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3700000013

第13章 穹台窥象星光璀璨——天文台

在我国的高台中,有一类是主要用于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如窥星、测景、观云……我们的祖先在我们今天称之谓天文台的这些高台上创造了数十个世界之最,乃至我们今天寻访这些古代的天文观象台遗址时,依然感受到那耀眼的光彩。

巍巍阿房宫 尚余上天台

陕西省西安市西阿房宫村南阿房宫遗址内有一座土台基,周长310米,残高约10米,全用夯土筑起。基底面积约6000平方米,远望好像一座小山丘,当地群众称为始皇上天台,这就是秦上天台遗址。村西南另有一个长方形台面,被称为郿坞岭。这两处同为阿房宫最显著的建筑遗址,也是我国最早的天象观测台遗存。1974年,在秦上天台遗址曾经发现门和甬道的遗迹,出土过柱础和下水管道,据说是观测天象的台子,但遗址已残毁过甚。

张衡创仪处 灵台存遗址

《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这说的是3000多年前的灵台。据说灵台既是奉神占星的场所,也是天文观测的基地。在汉魏洛阳故城南郊,即今洛阳东约15公里偃师市大郊村附近有灵台遗址,考证为汉代天象台“灵台”(见《三辅黄图》卷五)。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

灵台,是东汉观测天象的专门建筑,建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延续至公元4世纪初,相继延用250年之久,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北魏时废弃。灵台遗址约4万平方米,东西220米,南北200米,东西两侧有夯筑墙垣。遗址中心是一座方形台基,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约8米;台顶已塌毁,略呈椭圆形平台,南北11.7米,东西8.5米;顶部是当时观测天象的场所;四周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环建回廊,上层平台每面各有五间,并设有密室,高台周围建筑为观测人员记录、整理、研究天象资料的衙署,上下层北面正中有坡道相通。

东汉灵台是在太史令下的一个机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曾任灵台台丞(即天文台长),并先后十余年两任太史令,主持天文观测工作,并进行实际观测活动和天文学研究。此间,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和地震观测器——候风地动仪,写出了《灵宪》、《浑天仪图注》等天文著作,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这些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和原始唯物史观的珍贵资料。

最古天文台 毕竟在登封

东汉灵台虽老,毕竟只存遗址,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嵩山脚下的观星台,它位于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北。告成即古阳城,这里北望中岳嵩山,西观少室诸峰,面对箕山,南临颍河,东有石淙河绕流,正位于中原大地之中,传说古称“地中”。此处观星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天文台观测建筑,也是世界著名天文科学建筑物。此台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距今已700多年。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砖石结构建筑,台高9.64米,平面方形,台下各边长16米多,台上各边长8米多。有明显的上下收分,反映了宋元时期的建筑特征。

元代初年,全国共设27个观测站,登封县观象台就是其中之一。运用“高表”测影为郭守敬所独创,当时全国只有6处,但从实测记录和实物看,只有大都(今北京)和阳城(今登封告成)两处,保存至今的唯有阳城一处。郭守敬曾在此测绘过晷,还创制了13种天文仪器,“昼参日影,夜考极星,以正朝夕”,掌握了日月和地球运转的规律。通过细致的观测和精确的计算,推算出的回归年长度与现今测定的数值仅相差26秒,3000多年才相差一天,而与世界通行的《格林高利历》相比则分秒不差。郭守敬据此制定的《授时历》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实施,比《格林高利历》(1582年制定)要早300多年。

郭守敬由于创建观星台而成为世界敬仰的伟大科学家,他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是中国人民的骄傲。1977年,国际天文学家学会把发现的2012颗小行星以郭守敬命名,1981年又把月球上一座环型山命名为郭守敬山。

周公测景台 历久已无疑

在登封观星台南20米处的周公祠前,尚有“周公测景台”石表一座(表是直立的标杆,古人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为历代测影、观星、记时等多功能的天文台遗存。相传测景台建于周朝初期(约公元前11世纪),西周大政治家周公姬旦在营建洛阳城时曾来到阳城测过日影,“求地中,测土深,正日影,以定四时季节”。这为一说。

