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21

第21章

苏辙是元丰八年(1085)八月回京任秘书省校书郎的,当年十月,又被任命为右司谏。这时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了司马光、吕公着等人,准备革除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弊端,一切回到熙宁以前的原样。

苏辙上任不久,便将矛头直指王安石阵营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蔡确和韩填,写了《乞罢左右仆射蔡确韩填状》。这篇奏状是在“右臣(苏辙为右司谏,故自称右臣)顷论奏蔡确、韩填才不足用及多过恶,乞赐罢免,至今未见施行。确近已上章求退,而填安然未有去意”的情况下写的,说蔡确、韩填“皆碌碌常才,无过人之实”,“朝廷将取其德,则不闻其孝弟可称;将取其才,则不闻其功业可纪;将取其学,则不闻其经术可师。徒以悦媚上下,坚固宠禄”,所以罢免此二人不必可惜。为什么要罢免他们呢?因为“确、填受恩最深,做事最久,据位最尊”,推行王安石变法与他们关系极大,时至今日不主动求退“不过以为是皆先帝所为而非吾罪也”,所以苏辙强调:“夫为大臣,忘君洵己,不以身任罪决,而归咎先帝,不忠不孝,宁有过此!臣窃不忍千载之后书之简策,大臣既自处无过之地,则先帝独被恶名。”苏辙要求公开这篇奏状,“乞宣示此疏,使确、填自处进退之分,臣虽万死,不以为恨。”在白纸奏状的后面,苏辙用黄纸写下未尽之意附于正文之后:“臣窃观蔡确所上表,虽外迫人言,若欲求退,而论功攘善,实图自安。所云,收拔当世之香艾(受尊敬的长者)以陪辅王室者,臣谓当世之曹艾,乃确昔日之所抑远者也;所谓蠲省(减少)有司之烦碎以慰安民心,臣谓有司之烦碎,乃确昔日之所创造者也。此二事皆确为相无状,以累先帝之明。非陛下卓然独见,孰能行此!确既不自引咎,又反以为功,着之表疏,传之天下,则是确等所造之恶,皆归先帝,而陛下所行之善,皆归于确。臣不胜愤慈,乞赐详酌施行。”

苏辙这篇《乞罢左右仆射蔡确韩填状》,用词尖刻犀利,把蔡确、韩填的小人嘴脸揭露得痛快淋漓、人骨三分;行文一反从容淡泊的常态,如疾风暴雨,大义凛然,宣示了义无反顾的决心。该文感情饱满,说理充分,有很强的感染力。

苏辙与左正言朱光庭密切配合,置个人安危得失于不顾,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多次上疏要求罢免王安石旧党,为罢免蔡确竟上疏七次。在朝廷罢免了旧相蔡确、韩填、枢密使章悴、京兆尹蔡京后,苏辙又把矛头指向因凶险奸诈、两面三刀而被称为“双面人”的吕惠卿,向朝廷呈送了《乞诛窜吕惠卿状》。

奏状说:“安石山野之人,强狠傲诞,其于吏事冥无所知。惠卿指挞教导,以济其恶。青苗、助役议出其手。韩琦始言青苗之害,先帝知琦朴忠,蟠然感悟,欲退安石而行言……惠卿方为小官,自知失势,上章乞对,力进邪说,荧感圣听,巧回天意,身为馆殿,摄行内侍之职,亲往传宣,以起安石,肆其伪辨,破难琦说,仍为安石画劫持上下之策,大率多用刑狱以震动天下。自是净臣吞声,有识丧气,而天下靡然矣。至于排周忠良,引用邪党,惠卿之力,十居八九。”又说了吕惠卿推行手实法后“鞭捶交下,纸笔翔贵;小民怨苦,甚于苗役”,接着又“兴起大狱,以恐胁士人,如郑侠、王安国之徒,仅保首领而去”的过恶。

奏状说吕惠卿以“赃罪被黝”后,极力陈述边界征战的事以迎合皇帝的心意。在延安时得到同党徐禧的帮助,“违背物情,坏乱边政,至今为患。西戎无变,妄奏警急,擅领大众,涉人虏境,竟不见敌,迁延而归,糜费资粮,弃捐戈甲,以巨万计。”由此挑起了与西夏的战争,导致了永乐战事的失败,使边界至今不能安静下来。

