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1800000001

第1章 “人制管理”思想的提出

1999年7月,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步伐,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诞生了(2001年8月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均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成立大会上,******总理朱基阐述了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对军工集团公司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总理朱基说:“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没有军工就没有国防”。

作为承担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重任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能不能将集团管理好,不仅关系到一个集团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安危。

回顾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有成功的辉煌和荣誉,也有失败的痛苦和教训。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管理思想,并付诸实践,以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及其有关工业的快速发展,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初创时期的艰难和辉煌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燃到了中国边境。帝国主义扬言要把新中国“掐死在摇篮里”。险恶的生存环境,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决心,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同志说:“无论抗美援朝的结果如何,都要搞国防工业的建设和军工生产,朝鲜战争证明,已不能靠夺取敌人的装备来武装自己了。”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国家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即十二年规划)。随后,******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并批准了航空工业委员会提出的《建立我国导弹研究机构的初步意见》,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代表的国防尖端技术列入了******的重要议事日程。1956年10月8日,我国的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开始了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当时,新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国民党留下的所谓“军工”,仅仅是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和做一些简单的军械修理的72个军工企业。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发展尖端的导弹和原子弹技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来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凭着新中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在艰难中起步的航天科技工业创造了当时最优越的条件,同时选调了1000多名经过革命战争锻炼的优秀军政干部充实到航天科技战线;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以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为己任,汇聚在航天战线。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开拓者们,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航天事业,在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面对前苏联中止合作、撤走专家的巨大困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克服困难,边建设,边仿制,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创业景象,用不太长的时间,就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60年9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击中目标,粉碎了洋人关于中国离开了他们制造不出导弹的预言。

1964年6月,我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基本具备了独立研制导弹的能力,象征着中国导弹事业的起飞。从此,我国的军事装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65年10月,我国以中近程导弹进行的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获得成功。从此,中国确立了拥有导弹核武器的大国地位,大大提高了国际威望。

1966年12月,我国研制的中程导弹试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独立研制液体火箭的能力,为研制远程导弹和卫星运载火箭打下了基础。

1970年4月,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发射卫星的国家。它宣告了中国从此进入航天时代。

1980年5月,我国从西北导弹试验基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导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次由本土向公海发射火箭,标志着我国液体火箭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研制成功了超低空、中低空、中高空等各种防空导弹,到80年代已经形成了适应全空域防空需要的导弹武器系列。与此同时,飞航导弹也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设计,形成了以多平台发射对付多种目标的武器系列。我国还大力发展空间技术和民用航天。自1970年我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以来,中国的空间技术不断发展,于1975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1984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和具备了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将“长征”系列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国卫星发射服务,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已经成熟,有能力进入商业发射市场。

在我国经济基础很薄弱的情况下,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集中力量(财力、物力)办大事,使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像******同志讲的:“如果没有六十年代搞出的‘两弹一星’,就没有我国当今的国际地位,这个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中国航天为什么能在一个刚解放的穷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主要有四条:

一是靠人 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就是以******、******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有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和革命家的胆略,敢于下这样大的决心搞中国航天;有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支优秀的、有真才实学的科研队伍;有以聂荣臻元帅为代表的一支优秀的真诚为专家服务的领导和政工干部队伍。他们是航天的创业者、奠基人。

二是靠精神 在实践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是我们航天系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航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当时,帝国主义实行封锁政策,苏联又背信弃义撤走专家,逼迫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科技工业。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工作生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航天人艰苦奋斗,住“干打垒”、啃“窝窝头”,服从分配去三线,献青春、献终生、献子孙;创建初期,科研生产缺这少那,航天人就在全国范围内搞大协作,实行大力协同。

三是靠所有制 尽管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经济底子是一穷二白,但是因为是国有制,所以国家能集中力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办航天这样的大事。如果国家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和地主手中,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在那时启动这样的大事。

