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26

第26章

苏轼元佑八年十月到达定州任所,立即投身于整顿军事政事工作之中。这里军队管理废弛,兵士骄横淫逸不服从管教,军队侵吞粮晌,没人敢来查问。苏轼调查出严重贪污者发配边远地区,禁止军中饮酒赌博,修缮了营房,军士们的衣食稍稍充足。当开始训练部队时,军士们都很害怕长官报复,而校尉将官中也有许多人恐惶不安。有个吏卒又控告他们的长官贪赃,苏轼说:“这件事我自己处理就行了,如果让你乱告,军中就乱套了。”就发配了这个吏卒,众人才安定了下来,使训练得以顺利进行。

春季阅兵时,因军中礼制已废除很久,官兵不知道上下级之间应有的秩序。苏轼见状命令施行旧的典制:元帅穿军常服坐在军帐中,将吏穿战袍来回执行任务。有个叫王光祖的副总管认为自己资格老以穿战袍为耻,声称有病不出帐。苏轼召来书吏马上写奏章,准备上奏朝廷。这一手使王光祖震惊且害怕,出来认了错。这件事结束后,再没有敢怠慢军纪的人。定州人说:“自从韩魏公离开定州后,直到今天才又见到这么严明的军纪。”

辽国与宋朝讲和已多年,边塞上的军队很少训练,遇上战争可能没有战斗力,只是边境前沿的弓箭手和敌寇相邻,凭着射箭技术自我保卫,还可算作精锐军队,但近年又被保甲法所困扰,慢慢地不能使用。苏轼根据这种现状,在整顿弓箭手的同时,奏请朝廷免去保甲和两税法的税外加税,以使这种边境地区民间自卫武装组织——弓箭社能得到壮大发展。

绍圣元年(1094)四月,御史虞策、来之邵说苏轼所作诗词多涉讥汕朝政,当明正典刑。朝廷立即免去了苏轼端明殿学士及翰林侍读学士,官职降为左承议郎,改知黄州(岭南小郡)。苏轼接到诏书后,知道自己以前的担心已变为现实,无休止的打击迫害已经开始,但他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随即收拾行装,闰四月离开定州赶赴黄州。离开定州的那天艳阳高照,满目绿色,起伏不断的太行山历历在目,他写下了《临城道中》一诗:

逐客何人着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

诗的意思是说被贬的官员人们躲之惟恐不及,再也无人正眼来看自己,只有太行山为自己送行。柳宗元、韩愈也有被贬的经历,韩愈从贬地回归时朝拜衡山,天气突然转晴,他以后转厄为安;今天太行山也这般晴朗,是否预示着自己的灾难很快会过去呢?

路过汝州时,苏轼看望了苏辙。苏辙是不久前被贬到汝州任太守的。在此种情况下相聚,兄弟二人都有点伤感,相互嘱咐对方多保重身体。苏轼从不善于理财,尽管以前官职高律禄多,但到手后随意花费,没有攒下多少钱,所以兄弟俩分手时苏辙拿出七千络,资助哥哥这次长途搬迁之费用。

苏轼这年已是59岁的老人了,当行到滑州时“忧悸成疾”,心力交瘁,且“道路之费,囊橐已空”,难以在陆路继续前行,就写了《赴黄州乞舟行状》,请求皇上看在他曾是皇上老师的情分上,允许他乘舟前去赴任。他在这份奏状上说自己两目昏花仅能分辨道路,左手麻木没有知觉,右臂没有力气,头发稀少牙齿脱落,“若强衰病之余生,犯三伏之毒暑,陆走炎荒四千余里,则僵仆中途,死于逆旅之下,理在不疑。”奏状说他“辄已分散骨肉,令长子带往近地,躬耕就食,臣只带家属数人,前去沐泅之间”,并且“黄州接人,卒未能至,定州送人。不肯前去,雇人买马之资,无所从出。”他哀切地告诉哲宗:他已“道尽涂穷,譬如中流失舟,抱一浮木,恃此为命,而木将沉,臣之衰危亦云极矣。”最后,他请求道:“以臣曾经亲近任使,必不欲置之死地,所以辄为舟行之计。敢望天慈,少加悯侧。”这篇奏状言辞哀楚,把窘困之状描述得催人泪下。

