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08

第8章

苏洵及二子苏轼、苏辙进京后,欧阳修举苏轼,天章阁待制杨败举苏辙参加由吏部主考的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被吏部锉选人九品流内,分授福昌县主簿和绳池县主簿。但兄弟二人都没有赴任,因为他们要在欧阳修的推荐下参加稍后朝廷举办的制科考试。

苏洵因屡次拒绝参加考试,朝廷只好给了个小官:试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个比九品还要低的官职,只能“得六七千钱,诚不足以赡养”。尽管这样,苏洵还是给推荐了他的人写信表示感谢。

苏洵首先给欧阳修写信,感谢他多次举荐之恩。苏洵说:“执事之于洵,未识其面也,见其文而知其心;既见也,闻其言而信其平生。洵不以身之进退出处之间有渴于执事,而执事亦不以称誉荐拔之故有德于洵。再召而辞也,执事不以为矫,而知其耻于自求;一命而受也,执事不以为贪,而知其不欲为异。”(《上欧阳内翰第五书》)苏洵还请求欧阳修把自己仍然待以宾客之礼,“不然,其将与奔走之吏同趋于下风,此洵所以深自怜也”。

苏洵还给时任右司谏的赵拄写了信,对其举荐自己表示感谢。赵打新任京官,原任益州路转运使。前不久赵拄以本路转运使的身份荐本路人才苏洵的才学品性,欧阳修趁机说苏洵既不肯就试,希望直接任命他一个官职,所以苏洵才得了个试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苏洵在信中说:“洵不识阁下,然仰闻君子之风,常以私告于朋友。特恨其身之不肖,不得交于当世,以遍致阁下之美。所告者皆饥寒自谋不暇之人,虽告而无益。然犹以素不相识之故,得免于希势苟附之嫌,是其不识贤于识也。今世之所尚,相见则以数至门为勤,不相见则以数致书为忠……今阁下举人而取于不相识之中,则其去世俗远矣。”苏洵还告诉赵拄,他之所以接受目前这个小小的京官,并不是希望借此能得到较快的升迁,是因为自己老了而不能胜任州县之吏的缘故,“以阁下知我,故言及此”。

对于富弼,苏洵知道其在自己出仕之事上,一阻再阻,可考虑到人家毕竟身为宰相,在官吏的升降任免问题上有决定的权力,就写了《谢相府启》呈送给他。苏洵这次吸取了以前交浅言深的教训,信中只说了些不痛不痒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如“昨承诏恩,被以休宠……此盖昭文相公,左右元君,舒惨百辟,德泽所畅,刑威所加……”

苏洵就职一年后官职没有升迁,就愤然给韩琦上书说:“今洵幸为诸公所知,似不甚浅,而相公尤为有意。至于一官,则反复迟疑不决者累岁。磋乎,岂天下之官以洵故冗耶?”按理说苏家父子与韩琦私交甚好,韩琦很尊重苏洵,不但引为座上宾而且想起用他。但主持国政除了韩琦还有富弼,他对苏洵以前的批评耿耿于怀,所以每当朝中议及苏洵,他总是说:“姑少待之。”这就决定了苏洵在出仕的短短几年中只能当八九品小官。

嘉佑六年七月,苏洵被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共同修纂《礼书》。时任三司使(计相)的张方平为苏洵抱不平,指责韩琦“知其才而不能用。”一次重阳节,苏洵赴韩琦的家宴,写了两首《九日和韩公》诗,以发泄心中的牢骚与不满。其中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愚。不堪垂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此时韩琦加同平章事,故称丞相。苏洵才参与太常寺修撰礼书,太常也称为曲台。韩琦一直把苏洵待为上客,置酒私第时惟韩琦与一二执政官员,苏洵乃以布衣参与其间。席间赋诗,韩琦的原唱为:

苦厌繁机少适怀,欣逢重九启宾罍。招贤敢并翘材馆,乐事难追戏马台。鲜布乱钱乘雨出,雁排新陈拂云来。何时得遇禅前菊,此日花随月令开。

苏洵的和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类同于他的散文,其中“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两句诗甚为精彩。

苏洵对自己胸中的抱负无法施展深感遗憾,《有骥在野》就表达了他这种情绪: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挚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宁不我顾?无子我忘。

骥,良马也。作者在此以骥自况,明里讽刺执骥于厩而不驾,暗喻朝廷把作者诏进京城而不重用。

宋仁宗嘉佑六年八月,制科考试就要举行了。在当时,朝廷除经常性地举行“进士”、“明经”类的考试外,还有由皇帝下诏举行的特别考试——制科。嘉佑二年朝廷曾下达了一项命令,每隔一年一取进士。所以,苏轼、苏辙来京城一年半以后,才等到了制科考试。