奏状说:“安石之于惠卿,有卵翼之恩,有父师之义”,王安石初次罢相,推荐吕惠卿代替自己执政。吕惠卿执政后恐怕王安石被朝廷复用,想通过将与王安石关系密切的王定国、李士宁下狱审理来捉住王安石的把柄,以阻止他归朝复位。王安石发觉后,立即被召进朝廷,两人相互攻击。吕惠卿把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信拿了出来交给朝廷,作为攻击王安石的罪证。其中有封信上有王安石“无使上知”的字迹,引起皇帝不快,王安石遂以欺君之罪再度罢相。苏辙用这些事例说明了吕惠卿是个“私行险薄,非人所为”的阴险小人。

奏状最后用唐太宗任用李勋,曹操杀死吕布等许多历史人物故事为证,说明像吕惠卿这样的人如果继续在朝,必为国家大患。现在王安石变法尽被废除,而吕惠卿却没有受到惩罚,是因为“盖其凶悍猜忍如蝮蝎,万一复用,眶毗必报,是以言者未肯轻发”。于是作者挺身而出。“是以不惮死亡,献此愚直”,要求皇帝对吕惠卿“纵未以污铁锢(行刑的工具),犹当追削官职,投界四裔,以御魑魅”。

这篇文章气势宏大,咄咄逼人,言词激烈,毫不留情地把“双面人”吕惠卿的丑恶品行暴露无遗,笔锋到处,人木三分。

司马光执政后,认为王安石推行的雇役法害处很大,准备恢复差役法。苏辙与苏轼的看法一样,认为“差雇之弊,其实相半”,但他没有像哥哥那样正面顶撞司马光,只是委婉地进言:“自罢差役,至今仅二十年,吏民皆未习惯。况役法关涉众事,根牙磐错,行之徐缓,乃得审详,若不穷究首尾,匆速便行,恐既行之后,别生诸弊。今州县役钱,例有积年宽剩,大约足支数年,若且依旧雇役,尽今年而止。催督有司审议差役,趁今冬成法,来年役使乡户。但使既行之后,无复人言,则进退皆便。”苏辙这个建议,司马光未予采纳。

司马光又以王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而使学者很难适应,所以想改科举,别为新格。苏辙也反对王安石任相期间以他自己所着的书为范本来考试举子,但对马上以九经取士的方法持有异议,就写了《言科场事状》上奏朝廷。苏辙在此文里认为:进士来年秋试,“岁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而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兼治他经,诵读讲解,尤不可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议论,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之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佑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司马光没有听从。

苏辙很关心民间疾苦,他看到京城四门外白骨如麻,大部分为当年筑城开漆期间死亡的民夫,而且东门外又为碾磨茶叶作坊流出的污水所浸润,原先埋葬了的尸体也因土薄水深而暴露了出来,“狼藉臭腐,不忍闻见”,就上《乞葬埋城外白骨状》奏状给朝廷,并希望因此而能“感召和气,卒致丰岁”。

苏辙在积极参与清除朝中王安石余党的同时,也为那些因反对变法而遭到流放的官员平反伸冤。其中有个叫郑侠的小官,与苏辙“生平未尝识面”,“而侠以孤远,终无一人为言其冤者”,苏辙为此写了《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

右臣窃见英州别驾郑侠,昔以言事获罪,投窜南荒。侠有父年老,方将献言,自知必遭屏斤,取决于父。父慨然许侠,誓不以生死为恨。而流放以来,追今十年,屡经大赦,终不得牵复。父日益老,而侠无还期。有志之士,为之涕泣。况且陛下临御,一新庶政,凡侠所言,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等事,改更略尽。而侠以孤远,终无一人为言其冤者。臣与侠生平未尝识面,独不忍当陛下之世,有一夫不获其所。是以区区为侠一言,仗望圣慈,特赐录用,使其父子生得相见,以慰天下忠直之望。谨录奏闻,伏候救旨。

