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8000000022

第22章 一、狗与祭祀

狗是最早被用作献祭的动物之一。

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记载了最早的狗祭情况,例如卜辞说:

于帝史风,二犬。(《卜通》398)

郭沫若先生解释说:“盖视风为天帝之使,而祀之以二犬。”意思是为了天帝的使者风,人们牺牲了两条狗。

据史料载:契丹人每年要在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举行祭月仪式。在八月八日皇帝先要在寝帐前七步的地方杀白犬一只。祭葬的方法是,埋头,露嘴。过七日后,移寝帐于埋狗头之处。契丹语叫做“担褐卹”。译成汉语,“担褐”是狗,“卹”是头。这个祭月仪式,自然含有崇信天狗、狗眠夜明、驱避妖邪的巫术目的。契丹人在历史上素有拜日拜月的宗教习俗:“契丹如见月蚀,当夜各备馔相贺,戎主次日亦有宴会。”

贵州雷公山的苗族人在一年的大祭祀之中,也以狗作为主要的祭物。其目的是通过狗的献祭抵挡恶鬼妖魔,使其不能入害,以求本寨、本族的人平安吉利、五谷丰登。

每年农历二月,雷公山的苗人都要在寨头脚同时举行祭祀活动。祭物主要是狗和鸡,由全寨各家各户凑钱购买。天狗则不能祭祀。据说寨头是雄性(属阳、向东),要用一只公狗来祭;寨脚是雌性(属阴、向西),要用一只母狗来祭,并用一只小鸡。祭祀由鬼师主持,鬼师念唱巫词,然后杀狗。先进行一次生祭,之后将狗肉煮熟,连同酒、饭再进行一次熟祭。不用筷子,祭品摆放小屋里的小凳上。鸡是献祭给土地神的。祭仪结束后,全寨的族人要进行分食仪式,按户分肉吃尽。

我国历史上的南方民族自古以来也有以犬祭祖的宗教习俗。三国吴人沈莹《临海水土志》说安家之民“父母死亡,杀犬祭之”。这与《山海经·南山经》所说的“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杗”是基本一致的。我国周朝以前的东、南方都存在过以犬祭祖的习俗。这说明那里的人们认为,狗与他们的祖先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古代的东夷就与犬有关,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七说:

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独孤母有犬名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独孤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徐君宫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偃王又葬之徐界中,今见狗垄。

商代的东夷在进行杀人祭社的活动中,也把狗当做主要的祭物。江苏桐山丘湾祭祀遗址中发现人骨架20具,人头骨2个,狗骨架12具,人头和狗头都向着大石方向。

所谓大石,是指祭祀遗址的中心竖着四块大石,人祭与犬祭是围绕大石展开的。这种祭祀习俗被认为是东夷人的宗教遗俗。

东夷人祭“社”的目的,与上面我们提到的雷公山苗人的祭寨目的是完全一致的,狗在祭祀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也非常明显。

在先秦的祭祀中,狗经常被排在牛、羊、猪之后,只有在祭祀风神时,用犬祭,少用牛、羊、猪等动物来祭。这说明在古人的原始思维中,犬更具有息事宁风的巫术功能。

《山海经》中有许多祭祀活动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用“黑犬”和“白犬”祭祀风神。甲骨文中记述的祭祀风神的主要祭物是犬。如殷墟卜辞所载:

于帝史风二犬。(《卜通》398)

汙风,北巫犬。(《明续》45)

汙风,巫九犬。(《库》992)

其汙风,三羊三犬三豕。(《续》2、15、3)

汙于四方其五犬。(《明续》487)

卜辞中的“沖”即今字“宁”。许慎《说文》释曰:“宁,定息也。”

