的时刻。

11月11日14时,米什利埃将军和诺盖将军来谈投降条件。

巴顿首先对他们的明智选择表示了由衷的祝贺,最后巴顿还和他们庆祝了一下。不过接下来的日子,巴顿感觉并没有多么好受,因为他只能驻扎在摩洛哥。

驻扎的意思就是等待。在战争中等待,也许是巴顿最难熬的日子,除了经常和摩洛哥国王聊天之外,他实在找不到什么有趣的事情。

巴顿感到非常不痛快。

同类推荐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曹操传

    曹操传

    曹操传所谓乱世出英雄。汉室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异军突起,平董卓,战官渡,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在纷乱中夺得了一席之地。本书立意独特,参考史实并加以适当的臆想,将曹操的丰姿跃然笔下,一定会令读者爱不释手。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悠悠三中傻傻薯

    悠悠三中傻傻薯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加油!
  • 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女生爱女生会怎么样呢?爱对那个人了吗?孙景正:我爱你不要离开我好吗?王妍慧:可是我不爱你了。
  • 寰宇汪洋

    寰宇汪洋

    广袤无垠的九域神洲世界,重叠于太阳系,边缘延展至土星轨道。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时,人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之后战争被迫终止,地球的命运开始了转变。2031年,全体人类完成了准备,开始迁移到九域神洲,一个新的纪元开启,这是地球文明第一次和其他智慧物种的接触!注:本书更新不按天算,我只保证每个月会有6万字以上更新,不会每天更新。
  • 青梅小娇妻:夜帝万万不可

    青梅小娇妻:夜帝万万不可

    (全本免费)她退至墙角:“你要做虾米?”他蓝眸压来,邪魅挑笑:“把最后两字去掉。”她是夜帝的小青梅,襁褓里就夺了他初吻,他是兔窝外舔着爪子的野狼,刀叉备好己久,就等兔子出锅装盘。堂堂夜帝白天衣冠楚楚,晚上衣冠禽受:“你点的火,你负责灭。”她掐鼻跳进泳池:“潜水十级,好走不送。”这是一场双暗恋的甜蜜故事。数年后,缩小版的他抱着他大腿:“大叔,你这么风流倜傥像足了我,开个家长会先?”他才知那个女人不只拐走了他的心,还拐了他一个儿子!宠宠宠,看过大人和宝宝的就大胆放心看吧!
  • 二嫁豪门,前妻请束手就擒

    二嫁豪门,前妻请束手就擒

    据说R市景氏集团的总裁专情、多金、颜值高、最重要还单身,这让R市所有的女人都发了疯的想嫁给他。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古月颖作为景氏集团旗下万千普通员工中的一名小透明,对于自家头顶“R市女人最想嫁男人排行榜前一”的总裁毫无兴趣。毕竟在她心里她那个莫名其妙失踪了的前夫才是她心口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但是,古月颖在看过自家总裁的真面目之后再不能淡定了……为毛总裁跟她前夫长的一毛一样?为毛连喜欢的讨厌的都一毛一样?为毛……当古月颖确定景睿这货就是她那突然失踪的前夫时,她毫不犹豫的将某个男人堵在墙角,看着他深情的说道:“景睿,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前妻古月颖了吗?”
  • 毅至夏末

    毅至夏末

    苏夏是欧阳集团一直流落在外的二小姐。后来进入欧阳家与唐毅、姐姐欧阳曼发生一段爱情恩怨,而苏夏绑架的真相也一点点的浮出水面。。。
  • 奇事百科之我佛

    奇事百科之我佛

    这一切皆有心生,心似万物,万物似我。我佛,佛我,皆由心生,皆由缘灭。轻叹一声:我佛慈悲!
  • 吕布的三国生活

    吕布的三国生活

    三姓家奴的称呼如何来的?为什么吕布会成为有勇无谋的典范人物?本书将要揭开不一样的吕布,不一样的三国!!
  • 有种命运叫天意

    有种命运叫天意

    对于女人来说,时间是个莫大的一瓶整容液,它能改变的不光是外在的东西,内心也在慢慢的蜕变,等到数年之后,你也许惊讶的发现现在的你已不是当初的你,你依然感怀那段不算特别却格外有滋味的青春,因为它只属于你。我不是一开始就是个胖子,现在也不是个胖子,只是在青春正好时吃成了一个胖子。
  • 浅唱微夏

    浅唱微夏

    金光闪闪的大小姐,土的掉渣的“恐龙妹”、她们竟然是同一人!Oh,myGod,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