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8600000004

第4章 第三名 孙武

网络搜索结果:3742000条

最大招牌:《孙子兵法》

招牌搜索结果:248000条

名言嘉句: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荣誉称号:兵圣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孙武,字长卿

出生:约公元前545年

逝世:年代不详

祖籍:陈国(今河南淮阳周围)

出生地: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

逝世地:吴国

主要身份:军事家、军事学家

主要功过:创立兵家学说

主要著作:《孙子兵法》

[人物生平]

孙武约于公元前545年生于齐国,为陈国公子孙完后裔。孙武本姓田,其祖父田书因战功卓著被赐姓孙,故田武在大约13岁的时候改姓,而称为孙武。孙武19岁的时候,赴蒙山求学,并漫游天下,考察古战场。齐景公三十三年(公元前515年),在孙武30岁的时候,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武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携妻子奔吴,隐于穹窿中。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孙子兵法》的初稿。吴王阖庐元年(公元前514年),阖庐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喜为大夫。伍子胥奉阖庐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斩姬。阖庐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公元前506年,孙武与伍子胥率吴国大军伐楚,在柏举大败楚军,攻破楚国都城郧,帮助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又一个霸主。吴王阖庐十二年(公元前503年),孙武见阖庐日益专横,生活糜烂,耽于酒色,不纳谏言,遂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

[影响力评述]

人类社会的历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军事,是所有国家——无论是古代国家还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事务。中国古人最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把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事情叫做“军国大事”。在军事领域,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孙武。孙武被后人称为“兵家之祖”,他的军事思想影响了自春秋到现代的全部中国历史。与老子的《道德经》一样,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也只有五千多字,但它的影响力却是空前绝后的。明人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这样评价孙武:“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种评价可以说是非常精到的。孙子身兼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实践家,他的事功影响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战争格局,而他的理论则影响了古今中外众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孙武并不是像赵括那样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家,他在吴王阖庐灭楚争霸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孙武向吴王提出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国首先剪除了楚国的几个羽翼小国,如徐国和钟吾国。接着,吴国又策动桐国背叛楚国,诱使楚国令尹囊瓦出兵,在豫章大破楚军,削弱了楚国的军力。“疲楚误楚”是孙武和伍子胥等人对楚国采取的战术方针,积小胜为大胜,从而逐步控制了地处江淮的豫章地区,为日后伐楚做好了战略准备。公元前506年,唐国和蔡国因被楚国攻打而向吴国求救,吴国大军采用孙武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拉开了灭亡楚国的战争。楚国将领囊瓦中了吴国诱敌深入的计谋,尾随吴军到达柏举,被吴军一举击破。此后吴军长驱直入,五战五胜,最终攻破楚国的都城郢,完成了西破强楚的大业。吴国灭楚对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吴楚之间的柏举之战也是孙子战略战术思想的一次完美实践。孙子“上兵伐谋”、“兵者诡道”、“避实击虚”、“因敌制胜”“造势任势”等战略战术在这次战役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但孙子更重要的是一个思想家和军事理论家。如果仅仅是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即使这场战役伟大如“淝水之战”,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也不会拥有像孙子这样的影响力。这再一次印证了思想的巨大力量。

孙子的伟大在于,他甚至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军事理论家,他的理论的高度远高于军事层面。在孙子那里,军事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军事的作用还是为了达到富国强民的政治目的。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军事理论是一致的。德国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如果孙武听到这句话,他一定会颔首微笑的。《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孙武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仅此一句话,就将孙武提升到了一般兵家不可企及的高度。孙子认为战争是两个国家之间全方位的争斗,而非仅仅是两军对垒。故此,孙子非常重视军事背后的政治背景,重视国君在战争中的作用。孙子说:“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他因此得出“上下同欲者胜”的军事规律。孙子还提出了取得军事成功的五个条件:“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这五点概括了军国大事中民意、形势、地理、人才等诸多关键因素。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孟子“天时、地利、人和”的理论,可以判断,孟子在阐述自己理论的时候,一定也会感激前辈孙武的思想遗产吧。

