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800000040

第40章 “铁杆庄稼”的兴起

上帝将亚当和夏娃驱除出伊甸园,是为了惩罚他们获取神灵的情感与智慧。亚当与夏娃在漫长的岁月里把他们的智慧如数遗传给了子孙们,目的是为了让大地充满人类的灵气和互助友爱,但他们没有想到也给后代提出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难题。其中,最具挑战性和困难性的问题便是生存和发展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急剧过快增长和资源逐渐馈乏的矛盾,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大问题,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在我国,国情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发展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的储备和拥有量不平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就业发展状况不平衡等等。

——在宁夏,西海固这种不平衡现象也同样存在。

——在泾源,这种不平衡的现象显得越发突出:虽然拥有让人们为之骄傲的泾河及其优美的环境资源,但水的利用率很低,依然靠天吃饭,广种而薄收;虽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但绝大多数乡镇处在交通闭塞之地,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贫乏,工业、矿业缺乏,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调整产业结构中走出土地的农民便面临严重的就业难,生存和发展难的严重问题。

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2003年3月,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固原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固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大会,正式将原州区什字路镇、大湾乡、蒿店乡整体移交泾源县管辖。泾源县县长马崇林在移交大会上表态发言指出:“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打破多年来泾源的封闭状况,提高对外形象程度,整合资源优势,优化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建设一个新泾源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固原市开完移交会,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了全县工作会议。县委书记王珍、政府县长马崇林从本县发展水平、发展环境、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观念五个方面,详细客观、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泾源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从国民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客观实际出发,以流通业为突破口,搞活县域经济,推进扶贫开发、劳务输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增收节资,开源节流,积极发展财政金融保障作用,依靠科技全面提高经济远行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重新确定了本县的发展目标。并把推进工业化进程,扶植民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搞活国有企业,学会经营城市,把劳务输出作为“铁杆庄稼”,提到县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亚当和夏娃绝对没有想到他们的子孙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城里人、农村人,而且他们之间的差距、尊严、贵贱是如此地分明。

历史是用无数人民群众的血和汗写成的。农村、农民长期处在封闭隔绝的状态下,造成了必然的误解,归罪于经济不发达的蔑视横亘在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在农民切身利益被无视的现实面前,平等变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农民因无法获取大量经济收入,而无法获得完整的人格。在一些地方曾一度把贫困村、贫困农民视为“包袱”,农民自己本来就背负了许多,还要拖着沉重的背负去承担这个费那个费。他们变得异常冷漠,变得麻木不仁,变得难以理解,变得玩世不恭:他们把偷抢等犯罪行为看得很平常。这是因为他们承接了来自社会的太多太大的重负,但流淌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无疑是滚烫的血,而不是一片无生命涌动的荒漠。

农民没有造作,没有虚假。他们是粗犷的,他们是简单的又是丰富的。他们既是沙滩上粗糙的石头又是蔚蓝色的宽阔的大海,他们同样能映照出一种生命的壮举,一种情绪的感染力,一种理性的震撼力。他们付出血与汗的代价,他们的一切努力是向世人证明他们的存在。

随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农业、农村、农民这一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党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同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举措被一起提了出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摸索出一条依靠“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务输出新路子。

对农民来说,政府出面联系,有组织、有保障地输送农民到各地打工,挣票子、换脑子,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也许,这是在梦境里,他们在田间地头议论着;也许,这是在故事里,他们坐在炕头同子女冷静地分析着。

这不是梦境,也不是故事。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关于劳务输出提出必须要有“硬目标、硬措施、硬作风”的指示精神。

自治区政府主席马启智提出“始终坚持大劳务、大产业、大输出,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一代新型劳动者和发展劳务移民”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思路。

对做大做强劳务输出课题,固原市市长马夫有自己的思路。

他认为,要把劳务输出当成产业,当成品牌来做,不能只靠新闻媒体的宣传,也不能只留于口头形式或文山会海。那样也可能勉强完成劳务输出任务,与基层领导可能无功,但也无过。但对责任心、事业心极强的马市长来说这不是他的做法。他很欣赏焦裕禄说过的一句话:不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来图一时之利。

