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2200000006

第6章 千姿百态的昆虫(6)

雌石蛾有不同的产卵方式。有些在水面产卵,有些在水面的植物上产卵,有些在岸上面把腹部末端伸进水里产卵。许多石蛾的卵块中有很多凝胶状物质。这些物质在水里会胀得很大,形成一团很像蜗牛卵的东西。在萍蓬草和睡莲的叶子背面,在水底植物上,我们往往可以找到石蛾的卵块。这些卵块的形状,有的像药片,有的像圆球,有的像粗环子。某些种类的石蛾把卵产在垂向水面的植物叶子上面。粘液团的外面逐渐干燥,形成一层硬壳,使卵块里的水分不致于蒸发,免得卵块干瘪。幼虫孵出以后,就落到水里,而此之前,“凝胶”已经变稀从叶子上面一滴一滴往下流了。

石蛾的幼虫比成虫有趣得多。我们可以在河里、湖里、池塘里,甚至在常有积水的沼地水洼或是沟渠里找到它们。要想捉到石蛾的幼虫,根本不必用网去捞,可以直截了当,地用手去捉,因为它们的动作很迟缓。

管形小套子,是幼虫突出的标志,它就是幼虫藏身的“房子”。不同种石蛾幼虫的房子是不同的,有的用砂粒造成,有的用小介壳造成,有的用植物碎块造成。

在湖里、池塘里、沼泽小洼里、岸边的水草里常常有一种沼石蛾的幼虫,它们的小房子是用在水中变黑了的碎树枝、碎叶子、云杉针叶、浮萍叶片造成的。在这些植物碎屑中间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些水蜗牛的壳,它们往往是小小的扁卷螺的壳,有时壳中竟然还有活的蜗牛。沼石蛾幼虫收集的是水底中的小介壳,可是在这些小介壳之中有些里面还存在它的主人。

沼石蛾幼虫的小房子往往是两色的,尤其在春天。幼虫既拿圆圆的绿色浮萍,也拿绿色的植物茎来建造小房子。这些植物在水中逐渐变成褐色,所以到冬天,小房子通常是深暗色的。可是到了春天,幼虫又用新的鲜色物质添到小房子上面,所以小房子就变成两种颜色了。幼虫从管形小套子里探出头和长着足的胸部,在水底慢慢地笨拙地爬动,寻找食物和用来添盖住宅的材料。

这种幼虫用鳃呼吸,所以它们需要含氧丰富的水,在清澈的河流中,特别是在泉水和溪涧中,沼石蛾是很多的。

小套子可以使幼虫避免受伤和防御不太大的敌人。哪怕遇到极小的危险,幼虫也把头足缩进套子中去。可是这种小房子却防御不了比较大的敌人,鱼能把幼虫连小房子一口吞掉。

幼虫刚从卵中孵化出来就开始建筑小房子。随着一天天长大,它经常添盖小房子的前部,而小房子的后部却逐渐损坏。沼石蛾的小房子后面有个窟窿,各种废物都从那儿排出来;它还是水流的过道,因为幼虫总是把水压过套管。

建筑小房子的每一碎屑都像粘着似的连在一起。幼虫下唇末端有一块不大的唇舌,上面有些丝腺孔(和我们在蚕身上看到的差不多),孔中分泌一种能在水里迅速凝固的粘性物质。

幼虫把这种粘性物质涂在砂粒、小介壳、植物碎屑上面,把它们胶在一起,粘在套子上面。

幼虫还用这种物质在套子内部铺一层,使小房子内部的墙壁好像糊了一层光滑的丝质糊墙纸。

在玻璃鱼缸里饲养沼石蛾幼虫并不困难,只要所用的水含氧丰富就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鱼缸里种上水生植物,并尽量保持水清洁。如果有送气装置,就使用送气装置。喂幼虫,最省事的方法是喂肉泥。但不能放得太多,要使幼虫很快就能吃完,而不剩下。

我们可以观察幼虫是怎么建造它的小房子的。

找一只玻璃碟子,在碟子底下放一些建造小房子用的材料。现时把幼虫从套子里赶出来,用一根细木棍通过小房子后面的窟窿把它捅出来,捅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免得伤害幼虫。