孙子最宝贵的贡献是他的战略思想。《孙子》的《谋攻》篇,应当是孙子战略思想的核心。孙子在其中首先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他还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的战略思想在这两句话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话也最为后世的军事家所称道。但是,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将领微乎其微。我们更多看到的却是像项羽、白起那样的赳赳武夫,他们根本不把军士人民的死活放在眼里。孙子认为,在三种情况下最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我们翻开历史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军事失败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对这五条规律的违反。

孙武也是一个战术理论家。我们从《孙子兵法》的篇名上就可以看出孙子对战术的重视程度:《九变》、《行军》、《地形》、《九地》。孙子甚至还论述了更加具体的战术问题。例如,他在《孙子兵法》第十二章重点论述了火攻的战术。在《孙子兵法》的最后一章则重点讨论了间谍战的问题并将间谍战的意义提到了惊人的高度:“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孙武的军事思想非常富有辩证法色彩。他所提出的“奇正”、“虚实”、“主客”、“形势”、“攻守”、“速拙”等军事范畴,都是辩证思想的出色运用。这些军事学概念成为中国军事思想大厦的基石。众所周知,概念的建立是任何理论存在的必要前提。可以说,中国的军事学语言是由孙子首先创立的。

孙子的军事思想滋养了后世的军事家。历代的军事人物无不潜心研究、学习孙子,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实战中。司马迁总结当时的情况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张良、韩信、诸葛亮、曹操、朱元璋、戚继光都曾提到过孙子对他们的影响。曹操是历史上第一位注释《孙子》的军事家,我们目前所通用的版本大概就是曹注版本。曹操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诸葛亮也说:“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远。”宋代的王安石甚至说:“但用孙武一二言,即可成功名。”正因为《孙子兵法》的巨大影响,后世对它的注释亦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历代作注者凡二百余家,注本流传七十余种。《孙子兵法》对军事家的影响必然转化为对战争的影响。从历史上许多的著名战例中,我们都能看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如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韩信破赵之战、吴蜀虢亭之战、灭亡明王朝的萨尔浒之战等等,不胜枚举。近代以降,军事家对孙武的研究仍是日盛一日。孙中山说:“两千多年前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是解释当时的战理。由于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毛泽东说:“孙子的规律,乃至今天仍是科学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所创立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法,就是对孙武“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军事思想的伟大发展和运用。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孙子可能是仅次于孔子和老子的中国思想家。迄今为止,《孙子兵法》的外文译本已经有二十多种。在世界上所有的军事院校中,《孙子兵法》都是必修科目。受孙子思想影响最大的国家是日本,也是日本人首先将《孙子兵法》介绍给了全世界。日本著名的军事家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无不熟读《孙子兵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皇威廉二世在被废黜后读了德文版的《孙子兵法》后,掩书长叹曰:“是我二十年前读到这本书,何至于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的战略战术无不体现出孙子兵法的计策,无怪乎有一位美国记者调侃说:“海湾战争中总有一个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人的身影出没,这个人就是孙子。”美国战略家约翰·柯林斯在1972年出版的《大战略》一书中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

孙子被誉为“百代谈兵之祖”,《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首先将战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是他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就目前的情况看,还看不到人类消灭战争的理想实现的哪怕一丝曙光。如此说来,孙子的影响只会增大,不会减小。

同类推荐
  • 剑霸春秋

    剑霸春秋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剑的时代。纯钧湛卢,折冲伐敌;干将莫邪,惊天动地;巨阙鱼肠,勇士无惧;龙渊太阿,水击鹄雁。君主佩剑,以彰其威严。士子佩剑,以明其意志。将军佩剑,以展其宏愿。刺客佩剑,以成其道义。美人佩剑,以为郎君舞。宝剑争相出世,虽不是江湖,胜似江湖,名将更以万军作剑,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养一国以为势。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则九州定矣!!
  • 三国邪皇