由于爱好的原因,他平时常与文人交流,以文会友,结识了本市一批文化界的优秀人才,为劳务输出摇旗呐喊的任务自然便落到了这些文化人的头上。马市长和市委宣传部长海军的想法不谋而合,一个新的创意诞生了!用“眉户剧”这个当地群众都喜闻乐见的民间戏剧形式来反映劳务输出,对农村群众进行宣传引导,是组织动员劳务输出的一个绝好办法。

2003年6月,这个艰巨的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在王文清的肩上。王文清是泾源县文化馆的创作员,著有《王文清剧作选集》,曾经两次获得全国曹禺文学戏剧奖。

王文清不负众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一部4万余字的反映劳务输出的剧本。马夫市长、海军部长看了剧本,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力争使这个剧本成为精品之作,上演之后一定要一炮打响。为了让他拓宽视野,对打工生活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又专门安排王文清随劳务团队到劳务人员打工的广州东莞、福建莆田、上海等地厂家进行实际采访。在南国沐浴着潮湿而文明气息的六盘儿女,小伙子更加精神,姑娘更加光彩照人。他们没有丢弃六盘山区人的纯朴与勤劳,他们出力、他们流汗也流泪,他们用自己的诚实的劳动改变了南方人对北方人的偏见,也赢得了厂方对他们的信任。于是副拉长、拉长、厂办主任、厂长助理的桂冠陆续戴在了这些山里娃娃的头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让王文清感受颇深。他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受、体验,回来后融进了剧本里,经过反复修改,使剧情更加感人,人物更加有深度,思想与内容都有了一定的升华。

剧本成功了,导演、演员立即被确定下来。导演由西吉县文化馆的樊指仪担任。演员由固原市秦剧团和各县文化馆抽调的20多人来担任。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2004年1月12日,眉户剧《走出大山》在固原市剧院举行了首场汇报演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劳动保障厅、文化厅、文联以及市、县就业局等相关单位领导也都参加了观看,随后召开了评审会,评审会由马夫市长主持,市宣传部长海军、副市长刘旌旗也参加了评审会。会上30多人各抒己见,给予了充分肯定,评审会达到预期目的,首演告捷!

7月29日正式演出后,一演不可收拾,历时一年在全市90多个乡镇街道为群众公演90多场次,而且场场爆满。群众从几十里外赶着看演出的已是常事。宁夏卫视、宁夏电视台、《人民日报》、《宁夏日报》、《固原日报》连续报导了演出实况。

剧中通过“秀华”、“母亲”、“爷爷”、“邻居”观念的转变,以及“乡长”、“就业局长”为打工仔讨回1万元的血汗钱,“南方老板”支持务工人员到家乡办厂等感人情节,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以前为自己没有出门打工生活在安逸中而沾沾自喜的青年们发誓也要出去为自己闯一闯。《走出大山》像一颗沉甸甸的石头,在西海固这个异常平静的池塘里,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整个固原市躁动了起来。从此,固原市的劳务输出工作由过去的被动走向主动,人数与日俱增。劳务输出成了六盘山区最激烈、最火爆、最鼓舞人心的事。再不用多宣传,报名的人非常踊跃,唯恐自己走不了,一辆接一辆满载六盘儿女的车走向全国各地。紧接着银川、新疆、西安、北京、厦门等地老板们携着合同前来招工,一批批六盘儿女走出大山、走向沿海、走向远方。成千上万的人去收获“铁杆庄稼”,不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

有人说,中国的经济改革,犹如当年的革命战争,走的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话确实是有一定道理。今天,当成千上万的六盘山区农民,从黄土地上抬起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试图寻找一种摆脱贫苦命运的致富之路。当他们三五成群地拿着儿女们从千里之外寄来的汇款单时,他们才惊奇地发现了“无工不富”的道理,他们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外出打工上。

谁能否认六盘山劳务人员用智慧和汗水,在南方和北方搭起的不是一座希望之桥?谁又能否认,这座桥不是雄伟的六盘山和美丽的沿海一道璀璨的风景!