无法安宁的幼虫只得从套子里爬出来。没有小房子的幼虫不安地在碟底上乱爬,找小房子。

当它过了些时候,也就不再寻找了。它开始用口叼和用足抓各种植物小碎块,把这些东西胡乱地围在身上,用丝粘牢。

这种“临时性”的套子既没有一定的形式,内部也没有铺里子,看上去只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植物碎屑,勉强连在一起。幼虫躲进这所不合格的小房子以后,休息一会,吃点东西,然后就开始营造永久性的房子了。

这时,幼虫不再随便乱叼了,要把材料仔细挑选一番。它叼住草茎或是碎叶子以后,总要用各种方式旋转一番,然后咬下所需要大小的一块。接着就用合用的碎块安装在临时套子的前面边缘上。把材料的内侧和外侧涂上丝腺的分泌物,把它粘住。幼虫一面一块挨着一块地安装植物碎块,一面加长着覆盖小房子里面墙壁的丝织物。这样,里面的“糊墙纸”会随着外面的套子一同延伸。

有些种类的石蛾建筑新房子只需用3小时,有些却要用几天。

套子造好,幼虫就住在里面。了。那所临时性的小房子始终和永久性的小房子粘在一起,因为幼虫在开始装设永久性的小房子的墙壁时,是把它粘在临时性房子前面边缘上的。有一段时间,这个形状古怪的套子会连接在永久性小房子后面,但是不久以后就脱落或是被幼虫咬掉了。

沼石蛾幼虫的套子不仅是住处,而且也是伪装设备。用在水底的材料造成的房子,可以使它不容易被人发现。在积满淤泥的水底,在腐败的植物残渣之中,用碎叶子、碎枝条做成的套子是不容易看出来的;而在铺满砂子的水底,用砂粒粘成的小管子,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的。

沼石蛾的幼虫是要越冬的,它在春天或是夏初化蛹。在化蛹以前,幼虫先用丝把套子的两头堵上,但是并不堵严,却还留着两个窟窿,好像是通风窗,使水流仍然可以从套子中间通过。

沼石蛾的蛹,外表很像成虫,但它的翅膀较小,蛹的某些器官就是未来成虫的器官,但有一些器官却是蛹所独有的。

复眼、长触角、足、翅膀是未来成虫的器官。蛹的上颚很发达,上唇上面长着许多朝上戳起的刚毛。这是用来打扫小房子前面的窟窿的。窟窿让淤泥堵住的时候,水流通过就慢了,水流越弱、蛹所得到的氧越少,这时幼虫便会转动着头,用上唇的刚毛打扫窟窿。它的腹部末端还长着一些带有刚毛和小刺的突起物,用来打扫后面的窟窿,这一切当然是蛹所特有的器官。带着小房子的蛹大约在水底生活一个月。到了快要羽化为成虫的时候,蛹就用颚把小房子的前门拆毁,从里面爬出来。蛹用足划着水,向水面游去。它在水面游着,直到找到一棵植物的茎或是一个什么耸出水面的东西为止。找出耸出水面的东西后,它就爬出水面。

庄空气中,蛹壳从背部裂开,成虫就从这条裂缝中出来。

有时候,蛹就挨着水面游,把背耸出水外。成虫从蛹壳上的裂缝中钻出后,就像蚊子从蚊蛹中钻出来一样。它在身体没有变得结实之前,一直停留在蛹壳里面。

敢向大蝙蝠挑战的勇士——小夜蛾

在自然界的动物,都面临着生存竞争的严峻考验,都有自己的天敌,不过并不总是弱小者被强大者所蚕食。

在漫长的岁月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针对各自生活的环境及各自的天敌演化出了种种防御机能和抗猎捕的本领。正因为如此,自然界的物种才得以平衡。

我们知道,蝙蝠的视觉很差,它们主要是利用听觉,是靠对超声波的感觉来躲避危险、捕捉猎物的。蝙蝠要随时随地注意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辨认其中的信息,以便决定自己的行动。蝙蝠听觉系统的特殊生理结构,使得它能够在瞬间准确地判断障碍物的性质和位置。所以蝙蝠的视觉虽然不好,但是生活得也很顺利。

