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8300000013

第13章 意象:诗中的符号化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则是符号。那么,诗歌的语言问题无疑就是诗的符号化问题了。是的,但也不尽然。

在一开始,诗中出现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实际的事物,并不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或者说,诗歌中的事物,只因为它与人的某种具体的偶然的关系,才获得了意义。例如,长期以来,日月在古典诗词中只具有自然物和表示时间的作用,直至较晚的时候,才一步步地获得了象征的意义。

下列诗句可以看出日月在符号化以前的情况: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尚书》)

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诗经·君子与役》)

日忽忽其将暮。

(屈原《离骚》)

与日月兮争光。

(屈原《云中君》)

旌蔽日兮敌若云,

车交坠兮士争先。

(屈原《国殇》)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古诗十九首》)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古诗十九首》)

日月之行,若出起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西洲曲》)

从远古到魏晋这一漫长的时期,日月除了用作自然物和时间的指示物以外,很少具有象征含义。大概只有浮云蔽日和日暮思归那一点朦胧意识萌动在诗人的脑际。

然而到了唐代,突然一下子日月就有了象征意义。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是由于唐人领悟到了以景色暗喻心境的写诗之妙。例如,月亮和思念之情,大概较早出现在张九龄的《自君之出矣》中: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

也许,这一“思君如满月”的比喻,隐喻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那反复吟咏千呼万呼的无意识的呼唤中: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除了江天一色的空旷,孤月当空的孤独,非常巧妙地做了心境的铺垫之外,其中的奥妙大概也在“江月”的反复连用所造成的固定联想,以及其中所暗示的月光如水的沧桑感和怀旧感吧。

且不说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和王维的“日暮掩柴扉”,皆在共同强化着落日思归的感伤情怀。单说李白的《月下独酌》,虽然有“对影成三人”的奇思妙想和天上人间的驰骋想象,其深层的心理情结却是“独酌无相亲”的孤独感。

由这种孤独感而生的进一步强化了的思念亲人的情结,到了宋代的大词人苏轼那里成了一首著名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之所以成了千古绝唱,并不因为它写了月亮,此前此后写月亮的诗人词人还大有人在,而是因为它差不多写尽了月亮的符号性语义。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巧妙设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类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似乎已穷尽了明月的符号的内涵——给后人留下的挖掘余地很小了。就连苏轼本人也无法超越自己对明月的象征极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只能成为《永遇乐》的起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只能成为《念奴娇》的落尾了。

也许可以说,由于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不得不踏上“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新征途,李清照只能在黄昏悲叹“凄凄惨惨戚戚”的旧心思了。还有那五代时候的亡国之君李煜,那“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感叹,难道能掩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哀吗?可不是,从“明月”到“月明”,真的就穷尽了汉字语言组合的逻辑可能性了?

如果说在诗中,月的符号性表达已经有点儿日薄西山的话,那么,在散文的领域里,月还是有一线光明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无论如何,总是在继续那一片月光的余韵,而余光中的《关山无月》,在令诗人失望之后才真的令读者彻底地失望了。

在中国大陆,聪明的郭沫若已不太写月亮,却爱写星星以代之。请参看《天上的街市》,和《夜步十里松原》。何其芳的《月下》,只是一个题目,导出了第一句“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之后过了一会儿便问:“你那里也有银色的月波吗?”不过,从这些看似凌乱的语句中人们仍然可以觉察:月的意象中暗含了思念和梦幻的色彩,离传统不是很远。

本来,月是地球上任何地方都看得见的,因而属于全人类。中国也不是除了月就什么也没有。可不知为什么,阎月君(其实这名字没什么)竟有一篇《月的中国》,实际上是想总结一下月的问题。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有我的时候就有苏东坡的月色

月色总在有雾的江边等着

从前李白曾踏歌来过

那以后的履声便夜夜从未断过

月呵月你吮尽了中国

月呵月你化作金灿灿的颜色

那金黄的颜色是龙的颜色

月呵月你是中国

(阎月君《月的中国》)

虽然总结未必总是结束得了,可总是起到一点摧枯拉朽的作用。也许作者感觉到了:诗歌中的符号化,倘若已经完成,就很难有所作为了。说实在的,月亮,无论在余光中的《寻李白》还是洛夫的《与李贺共饮》中,都不过是唐时明月的翻版,很难有新意了。故而洛夫敏感地预言:“今晚的月,大概不会为我们/这千古一聚而亮了”。

不过,洛夫毕竟是洛夫。在他《与李贺共饮》十年之后的1989年,他还是忍不住写下一首《香港的月光》:

