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2700000010

第10章 Frailcois Truffaut 弗朗索瓦·特吕弗

他的巴黎,永不落幕

我想,当世界落幕,巴黎的剧院依然会有特吕弗,他的浓情巴黎,他的蜜意情侣,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永远的诱惑。

看着我那年冬天在蒙巴纳斯拍下的特吕弗墓的照片,简单的黑色大理石碑,上面写着:

“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1932~1984”

如果可以,我想在他的墓碑上加上一句话:“这里安眠着一个深情的人。”

到目前为止,特吕弗仍然是少数我看过他大部分电影的导演,我有他一套作品集,在无数个中国南方百无聊赖的夜晚——我从没在法国看过特吕弗,一遍遍地沉醉在他那些沉甸甸的爱情里,就如那首流行歌《偷吻杜鲁福》(特吕弗,港译杜鲁福)所唱的:

“闷得只有翻睇你作品

让我哭是戏中戏十分动人

出出戏很哀艳

对白全部识念

杜鲁福逐套睇过

电影主角开解我最多”

在特吕弗的成名作《四百击》中,他安放了自己的童年。出生于巴黎的他,母亲是贵族后裔,而父亲却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他直到三十几岁才找到亲生父亲的住所,但只是远远看了几眼,并未相认。就像影片中一样,作为一个私生子,母亲并不爱他,甚至都没有养父对他好。

幼年时代的特吕弗是由外婆抚养的,酷爱读书的外婆从小就给他提供大量的书籍,祖孙俩经常在一起安静地看书,一看就是大半天。《四百击》中少年安坦因仰慕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小说,偷偷将他的照片收到自己的抽柜,点上蜡烛作纪念,结果引起小火而被打。这个情节我们不知道是否真的在特吕弗身上发生过,但从中却可以看出特吕弗对文学的热爱,如果他不是成为一个导演,我想他会成为一个作家。他后来也说过:“电影是一门讲究构造的艺术,它和文学是紧密相联的,其中的各种角色就和小说中塑造的各种人物一样,是生机勃勃和情感强烈的。而当我导演一部片子时,我的雄心就是要使它和长篇小说一样。”

未满10岁时,外婆去世,特吕弗只好回到父母身边,在这个既没母爱又没父爱的家里,他成了一个心灵上的孤儿,不学坏都难,偷东西、逃学、离家出走等——这都是《四百击》中所演的。当年他们家住在蒙马特附近,周围有20多家影院,他逃学逃往的地方通常就是那里,对他来说,电影院是他的避难所、安乐窝。“我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院救了我的命,”特吕弗后来说,“我看过的头200部影片都是偷偷溜进影院没给钱的——从紧急出口或者厕所窗口溜进去——或者趁我父母外出(我得趁他们回来之前先缩回被窝,装作睡着)。为了这些快乐的时光,我也付出了胃疼、抽筋、紧张性头疼以及负罪感的代价,所有这些的结果只是让电影带来的感情更加强烈……我开始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进入’电影之中。我离屏幕坐得越来越近用来忘记戏院的存在。”

对电影狂热的他,14岁失学后曾到工厂打工,15岁就成立了自己的电影会,结果却因拖欠款被送进感化院,幸亏他最敬仰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拯救了他,并把他介绍到文化机构工作。后来19岁的特吕弗去服兵役,因逃跑再次入狱,巴赞又再次救了他,并鼓励他写影评。至此,特吕弗真正走上电影的道路了,从一个影迷很快变成全巴黎最犀利的影评人之一。评而优则导,才没几年,凭借《四百击》,又摇身一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导演。这之后的故事,已经是属于世界电影史的范畴了,我就不在此赘言了。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我在他的电影中所看到的浮世魅影。

“要做爱,不作战”,这是法国五月风暴著名的口号之一,参加过五月风暴的特吕弗显然是举双手赞成,在我看过的他的十几部电影里(他总共执导过二十几部电影),都只谈美丽诡暗的爱情,不谈冰冷的政治与战争。这真是符合我想象,政治是个臭鸡蛋,我们都要把它远远扔掉。早在他逃学看电影的时期,他心里就这样想:“我不看老片、战争片以及西部片,因为它们很难让我有认同感。于是就剩下悬疑片与爱情故事了。和与我同龄的影迷不同,我对英雄没什么认同感……”所以,日后,他的影片总是以爱情唱响。

