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8600000043

第43章 第四十二名 荀况

网络搜索结果:361389条

最大招牌:《荀子》

招牌搜索结果:40700条

名言嘉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荣誉称号:无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荀况,字卿

出生:约公元前313年

逝世:公元前238年

祖籍:赵国(今山西安泽)

出生地:赵国(今山西安泽)

逝世地:兰陵(今山东临沂市境内)

主要身份:思想家、教育家

主要功过:广泛吸收诸子百家思想,集先秦子学之大成

主要著作:《荀子》

人们对荀子的生平所知极少。他大约于公元前313年出生,约15岁的时候从赵国到齐国去求学,成为“稷下学派”中一个著名的学者。他曾经三次担任祭酒的职务,还曾上书给齐国的宰相。由于受人攻击和中伤,他离开了齐国。荀子曾在秦国和宰相范睢讨论过治国之策,还到过赵国,和赵孝成王谈论兵事,但均未被起用。在春申君担任楚国的宰相时,荀子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春申君死了以后,他也被罢官。荀子罢官后没有离开兰陵,而是定居在那里。他在这里授徒、讲学、著述。在他的弟子中,著名的有李斯和韩非。大约在公元前238年左右,荀子在兰陵去世,并葬在兰陵。

[影响力评述]

一百多年前,谭嗣同在他的著作《仁学》中写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无论谭氏对荀子的评价如何,荀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荀子生活的年代略晚于孟子,他的思想大体上属于儒家,但他的一些主张却是和孟子相对的。荀子有机会研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学说并为己所用,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人们因此说他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历史进程,他的学生李斯就是他的思想的推行者之一,并为秦统一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荀子思想的另一个传人是韩非,虽然韩非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政治主张就赍志以殁,但韩非的思想却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实践。韩非的思想以法家思想为主流,但他无疑受到了老师的重大影响,在很多观点上两个人也是一致的。荀子的思想,是一座珍贵而丰富的文化宝藏。

荀子政治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实现“天下为一”。他提出要“臣使诸侯一天下”、“四海之内若一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荀子认为应当采取“隆重礼法”、“尚贤使能”和“平政爱民”三项政策措施。首先是“隆重礼法”。荀子说的“礼”并非孔子所说的周礼,而是经过改造的“礼”。他说“礼以顺心为本”,即礼必须符合人的本性的要求。在遵礼的要求之外,荀子也非常重视“法”的重要性。他认为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基础上,也要有法度惩治不法之徒,“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的这一思想,被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发扬光大,但他们只强调了老师思想中的一个方面,忽视了德治的作用,后来的秦朝只知严刑峻法而忽视教化的力量,“享国之日短”也就不足为怪了。荀子的另一个政策主张是“尚贤任能”。他认为应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举荐贤人要“外不避仇,内不阿亲”,举荐贤人则要“不恤亲疏,不恤贵贱”。他反对世袭的贵族制度,更反对株连九族的连坐制度。荀子的第三条政治主张是“平政爱民”。荀子深切地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和民心的重要。他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并不仅仅把民众看做是接受君主役使的工具,而是把他们看做是道德的主体,“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因此,国君应当“等赋,政事,裁万物,所以养万民”。

荀子在理论上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人性的探讨。荀子首先给出了善恶的定义:“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这让我们惊奇地发现,荀子的定义与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定义何其相似!和在他之前的孟子的“性善”主张不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性恶》,他在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的意思是说,人从本性上说是恶的,他的善良仅仅是外在虚假的表现而已,或者说,是他有意无意装出来的。荀子说,所谓的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他饥则求食,寒则求衣,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导致争夺、杀人等恶行。他认为,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一样的,无君子小人之分。用荀子的原话说就是:“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纣,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认为,要使人向善,不能违拗他的本性,而是要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人性虽然是恶的,但可以通过教化的方法使之向善。而且,也只有承认人性的恶,才是教化万民的理论前提。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本恶,但他认为人人都有接受教化而向善的先天素质。他说人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一个人如果能够接受良好的教化并且积极向善,则“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

荀子还从更广泛的角度讨论了人性。他认为,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人只是万物之中的一种。但人又是万物之灵秀,是万物之中最高贵的。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那么,任何山川草木牛马的区别是什么呢?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其实是在对人类社会进行定义,即他认为人类社会就是可以群居在一起的许多人的集合。荀子的这个定义在两千多年后,仍然影响了另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严复,严复在翻译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的名著《社会学研究》时,就把社会学翻译为“群学”,把《社会学研究》译为《群学肄言》。荀子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生活在一起的主要机制是“明分”。他接着写道:

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官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在这里,荀子已经涉及了社会学中的核心问题,即社会整合,问题,用他的原话就是群居和一。所谓和一,不就是整合的意思吗?荀子十分强调“明分”的作用,他认为“救患除祸,莫若明分使群矣”。那么,荀子怎样进行“明分”呢?他虽然主张选贤任能不分贵贱,但不是主张绝对的平均。他认为,所谓“明分”,就是合理划分社会等级,并且根据人的贤愚进行分配: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荀子认为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和儒家的天命思想相一致的。荀子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他并不认为人们要被动地接受天命的摆布而无所作为,并进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对这一思想的论述非常精彩: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荀子的《劝学篇》至今仍是中学语文的必选课文,中学语文课本经历了如此多的改版,《劝学篇》仍然版版在目。在此文中,荀子阐述了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而一个人应当自觉地选择优良的环境和人以自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他还鼓励人们多学、勤学,并且要持之以恒。下面一段话,最能反映荀子的劝学思想和语言风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告诫人们不要自满,他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我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天高地厚”,就起源于这句话。荀子非常重视修身,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修身》。他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他还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这些都被人们作为座右铭而记取。

