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8800000029

第29章 《古诗十九首》“辞达”说

自南北朝到明代,《古诗十九首》被诗论家们一步步推奉至“五言之诗经”(王世懋《艺圃撷余》)、“五言之祖”(王世贞《艺苑卮言》)、“风余、诗母”(陆时雍《古诗镜总论》)的崇高地位,确证了以《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审美典范的经典地位。从严羽到王世贞、胡应麟等,诗论家们对《古诗十九首》的诗法之“无迹可求”、“不可寻枝摘叶”、“得之无意”、“无意于工”的认识是相同的,“浑然天成”成为五言古诗的审美典范。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出“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胡应麟的《诗薮·内编》卷二认为:“至《十九首》及诸杂诗,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寻,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直至后来清代诗论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如无缝天衣,不可学已”。而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一中虽认为“《风雅三百》、《古诗十九》,人谓无句法,非也;极自有法”,但又强调其“无阶级可寻耳”。因为其达到了“人能之至,境与天会”的至高境界。金圣叹的《唱经堂古诗解》正是在诗评家对《古诗十九首》持“天衣无缝”说的传统思维下,尝试对《古诗十九首》诗歌文本进行结构分析,来阐释其独特诗学思想的“辞达”理论。

金圣叹在《唱经堂古诗解》中运用了两个层次的结构概念,一方面从形而下的表层结构上探讨诗歌文本的“用笔”,从“篇的前引后牵、句的下推上挽、首的发龙结穴、语的移置不得”等文本结构形式分析其字法、句法、解法与章法,从而能够“读古人书者,于断处知其续,于续处知其断”。金氏的评点还更进一步将诗歌文本的话语秩序当做气韵生动的生命整体,进而上溯到形而上层面,从诗歌结构的“融结”与“脱卸”、“纳流”与“兴波”处,探讨诗歌审美的“文情、文境、文势”之深层结构,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其“神变”中的“严整”、“严整”中的“神变”。对于诗中“文情、文境、文势”的解读,更将诗歌结构分析提升到艺术的审美层面。

首先,金圣叹将《古诗十九首》分体整观,认为作为组诗的《古诗十九首》“逐首分拆不开”。他将各首连接为一整体结构,连锁圆通地把握诗歌文本结构的严整与神变。金圣叹在对杜甫《秋兴八首》的评点中就说:“试看此诗第一首纯是写秋,第八首是写兴,便知其八首是一首也。”对《古诗十九首》同样“则叠二十首(金圣叹采用的是原第十二首拆分为两首的说法,因而未用《古诗十九首》的专名)合之,只斗接成一首”。他认为第一首“将以后十九首语意,包蕴在内”是总写,而第一句“行行重行行”更是二十首的“总冒”,第二十首“总收前十九首,无限热闹,尽归冰雪”。金圣叹认为整个《古诗十九首》自第二首“空床难独守”一句引起,直算至末首揽衣出户,引领入房,语意形成了完整的闭合。在金圣叹看来,《古诗十九首》的文本结构达到了“首尾圆合、条贯统序”的审美高度。

在分体整观之下,金圣叹评点中将辞达理论的“严整与神变”落实到诗歌结构各个不同层面的“遥接、伏脉、映衬、映逗、衬染、点染、反映、反振、掉尾、添笔、脱化、纵送罄控、急脉缓受”等各种诗法中,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起伏照应,承接转换,即“诸路悉通”与“彼此引注”的“达”。

“古人用笔,笔笔俱为全局布置”,作为组诗的《古诗十九首》,“非但逐首分拆不开,亦且逐语移置不得”。金圣叹注重首与首之间相生相连关系的分析。如第三首“追叙挽留(第一首)游子之语”,第四首“即承上(第三首)‘极宴欢心意’来”,而第五、六、七首,“俱为(第四首中)‘齐心同所愿’一解‘反覆咏叹’”。第五首从(第四首中)“策高足”句“高”字带来,高字起,高字结。第六、七、八首“又交互唱叹”。第九、十、十一首,“俱从前首回互成文,机扣相,直是织锦手”;第九、十、十三首,从第八首“与君新为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一解中生出。第十首从第八首“千里远结婚”一解翻出;第十一首从第八首“伤彼蕙兰花”一解翻出。第十二与十三首原为一首,金圣叹作两首解,一为劝谕之辞,一为劝谕之事。第十七首直接第八首“冉冉孤生竹”,写“我”思君子,第十八、十九首写君子思“我”。

