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8000000002

第2章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整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自身理论建设的全面总结。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演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中国特色”概念的孕育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文化大革命”爆发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苏为鉴”的命题,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探索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中断。总体而言,这段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还没能完全突破苏联模式,但是,在“以苏为鉴”的历史背景下,许多行业开始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特别是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两次提到“中国特色”这个概念后,“中国特色”一词开始为人们所接受,随后逐渐被应用到经济、科技等社会各个领域。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党的十二大召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开始了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时期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团长马尔科姆·麦克唐纳时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到:“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981年11月17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时再次使用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实际上,这里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表述。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会上,邓小平提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党代会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这一时期,尽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但是,十二大报告中首次出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与第一阶段的“中国特色”概念相比,在内涵和外延上可以说更加丰富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的形成期:党的十三大召开到党的十五大召开

自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概括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的12个科学理论观点,并且明确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观点,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次谈话回答了许多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如改革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大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建设的外部条件、建设的政治保证、建设的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九个方面内容。为了使概念表述更加言简意赅,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始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从此,“邓小平理论”正式取代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期: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并把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又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被确立为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并作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基本概念,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2007年9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伟大旗帜、伟大事业、正确道路、理论体系、共同理想、本质属性等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绎和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整合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概括,体现了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的形成,体现了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以一种科学而严谨的态度指引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必定有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时代主题的变化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必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多极化在政治领域使得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引起了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突飞猛进,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面貌一新。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了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种情况下,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面对这样的形势,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发展格局既提供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及时抓住这种机遇,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有效地战胜各种挑战,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考验。对此,我们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首先在理论上要有新的发展,否则中国的社会主义就不能前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我们党在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科学认识和正确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历史经验,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1956年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了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取消商品生产、忽视价值规律的“共产风”错误;1966年开始的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曲折,要求我们党冷静思考,认真总结经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新情况和新问题,继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东欧、苏联发生剧变,对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冲击;国内,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际关系带来这样那样的一些影响,包括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又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如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我们党在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进行正确分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可以说,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提出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十七大报告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各方共识、反映人民心声,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复杂,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更加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来激励人们共同完成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就一定会有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会有希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研究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我们在新时期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党以往自身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深化为我们党的执政规律加以认识。经过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符合执政规律的、行之有效的党建经验和执政理念。在党建方面,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党中央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执政理念方面,围绕“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中央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党建的一个总体要求,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清晰勾画出党建经验和执政理念的轮廓,从而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积极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和外交传统、分析复杂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倡导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新理念,这一新理念与中国自身实现和平发展的长远战略结合在一起,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积极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强调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党中央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和平发展的世界潮流,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入新世纪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方面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这种和平发展道路不仅仅重视自身的发展,不仅仅从本国利益出发来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是从本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相统一的高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世界的共同发展与和谐进步。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强调中国发展和世界和谐的辩证统一,强调和谐世界的建设。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构建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同类推荐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 国情读本

    国情读本

    本书是《新世纪农村青少年必读》的其中一本。本书主要从伟大祖国国情概况、专题国情两个大的方面讲述国情知识,其中第一编又分为我们的家园、硕果累累的中华文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三大块,第二编分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对金融危机三大部分进行讲述。内容浅显易懂,文图并茂。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指导,运用最新资料,在吸收后苏联时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征、各种思想流派,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析;也对过去由苏联意识形态屏蔽和时代变迁而掩盖的某些学术误区,做了拨乱反正的系统辨析和清理;同时,也对这一跨世纪、超国界的强大社会政治思潮在20世纪的影响,特别对其在俄罗斯、中国和非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做了重点考察。这对了解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争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潜航男神:深海择爱