郑侠是个小官,初从学于王安石,后反对变法。时遇大旱,侠以所见居民流离困苦之状,叫画工画了一幅流民图上奏。神宗看后下自责诏,罢除方田、保甲、青苗诸新法。吕惠卿代替王安石为相后,郑侠又上言说王安石是为吕惠卿所误,于是被流放英州。苏辙上了这份奏状后,郑侠很快得以回归。也许是品尝过流放生涯的辛酸,苏辙这篇文章虽然甚短,但感情充沛,有极强的感染力。

《荐林豫札子》是一篇苏辙向皇帝推荐人才的上书,但触及的问题远不止此。文章先从吏治存在的问题说起,“臣窃见天下久安,士久不试,才者无以自现”,接着用汉丞相王嘉关于人才的一番议论说明了平时蓄养人才的重要,建议皇帝的近臣们,在无事之日应“各举所知”,以备急时所用,这样不但含蓄地表白了自己荐举林豫并不是出于私心,更为下段荐林豫蓄足了势。第二段介绍林豫是个“吏干强敏,长于应变,所至可记”的人,用其两任政绩及捕盗的具体数额予以证实。最后,苏辙建议与其让他“随例注授,碌碌于外……不若素养之为善也”,如果一旦有事,“则士赴难不爱其死”。这篇文章谈论的吏治问题及荐人都比较敏感,并涉及到了革新吏治的大间题,所以行文谨慎,词语委婉,使政敌无懈可击。文章的论据、议论、逻辑也十分充分、透彻、严密,为苏辙散文中的精品。

北宋与西夏的边界长期不平静,时有战事。宋神宗时,利用西夏国内动乱之机,宋朝派军队攻击,于熙河路增置兰州,于延安路增置安疆、米脂等五寨。宋哲宗登基第二年,西夏才派使者来祝贺哲宗登位。这些使者还没有走出国界,西夏又派遣使者来了。朝廷知道西夏这次派人来是请求归还失去的土地,在未接见使者以前,大臣们坐在一起商议对策。大臣们各抒己见,是放弃还是守御这些地方,议论不休而决定不下来。苏辙这时说话了,他说:“顷者西人虽至,疆场之事,初不自言。度其狡心,盖知朝廷厌兵,确然不请,欲使此意发自朝廷,得以为重,朝廷深觉其意,忍而不予,情得势穷,始来请命,一失此机,必为后悔。彼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许之则畏兵而予,不复为思;不予则边畔一开,祸难无已。间不容发,正在此时,不可失也。况今日之事,主上妙年,母后听断,将帅吏士,恩情未接,兵交之日,谁使效命?”众人听他这么一分析,弃守之议就平息了。于是朝廷主动许诺归还五寨,使西夏君臣心服口服。

这年九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因病去世。司马光自哲宗登位一年多来,因哲宗及太皇太后对他言听计从,就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报答朝廷对他的信任,于是不分昼夜操劳政务。宾客见他体弱病多,以诸葛亮食少事繁的例子劝其注意身体。司马光说:“死生,命也。”反而为国事更尽力,直至卧病在床仍操心朝中大事,即是梦中的语言,依然是天下大事。司马光死后,朝廷赠太师、温国公。苏辙因与司马光私交甚密,代替当时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写了《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该文简练的词语,从哲宗登基、太后垂帘听政“曰予茕茕,谁恤予祸”的处境写起,说司马光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身如搞木,心如金石”,不顾处境的危险担当起重任,于是“吾民苟安,吾君则宁。以顺得天,以信得人。锄去太甚,复其本原”,刚把朝廷的政务理顺,他却死去,引起“天以雨泣,都人酸辛”。司马丞相虽然离世,“其志则存”,因为“国有成法,朝有正人,持而守之,有进毋陨”,所以司马光虽死犹生。这篇祭文虽然是代三省而写,苏辙却倾注了自己对司马光的一片深情,不拖泥带水,文情并茂。