金圣叹不仅注重字、句在特定语境下的准确达意,更注重在整体结构下字与字、句与句相生相连、承接照应之妙,如金圣叹注意到《古诗十九首》中不同语境下男主人公称呼的变化,更揭示“游子、荡子、良人”呼应承接的内在关联。《青青河畔草》中评:“前首云‘游子’,此以久游,竟呼‘荡子’,严甚。每字俱非浪设。”《凛凛岁云暮》中“游子无寒衣”下评:“陡接前‘游子’两字,如黄河伏地千里,一旦忽现。”“前不归时呼为荡子,今梦归时随称‘良人’。”又如对于“时”字,《庭中有奇树》中评“但感别经时”的“‘时’字,即从前篇‘生有时’的‘时’字生来”。《回车驾言迈》中评“‘盛衰各有时’的‘时’字,即从前篇‘过时’的‘时’字生来”。

“解”是金氏诗歌结构理论中独创的不同于散文、小说、戏曲鉴赏的一个结构层次。他在《唱经堂古诗解》中也已充分认识到“解古体与解唐律诗”之不同,注意到分解法的灵活运用,首先突破“诗家毋论长篇短幅,必以四句一解为定体”的窠臼,如《涉江采芙蓉》中设六句、二句设为一解,而一首诗的“解数”也根据古诗篇幅的长短有一解半、两解、两解半、三解、四解、四解半、五解等不同,特别是其古诗解中大量“半解”之法的运用,仅《古诗十九首》中就达十七首之多。金氏对“半解”现象作了具体分析,将“半解”解释为“此只一解之半耳。凡诗中用半解者有二:有主句而不可尽言者,有宾句而不必多言者”。此外,他还分析了一解分拆两处夹叙遥接的“半解”现象。按照金圣叹的分析,《古诗十九首》中大量“半解”的存在,使其诗歌“参差有致”,显出“整齐”中的“错落”,同时“不尽言”、“不多言”造成诗歌“蕴藉”含蓄,此乃“神变”的体现。

从字法、句法、章法论“格”“调”在明代“前后七子”著述中已司空见惯,但从诗歌结构的“融结”与“脱卸”、“纳流”与“兴波”来论“文情、文境、文势”,这在古代文论中十分少见,体现了金氏之于诗歌结构的整体意识与审美意识。

“文势”是我国古代文论所关注的话题。对“文势”的内涵,各有不同的理解。金圣叹没有对“文势”作具体的解释,但从其整个评点中,我们可以推测其所言的“文势”是指诗歌结构中文笔运行的内在脉络,包括语意的或显或隐,节奏的或缓或急,开合的或张或弛。金圣叹以山水作比:“笔墨如山水然,有融结处,有脱卸处,融结,其着意处也;脱卸,其不着意处也。必有几段不着意处,以宽前后之步,使一路连绵滔滚,复就舒徐,而后无促音急节之病。”从对《古诗十九首》的评点来看,其文势是通过关注文情与文境的起伏及内在变化,并由此构成一个动态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结构。在金圣叹的评点中,有两处提及“文情”,第四首第四解的评点中,金圣叹云“为知心之难,忽作激愤语。谓即翻驳前首,又即牵引后首。极文情顾盼之妙!”而第六首则言“文情徙倚,真有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之妙”。金圣叹将《古诗十九首》的文境大致分为五层:第一层从第一首到第八首,“借闺情之离合,引出人心之异同,文势已如脱辔下坂矣”。第二层从第八首到第十一首“复从闺情提起。到荣名为宝,又是山穷水尽处矣”。第三层从第十二首开始,“不得不峰回路转”,文境又辟一层。第四层从第十四首至第十六首,乃“脱卸”处,“余波也”。而第五层从第十七首开始,直接第八首之《冉冉孤生竹》,金圣叹认为“文笔纵恣至此,然如此纵笔,而不病开多合少者,中间接缝斗笋处自紧逼严凑耳”。同时,金圣叹极力推崇“脱卸”之法,认为“脱卸”乃诗歌“神变”之根本。他说:“文章妙处,全在脱卸,脱卸之法,千变万化,而总以使人读之,如神鬼搬运,全无踪迹,为绝技也。”文情的“顾盼”与“徙倚”、文境的层层开辟、文笔的纵恣开合,使整组诗歌“萦回盘礴,千变万态,气腾势飞,合沓相属”。