荀子的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很多话都变成了成语,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思想也远播海外,例如,日本靖国神社旁边的“游就馆”的名字,就来源于荀子“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这一句话。如果荀子的在天之灵知道自己的名言被如此亵渎,他一定会出离愤怒的。我们用现代哲学家杨荣国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话来结束对荀子的评价:“中国两千年以来,其支配的思想是荀子的思想。说这话的人虽是拥护孔孟而反对荀学,但却道出了一个真理,即把真正代表中国封建制度的思想的开山者找出来了——这个,就是荀子,就是荀子的思想。”

同类推荐
  • 龙翔大唐

    龙翔大唐

    一梦千年,华夏第一特种兵“破晓”魂穿大唐,成了房家老二。于是,房遗爱开始了自己梦幻的一生。最强装逼的房家老二!隐藏大唐数十年的纨绔有朝一日忽然刷新了人们的三观!这才是低调的生活,高调的档次!黑龙旗,缥缈山河,壮丽巍峨,且看房家老二波澜壮阔的一生!
  • 宋世乾坤

    宋世乾坤

    宋,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时代宋,一个我们为之骄傲而又位置扼腕的时代宋,一个自强不息,经济腾飞的时代宋,屹立在中国的苍茫大地上,影响万代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新编》
  • 穿越古今之三味书屋

    穿越古今之三味书屋

    作者带大家走进不一样的华夏历史5000余年,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文人骚客。不一样清文字狱,不一样的明东林党与齐楚党,阉党,不一样的宋时的名人名词,不一样的唐周文化.....先有鸿钧后有天,神魔更在仙佛前。盘古挥斧开天地,鸿蒙初分日月现。刑天争位丧性命,共工怒触不周山。东皇太一御万妖,女娲炼石补穹天。夸父逐日不可及,精卫填海何时完。神农救世尝百草,燧人取火暖人间。轩辕神剑斩蚩尤,定海神针镇海天。仓颉灵心巧造字,嫘祖养蚕抽丝茧。......炎黄皆非寻常人,中华岂止五千年!
  • 西宋纪年

    西宋纪年

    帝国铁壁?中兴十三处战功?追封一字并肩王?算了吧。相比这些,总得有人去守护民族的血性,汉家的脊梁。
  • 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本书讲述了二战时期德军占领法国后,开始入侵英国的准备,由此与英国展开了物资与战备的竞赛。为加重成功的法码,两国不惜动用政治外交手段,拉拢和威逼巴尔干地区的小国,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这是作者关于田间大地写作的一部分,对自然的敬畏,对大地的感恩,对文化的钟情。作者陈咸宁用简朴质感的文字,融意象与述说,汇注释与阐述,赋予文字性灵,以久违的文人情怀,涉笔成趣,再现乡土本真,返回翰墨书香,集记忆想象细节元素,构筑建立一方属于自己的纸上乡土文学世界。
热门推荐
  • 黑暗流淌

    黑暗流淌

    行走在黑暗之中的人,痛苦由自己承担。在一张张巨网下苟且偷生,张一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人注定是苦难的!
  • 盛世绝宠:邪少扑倒拽丫头

    盛世绝宠:邪少扑倒拽丫头

    她没有显耀的家世,没有出众的容颜。却得到三位少年的倾心。一个温柔似水,成熟稳重,却许她桃园李下,携手共话夕阳。一个桀骜不驯,邪魅容颜,对她一见倾心,许她八年守护。一个商中精英,天之骄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万千少女为他倾心,他却溺水三千只取一瓢。她的选择会是默默无闻的守护还是八年坚守的真挚还是患难与共的真情,且看《盛世绝宠:邪少扑倒拽丫头》
  • 长歌明月

    长歌明月

    新书名预定。大家先收藏,发布时间待定。新书名预定。大家先收藏,发布时间待定。
  • 仙武路

    仙武路

    花开,少年沉浸十五年沧桑花落,少年因情背叛而死去一缕红光,造就少年,混沌起,天地初,以武动乱天地,成道成仙皆为传奇。“我的人生由我来主导。”“生亦何欢,死亦何足,待我归来时,世界为我颤抖吧!”
  • 你亦是我的命

    你亦是我的命

    主角:EXO鹿晗一个任性傲娇的女孩,一个善良义气的男孩,和一段虐心的异国恋。他那么爱你,一心希望和你永远在一起,你是否能够懂的呢?
  • 金缕衣

    金缕衣

    一曲相思为谁谱,多少人懂痴情苦,总有千百般,初心依然.愿君常思金缕衣,山盟誓,此生相恋勿要相欺,愿君珍惜金缕衣,玉璧完,至美无暇最是难惜,愿君不忘金缕衣,昙花现,妙龄红颜一瞬即息,两心相印人相依,再不能别分离、从此双宿又双栖,金丝银线玉编带,天巧织机绣嫁衣,花烛夜红蜡息,唯愿此生白首相依!
  • 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溪醉隐集

    双溪醉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有一颗阴阳珠

    我有一颗阴阳珠

    一颗阴阳珠,一部《阴阳经》,揭开了地球高武时代的序幕!PS:内签已过,节操嘛,还算是留了一点点,求点击、收藏、推荐票、打赏包养!
  • 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