另一说则据清乾隆二十年(1755)碑文记载,周公测景台为东周所建,今已不存。现存测景台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天文学家一行(张遂)为改革历法,曾以阳城为观测中心,进行天文测景,遂刻石立表书“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还有一说认为这座“周公测景台”石表由唐天文官南宫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刻立,其制与《周礼》所记土圭测景之说相符。

以上三种说法,最迟的一说也证明周公测景台距今已近1300年,无疑是我国建台时间最久的一座测景台。

五百年观象 八珍宝耀眼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矗立着一座雉堞整齐、巍峨雄伟的砖砌高台,台上陈列的古天文仪器光彩夺目,蔚为壮观,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北京古观象台,也称为明清观象台。这座古台元朝建立时叫做“司天台”,明朝改称“观星台”清朝称为“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央观象台”,旋又改名为“国立天文陈列馆”,现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

从明正统初年(1436)起,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观测近500年。同时,它也是以建筑(包括台体和附属建筑群)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北京古观象台原是元代司天台(建于1279年)遗址,它曾安装了很多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是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设备最完善、规模最宏大的天文台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元亡后,司天台的天文仪器被运往南京,安装在鸡鸣山观星台上。明正统年间(1436—1449),在元代司天台南建明代观星台、漏壶堂等;正统十一年(1446)后,又增建了咎影堂,大体已形成今天的格局。明崇祯二年至八年(1629—1635),徐光启等人又先后制造了纪限仪、平悬浑仪等一批天文设备。清康熙时由传教士南怀仁、纪里安参与设计,督造了包括天体仪、地平径仪、象限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七件精品在内的一批新天文仪器。乾隆九年(1744),又新添了一件“玑衡抚辰仪”,这就是今天仍然陈列在观象台上的世界罕见的八件古天文仪器。

作为明清两代天文观测的中心,明清两代的天文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近500年的连续天文观测工作,保持着同一地点上连续观测最久的世界纪录。天文学家们向苍天索要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数据,逐日记录了180年的气象资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资料最完整、保存年代最长的气象观测记录。此中也蕴含着中国人的辛勤与智慧,体现了中国人民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和勇气。

水运仪象台 北宋显神工

在我国古代众多天文仪器中,不能不提到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组织韩公廉等人所造的水运仪象台。此台设计于宋元祐元年(1086),完成于元祐七年(1092),是一个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天文钟。

仪象台高约12米,宽约7米,分三层:上层放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放浑象,有机械能使浑象的旋转周期和天球的周日运动一样;下层设木阁。木阁又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面放有漏壶和机械系统,漏壶引水升降,转动轮机,使整个仪器按部就班动作起来。解放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根据《新仪象法要》所记载制造出水运仪象台的模型以供展赏。

钟山有明珠 近代第一台

闻名世界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个近代观象台。

紫金山天文台自1927年筹建至1934年建成,历时7年。近代天文学家高鲁被聘为中央天文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亲自参与了紫金山天文台的选址、建造等工作。对于紫金山天文台出力最大的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余青松先生(1897—1978),他于1929年7月任中央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不遗余力,不畏劳苦,支持兴建工作,亲自踏勘,最后确定紫金山第三峰,即天保山为台址。为了使天文台建筑与附近中山陵园整体的中式风格保持一致,曾获建筑学硕士的余青松亲自承担规划设计。紫金山天文台第一批建筑——变星室、恒星室、子午仪室,甚至宿舍,都是统一的中式风格,且从墙基、墙石到墙顶的建筑材料都是紫金山产的虎皮石,这大大节省了材料和运输费,又解决了处于山上和森林包围面临的防风防火问题。从而使天文台与紫金山浑然一体,宛若天成。