这篇奏状送达京城后,并没有赢得哲宗的同情心,反而使苏轼的处境更加恶化。这年六月,御史来之邵等人借口苏轼担任翰林学士兼制浩期间,在草拟贬斥吕惠卿诏书中有“先皇帝求贤若不及,从善如转环。始以帝尧之心,姑试伯鲸;终然孔子之圣,不信宰予”的话,歪曲说是指斥神宗皇帝。于是,苏轼又被降职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在赴黄州的半道上接到诏令,就命次子苏迫携家去常州宜兴阳羡田庄上,与长子苏迈共同在那里耕田度日,自己与幼子苏过,侍妾朝云踏上了漫漫的长途。

苏轼一行人经过汤阴市时,友人给他馈赠了大麦粥。他端起碗来,想到大早之年还能吃到时鲜的麦粥,足见故人对自己的情谊,就感慨地写诗道:“玉食谢故吏,风飨便逐臣。飘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在这飘零无定的生涯中,他这吃着“玉食”的“故吏”不禁们心自问,“实无负吏民”之处呀。

苏轼乘坐的船行到安徽当涂县北里处的慈湖时,忽然刮起了大风,只好停下来把船系在岸边。此地四野茫茫行人稀少,起伏连绵的青山下湖水翻卷着浪花。苏轼被迫停留了几天,写下了有名的《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中一首写道: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对人生归宿感到渺茫并且被阻在湖中的旅客,已失去冲出困境的信心,忽见有人摇船来卖饼,欣喜地得知不远处有村落,心里突然升起了希望。五首诗中最后一首诗很有哲理: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敬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这首诗描写的是月夜行舟的情形。诗人横卧在船头看千里月光,船夫扬帆行船时风力不大,那半帆风使船走得很慢。小船经过水村时斜侧而过,看起来十分艰难,使诗人联想到人生道路的不平,诗中无悲观失望的情绪,而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

苏轼到达江西虔州时,游览天竺寺,看到了寺内白居易的诗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此山云……”苏轼的父亲苏洵青年时曾游历虔州,苏轼12岁时听父亲讲解过此诗,那对仗巧妙、流利圆转的诗句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47年过去了,对人生已没有了少年时美妙的遐想,但父亲当年讲述游虔州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而此时自己却以病衰之躯还在天涯流落,想到此不禁老泪横流,写诗道:“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

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滩水湍急,怪石多险。苏轼经过这里时,“惶恐滩”这不吉祥的地名引发了他愤慨的情绪,写下了《八月七日初人赣过惶恐滩》一诗:

七千里外二毛人(头发斑白的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指入蜀路上的错喜欢铺)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水中石面上鱼鲜式波纹减少……言水浅)。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渡口)。

诗人感慨自己常怀有忠君报国之心,反而遭到了这样的迫害;常想着归隐故乡,却流落到惶恐滩来;由于多次在贬滴途中乘船往来,可以给官家充当熟练的水手了,何止是熟悉各地的渡口所在呢?这首诗字里行间似乎泣血带泪,表现了作者被贬逐的凄凉和怨艾之情。

十月二日,苏轼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惠州。他四月从定州起程,历时半年时间的长途跋涉,到此总算画上了句号。但这岭南地区气候温热,蜻瑜侵扰,常流行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历来是朝廷当权者流放政敌的地方。章悼等人把元佑重臣全部流放到岭南,也是采用借瘴杀人的手段。苏轼到惠州后先是寓居合江楼,这一月的十八日,又搬迁到嘉佑寺去住。此时他“三教合一”的世界观已经形成,心情放达乐观,《寓居合江楼》一诗,就表现了他这种心境:

海山葱芜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对于他初到惠州的临时住所,竟在诗人眼中这般美丽,足见其情绪是多么乐观而浪漫。表现他这种情怀的,还有《食荔枝》一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咦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