卜辞所记祭风神的祭品主要是犬,这与汉文史料所记秦汉时代杀狗止风相符。《尔雅·释天》曰:“祭风曰磔。”“磔”是什么呢?郭璞注云:“今俗当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风。”郑玄注《周礼·大宗伯》云:“披磔牲以祭,若今时磔狗祭以止风。”“磔”也可以看成是剥开的犬皮,以禳灾求神。故《淮南万毕术》谓:“黑犬皮毛烧灰扬之以止风。”对于“磔”,《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祭风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故曰磔。”这种杀狗止风的祭俗是基于风神为神犬的观念。当代学者们认为这是一种威胁性的巫术仪式,因为在古人看来,杀死风神神犬的同类,风神就会因怜悯自己的同类而止风。

风神,在古代又称风伯、箕伯、风师、司风之神。《物理小识》卷二称:“风伯象犬。”《七修类稿·天地类》亦称“风伯之首象犬”。《元史·舆服志二》谓:“风伯……神人犬首、朱发、鬼形、豹胯、朱汍,负风囊,立云气中。”

可见古人所以把犬视作是风神,如何星亮先生所言,当是因为犬奔走如风所致。这一说法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之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如“沍”字便含有此意。《说文》曰:“沍,犬走貌,从三犬。”《尔雅·释天》云:“扶摇谓之沍。”郭璞注曰:“暴风从上下。”《礼记·月令》曰:“沍,风暴雨总至。”郑玄注说:“回风为沍。”《广韵》、《集韵》都将“沍”字写作“飙”。《广韵·萧部》:“飙,风也。”《集韵·霄部》:“飙,通作沍。”从以上“沍”字的形成和演变来看,犬不仅是息风祈雨的牺牲,同时也是风雨之神。又如1985年湖南出土青铜器之一,有铭文“沘”,这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与祈风雨有关的字。从字的形意判断,明显地表达了以犬祈雨的巫术信息。足以证明犬祈风雨的巫术观由来已久。

另外,《山海经》中的“山灶”也是古代的风神之一。据说他的形象是人首犬身。《山海经·北山经》云:

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曰山汍,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如此说来,在古人的观念中犬既能兴风也能息风,故以犬祭风神,乞求宁息风害。《风俗通义·祀典》曰风伯: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日祀于西北……

“戌之神”就是犬之神,也就是说在戌日,即狗日祀风神于西北。《后汉书·祭祀志下》也说当时的县邑常以“丙戌日祠风伯于戌时”。从阴阳五行的时空对应关系来看,狗属于西北方,故要向狗的方位举行祭祀。纳西族东巴经认为狗主西北方位,所以在举行祭风神及驱鬼的仪式时也都朝向西北方位。例如东巴在作“烧石、油锅赶鬼经”、“用狗压鬼赶鬼经”等宗教仪式时,不但用狗作牺牲,而且都要朝向狗的方位——西北方向。

此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在遇到旱灾时,也都要举行求风雨的祭祀仪式,而在此祭祀之中犬是最主要的牺牲品。例如羌族在举行求风雨仪式时,全寨的人都要参加,村民们带香拿刀,并杀一只羊以敬龙王。敬龙王时,巫师端公须演唱求雨歌,大意为:天旱了,天旱了!龙王老爷啊!庄稼萎草木黄,往后庄稼无收成,生活困难怎么办?龙王老爷快下雨!

端公演唱时,村寨人众跪地拜龙王。除烧香杀羊敬拜而外,求雨的人还要抬一只狗上山。拜毕龙王之后,将狗抬到烧狗坪活活烧死。据说其目的是使龙王嗅到狗的臭味,迫使它不得不下雨。当地羌人传说,龙王最怕狗臭,烧狗的臭气一熏,龙王难受,因而下雨。

羌族的求风雨仪式,与汉文史料《淮南万毕术》所说的“黑犬皮毛烧灰扬之”的犬祭形式相似,唯目的不是止风,而是求风雨。这也充分说明犬祭之俗的确由来已久,而且对当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仍旧发生着一定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酒后的记忆