四是靠体制 航天科技工业起步时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很多事情都是******总理亲自过问。国家为此专门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来演变为政府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实行行政管理)、研究院(型号抓总)和基地(负责批生产)、厂(部件生产)和所(专业研制)这样三级管理体制。这种结构分工明确,形成系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利于调度指挥。这种三级管理的体制对当时很好地完成航天科研生产任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管理遇到新挑战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的合乎时势和国情的最佳政治抉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不会发生大的战争,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本国经济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而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国家综合实力薄弱。因此,打破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迎头赶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中国人民最紧迫的选择。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已汹涌而来,实行改革开放,为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从长远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将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提高,而航天科技工业既是体现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高技术领域,它本身的发展又依赖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但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初期,对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航天科技工业来说,其影响是深刻的。军品任务锐减,企业要面向市场。军转民、以民养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压力又接踵而至。使得中国航天科技工业不得不先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阵痛,面临体制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思想观念上的挑战。计划经济的骄子,“沦落”到了要到市场上找饭吃、要饭吃的地步。过去,航天企事业单位所承担的任务,都是由国家计划下达的,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因有国家强有力的支持而畅通无阻。到市场上找饭吃、要饭吃,意味着要走遍大江南北,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这样大的反差,航天人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

第二,是市场竞争的挑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导弹、火箭等特定的军品,我们是独此一家,没有其他单位来竞争,生产的军品好坏就这样,不怕用户不要。因此,根本就没有市场意识,也不需要市场意识。而改革开放之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航天部改组为航天工业总公司继而改组为两大企业集团,没有了政府职能,真正成为了企业。除了确保完成军品任务外,还要面向市场搞民品。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产品不但要比质量,还要比价格,比售后服务,甚至还要比速度,你慢一步、差一点就会失去市场和客户。在竞争压力面前我们习惯的工作节奏也明显不适应。

第三,是生产方式的挑战。过去搞军品是多研制、小批量生产,有的甚至是单件生产,精雕细琢,成本约束力相对较弱;现在要搞军品批量生产没有经验,基本的生产条件极差,质量可靠性问题频发。对民品的大批量生产,更无实践经验。

第四,是人才流动的挑战。过去,国家优秀人才由国家选送进航天,有光荣感。而现在许多优秀人员涌向国外、三资企业,不愿进航天,已经进入航天的还要想办法跳出去。据统计,航天系统在北京地区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承担航天高科技的单位,缺乏优秀的人才怎么行呢?

第五,是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挑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已经来到我们面前。航天技术处于高新技术的前沿,如不加快信息化,不加强科技创新,不加强机制、体制和所有制等方面的管理创新,中国航天已有的一点优势就会丧失,与美、俄等世界航天大国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航天人发扬航天传统精神,敢于迎接一个个严峻挑战。在航天技术的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1988年之后研制出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气象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研制出了新一代的防空、海防、地地等多种系列的导弹武器系统,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特别是1999年11月发射了“神州一号”无人飞船,并顺利返回地面,2002年3月“神州三号”又获圆满成功,亲临现场观看发射的江****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赞扬,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在民品开发方面也为国民经济做出了新的贡献。如:我们参加了国家“金字工程”的建设。在金税工程中我们研制的防伪税控系统在防止偷漏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被朱基总理誉为“杀手锏”,使国家税收从2000年以来每年都以平均2000多亿元的数额递增,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总体上还是未能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正因为如此,与军工行业的其他部门一样,航天科技工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逐渐成了最困难的部门之一。在航天科技系统,曾经红火过几年的汽车、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五朵金花”都凋谢了。大部分民品经营由于管理水平低,规模小,品种单一,而逐步退出市场。地处大山深处的三线企业,由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产品升级换代慢等原因,经营十分困难,很多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有些甚至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处于破产境地。

(三)军工体制改革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带来机遇

1999年7月,中国的原五大军工总公司,组建为十大军工集团公司。这是党中央、******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推动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举措。其目的是要通过体制改革把军工企业真正推向市场,激发蕴藏于军工企业中巨大的人才和科技潜力,同时在我国军事工业中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军工企事业单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增强国防实力。通过军转民,更有效地投身于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集团公司成立以后,我们利用国家对国防工业体制调整给我们发展注入的活力,大胆地提出了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集团公司发展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跨国集团公司。提出了“面向市场、航天为本、科技创新、质量制胜”的指导思想和“用能人、建新制、精干军、拓展民、科技创新、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根据集团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我们在体制、机制甚至所有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尝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集团公司初建时,基础差、亏损严重,亏损面占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亏损面的81 。 6%。缺少军品型号的重要配套单位,形成瓶颈,严重制约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有人曾诙谐地比喻集团公司为“丐帮”。对刚刚成立的集团公司来说,其处境用“百业待兴”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军品方面导弹发射成功率年年创航天历史最高记录,重点型号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新型号任务日益增多。在民品方面我们本着“联合起来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发展大的标志工程,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三年翻一番,两年整体扭亏为盈。在国家财政部、中组部、经贸委、科工委联合进行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考评中,自2000年以来一直位居十大军工集团第一名,是资产在100亿元以上的中央管理企业中资产保值增值率为优秀的六户企业之一,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四)人制管理思想的形成