这首诗颂扬了惠州风物之美,透露出作者不以贬滴为忧而乐观不屈的精神。

为了战胜瘴病,苏轼坚持锻炼身体,并利用他粗通医术的专长服药防治疾病。他知道薏苡是一种能医治瘴病的药材,东汉时的老将伏波将军马援来到南方,每顿饭都要吃些薏苡,于是他和家人常吃慧芭,有效的防御了瘴病的侵袭,他还把这种办法推广了出去,“疾苦者界之药”(《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使当地百姓受益不浅。苏轼还把瘴病害人比为用谗言诬陷好人是同样的罪恶而写诗道: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能除五谿毒,不救谗言伤。谗言风雨过,瘴病久亦亡。(《薏苡》)

药能治病,却不能救助谗言对人的伤害。但是谗言只能蒙骗一时,瘴病能使人死亡。诗人愤慈的心情托物以讽,揭露了现实的丑恶。

苏轼每到一处,总是十分关心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在贬居惠州的第二年三月,他游览城外博罗香积寺,见“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欣喜之余写诗道: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西见麦吐芒……汪汪春泥已没膝,刻刻秋谷初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他又见“寺下溪水,可做雄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柞也”。他很高兴自己为百姓想出了这个做水磨的方法,继续写诗道: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春糠。散流一吸云子白,炊裂十辽琼巩香。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育。

诗人从建水磨的设想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他仿佛看到水磨已经建成并且磨出雪白的面粉,耳边也似乎响起春谷的声响;那加工好的面粉、大米已做成了香喷喷的饭,尝一口有如天上神仙宴席上的美味。诗人想象到此处惊醒了过来,不由得为自己一连串的空中楼阁式的推想而捧腹大笑。苏轼把自己这项发展水利的设想“以属县令林扑,使督成之”。

苏轼在武昌看到农民骑秧马插秧,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到惠州后见农民插秧很辛苦,就建议博罗县令林拄推广这种农具。为了推广这种先进的插秧农具,他还写了《秧马歌》,把“秧马”的制造工艺及使用方法写人诗中。

惠州的百姓知道苏轼是个爱民的好官,很同情他的遭遇,所以他并不感到孤独,有些地方官也不嫌弃他,如惠州太守、循州太守常和他往来,在困难时也资助他。苏轼同过去的友人也保持着联系。他到惠州后过罢年,参寥等派人来惠州探望苏轼。陈慥随也想来惠州,苏轼写信劝阻了。他与苏门四学士也有书信来往,写了《书鲁直跋远景图北斋校书图后》。

令苏轼还感到欣慰的是,侍妾朝云一直陪伴着他,成为他贬滴生活中的忠实伴侣。苏轼很爱朝云,来惠州前曾劝朝云回杭州老家,因为他不愿看到朝云跟上自己去惠州吃苦受累。朝云不忍离丈夫而去,并对苏轼劝她回乡很生气。到达惠州后,苏轼身体还能适应,而朝云不服水土,身子日见瘦弱。有一天,苏轼与朝云闲坐。苏轼想起亲朋好友相继离散,只有朝云陪伴在侧,不禁感慨起来,提笔写了一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的上闽借暮春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理趣。此句亦景亦理,耐人寻味。下闽虚拟行人爱慕佳人的伤情小景,抒发“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认识与愤愈,也是亦情亦理,并且是屡遭贬滴的愤慨语,是人生的旷达语。全词惜春而不伤春,含刚健于婀娜,不落软媚一路。

苏轼写完词,让朝云照着词稿试歌一曲。朝云颇通词意,知道苏轼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凄凉心情,心里很难过,唱着唱着,便哭了起来。苏轼奇怪地发问,朝云哭着答:“奴妾之所以不能唱下去,是因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啊。”朝云此后很喜欢唱这首《蝶恋花》,可每当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就泣不成声。

绍圣二年春夏之交,原系八娘之夫的苏轼表兄程正辅专程来看望苏轼,程正辅这时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虽然苏、程两家已绝交42年,但他一直尊崇苏轼兄弟的人品才学。他之所以能到此地任官,是章悴的主意,因为章悴知道程、苏两家的仇怨,故意提名派程正辅到广南来。为的是让程、苏二人争斗一番。苏轼见表兄在自己正处困境的时候来访,又念起是母亲娘家的人,把先前心中的那点仇怨忘了个干干净净,很热情地接待了表兄,于是苏程释憾。此后苏轼见惠州诸军缺营房,在《与程正辅书》中建议表兄作屋300间。程正辅照办了。