就在这年的八月,苏辙被任命为起居郎。三个月后,又迁为中书舍人。这时,当政的几个大臣把黄河改流的事提到了朝中议事日程上来,力主用大量人力使黄河流人古道。早在宋神宗时代,黄河从大吴这地方决口,神宗知道黄河已不可再人故道,就疏导河水向北流去,到现在水性已顺,只是河道还不深,两岸的堤防没有修筑,每年秋季都有决口溢出的危险,但并不是深害。苏辙为此事问中书相吕晦叔道:“公自视智勇孰与先帝?势力隆重能鼓舞天下孰与先帝?”吕晦叔吃惊地问:“君何言软?”苏辙说:“河决而北,自先帝不能回,而诸公欲回之,是自谓智勇势力过先帝也。且河决自元丰,导之北流,亦自元丰。是非得失,今日无所预。诸公不因其旧而修其未完,乃欲取而回之,其为力也难,而其为责也重矣!”吕晦叔答应说:“我与其他人再商议一下。”随后回河的议论纷纷,吕晦叔却不幸病死了,苏辙的建议没有发挥作用。然回河之事终以失败告终。为后来留下许多问题。苏辙的见解是高明的。

一年后苏辙又转为户部侍郎,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中央与地方税赋分配比例及方法,改革户部的管理制度,从其他诸司中把应该属于户部的权力收回来,使朝廷每项花钱的事情都能把责任落到实处,做到责、权的统一,以提高办事效率。

元佑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后,朝廷立即命苏辙代替其兄为翰林学士,时间不长又兼吏部尚书。八月,苏辙奉诏出使辽国,贺辽主生辰。他把这一消息写信告诉苏轼后,苏轼立即寄来一诗送行。到了辽国都城。辽国君臣很敬重苏辙,派其侍读学士王师儒在宋使下榻的旅馆里陪伴。王师儒博学多才,能背诵出苏洵、苏轼的许多篇文章,并对苏辙说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全集,只知道这些;他对苏辙的文章也知道不少,能背诵出《服获等赋》等多篇文章。像王师儒这样尊敬三苏的人品及喜爱其文章的人,在辽国还有许多。

这一时期的苏辙不但在政坛上活跃,写了许多不同凡响的政论文章,而且其他散文也颇有成就,尤其是《孟德传》,《丐者赵生传》这两篇人物传记写得很有特色。

《孟德传》讲述的故事是这样的:文中的主人公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爱在山林里钻,当兵后在戍守秦州期间,为了“好山林”的志愿,他休掉妻子,把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衣服换取了一把刀10个饼,带着进了山。他寻思:我本是禁军中的人,今天这个处境被捉住是死,被饿死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有这三种死的可能,对自己的生命也就置之度外了,只管往山的深处走。把饼吃完以后,采草根树果来吃。一天病十分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慈等症状全都出现了。过了几个月,吃这些东西如吃五谷一样平安无事,所以进山二年不饿。虽多次遇到猛兽,也没有死去。孟德对此的说法是:“凡猛兽一类的动物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儿,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距我十几步远停下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最终俯首帖耳地走了。试其它猛兽,前后情形都一样。”孟德后来到了商州,被捉住后经过一番转折,最后复员为民。他至今来往山中,没有什么祸害发生。苏辙在讲完这个故事后议论说:“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孟德传》塑造了一个“神勇”的英雄形象,作者借此对士君子中常见的心怀私虑、畏首畏尾的心态予以讽刺,大力歌颂无所顾忌的精神—“浩然之气”。苏轼对弟弟写《孟德传》的用心很理解,在《书<孟德传>后》说:“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置二小儿沙上而烷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沈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其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软?”苏辙常提倡为人要有浩然之气,在多篇文章中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他一生历尽坎坷而始终如一,是心中这股无所畏惧的浩然之气一直支撑着他的结果。

