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24

第24章

元佑六年(1091)八月二十二日,苏轼带着全家到达颖州。此时颖州民众正遭受水灾之苦,官员们正讨论治水方案。先前,开封各县常有水灾,地方官吏没有弄清原因,排湖泽之水人惠民河,惠民河容不下那么多水,导致陈州也以水多为患。现在正计划凿邓艾沟与颖河并流,并穿过黄堆,引水注人淮河,参加讨论者大多想采用这个方案。这时苏轼正好到任,派遣人测量水平,发觉淮河水上涨时水位高出新沟将近一丈,如果凿穿黄堆,淮河水会倒灌进来在境内泛滥,所以决不能这么办。朝廷也同意了他的主张。

颖州境内有惯盗尹遇等几个人,他们不但结队抢劫,还多次杀死被抢主人及捕盗官兵,朝廷通缉逮捕抓不住,被害人家怕得不敢说话。苏轼召来颖州尉李直方说:“你如能抓住这些强盗,我会极力向朝廷保荐你,请求优厚的赏赐。如果抓不住,以不称职的罪名上奏朝廷免去你职务。”李直方回去后侦探到强盗藏身处,分头命令弓箭手去逮捕余党,亲自去捉尹遇。直方挥泪告别了家中90岁老母后,不顾生死持戟刺伤尹遇并抓住他。但是朝廷对此类事很苛求,稍有不合规定处,就得不到奖赏。苏轼请求以朝散郎级别的官职奖赏直方,朝廷没有批准。后来吏部认为苏轼应升官职才符合其考绩,他自认为已许诺直方,没有上报自己升迁事。

苏轼对灾后的颖州民众生活非常关心,作有“可怜忧扰雪中人”诗句。据同僚赵德麟在《侯语录》中记载:“元佑六年冬,汝阴(颖州)久雪,人饥。一日,天未明,东坡先生简召议事日:某一夕不寐,念颖人之饥,欲出百余千,造炊饼救之。老妻谓某曰:子昨过陈,见傅钦之,言签判(指赵德麟)在陈,娠济有功,不问其贩济之法,某遂相招令日待面议曰:已备之矣。今细民之困,不过食与火耳。义仓之积谷数千石,便可支散,以救下民。作院有炭数万秤,酒务有柴数十万称,依原价卖之,可济中民。先生曰:吾事济矣。”苏轼立即写了请求贩济的奏疏,朝廷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使颖州民众免受寒饿之苦。

苏献在颖州还与赵德麟共同治理西湖,还没有完工,他就离开了颖州。而西湖在他走后一月左右的三月十六日治理完毕。

苏轼在颖州有几个意气相投的文友,使他愉快地度过了政务之暇的时光。文友中有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叔弼、欧阳季默,老朋友颖州签判赵德麟,门生陈师道,刘景文也曾从杭州来看望苏轼。他们常在聚星堂饮酒论诗,也一起去游览颖州西湖,一起去颖水上泛舟。苏轼的理趣诗《泛颖》就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性喜临水,得颖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媚。吏民笑相语,使臣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绕君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问你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颖水清澈见底,徐徐地流淌着。坐在游船上兴致勃勃的苏轼以清水当镜照看面容,河水清晰地映出他的面庞。忽而水波荡漾,一个东坡成了数百个,但顷刻之间又复还到了原样。《泛颖》表现了形象化的理趣,形象的立体感似乎能伸手触摸得到;且表现的新意妙理引人深思:世上的事物变幻莫测,聚与散常发生在“忽然”、“顷刻”之间。

颖州是欧阳修生活过的地方,这使苏轼对颖州怀有一种别样的感情。他到任不久,作了《祭欧阳文忠文》,借此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由于有对恩师的感恩戴德之情,就感到欧阳修的两个儿子特别亲切,就与他们的交往十分频繁,把两家的情谊继续发展了下来,《十二月二日,与欧阳叔弼、季默夜坐记》就是三人交往的写照。有次泛游颖州西湖,听到歌女们唱欧阳修43年前咏西湖的词,他听后感慨万端,回来后写了一首和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写十六日左右的月光)。与余同是识俞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颖水在呜咽,因为文坛失去了欧阳修这位巨匠。歌女们尽管还在唱着欧公吟咏西湖的词,可43年很快过去了,而湖光月色也在缅怀欧公。词中表达出深沉的对故人已去的惆怅感情。