绍圣三年,苏轼衣食已人窘境,就借王参军半亩地种菜,使全家人终年饱菜,又节约了资金。六月,惠州修东、西新桥,苏轼认为这是便民的善事,就把自己的犀带捐了出来。苏辙此时正谪居筠州,从哥哥的信中得知修桥的事情,就动员妻子史氏把她当年进宫面见高太后时所赐数千金钱捐了出来,派人送到惠州。东、西新桥建成的那天,苏轼作诗祝贺,诗中有“叹我捐腰犀”、“探囊赖故侯,宝钱出金闺”的诗句。

这年七月五日,朝云因病去世。自到惠州后,日常应酬少了,朝云就读书习字,并且颇有成就。她还诵读佛经,略知佛理。朝云的病渐渐沉重了,她在家里不是熬药,就是念经。用苏轼的话来说,是“经卷药炉新活计”。草药和佛法在朝云身上并没有产生奇迹,她是在用微弱的声音念着“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闭上了眼睛的,享年34岁。朝云死后,苏轼把她葬在惠州栖禅寺大圣塔旁,在墓地上了盖了个亭,名叫“六如亭”。苏轼以悲痛的心情写诗悼念朝云,又作了墓志铭,并从此再也不听这首《蝶恋花》的曲子了。

安葬了朝云,苏轼就听说宋哲宗下诏:“元佑臣僚皆不赦,且终身不徙。”他绝了北归的希望,有了买地筑房以做终老之计的打算。他很快在白鹤峰上买了几亩地,是古白鹤观的旧基,于是欣然准备木料砖瓦,规划作屋20间。

绍圣四年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屋建成了,苏轼命名了“德有邻堂”、“思无邪斋”,并向其好友程天伴要了些树苗栽种在院子里,与儿子苏过从嘉佑寺搬迁了过来。新居刚建成,苏轼的长子苏迈带着全家人来到惠州。苏迈被授予韶州仁化县令后,通过书信取得父亲的同意,先一年冬季带着全家人从常州出放,经过几个月的艰辛旅程才到达目的地。全家人相聚在一起,苏轼不由得悲喜交加,在《和时运诗》序中说:“长子迈,与予别三年矣。搬挚诸孙万里远来,不能无欣然。”

在惠州的苏轼,心态基本保持了乐观而旷达,虽在仕途上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却在文学创作上迎来了又一光辉的时期。他创作的许多表现当地风光和民情的诗歌,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具有简洁明确语言特色的《江西》写道:“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舟行十里磨九拢(湍急的河流),篙声苹确(山多大石貌)相春撞。”只几句话,就把清澈而湍急的江水活脱脱刻画了出来。《新年五首》中写惠州的初春是“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茶枪(茶树嫩芽)烧后有,麦浪水前空”,“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茶树露芽的初春竟然如此景物宜人,如果通过“春江水暖鸭先知”般的推理,百花盛开时的惠州一定是美如天堂了。在苏轼看来,惠州的冬天也是生机勃勃的:“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残腊独出二首》)苏轼尽管身处逆境之中,但追求美好事物的心境一直没变,如《再和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就是一例: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鸟名)扶桑墩。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洒扫,鸟能歌舞花能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搏。

诗人饮酒赏梅,为梅花的高贵品性所陶醉,尽管身染疾病十分孤寂,可梅花争奇斗艳向他乞求诗篇。蓬莱仙宫中的花鸟使者们纷纷来了,窥见了诗人正在醉卧,叫啄木鸟先来通风报讯,请快点洒扫迎接,鸟使花仙们于是纷纷起舞、唱歌,人、仙、花同时欢乐无比。酒醒了,才感到四周寂然无声,只有落花粘在空杯中。这个梦美得妙不可言,是在诗人受到排挤、陷害后身处困境时出现的,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

朝云死后,苏轼精神上受到创伤,且常患病。于是很少出来,只专心读些道藏书。一日,“客姐经旬(容中祭飨崇奉,时间经过10天之久)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心里忽然有了感触,写成一诗:

病怯腥咸不买鱼,尔来心腹一时虚。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老去独收人所弃,游哉时到物之初。从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