这里还要分别介绍两个人物:司马光及王安石。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就有了成人的气概,听别人讲《左氏春秋》,听得人了迷,回家后就对家人讲。从此手里常捧着书本读书,常感受不到饥渴寒热。一群孩子在院中戏耍,其中一个孩子登瓮失足跌没于水中,孩子们一见都害怕地跑了,而司马光拿起石块把瓮击打了个窟窿,使瓮中水流了出来,这个孩子才得救了。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此时正知谏院。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其父王益做了多年地方官,很有政绩。王安石未出仕前随父亲游历了许多地方,这使他在饱览山河之壮的同时,也了解了民生之艰,对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了感性的认识。王安石很小时就注重学习儒家经典,一过目终身不忘;写文章动笔如飞,看起来他好像不经意,写成后读的人都佩服文章的精妙。庆历二年,王安石以第四名的成绩荣登进士榜。嘉佑五年,在州县任职十多年的王安石人朝当了三司度支判官,兼任知制浩(代皇帝立言,书写诏书),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得,写出了雷霆万。钧之力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篇文章说理透彻,洋洋洒洒万言,全面分析了朝廷现状,指出国家之所以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不知法度”。他认为只有“改易更革”才是扭转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的药方;强调选拔任用有革新思想的人,是“改易更革”的前提条件;还着重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方法问题,提倡学以致用。实际上,《言事书》就是他要求变法革新具有纲领性的政治论文。《言事书》呈上去后,皇帝与众大臣没有什么反响。当然,这种法治观点与司马光、苏氏父子的吏治观点冲突处颇多。

朝廷所设的制科考试一般都在八月中旬举行,但苏辙忽然得病卧床,看来无法参加考试了。韩琦得知后向仁宗票奏说:“今岁召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他请求皇帝把制科考试的时间向后推迟一下。仁宗同意了他的请求。苏辙在病中,韩琦数次派人洵问他是否康复。直到苏辙身体完全复原,制科考试才举行,比以往的考试日期推后了20天。

制科考试这天,宋仁宗亲自到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据传说,苏轼进了考场,一看题目,知道弟弟苏辙肯定记不起“礼义倍足以成德”这句话的出处了。正巧一位老兵给他倒砚水时溢了出来,苏轼于是装作生气喊道:“小人哉。”苏辙一下记起了这句话出自《论语》“樊迟请学稼”下边的注中。

在应制科考试前,苏轼曾上二十五篇进策,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在《策略一》中,他说宋王朝“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此其有未之测者也”,百姓也对现状不满,不能安居乐业。他认为要解决民贫国弱的状况,只有改革政治,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甚至用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办法来治理。在《较赋税》文中,苏轼认为:“有兼并之族而赋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以至于破败流移而不知其所往。”所以均赋税是打击豪门、制止兼并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对待辽、夏等外族侵略问题上,他主张要有一个长远的谋略,积极训练军队以加强国防,不能再用送给大量财物的方法求和平。他抨击当时执政者对外患“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不懂得“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争”。从这些进策中可以看出青年的苏轼有很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及革新政治的远见卓识。苏轼是以一个改革派的面貌踏人仕途的。

年仅23岁的苏辙正血气方刚,在应试的文章中显露出了锋芒,在朝廷中引起争议。在御试制策中对宋仁宗处事上得过且过、内宫生活侈靡等方面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劝谏。苏辙在制策中说:“然而,自西方解兵,陛下弃置忧惧之心而不复思者,二十年矣。古之圣人,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夫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今陛下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臣以为陛下失所忧矣。故愿陛下虽天下无事而不忘忧惧之心。陛下诚能用臣此言,则凡所以问臣者,臣虽不言,可得而举也。苟未能用臣此言,则凡所以问臣者,臣虽言之无益也。”苏辙接下来又说:“臣疏贱之臣,窃闻之道路,陛下自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咨漠,便殿无所顾问。夫三代之衰,汉、唐之季,其所以召乱之由,陛下已知之矣。久而不正,百蠢将由之而出。内则将为蛊惑之所污,以伤和伐性;外则将为请渴之所乱,以败政害事。妇人之清,无有厌足、迭相夸尚,争为侈靡,赐予不足以自给,则不惮于受赂贿。赂贿既至,则不惮于私渴。私渴既行,则内外将乱。”这篇策论洋洋洒洒七八千字,笔力纵横驰骋,以古喻今,议论风生,开合自如,步步深人,不失为一篇优秀的政论文。

制科考试成绩很快公布了。苏轼考人第三等,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因为自宋建国以来,制科“人三等”的只有吴育(后来做过宰相)和苏轼。苏辙考人了第四等。这次考试之后,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苏辙被任命为商州推官。

对于苏辙应试的文章,考官司马光很赞赏,要求“人三等”。范镇因文章切直犯了难,不表示态度。蔡襄说:“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而不敢怨。”意思是说苏辙说出了他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只有考官胡宿以为文章内容不好,请弃之不用。考官们的意见不统一,就一块去请示皇帝。仁宗说:“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没办法,把苏辙取人四等之列。

《铁围山丛谈》中记载:苏轼、苏辙将就试,二人共同对父亲说:“这次制科考试不可能把兄弟二人都取中,必然会黝落一个,这怎么办?”苏洵说:“我有办法使你们都得之,只要采取一和题、一骂题的办法就行了。”于是二人果然都中了。就苏辙的性格来说,他沉稳简洁、寡言少语、宁静淡泊、含而不露,苏洵曾说“是辙者,善处于祸福之间也”,如果其不是按事前商定的方法行事,苏辙一般不会在试卷中极言皇帝之非及禁廷之事的。这是此事的一种说法。