回顾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历史,有初建时的艰苦和创造的辉煌成就,有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和困难,有国防体制改革带来发展的机遇和初步进展。通过初步总结计划经济条件下航天工业管理的优势和经验,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适应和教训,与此同时学习参考国内外一些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自己多年在美国学习和在航天系统工作的体会,深深感到要搞好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管理非常重要。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管理层次及层面的不同,所涉及的管理也不同。对一个小单位、小企业来说,用较低层次的管理就行了(当然也涉及机制、体制、所有制,但更多的还是制度建设);而对一个大单位、大企业集团,甚至一个行业,就需要通过在较高层面和较深层次上,进行较大范围、较大力度的管理改革,例如:体制、所有制方面的改革,甚至用革命来解决。尽管这些大单位、大企业集团和行业也要从基础制度管理着手,大量的日常管理也都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没有这些基础管理不行。但是,对高层面深层次的大范围的问题,不通过强有力的改革(甚至革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在十年****之前和期间,我国农村实施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大公有制),全民吃大锅饭,按平均主义分配。1955年小学毕业后,我在农村劳动过近两年,后来在中学学习,放学后也要回家劳动,当时劳动时间很长,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劳动人数也很多,可是农活就是干不好,产量很低,农民缺吃少穿、全社会物资缺乏、市场萧条,脆弱的农业基础难以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大厦。可是十年****结束后,1978年******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取消了公社化,实行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私营制),多劳多得。结果同样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同样是中国这些劳动者,而且劳动人数和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可是却生产出了大量的粮食、棉花,出现了物质极大丰富,市场繁荣的景象。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就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率领全党进行改革(也可以称之为革命),改变了过去那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机制、体制、所有制),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使中国有了今日的繁荣昌盛的局面。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在国家的长期扶持下,打下了较强的技术基础,有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一支专业配套、能力很强的职工队伍,长期的艰苦奋斗实践,形成了航天的传统精神。能列举的种种因素似乎都向我们表明,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新的环境中,也应该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个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大局面中,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并没有走在前列。在民品领域里,我们没有成为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排头兵。究其原因,不是航天科技工业没有能力,而是其能力还处于潜在状态,没有充分释放出来。那么,什么是释放航天科技工业潜力的“法门”呢?我认为是管理和改革。因此,航天科技工业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改善管理,以适应客观形势变化的需要。******发动的由农村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其落脚点在发挥人的积极性,着力点在于体制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发展国民经济如此,要经营好一个大型企业集团也是如此。这就是我萌发“人制管理”思想,并形成这种管理理念的由来。

同类推荐
  • 金牌美容顾问销售实战教程

    金牌美容顾问销售实战教程

    本书是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金牌美容顾问朱俐安著作的销售实战教程,内容鲜活,作者站在理论和实践和前沿,针对美容业成长中的最新问题,如当前美容业管理中常见的错误,美容院经营中的观念和技术问题,如何突破美容院的销售障碍,如何选择新的广告媒体等等,全部采用问答的方式作了深入而详尽的介绍。非常实用,能使销售人员避免销售误区,是美容院销售倍增的利器,是所有美容院院长必备的销售训练宝典。更是对销售人员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一本工具书。
  • 影响财务主管一生的101个杀手锏

    影响财务主管一生的101个杀手锏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在管理的核心,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财务主管肩上的担子也就越来越重,他不再是一个账房先生,而是一个在企业的决策、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角色。一个优秀的财务主管要想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以便能更快地达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协助公司最高管理层运筹帷幄。
  • 经典营销案例新编

    经典营销案例新编

    “世纪营销实战丛书”是一套从多视角来展示新世纪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系列著作。它以创新的思维概括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企业在营销实战中的成败得失,并引入当代国际最新营销理论和管理方法,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实际操作性;既有企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又有规范性分析。它不是抽象的理论。也不是案例的罗列,而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交汇。它将对从事营销实践的企业家、经营者、营销人员及在校学生有所帮助和启迪。
  • 卖故事