《孟德传》以哲理性见长,且叙事生动,议论精警深刻,不仅是苏辙散文中很有特色的文章,且在整个宋文中也属别具一格的一篇佳文。

《丐者赵生传》叙述了乞丐赵生的奇行怪事。赵生是高安(摘州)人,“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晋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漫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就是这个赵生,在苏辙滴居绮州时主动求见,对苏辙大谈道家的学说,教给苏辙“挽水以溉百骸,经旬诸疾可去,经岁不怠,虽度世可也”的养身气功,并给苏辙讲述道家学说中的地狱里的情形,还说他能神游人间各处名山大川及自由出人于阴间地府。经过多次接触,苏轼认为赵生不但有道术,而且道学造诣很深。赵生双目云翁遮盖,看不清东西,却不时能脱翳看见碧色的瞳仁。从脐以上骨如龟壳,从心以下骨如刀锋。两骨相对,中间留有一指的空隙。赵生说他127岁了,一直云游四方,曾与扬州蒋君学道,蒋厌恶他,以药弄坏他的眼睛,留下了看不清东西的后遗症。这时苏轼滴居黄州,赵生求苏辙写了封推荐信后去了黄州,他爱苏轼的乐观随意好相处,留在那里半年不走。苏轼北归时跟随到了兴国,被知军杨绘留下。他有喜欢禽鸟六畜的爱好,居住兴国期间养了一匹骏骡,被骡踢伤而死,杨绘把他埋葬了。元佑元年有个叫法震的四川僧人到京师来见苏轼、苏辙,说他在云安的旅店里见到了个丐者,那丐者说:“吾姓赵,在黄州结识苏公,为我谢谢他。”苏轼惊问丐者的相貌,知是赵生无疑。当时兴国军的军事长官之子在座,回兴国后告诉了父亲,挖开坟墓看时,棺中已空了,只有一根拐杖及两胫在。苏辙知道了发葬的情况后很疑惑,他根据道教书籍记载的“尸假之下者留脚一骨”来判断,怀疑赵生之死是假装的。《丐者赵生传》描写的赵生传奇色彩很浓,反映出了苏辙中年后形成的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思想。文章情节曲折,抓住具有特色的细节,使人物栩栩如生。

同类推荐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信贷风险和资产保全案例选

    信贷风险和资产保全案例选

    本书通过梳理近年来金融系统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典型案例,以分析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与教训。在分析信贷风险案例的基础上,通过以债务重组、诉讼追偿等不良资产处置的九个专题案例。
  • 当爱变成爱过的时候

    当爱变成爱过的时候

    《花火》经典青春小说,拥有15万粉丝的青春偶像作家新鲜旧情人用文字上演校园情感大戏。从懵懂透明的情窦初开到豆蔻年华的年少爱情再到妩媚妖娆的缠绵情事,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十六岁,十九岁,后来的我们。像是一个藏满愿望的树洞,期待被读到,期待被珍藏。如果您想成长,便从前往后顺时针读,如果您想回忆,便从后往前逆时针读。它是一部时光机,让我们可以在岁月里自由地来去。
  • 异时瞬时1之TFBOYS

    异时瞬时1之TFBOYS

    一场灭族之说,变为现实。仅存的两位少女,又将怎样生存。。。三位少年的出现,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 在恶世:神灭

    在恶世:神灭

    人在恶世,心本善还是恶?没有哪个是世界是绝对光明的,黑暗无处不在。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本书是孙宗信的作品集,用乡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满哲思风格的凝练古色,来铺陈和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我愿意一直保护你

    tfboys我愿意一直保护你

    非常普通平凡的女孩子,但她有着聪慧的大脑和最美丽的容貌。性格特变!父母都是明星,没有时间陪她,(女主:夕妍羽),她一个人住,在重庆八中上学,班长,女神各种称号!因为三个不同性格的男生,让妍羽变了一个人......“你可以答应我吗”“对不起,我不能”“为什么”“因为不想让你后悔”“我不后悔”“不可能吧”
  • 我的同性恋宿友

    我的同性恋宿友

    “我真讨厌你跟别的女生说话跟她们靠的太近”茉莉紧紧皱着眉头难过的说。柠轻轻捏住茉莉的下巴,邪魅的眼睛闪烁着从未有过的怜惜“把眼睛闭上这是我的答案”。嘴唇融洽地纠缠在一起。她们的爱情会不会走下去呢…
  • 恋爱协奏曲

    恋爱协奏曲

    一次祷告,恋上了她,一次算计,留下了她,周旋在五位花美男之间,他她进退两难,到底是谁?牢牢的抓住倔强的她?
  • 周易参同契发挥

    周易参同契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