建成后的紫金山天文台不仅庄重、美丽、典雅,而且还装备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德国产60厘米反射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为紫金山天文台赢得了“远东第一台”的美誉。就是在这里,余青松在“八一三”上海事变前夕的1937年8月11日夜,捕捉到了芬斯勒彗星。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后的第三年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烽火迫使紫金山天文台内迁。余青松先生等利用携带的变星照相机、太阳单色镜等仪器,在昆明凤凰山兴建天文台,继续从事天文观察。现在坐落于海拔267米的紫金山第三峰上的天文台地势高兀,树木葱茏,景色优美,环境幽雅。一幢幢圆顶观察室缓缓转动,一台台望远镜昂首向天,昼夜注视着宇宙天体的运动变化。紫金山天文台还拥有我国自制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等许多现代化的测量天体的仪器和设备,成为中国一个综合性的天文研究机构。

紫金山天文台至今还保留着部分古代天文仪:其中天球仪、浑仪、简仪、圭表等八件,系1931年由北京古观象台移来,大都已有500多年历史,最晚的也度过了近百个春秋。这些青铜制品,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其造型更可谓巧夺天工,精美至极,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观天六十年 折桂凤凰山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是中国最大的天文台,位于昆明市东郊凤凰山,东经102度45分,北纬25度02分,海拔2020米。它是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抗日战争时期迁至昆明市郊凤凰山时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紫金山天文台昆明工作站。1975年起,扩建为综合性的云南天文台。现有许多我国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可着重观测研究太阳活动区物理、观测和研究人造卫星的运动和定轨、进行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和进行太阳射电的常规观测。1979年和1983年又安装了中国最大口径1米的反射望远镜和口径最大、精度最高的1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可分别用于恒星物理观察研究和宇宙及太阳的射电观察和研究,从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天文台,并出版有《云南天文台台刊》。

同类推荐
  • 后汉志

    后汉志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受汉禅,登基称帝,建立大魏王朝。次年,汉室苗裔刘备,不忍大汉王朝就此灭亡,遂于川蜀登基,继承汉统,史称后汉。后汉章武元年秋八月,后汉昭烈帝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和争夺荆州,举兵东征孙权……
  • 水浒之改天换地

    水浒之改天换地

    一朝梦醒成为武松,带着后世记忆的他是否会让武大郎惨死?是否会让潘金莲得逞?是否是杀人如麻落草二龙山?当英名远播,众英雄推举,坐上梁山大当家的位置,他知道,改变历史的时候到了!本书群218395642
  • 斯道绵绵

    斯道绵绵

    荒漠草原,几不逢人,风餐露宿,饱经艰辛的旅蒙商与愚忠朝廷却刚直不阿、勤勉为民的戴彰勋,加上抗垦造反、转战千里的陶克陶胡竟然和这古城搅在了一起。最终,谁是胜者?旅蒙商?戴彰勋?陶克陶胡?——著者
  • 天风群雄录

    天风群雄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性贪婪,万民皆是蝼蚁。天狼星现,战乱起,谱写一曲乱世的鸣奏!刀剑所向血流成河,谁为谁血不流尽,死不休战?谁心智坚韧?谁心怀天下?谁残忍暴虐?又是谁能斩杀一切登上权利的顶峰?而当身处峰顶又是怎样的一幅光景?
  •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在吴语中可以理解为见多识广、百事通晓。江南传统文化中,有无数令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东西,自幼浸淫其间,仿佛从来不需要思索。比如吃饭为什么用筷子而不用手?吴和鱼是什么关系?园林里是否要种庄稼?最初抽“淡巴菰”的人是谁?昆曲怎么催生了三弦?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年的文字是什么?……许多问题若想追根究底,就让人挠头皮了,往往讲不出子丑寅卯。然而一旦有所发现,却有无穷的快乐。
热门推荐
  • 墨玉尸道

    墨玉尸道

    大道无边,万法皆宗。道海茫茫,彼岸无边。人,鬼,神,佛,仙,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万道皆为道。古老的三星堆文明,神秘的墨玉面具,将现代青年沈涵宇带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洪荒世界……消失的蛮兽,逝去的诸神,还有那文明间的纷争,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就此展开……
  • 狐仙倾天下

