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8000000031

第31章 二、狗与饮食

狗肉也是人类最早的美味佳肴之一。

《白虎通义》说:“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也就是说,农作物生产是对禽兽不足的一个补充。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内大都出土有狗的遗骸。比如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南方和北方都有。这些实物足以证明人类食狗肉的习俗是非常古老的。

《礼记·月令》中说:“孟秋之月……天子食麻与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尝麻,先荐寝庙。”“季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

从《礼记》看,狗肉似乎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吃到。故天子也只有在秋季进行祭祀时,与群臣们分享狗肉。狗肉在古文字里还有一个专用名词,即“屍”。许慎《说文》曰:“屍,犬肉也。”

春秋末年,长江下游以越族为主体的吴国和越国的畜禽养殖业就十分发达。不但有畜牛、羊、豕、鸡的畜牧场,而且有专门畜养犬的场地。《越绝书·纪吴地传》载:“犬山者,勾践罢(疲)吴,畜犬,猎南山白鹿,欲得献吴,神不可得,故曰犬山。”越人喜食狗肉的传统恐怕是非常古老的,河姆渡遗址中的家犬遗骨即是最好的实证。

越人认为狗肉是比猪肉还要高级的食品。《国语·越语》曾记述了越王勾践为增强国力准备伐吴而鼓励人们多生育,其中的奖品就有犬。如说:“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豕。”可见在越国狗肉的身价要比其他肉类高。

秦汉时期吃狗肉的风气相当普遍,当时的市肆有屠狗和卖狗肉的行业。贾谊在《盐铁论·散不足》说:“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象,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杀羊狗,鼓瑟吹经。贫者鸡豕五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这说明西汉时,狗肉的身价高于鸡肉猪肉,为中等人家所食用。张采亮《中国风俗史》说,汉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杰亦为之”。刘邦的大将樊哙就是屠狗出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说樊哙“以屠狗为事”。唐人张守节《正义》云:“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之。”汉代人吃狗肉的方法之一为烧烤:将整只的狗烤熟,然后用刀一块块割着吃。如今韩国人的烧烤和好食狗肉的习俗盖就传自于中国汉代。

1967年山东诸城前凉台西村出土的汉画像石《庖厨画》场面庞大,集酿造、杀牲、烹饪活动于一石,把东汉时世族豪强奢侈豪华的生活通过厨房这个特定场所生动地表现出来。

这幅汉画像的中部,是一组生动的宰牲场面,最下面有一屠夫举着大刀,正要宰杀一条大狗。旁边有三个屠夫正要杀一头肥猪,其中一人拉着绳索,一人举大棒朝猪头砸去,另一人紧握长刀,似乎准备由猪尾外放血,惊恐的肥猪张开大嘴嚎叫着。

这幅汉画像是我国古代饮食生活的一个真实而形象的记录。

狗肉在吃法上也颇讲究。首先,要辨查狗肉是否新鲜。比如“赤股而躁”的狗肉就不能食用。赤股:大腿上的毛脱落,露出赤红的肉色,这是病状。躁:犬有病,其行走举动躁急。

古人认为狗肉是性热之物,所以当与别的食物搭配食用。《天官冢宰》中提出“犬宜粱”,即将狗肉和小米配合而食。因为狗肉味酸而气温,而粱米味甘而微寒,故宜相配调和。据《礼记·内则》介绍,制作狗肉时要去掉狗肾和狗的大肠。烤食狗肉是常见的吃法之一。《礼记》提到的烧烤食法,意思是取狗肝一个,用狗网油覆盖,架举在火上烧烤,等到湿油烤干,吃时不用加辛辣的调味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遣策上记有八种烤肉,其中犬炙占两种:犬肋炙、犬肝炙。除了烧烤之外,狗肉也可以炖汤做羹。据《礼记·曲礼下》载:凡祭宗庙之礼,“犬曰羹献”。在这里“犬羹”成了祭礼仪式中重要的熟祭品。《埤雅》里有这么一段话:“凡肉,豚宜炮,犬宜羹,故曰羹献,而礼有犬羹。”屈原在他的著名诗篇《大招》中也提到一种带有苦味的狗肉羹,其做法是将剁碎的带有苦味的狗肉,掺上切细的苴帟一起食用。苴帟大概是古人常用的调味品。用狗肉做羹,可以保持原汤原味,也可以减少原料的损失。

食用狗肉还特别讲究季节和时间。中医认为,狗肉性温,具有活血、补气的滋养功能。冬天气候寒冷,从中医讲人的血气这时候最要补给,因而民间比较流行在秋冬季食狗肉。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现在的广东人,一到秋冬季就开始吃各种“炖品”,其中之一就是“狗肉煲”。广东人认为狗肉是大补、大热之物,春夏绝不可食,秋冬却非食不可。

中医还认为食用狗肉可以治病。《黄帝内经·素问》就认为,心脏不好的人食用犬肉比较适宜。如说“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狗肉的医学功能也有一定的论述。他认为食用狗肉具有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实下焦等养身功能。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李时珍认为,狗宝可治噎食及痈疽疮疡等病。所谓狗宝,李时珍解释说:“狗宝生癞狗腹中,壮如白石,带青色,其理层叠,亦难得之物。”由此来看,“狗宝”恐怕类似于牛身上的牛黄一类的东西,真有一定的医用价值也未可知。