在某些蝙蝠聚集的地方,常生活着许多夜蛾,于是蝙蝠便捕捉夜蛾来充饥。蝙蝠依靠着自己精细的辨别能力和灵巧的飞行技术,对夜蛾时而穷追不舍,时而半路拦劫,一般夜蛾总难逃脱蝙蝠的捕捉。但是夜蛾并没有因此而灭绝,它们仍然生活在蝙蝠聚集的地方。当然,这一方面可能要归功于夜蛾的繁殖能力强,但是,另一方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的研究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夜蛾身上有一种接收器(是夜蛾的听觉器官),专门“收听”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夜蛾的听觉系统结构很简单,就在它的胸部的翅膀下面有两只“耳朵”。每只“耳朵”上有一层鼓膜,膜上附着两个感受器,连接着两根听觉神经,我们称这两根听觉神经为A1和A2。这两根神经纤维分别经过中间的胸神经节,然后到达脑。

夜蛾的听觉系统主要包括身体每侧的两根听神经纤维,即每侧各有一根A1和一根A2。它们对高频的、脉冲式的声波刺激较敏感,而对低频的持续的声波刺激不敏感。就是说,我们人类能听到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树叶声等,夜蛾均听不到。这样就使夜蛾避免了不少无谓的惊恐,节省了很多能量。高频的、脉冲式的声波刺激恰好是蝙蝠的“声音”,这类声刺激可以由夜蛾耳朵鼓膜的感受而激活听觉神经纤维A1和A2的活动。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夜蛾身上特有的、专门收听蝙蝠声音的接收器。

神经纤维A1和A2的功能是不相同的。A1对较低强度的声音刺激就已经开始敏感了,所以A1在低强度到高强度声刺激的条件下都在工作,而A2仅在声刺激强度很大时才开始工作,对于中等强度以下的声波,它一点儿也不敏感。这样一来,它们的分工便使得在蝙蝠距离较远时,A1便开始觉察到,于是便把信息传到脑,由脑指挥翅膀的肌肉运动,来躲避蝙蝠。当蝙蝠离得很近时,超声波的强度极大,A2被激活,把信息传送到脑,由脑调动其他应急措施,使夜蛾能够避免蝙蝠的捕食。

傍晚,一只蝙蝠在空中飞翔,搜寻着可充饥的猎物。在距离它30米远的地方,有一只夜蛾在飞舞。这时夜蛾已经觉察到了蝙蝠的存在,而此时蝙蝠还没有搜寻到任何目标呢。

夜蛾靠着自己对蝙蝠声音的敏感能力,早已溜之大吉了。

蝙蝠在继续搜寻。另一只夜蛾闯入了它的侦察范围。蝙蝠开始追踪。当蝙蝠在夜蛾左侧时,夜蛾身体左侧的A1,接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比右侧A1,接收到的大,两个强度大有差异的信息一齐传送到脑,经过分析,脑立即指挥左侧翅膀加紧运动,于是夜蛾向右侧拐弯,避开蝙蝠。如果蝙蝠在夜蛾的右侧,夜蛾的神经系统经过同样的工作,便指挥它向左侧飞去。

蝙蝠又从正后方追过来了,这时夜蛾身体两侧的A1收到同样强度的信号,两个翅膀同时加紧工作,夜蛾向前逃去。当蝙蝠位于夜蛾的上方时,夜蛾翅膀的每一次扇动都会影响接收超声波的强度,翅膀张开的一瞬间,接收的信号较强,翅膀下垂的一瞬,接收的信号较弱,而蝙蝠位于夜蛾的下方时,扇动翅膀不会影响接收信号的强度。夜蛾根据接收的信号的强弱变化,来判断蝙蝠的位置,灵巧地左逃右避,给蝙蝠的捕捉增加了不少麻烦。

不过,蝙蝠靠着它身强力壮,飞行速度快和丰富的经验,最终要么从后面接近了夜蛾,要么飞到前面拦截夜蛾。这情景太危险了。离得那么近,夜蛾的神经A2被激发了。强烈的超声波信号使得A2迅速被危险信号传至脑。这时脑抑制了所有的运动系统。这样一来,夜蛾的翅膀便不会扇动了,它垂直地掉到地面上,蝙蝠因此失去了空中追击目标。此时地面的回声之大(整个地面都反射着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即使听见了,也不可能分辨其中包含的信息,因此蝙蝠就不能找到友蛾的所在地,只好怏怏地飞走了。而夜蛾则需要在地面上躺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知觉。紧张的追捕和反击就结束了。