赵德麟在《侯鳍录》中,记载了苏轼在颖州时的一桩文坛轶事:“元佑七年正月,东坡在汝阴州,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雾。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令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何如召赵德麟辈来饮此花下。先生大喜曰:吾不知子亦能诗耶,此真诗家语耳。遂召与二欧(欧阳叔弼、欧阳季默)饮。先生用是语作《减字木兰花》,有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之句。”

元佑七年(1092)二月,苏轼罢知颖州,以龙图阁学士充淮南东路兵马铃辖知扬州军州事。他对这种“两年阅三州”频繁的调动很厌倦,同时很怀念身在京城的弟弟,便写下了《满江红·怀子由作》。词的上阅写东流的颖水相送,分明送来了“青山白浪,万重万叠”的愁思。可叹早年约定隐居下来“对床夜雨听萧瑟”的生活没有实现,且“长向别离中”,直至头发都白了。下m想象兄弟们相会在黄河边,互诉“无限事”,那时衣襟上虽沾着重逢时激动的泪水,但眉宇间却满是喜气,会一块去寻找如雪的残花,诗词唱和。全词表现了作者悲愁低沉的情绪与深厚的手足之情。

苏轼从颖州出发,经壕州、寿州、楚州、泅州去扬州。两个儿子苏追、苏过也随行,父子三人游览了涂山、荆山。在经过淮河时,苏轼有感于时常漂泊不定的生涯,写了《淮上早发》一诗:

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行来。

早晨的淮河十分美丽,但奔波于江湖中的诗人却无心欣赏美景,只默默地数清这已是第十次在淮河上往来了。

进入扬州境内,苏轼支使开送迎他的官员、士卒,去村庄院落调查了解民情。这一年扬州虽是丰年,但民众的疾苦之状反而不如灾年,原因是历年来的积欠太多,“青吏在门,棒枷在身”,沉重的债务使百姓很穷困,逃到外地或饿死的人不少,而青吏们趁机搜刮勒索民财以饱私囊。“举欣欣然日有所得”。苏轼面对这种情形感慨地说:“苛政猛于虎,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早。”(《论积欠六事》)

苏轼是三月十六日到扬州任的,他上任后立即上书朝廷要求免除积欠,在他的多次请求下,朝廷于七月下诏免去积欠。苏轼对此无比欣慰,挥笔写下了“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的诗句。发运司主持东南潜运,过去听任船上私运货物,征税也不留难。船主因此很富有,以官船为家,填补官船的亏空,并救济船夫的乏困,所以运货没有疏漏且能及时到达。近年来发运司不许征税者有小过失,一切权宜办法都不许存在,造成了船弊人困,船夫经常盗取运送的货物以救饥寒,公私都有损害。苏轼了解到这种情形后,上奏要求恢复旧例。朝廷批准了他的要求。

苏轼每到一地,一般都有文人名士赶来与他相聚。他的门生晃无咎是扬州通判,听说老师要来,走出老远把苏轼迎接到郡,苏轼在《次韵和晃无咎学士相迎》诗中写道:“赖有风流贤别驾,犹堪十里卷春风”。足见他与晃无咎相见时的心情十分偷悦。明朝时的曹臣在《舌华录》中讲述了个故事,说是有一天苏轼在扬州待客,大书法家米带也在客人之列。酒半酣,米带站起自我夸赞地说:“人们都说我癫狂,我今天想听听苏轼对我的评价。”苏轼笑着说:“我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

八月,苏轼以兵部尚书调离扬州。本来,57岁的苏轼在政治上已无雄心大志,只想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干些好事,然后抽身退步归老林下。这次到扬州任职不到半年时间,又要在调任的旅途中奔波许多时日,使他心里很不痛快,笔下也就发了牢骚:“二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送芝上人游庐山》)把许多精力耗费在频繁调动的往来道路上,人生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不想也无法去抗争了。当京官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事,但他对此很漠然,对重人互相倾轧的官场存有畏惧心理,只希望“无过亦无功”(《次韵秦少游王仲》),再不受到政敌的攻击就行了。他是怀着明哲保身的心理再次踏上赴京旅途的。