从诗句中可窥见诗人此时的心境闷闷不乐,为了摆脱忧愁烦恼,埋头于道学书籍中,让思想在“物之初”境界里游移,即强迫自己随缘自适、少思寡欲。

具有旷达的自由人格的苏轼,虽然病卧在床,却写下了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纵笔》:

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政治上、生活上的摧残迫害,并没有改变诗人的独立自我及坚强信念,同时也是对打击陷害他的政敌的嘲讽。

绍圣四年(1097)四月,苏轼又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今海南岛循县以西)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接到诏令后明白,朝廷不光对他,可能对所有“元佑党人”的打击又加重了。

同类推荐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热门推荐
  • 冷酷仙境

    冷酷仙境

    自由是你的信仰,只是你尚未明白,自由不是随意。忠诚是我的神圣,漫长的时间告诉我,忠诚不是枷锁。如果有时光机,多么奇妙,你敢回去么?我是每一个人天空中的太阳,又有何人知道,太阳需要被照耀,他不愿做一个孤独的发光体。
  • 豪门千金成婚记

    豪门千金成婚记

    她,遭受过背叛。。。重生之后,她霸道无比,更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说她什么豪门千金,没上过学别出来胡扯!倾家大小姐,不是个名号难道是真的?!这个名号要还是不要,都一样,自己唯一的仇人,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干不死她这辈子白活!
  • 没有指纹的罪犯

    没有指纹的罪犯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TFBOYS之遇上那灿烂阳光

    TFBOYS之遇上那灿烂阳光

    他们,是新生代偶像组合TFBOYS,坐拥千万粉丝,人气爆棚;她们,在国外苦修,回国后终于得到众人认可,是娱乐圈横空出世的黑马。他和她,青梅竹马。却因一场误会,彼此疏远。他和她,懵懂的爱恋,谁能率先发芽?他和她,外表什么事都没有,心里唯留自己苦涩。今时今日,他们齐聚娱乐圈,究竟是谁为了谁伤心,是谁为了谁离去?
  • 末世之进化起源

    末世之进化起源

    人类可以死,可以忍,可以卑微,可以懦弱,但绝对不能从这个地球上消失,这是我们的家园,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
  • 异魂破天

    异魂破天

    XX的,玩个游戏也能穿越,蛮荒异界,弱肉强食,美少女战士,十指炼化,吸化魂力,看萧亦如何以异魂之力斗破苍穹!
  • 转世医修

    转世医修

    一场意外的车祸,开启了职业卫校中专学生罗夕前世的记忆,原来她竟然是来自古代转世重生的医修。她性情古怪,阴晴不定,甚至有些暴躁,让人又爱又恨。她一手神奇绝妙的医术,更是在现代的医学界引起了一场大地震,连外国医学专家教授也感叹:“中华果然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中医更是一门神奇深奥的学问,不能以常理揣度!”
  • 御浮引之扶桑泪

    御浮引之扶桑泪

    倾华大陆,四国并立,戎族为四国不容,百余年,一天煞孤星降世,领戎族兴旺,传闻此女子心思狠辣以心头血养一血蛊,亲手将血蛊喂心爱之人服下,使之痛不欲生,后来此女子因遭天谴,不知所踪。
  • 那一刹那的年华

    那一刹那的年华

    那一刹那的年华,你还记得么?教室里,欢声笑语,你还记得么?痛苦悲伤,你还记得么?身为同桌的你还记得么?那几个一刹那的年华,那几个欢声笑语的年代,那几个让你难以忘怀的年华,你们还记得么?
  • 花开几时,伴君如梦

    花开几时,伴君如梦

    那日,他为她挡下诛仙箭坠入禁崖,她心念成魔对着众神兵神将吼道:“我本无意杀生,但今日我要让你们为他陪—葬—!”说罢,一道厚重的魔气袭出体外,将在场的百万神兵神将瞬间斩杀,无一幸免,顿时血染整个禁崖崖顶。她狂笑着,一步一步后退,退至禁崖边,右脚一蹬跌入山崖,向下坠落,一袭红衣张狂的飞舞着,如同山间盛开的曼珠沙华。她轻闭双眸,心念着:若有来世,我愿与君,白发无悔情常在,伴君浅笑度浮生。/顷刻间,一滴血泪划出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