同类推荐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 快活馋

    快活馋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太原诗钞

    太原诗钞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整理出版的歌咏太原人、事、物等相关诗歌的结集出版。本书上起上古歌谣,下至当代诗人的现代诗,精选300首,纵横二千多年,是一部展示太原历史和人文的优秀作品。诗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有作者简介、题解以及简要的注释。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热门推荐
  • 我本轻狂:妖孽一出红尘乱

    我本轻狂:妖孽一出红尘乱

    隐世家族栾家向来不涉及江湖争斗,然而这一届嫡系独女却是加入了魔教,跻身江湖高手前列,妖孽一出,无人争锋,光华尽显,惑乱红尘。某栾挑眉一笑:“说你爱我。”妖孽一呼百应,十三年前的青梅竹马冷傲不羁:“你先说。”昔日背叛的血眸少年低沉落寞:“没有资格再爱你。”多年同僚左护法猛翻白眼:“这种事还用说?”笑傲风月的武盟长老温文尔雅:“娘亲让我娶你回家。”某栾不禁低头叹息,她这是造了什么孽?想当年,她也是一颗痴情的种子,后来下了场雨……淹死了。
  • TF之因为遇见了不完美的王源

    TF之因为遇见了不完美的王源

    一次冒失的电话,一次偶然的邂逅,一次意外的转学,引发了一场相识……他,是一个万人瞩目的明星,帅气活泼真诚乐观。她,是一个冷傲少言的公主,却只对最亲近的人敞开心扉。而他却让她冰冷的内心逐渐融化……在他与她相识的日子里,迎来了第一个他们一起渡过的生日,他送她一个四叶草手链。他黑眸中流淌着异常耀眼的光芒,让人如溺星海,柔声地对她说:“你知道四叶草的花语么?”……_________《TFBoys王源之缘来,是你》
  • 道极真

    道极真

    凡与修,灵与昧,从天地而生,启道而不同。
  • 花千骨之双生情缘

    花千骨之双生情缘

    花千骨花了200年终于成功转世,有了一个双生妹妹,她们力量心灵都相通。相伴三十年,花千骨真的没有再爱上白子画。失去神之身且未找全三魂七魄的花千骨命悬一线之际,东方告诉白子画,唯有花千影之魄可救花千骨,他们在双生的背后会有什么秘密呢?花千影救回的花千骨是否还会对白子画遵守不会爱上他的诺言?
  • 不会推理断案的王妃不是好军师

    不会推理断案的王妃不是好军师

    她特种兵退役后成为商界奇女,却在同一天痛失双亲、遭到好友和男友背叛。他神秘冷情,不管前世今生却只对她情有独钟,他对她说你生我生,你死我死。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她,智计无双,谋略天下。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他,盖世战神,权倾天下。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他和她,并肩携手,谱曲另一个时空的精彩。最后,她对他说:治理好天下。他对他说:留下的才是最痛苦的。
  • 独宠我的落魄千金

    独宠我的落魄千金

    一夜之间,她失去了全世界。黑暗里是他牵起她的手,和她一起走到尽头......“谢谢你,让我在痛苦中成长。”在他的帮助下,一切往美好的方向走去。这个女孩是他在他的眼里一切都与众不同,他很爱她,她是他生命里不可必少的一部分。
  •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

    深爱十年的未婚夫惨死沙场,还背负了通敌叛国的千古骂名。为替未婚夫报仇,洗清冤屈,她不惜毁去容貌进去军营,辗转投入太子麾下。却不想,案情背后,疑点重重,最终拨开迷雾,她发现真相竟然如此残酷……原本冰封的内心,也在此过程中渐渐破冰。在毁灭和重生之间徘徊的她,最后却发现选择权并不在她手上……
  • 盘龙之巅峰之路

    盘龙之巅峰之路

    喜欢看盘龙可是盘龙同人中大多都不满意,所以按照自己心意来写写,哈哈望推荐收藏
  • 不需要的对不起

    不需要的对不起

    初中的生活压抑枯燥。但却遇见了她。到她却对他没感觉
  • 流年荼蘼花开

    流年荼蘼花开

    白筱,吊儿郎当薄情寡义的一个人活得放肆活得潇洒这些形容词也就是她没遇见肖凡之前的真实写照,白筱觉得她这一辈子也就这么庸碌平淡的过了。可是在白筱20岁生日时偶然遇见的肖凡却彻底的改变了她整个生命的轨迹。让她的二十岁刻骨铭心。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过客,可由于自己的不妥协不放手变成了一辈子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