    酒后的记忆

    “我连自己的初吻啥时候送掉的都不知道,你赔我!”曹英脸红的对着季一白叫道。“好,我赔给你。”不等曹英反应过来,季一白抱住曹英,狠狠的亲了下去。“一赔十,再亲九口吧。”曹英用手推开季一白表示抗议,季一白一把抓住曹英的手禁锢在胸前,继续忘情的亲起来。超甜文,单身狗勿进。
  • 风雷印记

    风雷印记

    炜焱不断的提升功力,想要破解带来无边痛苦的,在体内对撞的风之力和雷之力,以及自己眉心处北斗七星印记的秘密。
  • 刀剑桐子传

    刀剑桐子传

    一条奇怪的信息使桐谷和人穿越到异世界‖之后被娘化‖此时这个世界正发生人吃人惨案,但是更加非你所思的事情是!出现了另一个世界的桐人!
  • 良知与担当

    良知与担当

    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偏执,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法国人的浪漫和睿智成就了他们在20世纪知识界的独特地位。通过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全景式描绘,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最标准范本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说和记录。
  • 宝贝,只想说爱你

    宝贝,只想说爱你

    “我爱你”“我不爱你”“不用你爱我,我爱你就行”
  • 天悦之城

    天悦之城

    飞絮掩面,再难见,拂手离风情不变。落花漫殿,月可鉴,回首璃心意满天。九年的世态炎凉,终沦为大梦一场。没有玩世的本领,却有不恭的脾气,活在镜子中,也许是天使最好的归宿。那么,这具皮囊,还是还给四年前的那个热血少年吧。魔都夜行,灯光与斜影明暗交错,拼出了天使真实的模样。亦是批驳存在,或也有悖世界。彼岸零星匆匆,天使隐没于黑暗,追寻她的背影,上一秒的自己。天使爱,很无奈,没用勇气,从头再来。月色隐约,红尘已了。天使走过有缘的;生活带走剩下的;镜面隔开牵挂的;时间遗忘残留的。硝销,箫萧。朝思暮想终成梦,难求镜面有相逢。红尘为亭缘作酒,几座春秋笑谈中?天使的梦,有始无终。
  • 南方上神传

    南方上神传

    “我看你一身朱衫,艳如朱砂,不如就叫朱雀吧。”声如双铃轻触,音如琉璃相碰。原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叫红羽,却在他的口中听到了另一个名字,朱雀。
  • 鬼妃倾城:殿下太娇宠

    鬼妃倾城:殿下太娇宠

    雪南妩在幽冥界里晃荡了几万年,机缘巧合夺舍重生在下玄雪家一个痴傻废物的嫡女身上,再睁眼,风华绝代,手撕贱人,怒虐人渣,然后一门心思扑在寻找强者之道,修仙成神的上面然而为何有一清风明月般的美男子,夜夜闯她闺房,说是救命恩人他每次都看着她怒目相视,然后自己笑的满城花开“小东西,就这样对你的救命恩人吗?”“恩将仇报的小东西,我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小东西,要不,你以身相许好了!”(文太甜,快来吃糖)
  • 先婚厚爱:总裁特无耻!

    先婚厚爱:总裁特无耻!

    她是29岁的大龄剩女陌如烟,被妈妈逼着走上了相亲的道路,却因看错了座位号嫁错了人。他是龙氏集团总裁龙泽天,却因在大街上的匆匆一撇一见钟情,耍近手段把陌如烟娶走又耍进手段让陌如烟爱上了他。“老公,今晚我想休息。”“老婆,我们得好好耕耘才有收获。”啊,啊,……卧室一阵尖叫声传来……总之,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总裁婚后特无耻拿下单纯小猫的故事。
  • 绝色妖娆:病娇邪王小野妃

    绝色妖娆:病娇邪王小野妃

    韩江雪死也没想到会在那个活不过今年的未婚夫身上重生而她竟然还要娶自己进门天杀的老天竟然把那个病秧子的灵魂塞进了她的身体里洞房花烛夜,上,还是不上?本王身娇体软易推到,你还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