劳务输出作为“铁杆庄稼”已被泾源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确定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2003年,县委、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提出了总体工作思路,即立足于“两化”(内化和外化),重点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乡镇劳务建设,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自发向能人带动和组织输出转变,由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做到劳务输出和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劳务基地相结合;实现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成为提高输出人员的“大学校”,成为加速本县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成为加快经济协调发展的“助推器”;确定了每年输出劳务3.8万人(次),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的目标。

县委、县政府从各单位抽出人力长期深入基层,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协助乡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实现“二次创业”,把劳务产业做大做强。

这是泾源县委书记王珍、县长马崇林劳务输出总体思路。这也是泾源县各级党政干部的决心。

泾源县劳务输出的序幕拉开了。在泾源县历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产业诞生了。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各地的隆隆雷声,滚过泾源大地。

对于劳务输出,陈春夏心里早就有一本账。他在乡镇工作多年,厦门市许多老板都是他以前一手扶持起来的,他们现在有的在厦门继续发展,有的还到泉州、莆田等投资创业。他一心要为泾源县的劳务输出多做工作,让劳务人员走进福建,到大城市去经风雨、见世面,让他们展露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让泾源的农民走向福建,走向全国各地。

让泾源的农民,去创造辉煌。

劳务输出的“圣火”已经点燃。

它正在六盘山下的泾源人民的心里熊熊燃烧着。

2003年10月,同县长马崇林开完自治区召开的第七次闽宁对口帮扶协作会议的陈春夏,匆匆赶往厦门,在争取扶贫资金的同时,他顾不上休息,连续一周跑了多家企业,为泾源联系劳务输出事宜。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厦门有三家企业愿意接受大量的泾源农民工,他便立即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县委、政府和县劳动就业局。于是,一个由县委办、政府办、闽宁办、劳动就业局负责人组成的劳务输出考察团如期抵达厦门,在厦门及福建各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因厦门几家企业附近没有清真寺,企业也没有清真灶等各种原因,没有同厦门的企业达成协议。最后在固原市挂职杨丽卿副市长、西吉县副县长黄松林和陈春夏等共同努力下,同莆田市的外资企业香港德信科技集团公司和新威电子公司签订长期输送劳务人员的协议。

香港德信科技集团公司,创建于1987年,麾下有三个子公司,德基、德信、德荣三个分公司,有员工7000多名,有L C D、F P C、通讯、帮定、注塑、喷印、彩印钟、按键、底板、总装等十一家分厂,形成了从配件到产品的一条龙生产线。该公司研制和开发的扭曲液晶显示器(STN-LCD),热压互连薄膜电路(H SC),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等高新技术产品目前正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在厂内为西海固的回族农民工专门开设清真灶,在挂职西海固的领导的提议下,该企业还在企业内部设立了农工工作部,专门处理、协调农工各种困难和问题。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本书是从《文汇》杂志的征文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篇目,故事精彩,寓意深刻;文章被划分为若干类别,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
  • 海边,我的一条船

    海边,我的一条船

    本书是作者个人散文诗集,收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在各类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散文诗百余篇。作者文笔清新流畅,所写散文诗既反映了其开阔的文学视野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几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迁。因而,该散文诗集既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对于青少年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学的内涵、特性、意义、方法,儒家“人性论”的现实启示,现实需要老庄,儒道之外说诸家,史学经典导读,传统戏曲的特性,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的影响,传统小说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等等。1、内容上,与常见的国学专著不同。本书一般的资料性、记忆性知识不讲或少讲,增加了一般国学书中没有的古诗读诵吟唱艺术和诗歌、戏曲、小说的特性解读等,更切合中小学教师的兴趣的和教学实际,适合作为教师的国学培训教材。2、写作上,与一般的教材不同。本书采用通俗的文字和师生互动对话的形式,读来比专家学者的国学书更亲切、更鲜活,更易懂,适合广大国学爱好者的阅读。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好想回到那一年》