!香港的月光

香港的月光比猫轻

比蛇冷

比隔壁自来水管的漏滴

还要虚无

过海底隧道时尽想这些

而且

牙痛

(洛夫)

是呀!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现代人,已经很少看见月了。他们感受和计算时间,也不是凭月相的变化,而是凭高楼顶端的钟表了。因此,以钟表为圆月,就成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意象了。

都会的满月

写着罗马字的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代表的十二个星;

绕着一圈齿轮。

夜夜的满月,立体的平面的机件。

贴在摩天楼的塔上的满月。

另一座摩天低俯下的都会的满月。

短针一样的人,

长针一样的影子,

偶或望一望都会的满月的表面。

知道了都会的满月的浮载的哲理,

知道了时刻之分,

明月与灯与钟的兼有了。

(徐迟)

生活在有殖民风味的上海的徐迟,已经在把月亮机械化了,也就是说,把月的符号科学化了,而后来定居美国的叶维廉,却仍然保留着一个古典的故乡的月的形象。他在《听渔》的新诗形式中,仍然隐藏着一个古代的月,一个“月出惊山鸟”的古月意象:

惊起

山峰

惊起

岛屿

惊起渔船

一片

有板有眼的

渔鼓

(叶维廉《听渔》)

只有留学法国的李金发,在象征派的新思维下,吟咏着《夜之歌》,而他的月,已经别有一番意味了:

噫吁!数千年如一日之月色

终究明白我的想象,

任我在世界之一角,

你必把我的影儿倒映在无味之沙石上。

但这不变之反射,衬出屋后之深黑,

亦太机械而可笑了。

(李金发《夜之歌》)

与月亮的机械而可笑相比,似乎太阳也失去了庄严和忧伤,在现代诗坛上,以奇形怪状的破碎形象,呈现在今日读者的面前:

太阳的花手帕碎了。

带走一片潮湿的影子

不知为什么

(杨炼《墓地》)

或者以盲目的乐观,衬托着孩子们的笑脸:

我将托起孩子们

高高地,高高地,在太阳上欢笑……

(杨炼《冰湖之钟》)

这其实是好事。古典诗歌的符号已经老化,虽然它顽强地积淀在民族的心理结构中不肯消失。而现代的诗歌,一方面仍然要革新古老的符号,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来。另一方面,更多地则是要寻求和创造新的诗歌符号,让它在生活的感觉世界上直接打动诗人和读者,一如在语词和物象相撞击的一刹那,诗意的符号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辉一样。

不知哪位诗人在当今的月夜,举头望见明月,不是低头思故乡,却在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语符列:

一颗悬在空中的思考的头颅

把月写成一颗思考的头颅,倒还不怎么令人可怖。一想到下一步太阳又该如何比喻,才真的令人觉得有点更可怖的还在后头呢。

从以上的日月意象的演变史上,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一,意象是情思与物象的结合,意象的形成表示一种规范,一如语词获得概念,因而是因语言而异的。

其二,在一个民族的诗歌语言中,意象,从物象到心象,是一个逐渐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它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其三,成熟即是僵化,它是这一过程的终结点,僵化即为符号意义的饱和与诗歌语词的陈旧。这是诗歌形式的定型化。

其四,僵化的标志是大量的重复使用同一种意象甚至词语,而不产生新的感觉和领悟,即无新意或新义可言。此为呼吁新形式产生的信号。

其五,诗歌语言的解放或诗歌形式的革命,即是为避免或克服诗歌符号的僵化而打破原有的符号的意义,其特点是形象的破碎和语词的新颖。由古典到现代诗的演变,即是心灵由整一到破碎的演变。

其六,在原则上,一种语言有大量新颖而有表现力的意象性词语同时涌现在诗歌领域的时候,即是该民族的诗歌处于鼎盛状态的时候。中国的唐诗和宋词均是范例。

其七,在理论上,每一种语言的诗歌形式,即作为某一诗歌特定形式代表的意象性词汇,在数量、质量和潜力上,是有限的,由此构成各民族诗歌史上的鼎盛时期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即各领风骚的诗歌中心的转移,作为某一阶段人类诗歌的典型代表。例如,欧洲历史上的十四行诗和美国现代自由诗。

由此也许可引出世界诗歌史的基本线索和诗的世界文学的总体图景。

同类推荐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桃符里的乾坤

    桃符里的乾坤

    本书由“名人对联故事”、“谐趣联故事”、“民间流传对联故事”与“妙联选录”四部分组成,主体是前三部分,里面包含数百个长短不一的故事和700多副对联。
  • 人间优游