    三国邪皇

    寒风陡峭,山路崎岖,吕布最后一次深情凝望着怀中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虎目里流下一滴热泪,他生平第一次弯下自己的脊梁,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说道:林轩,我平生从不求人,独这一次,我恳求你,救我的蝉儿一命!哪知他话刚说完,便从山下传来几声大喝:林轩,你若敢出手帮那吕布,便是于天下人为敌,我曹操第一个不放过你!还有我刘备!还有我孙坚还有我袁绍……吕布闻言目眦欲裂,却又无可奈何,他虎躯微震,双拳紧握,眼中希冀的光芒愈发暗淡下来。
  • 纵横大唐之快意人生

    纵横大唐之快意人生

    沈小阳穿越到大唐,玩转历史名人。机智幽默,快意自己的大唐生活。
  • 轰唐

    轰唐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享乐,连年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开挖运河,并且对外不断用兵,造成国库亏空,不得不加大对民脂民膏搜刮。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广袤田地荒芜,民不聊生,面对朝廷横征暴敛,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天下大乱。高祖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并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之后几年,在太宗的征战下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太宗登基之后,开“贞观之治”;继贞观之遗风,高宗创“永徽之治”。到唐玄宗时已强势之极,但他开始大好喜功,非常享受诸国来朝的快感,周边小国稍微不听话的总会拿棍棒敲打一下,让其俯首称臣...很多小藩国会遭殃,这就是故事的开始....。
  • 逐鹿末年

    逐鹿末年

    所有的故事都从董卓进京开始。黑暗之后,汉失其鹿,天下逐之……诸侯混战,猛将对决,谋士过招,刺客暗行。谁又能杀死谁?
热门推荐
  • 背叛宿命

    背叛宿命

    每个世纪每个时代都将会有一批世间罕见的卓越人士出现,在当今这个现实的社会当中,出现了2个一无所有的孤儿,他们在无形的残酷战争中将自己悲惨的命运改写成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惧寒门再难出贵子呢?
  • 九霄银河

    九霄银河

    九霄银河之上,天圣何天辰战域外三魔,三万三千招过,终一招不敌,陨落于九霄银河,附灵魂于《唯我银河诀》上,转生下界。未曾想,九霄银河被毁,这一个契机,北斗七星欲颠倒,造就人族大世!天骄齐出,妖孽尽现,只想在这人族大世之中,闯出自己的传奇!七星颠倒?人族大世?与我无关!何天辰手持璀璨银河,扫妖孽,荡天骄,誓要登上至高界!然后——将自己的银河,挂在九霄之上!
  • 贪婪狩猎

    贪婪狩猎

    如果我能有选择的机会,我一定还会选择这个。不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财富,而是因为这是我报复这个世界最好的方法了。
  • 欺骗无期——君莫悔

    欺骗无期——君莫悔

    一对高中情侣穿越至未知时代。女子为嫔男子为王,王力排众议,封女为后,许诺一生一心一人,如若负心,一死相还······最终男子只得一句:“你不配”,于是血染古寺,雨停了,烟散了,心死人灭······
  • 我在灯下等你

    我在灯下等你

    开始的逃离,命运枷锁的逼迫;后来的迫不得已,深爱骨髓。你有你的选择,我有不可言说的秘密,你的身份终是迷。开始的救赎是否是孽缘的开始。狼的野性可为我收敛?你在哪里?我们说好的白头,我在灯下等你。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医学妙谛

    医学妙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境角色系统

    梦境角色系统

    龙傲天的被动技能,非世之人的主动技能,我已经天下无敌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系统:恭喜宿主获得龙傲天被动:群嘲!.风敛:系统你在玩我!!!!!!!
  • 契约良缘:天涯咫尺

    契约良缘:天涯咫尺

    他与她,被情所伤,寂寞的日子里,冰封着各自的感情,是命运使然,亦或一眼万年。一纸契约,约定了他亦或是她,风华落尽,我在等你.........
  • 创业兄弟

    创业兄弟

    一部融合青年人创业经历,朋友情感的青春励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