古人食用狗肉,当然不是什么狗都吃,这一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作了说明,他认为在狗肉中:“黄犬为上,黑犬、白犬次之。”

在狗肉的制作上李时珍也提出了“凡食犬不可去血,去则力少,不益”,他还特别强调了食狗肉的注意事项,或曰禁忌。他说:

道家以犬为地,厌不食之。凡犬不可炙食,令人消渴,娠妇食之,令子无声,热病后食之,杀人……九月勿食犬,伤神。瘦犬有病,犬发狂;白犬有毒;悬蹄犬伤人。赤股而躁者、犬目赤者,亦不可食。

元人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也记载了狗肉在医用方面的价值和食用时的禁忌。他说:

犬肉味咸,温,无毒。安五脏,补绝伤,益阳道,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黄色犬肉尤佳。不与蒜同食,必顿损人。九月不宜食之,令人损神。犬四脚蹄,煮饮之,下乳汁。

唐代以后,也许是因为犬成了贵族宠物的缘故,也许是受外族文化的影响,中原及北方汉人不再以杀食狗肉为时尚了。唐人张守义注释《史记·樊哙传》时,特意说明,汉时人吃狗肉就和吃羊肉和猪肉一样,有专门的屠户经营,这说明,到唐代已难以见到专事屠狗卖狗肉的行业了。人们在食肉方面以牛、羊、猪、鸡为主。如果说汉代最时兴吃“狗肉”的话,那么唐代人特别嗜好的是羊肉。据载,当时的长安城豪富人家中盛行一种叫“古楼子”的食物,就是将羊肉夹在大个的胡饼之中,并放入椒、豉等作料,入炉烘烤,待羊肉半熟时即可取出食用,这有点像当今西安人喜欢吃的“肉夹馍”。虽然唐代仍有食狗肉的,但已不像秦汉时那样普遍。

我们认为畜狗食狗的习俗在唐代所以发生变化,恐怕主要与当时大量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和长安有关。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颇具“胡风”的时代。汉族人在音乐、舞蹈、服饰、饮食等方面都深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据学者研究,当时聚居在长安及其附近的少数民族人口达170万人。诸如阿拉伯人、波斯人、西域人、突厥人、吐火罗人、契丹人、高丽人、吐蕃人、南诏人等等。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中亚人来到唐朝,带入了他们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禁忌。而另外一些游牧民族则或多或少地有过犬图腾的宗教信仰,以上这些民族几乎都不食狗肉,这恐怕也是唐代食狗之风衰落的主要原因。日本人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甚深,而日本人便不食狗肉,这恐怕也是继承了唐人不食狗肉的传统。

宋代,由于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来到中国,他们的饮食习俗成为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对抑止杀食狗肉起了不小的作用。

此外,由于宋徽宗赵佶属狗,所以也禁止天下屠狗。某大臣曾上书赵佶说:狗年是陛下的本命年,因此凡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都应加以禁止。并且还要下令,禁天下养狗。

元代和清代都是由少数民族执政的朝代,而这两个民族都是牧猎民族,其生活生产都与犬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成吉思汗家族曾有过犬人交配的图腾信仰;满族人则有过义犬救努尔哈赤的传说。因而,这两个民族是严禁杀食狗肉的。比如:清代学者徐昤在《读书杂释》中说:“今国法禁宰牛杀犬,重耕田守夜也。”

当然这只是官方的一厢情愿,民间仍有不少杀犬者,如徐昤说:

而吾邑民及滁州人多食犬,官或治之。则曰“吾所杀非耕牛,菜牛也”。此小人无忌惮之言,然其由来已古,盖宋时已有菜牛之名。陆佃《埤雅》云:“《传》曰:‘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是此说宋时有之矣。

但明清之际,中原内地吃狗肉的风习毕竟已很少见。清人檀萃就曾注意到了吃狗肉的问题,他说:

狗、彘与鸡、豚并畜,为养老食肉汁,则食犬在先,而守犬、猎犬在其后。顾今周行天下,未见有卖狗肉之市,公然自命为屠狗之人。即有屠者,皆攫人家之守犬而屠之,鬻之。良以民间不复养食狗,则生资又阙其一端矣。曾见粤市肩狗肉而卖之,讳其名曰地羊。黔省狗场有卖狗肉者,但数家耳。滇俗多四教,以犬、豕肉为忌,而道家说又重戒犬、羊,故食犬由是遂废。

不过我国南方的一些民族却一直有食狗的习惯。明天启年《滇志》卷三载:“浓人,其种在广南,习俗大略与百夷同……甘犬嗜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南》亦载浓人:“甘犬嗜鼠。”清人《御制外苗图》载:壮族,侬人均“食犬鼠”。此外,康熙《元江府志》卷三也有侬人“甘犬嗜鼠”的记载。

侬人为壮族的一支,属于古代百越民族系统。可见,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尤以百越民族习食犬肉。