    人间优游

    作者在水边长大,对水,便有一种无限的深情。《人间优游》的文字是随手而得,或是夜深涉江而过,或是偶遇明月,自富阳至桐庐等等旅程,最终都可溯源到作者对水的眷念,对乡土的眷念。故乡的食物与味道让作者可以在汉字的排列间重回故乡。全书收录了【觅我游踪】,【走近湘西】,【支教日记】以及【水边散墨】四部分内容。
  • 边缘人

    边缘人

    “当初在确定书名之前,颇费了些脑筋,某天在去新村玩,路过宜宾农校门口时,突然想到边缘一词,“边缘人”就立即出现在我脑中,当即我就兴奋不已,将它作为我这个专集的名字。
热门推荐
  • 流浪狗阿旺历险记

    流浪狗阿旺历险记

    流浪狗阿旺历险记,阿旺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养认识了一只忠实简朴的绿绿龟和一只古灵精怪的小八哥了!阿旺来到了城市的边缘,发生了一系列的励志故事,
  • 龙魂殇

    龙魂殇

    公元5211年,海妖入侵人类...公元7777年,中国的最后一名将军踏上征程...2亿年前白垩纪,将军成为恐龙时代的唯一一个人类。
  • 如果当时的我们不那么倔强

    如果当时的我们不那么倔强

    青春系列再次来袭!大学毕业,我们就此分散,是缘分未尽,还是命运缠绕,流苏再次看见了那个魂牵梦绕的男子。片段一:“流苏,好久不见。”季子凉的淡漠一笑,眼神里却还有着那些年的温柔。片段二:“流苏,回到我身边,五年的时光也该回到原点了。”片段三:“流苏,你逃不掉了,你注定就是我季子凉的女人!”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错过了这么多年,一切真的还能回得去么?
  • 厉害了我的哥:我要在上
  • 网游之茉茉花语泪倾城

    网游之茉茉花语泪倾城

    杨语茉是个网游小白,满怀热情杀入<神话>这款最热门的网游,无非是想在现实中日益被破坏的环境下还能享受下世外桃源的风景,她是真心的冲着这款游戏的美工来的。可是,为啥这么恶俗的故事情节会发生在她身上?面对一起辛辛苦苦奋斗的公会却毫无缘由直接把她给踢了,一起同甘共苦的伙伴无情的抛弃,一堆人为了赏金要把她直接轮白,单纯如她只觉得无比悲凉。就在此时,天榜第一高手泪倾城华丽丽的出场了……
  • 旗世

    旗世

    幻幻之旗,独霸其世萧萧落落,独处其世似梦似真,唯我心真
  • (完)皇上照样绑:站住,本宫劫色

    (完)皇上照样绑:站住,本宫劫色

    身为穿二代,子媚有着不输母亲的机智与大胆,虽然没有母亲与姐姐的透视眼,但是她却能有超强的意念力,能短暂的控制他人的言行,当她与穿三代的皇帝侄子一起兴风作浪,一个公主,一个皇上,两人简直无法无天了。无恶不作’的蓝子媚最感兴趣的事就是绑架男人,而且是男人,然后再逼良为娼。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姿色可以,只要被她蓝子媚看上,谁都逃不脱,管你是太子还是皇上,照样绑过来接客。谁叫她是‘不夜城’最大的老板呢,没有美男,她的不夜城还如何赚银子呢?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哈佛大学有着全世界最为出色的沟通学大师霍莉·威克斯、谈判专家巴泽曼;哈佛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测评、话语艺术测评的分值都远远高出美国其他同类学府的学生。
  • 穿来遇见你

    穿来遇见你

    朝雪没穿越之前是一名医生,一年接几个大手术然后就给自己放假享受时光,或去背包旅游,生活除了缺个男人万事不愁。可能老天见不得她太幸福,所以她赶上了泥石流,来了这朝代,做了这上京宋家的姑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一切的时代,她利用自己的医术和头脑为自己留好最终的退路,却不想遇到了那个将她捧在手心的他,他在众人面前冷酷决绝却唯独在她面前像个无赖她说他老牛吃嫩草,他说当然啦,嫩草好吃嘛。商景瑜:三十岁便手握权势的男人,妻子早逝,他觉得一个人也可以了,不料遇上了她,那样的她无时不在吸引他的心神,于是动用一切为她摆平道路,护着她一路走来。虽我未在最好年花遇见你,但并不可惜,上天让我们遇见,已足够感激。
  • 妖道焚天

    妖道焚天

    少年牧墨轩,因为资质平庸,受辱三年,却不想觉醒双生妖丹,逆天改命,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武道巅峰,依然决然的踏上荆棘丛生的强者之路,正所谓“闻得一壶酌酒,听的一曲君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