影片《朱尔和吉姆》开场的字幕就把我怔住了:

“你说我爱你我说留下来

我差点说占有我你却说走吧”

寥寥几字,却道尽爱情之万千,爱过了,错过了,离去了。这是爱情最令人伤感又最诱惑人的地方。而这种破碎的爱情,正是特吕弗的电影里永远的主题。特吕弗说:“对于我而言,一个幸福的结局并不一定令人高兴。”《朱尔和吉姆》的原著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幸福即不幸,人们还没意识到为它所付出的代价,它就消退了。”他的爱情片都没有一个常人眼中的幸福结局:《朱尔和吉姆》中,男女主角双双坠河而亡;《隔墙花》(La femme d'à coté)中,在一场欢爱中,女主角杀死了男主角,随后自刎;《柔肤》(La Peau Douce)中,又是女主角击毙男主角……在他的电影里,爱情总是那么极端,总是像一场生死对决,在爱情消逝前,把它终结,谁说这不是保留永恒爱情的最佳方式?但在生死之前,我们看的一切又都那么普通寻常、那么自然流畅、那么浓情蜜意。

特吕弗是叙事的高手,拿捏爱情得心应手,又因为他迷恋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因此总喜欢在爱情里以诡异悬念为辅料,避而不谈苦闷的政治,所以他的电影很好看,引人入胜,好看的意思还包括好懂。同样是新浪潮,同样是文艺片,比起另外两位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和侯麦的影片,特吕弗实在是太平易近人了,“平易近人”到被唱进流行歌曲的地步,“平易近人”到后来被戈达尔猛烈抨击。但其实这没什么不好的,艺术何必高高在上?谁都知道法国文艺片闷,但特吕弗就是个例外。

而作为一个巴黎人,巴黎是他影片的底色。在《朱尔和吉姆》中,片中人物离开巴黎一段时间后,想念巴黎便回去了,旁白是“巴黎温暖地迎接他们”,看着他们走在塞纳河边上,沿途是熟悉而陌生的景象,我心里也是阵阵温暖。是的,巴黎一直是温暖的,对于片中人物,对于特吕弗,对于热爱巴黎的人来说,总是如此。

在他的许多片子中,在故事的背后,那个老巴黎总是影影绰绰地存在着,永远不变的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总是不经意间闪现。在那些影像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属于那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还要再往前的巴黎的生活和记忆。这个黑白色调的、优雅感伤的巴黎,是这个一辈子沐浴在巴黎空气里的特吕弗,身上浓浓的巴黎风范和巴黎情结的展现。所以,如果你想回味一个老巴黎,那就看特吕弗吧,准没错!除了亲身在巴黎,再没有比电影能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去感受巴黎的了。

1984年,52岁的特吕弗患脑癌病逝,死在他第二任妻子法国影星芬妮·阿尔丹(Fanny Ardant)的怀里。在他27年的电影生涯中,总共给我们带来了21部长片和4部短片,获奖无数。评论家说:“特吕弗可能不是一位伟大的与前卫的电影制作者,但他绝对是一位伟大的人性观察家与道德家。”正如他影片中的爱情一样,完结了反而是永恒了,他死了,也永恒了,所有关于他的一切也都永恒了,而他的那些爱情们则会在他的巴黎里永恒上演,绝不落幕……

最后,趁机,我想说说法国电影氛围。基本上,我只在中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去过电影院,两个国家的观影氛围是不同的。在法国,电影院多如牛毛、好片子连番上映、电影票还便宜。我在巴黎的时候,办的是电影年票,当时是2004年,一年的费用是216欧元,一个月就是18欧元,差不多人民币180块钱,但却可以任意看电影,在巴黎几十家影院里,随时看随意看,只要你有时间,在里面待一整天都没问题。而上映的影片来自世界各地,有最新、最火、最流行的,也有旧的经典的非主流的,总之包罗万象,根本看不完!所以,巴黎真的是电影的天堂,有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和导演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补充一句,巴黎还是拍摄和放映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城市。