此时,王安石同苏氏父子的矛盾浮上了水面。苏洵带着十年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文章来到京师,见到者纷纷叫好,立即在朝野上下引起轰动。王安石、苏洵都与欧阳修私交甚好,欧公劝苏洵去见王安石,王安石也愿意交往苏洵,但因政见不同,话语总不投机。龚颐正在《芥隐笔记》中说:“荆公在欧公座,分韵送裴如晦知吴江,以黯然销魂惟别而已分韵。时客与公八人:荆公、子美、圣俞、平甫、老苏、姚子张、焦伯强也。时老苏得而字,押谈诗究乎尔。而荆公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旅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又云: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傲兀何宾客,两忘我与而。最为工。君子不欲多上人,王、苏之憾,未必不稳于此也。”此后,苏洵不说王安石的好话,而王安石也在苏洵的文章上挑刺,说其文“大抵兵谋、权利、机变之言也”,是大话、空话、坐而论道,没有一点实用性。日子久了,分歧公开了,且广为传播,双方形成了积怨。有一次,欧阳修在家招待客人,吃完饭苏洵留了下来。苏洵说:“以我的观察,王安石这个人以后必然会把天下搅乱。如果使他当了国家重臣,既是聪明的皇帝也会被其哄得团团转。欧公怎么能与他这样的人交往?”欧阳修没把苏洵的话放在心上,劝说他们俩人相互来往,遭到苏洵拒绝。苏轼在这次制科考试的试卷中,用苏家父子重在吏治的观点,说“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与王安石“天下久不安”“患在不知法度”的说法针锋相对。苏轼、苏辙中制科后,王安石对他们兄弟俩的试卷很不满意,对人扬言说:“都是些模仿战国时期人所写的文章之作。要是考官是我王安石的话,我必然会废黜不用。”王安石虽不是考官,但也有报复的法子,就用自己知制浩的权利在《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制》的制词中借皇帝的口吻教训了苏轼一通,说他年少气盛,只会夸夸其谈而对学问理解得浅,没有从政的经验等。对苏辙则更为不客气了,以人臣不该极言皇帝之非及禁廷之事为由,干脆不肯为他起草皇帝的诏书。但是,政见虽不同,却没有影响他与苏轼、苏辙二人的私交;因为同为文坛的名士,免不了有惺惺相惜之感。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一个世纪以来的传奇,几经沧桑世局,人事代谢,上海三大亨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孰是孰非,功过任君凭说!传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真的是吗?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翻看三大亨的传奇人生。
  •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给阎王当个差

    我给阎王当个差

    关小飞是一个运气差到极点,毫无人生可言的快递小哥。一次意外事件,他与阴曹地府签订了劳务合同,成为阴差。时迁是萝莉,董卓是御姐,小钻风拎着菜刀找撒旦单挑。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这是各路牛鬼蛇神齐聚在都市,但主线又非常严谨的故事。我是副班长,请同学们依次刷卡上车。
  • tfboys之永远爱

    tfboys之永远爱

    女主1号袁梦梦,女主2号任倩,女主3号夏静幽,男主1号王俊凯,男主2号王源,男主3号易烊千玺,他们6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二度情缘

    二度情缘

    新婚当天遭遇车祸,丈夫为救她被撞得昏迷不醒。她却背负着抛夫的恶名玩起了失踪。六年后再见,她被他算计签了一纸合约,从此成了他一辈子的奴,经受他无边的报复。当仇恨扭曲了爱情,当心灵遍布创伤,真相终于揭开……
  • 安澈风华

    安澈风华

    她长他五岁,一袭嫁衣披身,做了他的妻。他新皇登基,为巩固皇位与她成亲。南国有佳人,明眸皓齿,巧笑嫣然。纤指捻花,足下生莲,衣袂翩飞舞惊鸿,化作蝴蝶相思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tfboys之流年逝水

    tfboys之流年逝水

    她们的爱恋错综复杂,明明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因为一些人、一些事情,他们总得分开,没有彼此的日子,怎么过怎么难过,愿他们可以看清自己、看清对方不要耽误自己,耽误对方。流年逝水,星辰见证!花开一夏,花落一瞬!执着一生的爱恋,那是最美的时间,是花开的时间。相伴一生的幸福,那是最长的时间,是花落的时间。(本文绝对宠文,就一丢丢虐)
  • 谁让你那么丑

    谁让你那么丑

    张三峰,你还是那么丑。难怪我们至今都不能在一起。希望大家多给点鼓励,么么哒。
  • 朝成青丝慕成雪

    朝成青丝慕成雪

    初见他时,男子静静立于回廊之下,自成一幅画。她就知道自己一直等的这个人就是他。一朝梦醒,我分不清这到底是我的梦还是我的执念。可是扶苏我知道你的一世,便知你的下场,只想安心在你身边陪你,使你一世平安。......看一个因执念而魂归大秦帝国的女子,只想追寻那个温文如玉的男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