广西靖西、隆林、德保一带的壮族人也兴食狗肉。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或二月二十二日还要举行狗羊节。他们认为狗有扬正驱邪之灵,是日为其显灵之日。而吃狗肉能强健身体,益寿延年,所以狗肉节上家家屠狗,家贫无狗者则到圩场买些狗肉回家过节。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当中,朝鲜族亦喜食狗肉,其制作狗肉的方法也非常精到讲究。

不过,并不是凡狗都能杀食的。清人邹汉勋说:

犬类甚多,用有三。其长喙喜猎者,用为田犬;短喙善守者,用为守犬;肥而不吠者,供馔为食。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 穿越晋江

    穿越晋江

    晨曦,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晋江大地,一群晋江人从岩洞里走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可他们并不怕冷,不管男女老少,都清一色裸露着身子。他们的模样有些奇怪,前额很低,嘴巴前突,个头也不高,最高的也不过1.6米。他们来到离岩洞不远的一个空地上,地上堆满了前一天吃剩的鱼虾、贝壳以及用来生火的木柴。他们围坐一圈,一边生火,一边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说话。说到动情处,他们会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正在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一起来翻阅本书吧!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热门推荐
  • 超级娱乐大亨

    超级娱乐大亨

    银南市属于华夏国一个较为偏远且发展落后的城市,在这里有一座游乐场,占地不过一万平方,每天却有无数豪车趋之若鹜,甚至有不少外地来客都因此在银南买房安家。惊奇的是,偌大的游乐场内竟然没有一个售票员,所有人都按规矩排好队,挨个买票。“什么?你是XX首富?不好意思,你看那,再看那,都是首富。”“什么?你要多给钱不排队?不好意思,这里价格公道,机器售票,老板视金钱如粪土,给再多钱也得排队。”“什么?你说老板不在乎钱为什么还在游乐场门口收门票?你特么哪那么多为什么,爱玩不玩,不玩滚蛋!”
  • 杀手王妃铃兰花

    杀手王妃铃兰花

    黑夜来临,乌云密布,这个夜晚没有月亮,就连星星也看不见,只能听见一阵阵风的呼啸声,铃兰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脸上捂着半块面纱,一头乌黑的秀发其腰而散,背着古琴,便轻盈的一跃飞上了屋顶,到了院墙外面。大街上静的一个人也没有,铃兰一个人走在路上,面容冰冷,眼神犀利,散发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她就那样走着,脚步停在了张府门口,伸出玉手,拉起门把,咚咚咚敲了几下。很快的便有人了开门了,那人看起来应该是个看门的小斯,他问道铃兰“姑娘,这都何时了?姑娘可有何事?”铃兰微微扬起嘴角一笑说道“是你家大人请来抚琴的。”
  • 万神域

    万神域

    嘿,就你了,做我坐骑吧!老子,是这个世界最强的神兽给你做坐骑你敢不服,信不信老子灭了你我给你看啊我的左眼是太阳,右眼是月亮强不强.......
  • 小舞的慢递时光

    小舞的慢递时光

    老天爷有时也调皮,不垂怜单舞这老实巴交的小丫头不说,还专挑这软柿子上下左右来回捏搓,把人家里震得七零八落,把人耳朵撞成弱听,把人画画的手弄成神经损伤,还把人家最爱的男人送给了韩国女人……最后终于把人给整毛了,指天大骂:你都把我霉尽了,有种你来个大发的!不然,吃了我的吐出来,拿了我的还回来!谁说老天眷顾柔弱?分明就是一欺软怕恶的主!请看单舞、赵正男揣着一封慢递走进爱情的幸福时光全文已完成,持续更新……求包!
  • 修真小地主

    修真小地主

    一个受人欺负的小农民,获得祖传白玉瓶之后,快乐飞起。泡村医,戏村花,小事一桩,拳打乡村恶霸,脚踹都市富二代。
  • 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

    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

    王俊凯,这个遥远的名字,她却依旧固执的把这三个字印在心里,那个温柔的少年,那个眼睛可以融化一切的少年,那个给她坚强的少年此刻居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感受着心脏的跳动,那么清晰那么清晰(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 巅峰小股民

    巅峰小股民

    他不是高富帅,也不是二世祖,却总是艳遇不断,奇迹不断……清纯小保姆,美艳女总裁,火辣女教师,警中霸王花,妖媚老板娘,超性感校花……一个个都主动贴上来,赶也赶不走……钱途心里直呼:“俺只是个小股民,求放过……”
  • 极品:绝世妖妃

    极品:绝世妖妃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穿越了,而且从男人,穿越成了极品美女,这可让猪脚如何是好,面对着莺莺燕燕的美女,真是“苦不堪言”
  • 这个夏天我等你

    这个夏天我等你

    无意间的相识让我们彼此珍惜,但为什么因为一个她,你就要抛弃我,难道曾经的许诺你忘了吗?在这个夏天我,会一直等你,我相信你还有我!
  • 因爱之名:既往而晴深

    因爱之名:既往而晴深

    他为她江山如画,暗操棋局,优雅野心。她财倾天下,眉目如画终是谁使铉断,爱还是恨,懂或不懂他因爱之名,囚她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