同类推荐
  • 歌德(名人传记丛书)

    歌德(名人传记丛书)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他涉猎的学科包括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本书客观叙述了歌德辉煌灿烂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辗转求学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的世界,树立学习的榜样。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热门推荐
  • 缘世湘灵

    缘世湘灵

    唐宋之间有段五十多年的乱世,后人称作五代十国。乱世出英雄。五代十国是乱世,自然也有英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然而英雄之为英雄,绝不仅仅因为气短,还有勇武还有侠义。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乱世中的英雄往往比太平盛世的时候要新奇一点。
  • 最爱笨女生

    最爱笨女生

    “真是超级自恋狂,你以为你牧子枫长的一张超级无敌美少年脸蛋就可以出来随便炫耀啊!”切,我苏幼熙除了分不清楚东南西北,样样都比你这个家伙强啊,不就是数学没你学的好嘛!牧子枫是仁川高校无人敢惹的调皮捣蛋精,同时,他的另一个身份又是高校的天才生第一名!再看看我,父母都在国外,孤身一人来到仁川高校就读,幸好寄居在表姐成惠恩那里,自从转到那个二年纪八班,我苦难的日子就要开始啦!!他三番四次的戏弄我~~~~!~臭小子,这辈子我要是喜欢上你,我就是猪头!!!
  • 立夏遇见

    立夏遇见

    喜欢初见时一抹浅笑的你,喜欢做梦时一身白裙的你,喜欢你小鹿般的双眼,喜欢你古灵精怪的表情,喜欢你不受拘束的坦诚,喜欢你二次元的小清新,…………喜欢你,所以不需要言语……喜欢你,所以愿意相信,
  • 风卷尘起

    风卷尘起

    他死了,但还活着他卷土重来,再创辉煌一个‘太监’,卧美人膝,风卷尘起,君临天下
  • 浑迷

    浑迷

    穿越,热血,回归。逸尘本是一个孤儿,在受尽欺凌之后,选择了杀手的道路。穿越过后,本想当一个好人,可奈何
  • 幺弦孤韵

    幺弦孤韵

    “我时常在想:要是这个世界,没有了我会怎样,你们还会不会为情所伤……”命运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她们离得这样近却又是那么远,天涯——咫尺——天涯,只可谓是千山万水访君难。她假装自己变成世界而他却再也回不来了,她是那么容易就会变得一无所有、失无所失,是的,她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
  • 毁灭的十四天

    毁灭的十四天

    肆意的杀戮,恶意的背叛,沉沦于迷雾中的历史。年轻的军官,天真的少年,谁能发现不祥的征兆?信仰的破灭,理想的坚持,究竟是皇国的毁灭还是万物的新生?——————————————PS:本文为车田正美《钢铁神兵》的同人文。
  • 最牛守护神

    最牛守护神

    乱世出英雄,末世出守护神!至尊水神张浩然,黄帝轩辕,诗酒剑仙李白,无数的人类守护神默默守护着人类。公元2066年6月6日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地球因此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开启了人类的大进化时代,但不止是人类开始了进化,连一些动物和植物也开启了进化之路,妖兽的实力增长的更快,人类已经处于全面的下风,地球人类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人类最后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 武转万帝

    武转万帝

    我笑,苍生笑!我怒,苍生怒!少年召唤废物宠魂,却又因为血灵液觉醒另一个逆天宠魂,再次开始修行武道。少年终归武转万帝!万帝,被他踩在脚下!
  • 颜倾天下:嫡女惑君心

    颜倾天下:嫡女惑君心

    你是我一生的执着。你是我一世的追求。“王爷,不好了,王妃放火烧了相府。”“嗯,叫些人去给王妃帮忙,别让她累着自己。”“王爷,不好了,王妃进宫打了贵妃娘娘。”“嗯,去跟父皇说本王要了贵妃,让王妃好好玩。”他倾尽自己全部去宠她爱她,为她抗下一方天地!她用毕生之力,为他打下一片疆土。男强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