    卖故事

    哈佛商学院最受推崇的MBA营销课程!IBM、微软、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企业高管营销必修课程!让企业快速发展,让产品急速火爆,教你挖掘并打造最值钱的故事!让你的事业伟大而完美!
  • 下一个保险精英就是你

    下一个保险精英就是你

    同样是初入保险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有些人能创造千万价值,客户满天下,而有些人却只能垂头丧气,毫无收获?同样是从事保险销售的人,为什么有些人能三级跳,一跃成为部门主管,而有些人经过三年五载仍在原地踏步走? 这是一本告诉你如何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保险行业中,深刻认识此行业的本质与性质,灵活改善自我,应变市场,从而在短时间内做到完美“三级跳”,成为保险业精英的指南书。作者用贴切的事例,实用的建议,以及精英范本,向你展现了一个道理:即使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或者在此行业中没有很好发展的人,只要通过书中的方法论实践,终能实现成为保险精英的目标。
热门推荐
  • 爱有天意穿越千年遇见你

    爱有天意穿越千年遇见你

    某女刚高考完,悠闲的时光还没享受几天。在外出写生时,意外穿越了!!可是哪有那么简单,居然还遇到个爱怀疑,腹黑的破王爷。只听见汐雅的怒吼:“慕容懿辰,你这个乌龟王八蛋”……“陈汐雅,你是本王的女人,不准对别人放花痴”汐雅随口回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却不知这话却激怒了小气的某人……
  • 网游之我是数据

    网游之我是数据

    我是一串衍生了智慧的游戏数据,带着对游戏知根知底的优势进入其中,从此开始我的精彩之旅…
  • 正说明朝十八臣

    正说明朝十八臣

    本书精选了18位在明朝有过重大作为的大臣,他们分别是:武略文韬首推徐达、开国宰相李善长、僧人宰相姚广孝、铁骨青天海瑞、留世清白惟于谦、一夫当关袁崇焕等。
  • 天降恩泽,你在我身旁

    天降恩泽,你在我身旁

    第一天,她----柯雨楠把他----凌无殇气得扎扎跳。后来她被开除,他霸道的把她拉走,后来她去了英国。回来以后,他竟一下子把她壁咚了,抢了她的初吻!她生气了,于是凌无殇开启了追女模式。但不好彩的是,柯雨楠的青梅竹马苏唯轩在这时出现了!让我们尽情期待,凌无殇能否追到柯雨楠吧。。。
  • 沐血之王

    沐血之王

    他本是一个普通的、找人厌的孤儿,却因为一次事故而得到前世的记忆和能力,从而变得不平凡,让他仅仅只有十几年的人生掀起巨浪。
  • 萌宝来袭:腹黑校草快接嫁

    萌宝来袭:腹黑校草快接嫁

    “好吃吗?”某校草笑眯眯的问。“恩。”“呵呵,我家还有更好的,你要吗?”“要,在哪?”某只眼睛一亮。“在我房间里。”某腹黑狡猾一笑。……“棒棒糖在哪?”某只郁闷了,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在我嘴里,我喂你吃。”“唔。”混蛋!
  • 盗者为王

    盗者为王

    延续千年的龙之一脉,三皇五帝的盗帝血统,呈天聚气,陨落凡尘。过一步,尸山血海少年路。呈天道,风云涌动血海出。坐镇江湖谁为主,暗下偷盗我为王!
  • 穿越之甜蜜小王妃

    穿越之甜蜜小王妃

    这是一个明星穿越到古代找到自己的真爱的故事。
  • 灿烂的时光

    灿烂的时光

    两个女生凭着一些运气和一些努力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收获了自己渴望的爱情,而在这期间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坎坷经历,使她们失去了得到的一切,但经历了很多以后的她们最终迎来了让人欣慰羡慕的结局~几个女生和东方神起及SuperJunior的一些故事。。。
  • 洛书云龙志

    洛书云龙志

    七百九十年前,一个叼着劣质红塔山穿着人字拖的大叔不小心在这片大陆一座大山中丢失了几张幼儿识字读物,于是这片大陆的魄士崛起了。当大陆仅剩的几个魄士杀上众神之宫。众神陨落的时候,他们后悔了:“早知道应该在流浪古堡买几个主角光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