从这场小小的战斗中,我们感觉到大自然赋予了生物体多么巧妙而又恰当的机能啊!假如夜蛾的听觉系统变得复杂起来,对更多的声音都很敏感,那么它将收到许多乱七八糟的无关信号,无法迅速、准确地做出决定,恐怕也就不再能轻易地从蝙蝠的追捕中逃脱了。

像夜蛾这样敏捷的抗捕食机能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能具备的,许多昆虫经常采用抗捕食的方法是伪装。较常见的伪装一般是动物自身表面的颜色随生活环境的颜色变化而变化,使猎食者不易发现,这就是保护色作用。另一种伪装是使自身的颜色和形状都与背景相匹配。

如蚱蜢呆在落叶枯丛中很像一片树叶;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蛾子的幼虫,它爬在桉树上,完全像一根长出来的嫩枝。

昆虫还有一种防御行为是“嫁祸于人”。例如有一种寄生在蜂窝里的伴随蝇,它总是先扒在方头泥蜂经常捕食的对象——蝗虫的尾巴上。当方头泥蜂捉住蝗虫后,寄生蜂也就随着蝗虫一同进入蜂窝,然后就在蜂窝内产卵,吃幼蜂,这是方头泥蜂的一大祸患。不过,方头泥蜂对此也不是毫无觉察的。它们正是选择了找替身的方法来尽量避免让这讨厌的寄生蝇进入自己的巢穴。方头泥蜂找到猎物后,并不是马上回到自己的窝中,而是把猎物先带到其他蜂窝附近停留等候,当这蜂窝的主人带着猎物归来时,由于寄生蜂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就飞到新的猎物上,这样,就悄悄地被第二只方头泥蜂把寄生蜂带进自己的巢穴,而第一只方头泥蜂则带着没有危险的猎物回家了。

冷光“技术大师”——萤

萤,我国古代又称“熠”或“夜照”,俗称萤火虫,它是一种小型甲虫,属于鞘翅目的萤科。全世界约有1500种萤。萤以老熟幼虫越冬后,第二年4月出来活动,5月化蛹,大约经过半个月化为成虫。成虫在6月间产卵再孵化成幼虫。

萤的幼虫体色灰褐、两端尖细、上下扁平,形似纺织机上的“梭子”,尾端能发光。但因其相貌不出众,故不被人们所注意。大多数成虫阶段的雌萤缺翅或无翅,不能飞翔,外形与幼虫差不多,也能发萤光。夏夜,流萤飞舞,那是提着“灯笼”在找“对象”的雄萤。萤的成虫完全不取食,攻击、捕食蜗牛的是萤的幼虫。

萤,不像肉食性昆虫那样,一见可食的猎物就猛扑上去,而是“热情”地向蜗牛靠近。

只见它用那对纤细的颚片,在蜗牛身上频频“亲吻”。蜗牛一点也感觉不到致命的危险已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它照样缓慢地蠕动着腹足,“前额”上那对触角,依旧伸得很长。不过,萤的“亲吻”,顶多不过五六下,蜗牛的一切都静止下来了,腹足停止了蠕动,身体也失去柔美的曲线,触角也垂下来了。很显然,蜗牛已经被什么东西刺麻了。

根据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观察,萤攻击蜗牛的兵器,是一对细若毛发、尖利似钩的小颚。萤用这对尖锐细颚,在近乎搔痒而又似接吻的轻咬的同时,极其迅速地将一种能使周身麻痹的液体,通过颚内的细沟,注入到蜗牛体内。这种极微量的麻醉剂,能使蜗牛麻痹达数天之久。

在人类的外科手术上,使人不感到痛苦的麻醉剂还没有发明之前,萤这种高明的“麻醉师”却已实施了麻醉术。

同类推荐
  • 把车停在22世纪(科幻故事白金版)

    把车停在22世纪(科幻故事白金版)

    一个充满魅力和幻想的奇妙世界就牢牢地吸引了全世界孩子的目光,这就是科幻的世界。本书本书精心编选了近20年来在全国大型报刊、杂志发表的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短篇科幻。文章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雷达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雷达