    狐仙倾天下

    她是一只狐仙,差点修炼成神却被自己的老爹赶下凡间寻找什么五灵珠。当真相浮出水面,又是谁应了睡的劫又成了谁的执念
  • 超级学渣都市行

    超级学渣都市行

    他,曾经是最年轻的雇佣军;不过,他始终记得老教官的说的一句话:“有机会,一定要回去,那里才是我们的根。”所以,他回来了,按照老教官的意愿,十八岁,应该上大学了。
  • 冷总裁的糖夫人

    冷总裁的糖夫人

    “为什么会这样?”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赤身裸睡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苏小糖一下子懵了,“不会的,一定做梦,没事的!”苏小糖试着闭上双眼,然后慢慢躺下再睁开眼睛安慰自己,可事实却在告诉自己,昨晚自己真的失身于他了!“啊····啊!!”“怎么办才好啊?”虽然说他年轻有为,有权有势,但才是第一次见面就搞成这般,那么以后不就更离谱了啊?“不过堂堂冷域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失身于他也不算差啊!”天使小糖在一边串串门嘀使苏小糖也不那么伤心了!“这可是你的第一次哦!就这样没了很吃亏啊!”恶魔小糖在另一边搅拌着苏小糖的思想!在天使小糖和恶魔小糖的较劲下,最后苏小糖还是觉得这件事就当是不小心被可恶的狗咬了一口,没事的穿上衣服就溜之大吉了!这才是性格火辣的苏小糖啊,做起事来一点也不犹豫特干脆!!可怜我们的冷域大总裁冷季风了,在浴室出来后才发现那只火辣的小猫不打声招呼就走了,看着床单上的红色小花和自己身上的伤痕,冷季风在心里默默发誓着“小辣猫,你是逃不掉的!我一定会把你收为我的囊中之物的!”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报告文学集(写“妇女回家”“优化组合”后女性的命运)。
  • 凌天王

    凌天王

    第一次,他远远望去,看到了她的回眸一笑,从此结下渊源;第二次,她落入凶兽手中,他,挺身而出,从此情根暗种;第三次,黑风山下,苍天为证,他与她,私定终身;第四次,她,不辞而别,他,言语并不多,心却如刀绞。……“不知是我种错情根,还是这段姻缘有忤逆天道?”他是天下第一强者,铸造无数传奇,凌驾于天,却护不住她。她,是名门千金,却因这苍天,抛弃生命与他。他叫陈凌天,她叫周若灵。
  • 易外别传

    易外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沧海浮生

    沧海浮生

    贪玩成性,偷溜出海,被海盗袭击,一朝坠入海盗窝,再难回去……去他的肤如凝脂,去他的锦衣玉食,你笑我女儿身?我陈茵茵哪怕沧海一粟,也要卷起狂澜。
  • 回到过去当凡人

    回到过去当凡人

    假设,你能拥有堪比上帝力量的无所不能之力,那么,你想会拥有怎样的一段人生?是变成美女左拥右抱的风流人物,还是登顶世界坐拥亿万财富的顶级富翁?是成为万众少女为之尖叫失声的顶尖明星,还是化身无数男女倾倒的国民老公?万千想法,不一而足,而拥有这种力量的宁凡想法却是,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凡人。当时间回到一切的开始,他又该怎样面对崭新的未来?一个想回到过去的人。一段轻松,愉快,温馨,yy的都市人生。Ps:喜欢的书友请多多支持,收藏,投票,另外有一本玄幻作品《炼金术士》正在更新,以及完本作品《文艺人生》,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过去看看。
  • 霸道总裁剩女妻

    霸道总裁剩女妻

    其实26岁了还没谈过恋爱这事儿真怪不得她,要怪就怪她生了一张娃娃脸,每次来表白的都是比自己小的。简介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