同类推荐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热门推荐
  • 河西人物

    河西人物

    河西村的那些人物们,一个比一个有个性,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 玛法英雄

    玛法英雄

    玛法大陆,烽烟四起。云飞扬,历经无数艰辛,遭遇几多周折,终于成长为一代绝世英雄。化为流星,让后人在唏嘘和感叹中缅怀悼念。
  • 书包记事

    书包记事

    学校是我的梦魇,我不愿在现实中见到的却在梦中不断浮现,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文字驱赶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爱过一场,你还要怎样

    我爱过一场,你还要怎样

    她叫温柔,但性子一点也不温柔。五岁时在自家庭院遇见穆寒时,惊为天人。她叫他时哥哥,巴望着长大后做他的新娘,被他宠上天。小霸王追人的方式简单粗暴!咬死所有试图接近他的小婊砸!或者找人揍他,再来个美救英雄!直到那儒雅清俊的少年忍无可忍:滚!偏偏她属马,野蹄子,烈性儿,让她滚,她只会蹦跶得更欢。但,天有不测风云。二十岁那年,温柔背上一条人命,没进局子,但她知道,自己再也缠不动他了。彼时,穆寒时已是南城医学界最耀眼的一颗新星,前途不可限量。温柔于是痛定思痛,远赴英伦。温柔此生有两大憾事。一是年少轻狂,不识爱恨。二是穆寒时。那个男人出生在一年之中初渐寒冷的时节,可他的心,却是这世上之人里最冰冷的。
  • 暮雪归尘

    暮雪归尘

    天道所生,世道不容。少年一生坎坷,浴杀劫,渡情劫,只为天命加身。历红尘,洞人心。破旧规,引新道。他,注定负罪今朝,流芳后世。天降人间,出身便遭劫,异域庇护,卫天地正道。看他毁世间邪恶,还我人间一清白!
  • 当时空倒转后

    当时空倒转后

    时空倒转后,孙小米回到了自己的16岁。她朦胧的记住了时空倒转前的事情。被“缩小”身体的孙小米在时间前进中慢慢长高,也从高中考到了大学。在她对时空倒转的研究中,她得出了结论。时空倒转是真实存在的,也知道时空倒转是不能被人类控制的。在大学时期,充满疑惑的孙小米遇见了孙小亮。而爱上孙小米的孙小亮是否可以让自己正爱着的女人也爱上自己,并和自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呢?而孙小米永远不可能知道的事实就是,她在时空倒转前的那段不美好的生活其实是一场长长的梦境中的假象。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她做了一个被自己的感受感觉到了近乎是几年时长的梦,而梦中的场景,记忆,对话,甚至这梦里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假性的。
  • 繁花的尽头

    繁花的尽头

    一次同学聚会让陈雅婷与初恋男友张凯重新相遇,初恋时的陈雅婷和现在所差无几,又勾起张凯占有的想法。而陈雅婷也被勾起对美好初恋的回忆。回到家看见对自己百般讨好的丈夫又萌生出无限愧疚。陈雅婷陷入前所为有的天人交战!但是当她知道外遇的不仅仅是自己时,她又该做出如何选择?
  • 幻灵神魔录

    幻灵神魔录

    在陈起最无助的时候,他邂逅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灰色珠子。自己是传说中的预言之子,还是束缚不了的魔王,抑或这一切全是假象。真正的世界远比他想得要复杂。
  • 奇门高手在都市

    奇门高手在都市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玄学最高造诣在于逆天改命,当年诸葛孔明在五丈原布下七星灯欲向天借寿一纪,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斗转星移,二十一世纪玄门奇才林叶,因一纸婚约,前往明珠相亲。身兼帝王之学奇门、六壬、太乙三式的他,会在都市中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我听闻奇门之术登峰造极,布逆天之阵,可毁一城。虽我玄门之人奉天道行事,但为保护最亲近的人,逆天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