    本书从各个方面对世界各国先后研制出的雷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图文并茂,让你更全面地了解雷达。
  •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 兔牙小绅士(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兔牙小绅士(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本书是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儿童校园小说!杨筱艳最新力作!绿绿的新学生——四(3)班的比比是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小男生,有点儿腼腆,有点儿害羞,有点迷惘,跟谁都笑眯眯地打招呼。比比每天都拉着一个巨大的箱子来上学,这是为什么呢?比比纯真善良,心地非常纯净,总是默默关爱别人。因为从小生长环境的不同,比比做出了一些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有一回,他坚决不肯交作业;还有一回,他居然到校长那里去投诉了!比比的迷惑、胆怯、烦恼,都在和绿绿的相处中一点一点被化解,而比比身上那些珍贵的闪光点,也因为得到绿绿的呵护而越来越美好。
  • 探索木乃伊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探索木乃伊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以布瓜博士、乐乐淘等主要人物的冒险经历为主要内容。除了惊险刺激的内容,图书的每个章节都有相对应针对本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的百科知识介绍,这些知识学习也是以科幻故事的生动形式表现出来,将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于一体。
热门推荐
  • 尸眼鬼事录

    尸眼鬼事录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因为勤工俭学,替死人看穴,穿衣,在一个偶然的时间,我接到了一个背尸活,而我的大学生活因此而改变,从一个大学生变为了一只活着的鬼……
  • 恋爱下下签:先生自重

    恋爱下下签:先生自重

    『暹罗猫·Club』谁人不知L市是迷醉的天堂,尽是浮华与纸醉金迷。她是生下来就注定未来的傀儡,本想低调过活。却不想自家先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人前他是莫家家主,嚣张霸道,人后他是无底线‘欺负’她的无耻流氓,满身痞气。祈音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她家先生远一点,再远一点,可现实是她只能被老老实实的‘欺负’的毫无反抗之力。这是一个关于腹黑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 水浒龙蛇演义

    水浒龙蛇演义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降世!北宋末年,青州临淄县,一道流星划过天空……“我穿越啦,还是个捕头!非常好!”“什么,捕盗任务?不就是抓贼嘛,小意思。”“有没有搞错?派我去抓妖道!你知不知道我刚死在妖道手里?新手任务就让我去推满级BOSS?”“还好,我有水浒好汉相助。”……穿越者在水浒世界的故事,就从抓捕妖道开始。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昏君助我去宫斗

    昏君助我去宫斗

    女主宣言:姐很懒,有吃有喝就知足,懒得勾心斗角,懒得争权夺利,但有一点,别来招惹我男人,不然的话,姐跟你没完!男主宣言:朕也很懒,有玩有乐就知足,懒得奋发进取,懒得勤政爱民,但有一点,别来欺负我女人,不然的话,朕跟你玩命!
  • 倚栏独语

    倚栏独语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过的散文随笔,或游历山水,或感念亲友,或感悟人生。”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者始终坚守着一份心灵的恬淡,用深情如水的文字和浪漫情怀营造了串串美妙的花絮。一颗真诚质朴之心汇成涓涓细流,流淌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澎湃着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并用一颗善感的心思考着、记录着……展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追求。
  • 嗜血公主的复仇

    嗜血公主的复仇

    她们。是这个世界上的王者。喜欢伪装自己。她。喜欢用冷漠伪装自己的懦弱。她。喜欢用调皮伪装自己的懦弱。她。喜欢用可爱伪装自己的懦弱。为了复仇她们准备了十年。等的就是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们的人生不如死。她们的复仇结局到底将会如何呢?
  • 一世惊喜,妃倾天下

    一世惊喜,妃倾天下

    她,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消失在了自己原本生活的世界。醒来以后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童。他,一个痴傻的王爷受尽众人的欺负,一脸戒备。他们的命运究竟走向何方?
  • 总裁夫人要离婚

    总裁夫人要离婚

    第三者挺着大肚子找上门,她直接甩了一句,“等生下来做个亲子鉴定再说吧。”第三者一哭二闹三上吊,她微笑着劝道,“别激动,要死麻烦换个地方,我怕晦气!”第三者正面挑衅她,“童晓,你这个不下蛋的母鸡,赶紧跟逸尘离婚,他是我孩子的父亲,你才是我们中间的第三者!”童晓依然微笑面对,“如果你那么有信心,何必来找我?”转过身,她对白逸尘说,“老公,对不起,我想我要收回以前的承诺了,我不能陪你白头,我们离婚吧!”
  • 滴血之眸

    滴血之眸

    这是一群被诸神诅咒的人类,他们是被神遗弃的存在。“我知道,它会毁掉见到的一切!”背负诅咒的少年,冰冻一切的少女,一座古老的庭院,一段泣血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