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2800000116

第116章 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张平海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我国对高等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至1952年;1952年至1953年;1955年至1957年。这三个阶段调整的目的、范围、重点等都各有所侧重。

1950年至1952年的调整。这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旧中国高等教育院系设置混乱的状况,为大规模进行院系调整试点。调整的范围主要是华东、华北、中南三个地区的高校。调整的重点是私立高校,使之公有化;建立燃料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及水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师资的培养基地。

1952年至1953年的调整。这次调整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发展专门学院,整顿与加强综合性大学,初步建立新中国的布局与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按政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及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办理。从层次上按大学、专门学院及专科学校进行调整充实。在布局结构上,培养科学研究及培养师资的大学,各大行政区最少一所;专门学院建设,以调整工学院为重点、以少办或不办多科性的工学院、多办专业性的工学院为主;农学院采取集中合并的方针,每一大行政区必须办好一至三所农学院;师范院校每一大区办好一至三所,各省办专科。1952年的院系调整规模较大,调整学校数量较多,涉及全国高校数量的3/4.1953年的院系调整是1952年院系调整的继续,主要对中南地区的高校进行调整。调整的内容主要是旧学校的学科设置,目的则在于加强高等工业和师范院校的建设,对政法、财经院系则进行了合并。

1952年至1953年的院系调整,基本上形成了工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不能培养比较配套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落后状况,使师资、校舍、设备等资源得到了较合理配置和利用,进而基本上奠定了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格局。

1955年至1957年的重新调整。调整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加强内地高校建设,加强工业院校与工业基地的协调,配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调整的范围涉及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重点是东部、中部地区。调整的方针是稳定东部地区的高校,维持现有规模,不再扩建;加强中部、西部省会地区高校的建设,扩大和提前实现其建设规模;加强高校的专业建设,重点是专业结构建设。经过调整,从较大程度上改变了高等学校过分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的状况,初步形成了我国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

这次高校院系调整,从整体上讲,促进了高等学校层次、科类、区域、结构的优化,建设了一个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几年之内三次调整,使高等学校没有一个稳定发展的机会。

(2)过多强调专业教育,否定通才教育,专业划分过窄过细,对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3)过多强调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没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办事,致使一些很有特色的学校、系科被拆散、合并。

(4)过多强调工科教育,削弱了文法、财经类教育。

(5)对私立学校的处理“一刀切”,堵塞了多渠道办学的通道。

同类推荐
  • 无双布衣

    无双布衣

    白衣入乱世,相遇一开颜。举朝无旧识,入眼只青山。我在,这江山社稷就在,我亡,这江山社稷就亡了。
  • 秦汉帝国

    秦汉帝国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始皇创帝制、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开疆拓土,创立了不世伟业,也为后世留了诸多历史盲点。汉朝是继秦之后的又一个强大帝国,它处于中华帝国形成期的历史关口。汉武帝对外北击匈奴,开通西域,对内更化革新,创设制度,气魄宏恢,睥睨天下,创造了辉煌的帝国文明,与唐朝并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所确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延续了近两千年。中国人现在仍称自己为“汉人”、“汉族”,其文字亦称为“汉字”。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异世界的太平天国

    异世界的太平天国

    嘛,没什么好说的,纯粹写着玩儿玩儿。。。
  • 台城遗梦

    台城遗梦

    南山北月瘦猿啼,风惊古水悲鸿鸣。霜草晶浪连天碧,寒山翠波去海莹。石榴花下颜常驻,白梅香来魂久听。此心仓皇同君去,剑锋冷彻血如青。本以为天命昭昭,谁曾想,当此乱世不过黄粱一梦......本书以王朝末期危机四伏却又一潭死水的京城为起点,借用主人公武将世家子弟的视角切入到整个历史行进的脉络中,构建出了一个恢弘巨大的世界,作者的描写细致,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到位,故事情节考究,都有历史原型,所以整个故事进展合理,扣人心弦,不会出现设定崩坏或情节突兀的情况,让人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但在读完之后却又意犹未尽,这种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正是本书的核心魅力所在。
热门推荐
  • 艾德尔冒险

    艾德尔冒险

    一名普通的石匠学徒,有着一个完全不普通的梦想。“我要成为未来的超超超级大神官!!!”——杰瑞·哈里当很多年以后,天空之城成为天空上最闪亮的那颗星星之时,他还记得自己的誓言。一个少年的奇迹之旅
  • 邪帝毒后:惊世废柴嫡小姐

    邪帝毒后:惊世废柴嫡小姐

    她是21世纪的催眠师,不料一朝惨死,竟穿越到这个以武为尊的大陆上,还是废柴?没关系,八系属性,亮瞎姨娘庶妹的狗眼!手持空间戒指,上有神兽,下有上古丹药。留的一手好医术,不怕没柴烧!话说,她的这个未婚夫,是不是太腹黑了?——“王爷,今日小女身体不适,今晚就别了……”某男邪笑道“本王的身子倒是挺好”“……”
  • 六道沉沦2之不灭仙风

    六道沉沦2之不灭仙风

    是前世还是今生?是转世还是重生?是灭,还是不灭?林风是皇族部落遗孤,血脉高贵,遭人窥觑,体内种下远古邪宝种子,却因祸得福,有幸窥得邪宝之秘,在修仙界混得风生水起,成就了一身不灭仙风体!仙风起,苍穹惊,六道生!
  • 中华谚语(第一卷)

    中华谚语(第一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战神联盟之永恒的信念

    战神联盟之永恒的信念

    一群奇怪精灵的出现,与战神联盟成为伙伴,新精灵的加入,邪灵组织的复活,伙伴的接连背叛,是选择友情?还是选择正义?只在一念之间……
  • 傲龙游天下

    傲龙游天下

    这本书描写了一位出身豪门的有志少年在修仙路上的爱恨情仇
  • 白衣封剑凌越寒

    白衣封剑凌越寒

    当黑暗,当轮回,当世人警醒。一袭白衣,三尺青锋。
  • 命不周

    命不周

    开天谁解是何如?生为朝露已自枯。传言四劫如弹指,破灭乾坤复太初。曾以追思寻地纪,岂因问道畏天诛。不明终始皆无趣,纵得长生一瞽奴。
  • 萌你一脸血啊!魂淡

    萌你一脸血啊!魂淡

    宅男胡阁:我被捅了,死翘翘了,转生了,可奶奶的谁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会转生成一只看起来萌萌哒的小蝙蝠啊!还是残废的!摔!蓝瘦T^T香菇啊智脑切克闹:有本大爷在你怕什么!崇拜爷吧!追随爷吧!让我带你装B带你飞吧!O(∩_∩)O哈哈哈~对了!快把本大爷的名字改了,不符合我形象啊喂。宅男胡阁:神啊!打个雷劈死我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