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们的经验以为“大人与小儿用药只是用量大小不同的区别”,这是真的吗?实际上,儿童用药和成人有很大区别,决不能等同于成人。儿科古称“哑科”,小儿多不能准确表达和描述自己的感受,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上就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很容易误诊。儿童由于迅速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不成熟等特点,在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方面都与成人有比较大的区别。在药物吸收方面,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从肠道,皮肤黏膜的吸收均较成人好,也更容易吸收过量而导致中毒。代谢方面,由于年龄越小肝脏相对越大,故药物在小儿体内的代谢较快;但某些代谢酶活性较低,需要酶参与的药物则代谢较成人慢。在药物的排泄方面,由于肾脏功能不完善,所以对药物的排泄较成人慢。此外,儿童如病情变化快,需及时调整治疗和给药方案;用药后,治疗虽然反应往往较好,但更需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些药物成人可用,而小儿则慎用,如成人细菌感染腹泻时,喹诺酮类效果很好,而儿科一般不选用,因为可能影响骨骼发育。从药物剂型角度来说,儿童一般有专门的儿童用药,成人剂型有些是不太适合儿童应用的,如片剂、胶囊等。从用药的顺应性来看,小儿用药缺乏必要的配合能力与表达能力,不主动用药,用药易波动,顺应性较差,医嘱很难圆满实施。用药前,需循循善诱,鼓励患儿主动接受,以增加药物的依从性等。
同类推荐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取国学中养生文化的精髓,编录成一套可运用于实际的养生方案,使之成为您身边的保健医生和养生导师,使您真正做到内修外炼,在压力和忙碌中运用国学并学会养生。“养生”一词,始见于道家的《庄子·内篇》。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国度,儒、释、道等国学在形成过程中,养生文化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本书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为依据,从心、肝、脾、肺、肾的脏腑补益,阴阳气血的平衡,9种体质的调理,人体对四季、24节气变化的适应等多角度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医饮食养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食养、食补、食忌、食疗方法,并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给出了具体的饮食策略,同时囊括了大量的养生保健食谱,旨在帮助读者根据季节变化、自身体质、年龄等状况打造适合自己的饮食养生方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