    《好想回到那一年》

    青春,成长,友情,爱情,爱恨交织,夜色朦胧,梦,才刚刚开始!
  • 凭风舞

    凭风舞

    九岁,一场大火,她成了容颜尽毁的孤女。十五年后,被自己最亲近的人背叛,她葬生火海。二十四岁终结的生命中,除了集训,便是复仇,顶着一张人见人怕的夜叉脸,她当真一无所有……爱情,是个什么滋味呢?怎么能够让人如此心碎神伤,却甘之如怡?一场大火,一次穿越。那个看到她会脸红,但却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那个一脸苍白,却是她未婚夫婿的上官堡主……那个笑容满面,却满身伤痕的男子……紫云匕内的藏宝图,整个武林觊觎的财富,那场异时空的腥风血雨啊……她这缕孤魂终究何去何从?情归何处?小生留言:此文乃修改文,修改的即是《紫云匕·心之恋》,小生很喜欢这篇文内的两个人物,但由于文笔太过粗劣,所以之前删除了,现在做了改动之后重新上传,看过此文的看官们可以忽略此文。谢谢。
  • 穿梦之羽

    穿梦之羽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天子少年踏上凡间之路,诧遇红颜知己,竟然相知相爱十三岁小loli一手掀起江湖腥风血雨,一场好戏正在江湖上演……
  • 傻女种田,相亲请排队

    傻女种田,相亲请排队

    一觉醒来,穿越成了异世农家小傻女,爷爷憨厚老实,奶奶刁钻刻薄,伯父阴险狡诈,伯娘爱占便宜,堂哥堂姐蛮横不讲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这样的日子还怎么过啊?分家?不给银子?这都不是事儿,某女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喂,那个傻大个,你成天跟着本姑娘是个什么意思?相亲?请排队!
  • 都市王牌

    都市王牌

    主角叶枫经历8年特工培训,如今重返都市,修炼古法秘籍,掀起腥风血雨...
  • 医次梦

    医次梦

    她,一个21世纪名牌医学院的普通女学生。因为一天下午在和同学的吵闹中撞树而到了另一个国度。这个地方是史书上没有记载过的地方,她会在这发生些什么呢?
  • 王的独宠法则

    王的独宠法则

    他说,你是侵入我血液里的毒药,亦是拯救我的解药,来吧,快给我解毒;她说,大骗子,混蛋,要解自己解去,反正你已无药可救。当忠亲王拓跋晰从马蹄下抱起钟慕慕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的心灯被点亮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烟花落未落

    烟花落未落

    堆云叠鹤,漫不说这点点星火,点亮黑暗中的寂寞,那该错过的总是错过;我本该回到这里的,一场烟花落尽后仍有一场烟花燃起,可那,却再不是我的烟花。我的烟花,在那十年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早早燃尽了----剩下的都是灰。
  • 九帝阁

    九帝阁

    自从莫名其妙的看了江家魔女的身子后就麻烦不断!天降至宝,本只想纨绔的做个富二代?没门!要怪只能怪这个世界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末法时代来临……灵者、修真者、异能者、生化战士、兽人?横空出世!更有外星强者…这个世界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既然这样那就去放手杀出去吧,小爷的两杆长枪已经饥渴难耐!长的斗强者,捍地球!短的打姑娘,逗红颜……
  • 失策,夫人跑了!

    失策,夫人跑了!

    千古红颜多薄命,冷君为妻追千里。为爱甘愿付出一切的采花大盗,为情甘愿追妻千里的冷面将军。而她只想逃离,逃得远远的。而他只想和她长相厮守,可她却是他人之妻。当他发现自己不能没有她的时候,她已经恨透了他。当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他了的时候,他却想要杀了她。这也许就是爱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