    潜航男神:深海择爱

    傅暻这个名字一夜之间,被各大新闻报纸刊登,甚至连每天晚上如期而至的新闻联播都在播报他。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一夕之间,多少中年妇女盯着自家屏幕上那英俊帅气的容颜,不禁概叹如果这是自家女婿该有多好!可就是这样一个集容貌与才气的男子居然爱上了“爱吃”又脾气不好的窦方孑期初她是他考核的老师,好像事事都是她掌握主动权。可后来.....第一次,深海三千米的潜航试验,因为窦方孑憋不住的那一泡......故而无奈返航。更令傅暻哭笑不得的是,她的机器人竟然将自己辛苦从深海取得的泥土标本糊在她脸上做面膜。好吧,他又得下去一次。在南海母船上,傅暻半夜起床见窦方孑打了个地铺睡在走廊上。她还有这个癖好?
  • 信子风洋,零丁在水

    信子风洋,零丁在水

    她的往生,一片空白,一眼情深,重现五年,消失五年,如风般不曾存在过。这一切记忆,他一人承受。物是人非时,两人墓园重逢,如路人,擦肩而过。你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那往事的种种情深意切,如她的身影,消纵即逝。拥抱的哭诉,信子是否在飘洋过丁,轮盘如沙砾,不曾拥有过。
  • 倾宠之道:余生再短,有你就好

    倾宠之道:余生再短,有你就好

    “诶,小黎子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我的?”杜小小推了推黎晨,黎晨一脸浮现出鄙视的表情“好像是某人追的小爷吧,小爷什么时候说暗恋某人了?”杜小小扭过头“切!不知当时是谁拉着我说喜欢我很久了,现在想一想,那人好像挺贱的,”黎晨抱住她在她耳边说:“老婆生气啦?”杜小小看他一眼非常豪爽的说“没有”黎晨笑了笑说“那就好”紧接着杜小小笑了但从嘴里不屑的说“我什么时候跟混蛋生过气”杜小小看着黎晨冷下的脸色紧张的说:“那..那个想吃蛋糕吗?我给你做,要什么味的?”杜小小再看黎晨,黎晨慢慢抬起头杜小小就觉得她中计了!黎晨这时脸上哪有生气?一副得逞的模样,“嗯..来一个小小口味的”“纳..纳尼?”...
  • 守护之血

    守护之血

    以奥雅大陆为背景,一场牵扯着各种族的战争一触即发,作为主角的雅特鲁将在这场席卷大陆的战争中从小人物出发,用他的鲜血守护大陆的安宁。
  • 魔法岛

    魔法岛

    这是一个为孩子们精心编织的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富足的岛屿——约岛,岛上有人类的国家,也有仙人、精灵的存在。岛上的人们从仙人、精灵那里学习到魔法,成了巫师或者魔法师,他们神通广大,约岛也因此被称为魔法岛。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美丽的公主,而是位美丽的仙女,她神通广大却又厌倦了日复一日、没有变化的神仙生活。于是仙女在小女孩儿的帮助下摇身一变成了英俊帅气的奇迹王子,奇迹王子打败了大盗贼,骑着马带着侍从游历了整个魔法岛。一路上他们见识到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情,在每一个国家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其间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让人匪夷所思,有的紧张刺激,有的温情脉脉……
  • 围攻日记

    围攻日记

    如果我当时成熟一些,我会知趣地走开。可是我是如此珍视有关于她的一点一滴,根本没想过主动离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丫头,从头再爱吧

    丫头,从头再爱吧

    为什么总裁牺牲一生去爱一个让自己讨厌的女人?最后却让自己沦陷!
  • 假币

    假币

    摸、捏、搓、灯照、验钞机……百般方法验钞,是人都怕收到假币。老虎就偏有打瞌睡的时候,小说的主人翁贾总收到了一张50元的假币,他发誓一定要把它花出去,之后,在假币的所及之处,人性与道德在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胶着,一张张爱、恨、情、怨的众生相便在这张假币面前跳跃沉浮……一幕幕有情、有趣、有乐、有怒、有味的画面也在这张假币面前翻卷激荡……呵呵呵!收到假币后,你敢、你会、你能把它花出去吗?你会怎样处理呢?
  • 窃生

    窃生

    若仙佛可让我长生安康,我便一心向善,诚心供奉。若邪魔可使我永生逍遥,我便沐浴鲜血,杀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