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是一个气候很不稳定的地方,而且灾难频繁,夏粮作物没有保障,产量低且不说,同时还会受到干旱、冰雹、黄锈病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可人们还是习惯于大面积种植夏粮。调整产业结构,大多数农民很难接受。1997年,也就是蔡顺驰来的这一年,县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出压夏增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了发展县域经济的黄、白、绿三大支柱产业(即黄是指发展黄牛养殖业、白是指马铃薯提炼出的淀粉、绿是指大量种植针叶林)。并且把这一设想写进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一致赞同。
蓝图描绘出来了,但怎么发展,从哪儿入手,这是摆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这三大支柱产业中,蔡顺驰决定先发展两项,一是养牛业,二是马铃薯。养牛业确定了兴盛示范养牛基地和开源养牛育肥公司,作为龙头带动泾源养牛业的发展。而马铃薯怎么发展,产量怎么提高,能否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真正支柱产业,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泾源,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这是因为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因素长期形成的种植观。泾源由于春夏干旱少雨,马铃薯属于秋季蔬菜作物,种得迟,生长期又大多在秋季,而且又深埋于地下,干旱、冰雹、病虫害之类的自然灾害根本奈何不了它,因而每年收成都比较稳定,成为当地人的主食,顿顿离不了马铃薯,这是泾源人的生活现实,所以泾源老百姓把马铃薯称为“救命蛋蛋”,这话千真万确。更为重要的是发展马铃薯是自治区实施粮食上台阶“四个一”工程之一,已经成为宁南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产业和致富途径。但据蔡顺驰调查和听取农业部门领导的汇报:泾源县马铃薯质量很不乐观,随着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许多严重影响种薯质量的问题已经无法克服,严重地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这是因为,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植株逐年变小,叶片皱缩卷曲,叶色浓淡不均,茎杆矮小细弱,块茎里面变成环形烂痕,变形龟裂,因而造成产量逐年下降等现象。可见,当地马铃薯已经发生了严重“退化”,种薯“退化”是引起产量降低和商品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据蔡顺驰到农业科技人员那里了解:要解决当地马铃薯“退化”问题,是一项重要课题。它得从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栽培技术、栽培环境、种薯贮藏条件、病虫害侵染等方面,来解决马铃薯卷叶病毒(PLR V)、马铃薯Y 病毒(PV Y)、马铃薯X 病毒(PV X)、马铃薯A 病毒(PV A)、马铃薯S病毒(PV S)及马铃薯仿锤块茎类病毒(PSTV)等6种病毒或类病毒。只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把种薯内的病毒去掉,恢复马铃薯品种本身的生理功能和生产特性,才能防止马铃薯的“退化”,使之达到育种培育之初品种的商品性状和产量。这就是采用脱毒种薯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的重要原因。
蔡顺驰得知了泾源县马铃薯的“病根”和群众种植马铃薯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后,他很有信心。他认为在泾源县选项目,不能丢开泾源的实际,泾源无霜期短(绝对无霜期只有105天),气候阴湿,种粮食前景并不看好。为此,他专门来到县农业局,在局长李银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禹学海的陪同下走进化验室。化验室不足30平米,又脏又烂,几名农业科技人员忙着工作,炉子里的煤烟不时地向外冒,他们这是在搞脱毒薯培育。李银辉局长说:“脱毒种薯生产的模式,即要求材料的脱毒,脱毒试管苗、试管薯、微型薯的工厂化生产快繁,达到脱毒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的繁育等整个过程的脱毒,按咱们县上目前的条件还远远达不到,只能进行基本的脱毒。”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禹学海补充说:“脱毒微型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已开始应用于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但推广面积还不到总播种面积的20%,主要受种薯质量差,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种薯繁育缓慢等因素的影响。”
青年农艺师于仙萍介绍说:“根据现有条件,马铃薯除了一些类病毒,大多数病毒都不能侵入到花粉、卵、胚等生殖器官。植株在被病毒感染时,顶端分生组织的分生细胞由于共增殖迅速,病毒来不及感染,就利用组织培养,使它们长成植株,并进行扩大增殖,并获得无数不带病毒的马铃薯幼苗,人们把这种苗称为脱毒苗。这种脱毒苗在试管里培养20天-40天后,将其切成长度为2cm 的小段,经生根培养,30天-60天便可获得微型种薯。这种微型薯虽然不带病毒,但是受当地气温影响,推广慢。因为那些试管脱毒苗非常娇气,不进行苗床培养,成活率就不能保证。”
组织培养?快繁和脱毒?对于这些专业术语,蔡顺驰虽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懂得多,但他深知它们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他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人们利用植物的特性,从植物体上取下茎、叶、花、果实、子房、花药、花粉等组织,或单个细胞,在人工配制的适宜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使它们长成具有分业能力的细胞就是愈伤组织,它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再在培养基中加入必要的激素,或其它成分,使一些愈伤组织工出芽,随后再长根并长成无数小苗,这就是所说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是的,农业是人们的命根子,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是:我们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人们赞誉中国是“当今世界农业进步最成功的典范”。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来说,今天的投入就等于明天的产出。中国人口基数大,财政尚不能强有力地支持农业。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赖斯特·布朗便公开断言:“将来没有人能养活中国。”布朗的断言,虽有些耸人听闻,但也指出了世界粮食形势的严峻性。我们只要坚持中央制定的农业发展方针,坚持科技兴农的道路,就一定能丰衣足食。只要坚持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兴农政策,中国就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想到这里,蔡顺驰问身旁的禹学海,建脱毒薯快繁基地需要多少钱?“40万元!”禹学海胸有成竹地回答。
蔡顺驰说:“在推广工厂化生产的同时,要提高种薯质量,大田推广要着力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稳定种植面积,使脱毒生产走基地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系统化管理的新路子。”选择一个好项目,就像找着了疗救贫穷的病因。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对症下药:他从改变当地人的观念入手,从改善生产条件开始。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不能一味地给病人吃补药,要根除病灶,就要对症下药,做到病除,这就是扶贫的“输血”与“造血”功能。蔡顺驰说:“资金我想办法,技术你们负责,要尽快改善马铃薯品种退化问题,并且选择一个乡镇搞试点,建立脱毒薯基地,试点逐渐全面推进。”蔡顺驰的这个药方是他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及当地发展经济的思路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得到了泾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肯定和支持。县农业局长李银辉激动地紧紧握住蔡顺驰的手说:“这太好了,这是我们多少年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禹学海这位高级农业师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我代表泾源县的农业科技人员深深地感谢您!我们农业科技成果无法推广,新的品种不能种植,产量就无法提高。这下可好了!”
当时一位在场的中年女科技人员,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感动得热泪直流,她就是工作一向出色的辛芝叶。这位1980年毕业于兰州化工学校的实验师,自从进实验室以来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白天工作,晚上拉上丈夫给实验室关窗子、封炉子,腰扭伤住一周医院后又继续搬四五十斤重的装满瓶子的高压锅,造成腰瘠损也毫无怨言,她做梦都想的玻璃实验室梦就要实现了!她怎能不如此激动呢!蔡顺驰紧紧地握住辛芝叶的手说:“你们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