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4500000004

第4章 中国城镇住宅市场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十二年改革,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因应社会公众的非议而推出一个又一个《意见》和《通知》,说明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只有科学总结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得失,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城镇住宅市场化改革的成绩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城镇住房的供求推向市场,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住房价格,由住房价格来调节住房供求,从而使得中国城镇住房的市场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1998年即改革开放20年后,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也才达到18.7平方米。2006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入第8个年头,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7.1平方米,比1998年高出8.4平方米,比1978年高出20.4平方米。考虑到中国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如果采用城镇新建住宅面积指标更能反映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巨大成就。1978年,中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仅仅0.38亿平方米,1998年是4.76亿平方米,2007年已经达到6.88亿平方米。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住宅面积的增加上,更体现在住宅质量的提高上,居民住宅已经由最初的通水、通电、通气扩大到通电话、通宽带、通有线电视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住房市场初步形成。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成绩可以概括为:住宅供给的市场化、住宅需求的市场化和住宅价格决定的市场化。1995~2007年的13年间,商品住宅占全国竣工住宅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1%、10%、10%、11%、12.7%、15.3%、18.9%、21.3%、25.9%、27.8%、32.9%、34.6%、34%,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住宅市场的价格机制对住宅供求数量的影响日益明显: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住宅,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住宅提供的数量与等级;当住宅价格上升时,住宅供给量上升,住宅需求受到抑制;当住宅价格下跌时,住宅供给量下降,住宅需求量上升。住房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满足住房需求的主要载体,多层次住房市场体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住房的不同需求。

第三,住宅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 280亿元,比2006年增长30.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8 010亿元,增长32.1%。商品房竣工面积58 236万平方米,增长4.3%。商品房销售面积76 193万平方米,增长23.2%,其中商品住宅69 104万平方米,增长24.7%。规模庞大的房地产业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相当可观,加上房地产是典型的劳动、资金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它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而且会刺激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这样,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会后向拉动基础原材料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前向推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房地产行业历来构成一个国家经济起飞和成熟时期的支柱产业。

第四,政府调控机制在住宅市场初见成效。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让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住房的供求,实现住宅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还要让住宅市场的运行和发展符合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让住宅市场反映政府的意志,确保政府对住宅市场的有效调控。在中国住宅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开始对住宅市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自1998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开始,中国的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就在迅速地扩大,1998~2007年10年间分别达到14 125.7万平方米、17 640.7 万平方米、20 603.3万平方米、24 625.4万平方米、28 524.7万平方米、33 774.6万平方米、34 677.2万平方米、43 682.9万平方米、45 471.7 万平方米、49 831.3万平方米。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过后政府执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2003年中国住宅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向经济适用住房倾斜的政策,中国的住宅市场也随之呈现比较稳健发展的态势。1998~2007年,中国住宅市场别墅和高档公寓投资完成额由高增长逐渐趋于平稳增长,其变动幅度分别为16.35%、-1.78%、51.16%、37%、39.75%、22.44%、69.62%、-2.26%、37.7%和25.06%。与别墅和高档公寓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适用房市场年投资完成额由低增长走向次高增长,1998~2007年的变动幅度分别为46.02%、61.35%、24.12%、10.55%、-1.77%、5.59%、-2.51%、-14.38%、34.22%、17.81%。两者的和而不同正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效果的体现。

第五,有助于中国住房体系的完善。片面强调市场化取向的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虽然取得的成果较具局限性,却为中国建立完善的住房市场体系特别是保障住房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已有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住宅市场化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另一部分人的住宅需求是不可能通过市场渠道来解决的,它有赖于政府的直接干预。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出台,实际上是对以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反思和总结的结果。尽管中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立还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但可以肯定,没有过去失败的教训为基础,建立起面向低收入居民的廉租住房制度、面向中低收入居民的经济适用房制度以及面向城镇职工的以个人强制储蓄和单位、政府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从而成功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是不可能的。

二、中国城镇住宅市场改革的不足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足与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成绩的局限性是一脉相承的。改革的成绩来自于住宅的市场化,改革的不足同样来自于住宅的市场化。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第一,住宅的供给不能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市场化首先意味着住宅供给的市场化。由于住宅用地供给的有限性,为获取更多的绝对利润,房地产开发商会尽可能在单位住宅用地上投入最多的资本,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住宅供给走向高档化和奢侈化。迫于政策和舆论压力,房地产开发商也会开发一些低档楼盘,但这些住宅通常呈现拥挤化、低质化的特征。总之,在有限的住宅用地供应制度下,通过市场化渠道供应的住宅往往不是中低收入阶层的首选,它们往往也不能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

第二,住宅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高收入人群的居住和投机需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只不过分化的程度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遏制。宏观经济政策越有效,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程度越轻。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对住宅需求的影响就是高收入人群的奢侈性住宅需求规模庞大,远远超过中低收入阶层生存和发展的住宅需求水平。如果住宅的供应不仅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还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则高收入人群的住宅需求对住宅市场的总体影响会更大。特别是,当经济发展长期趋势向好,住宅市场的价格节节攀升之际,可以肯定,只要政府对住宅市场不加以积极有效的干预,任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住宅市场只能是高收入阶层居住和投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市场。

第三,住宅的价格具有垄断特征。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住宅市场价格的形成一定遵循完全竞争的规则,恰恰相反,由于各种理由充足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具有典型的垄断特征。一是住宅用地天然具有地理位置的独占性,这种独占性使得没有劳动投入的土地具有了价格,而且价格水平只与住宅购买者的购买力有关,住宅购买者的购买力越高,地价的水平也越高;二是在所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中,耕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住宅用地主要来自于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格局不会改变,这就使住宅用地与耕地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政府出于非经济原因对耕地的保护其实就是对住宅用地的某种限制,这客观上也能加剧房价的上涨;三是土地的国有性质,极其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开发权过程中的寻租行为,这种寻租行为与政府成员个人腐败集合在一起,使得中国住宅价格的形成具有多重垄断的特征。

第四,政府对住宅市场的干预很难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

在强调住房制度改革一切市场化的基础上,政府对住宅市场实施过多干预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是效率优先的经济,任何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效率的伤害,所以政府对住宅市场的干预一般都是微调。然而有些住房问题依靠政府的微调根本无法解决,如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问题,政府对住宅市场的调控,微调效果与不调效果一个样,唯一占便宜的是那些能够买得起多套住宅的中高收入阶层。如果政府对住宅市场进行彻底调整,很可能退回到改革前的状态,对住宅市场效率的伤害更大。1998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面对社会公众对房价的质疑,中国政府各级部门对住宅价格的一路飙涨无能为力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第五,中国住宅市场改革具有强烈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中国住宅市场是发展中的市场,住宅供应的增长不能满足住宅需求的增长是中国住宅市场的长期趋势,这就注定了在长期内中国住宅具有投资品的特质,住宅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巨大。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名义上是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住宅需求,实际效果却是允许中国的高收入阶层通过市场渠道对住宅产业进行投资和投机,从而加剧了中国住宅市场的供求缺口,推动了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上涨。这种价格上涨一方面增加了中高收入阶层的财富规模,另一方面使得低收入阶层通过市场渠道解决住宅需求的梦想更加遥不可及,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已有的收入分配鸿沟。如果考虑到存量住宅的行政分配,由此产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更为显著。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过度市场化带来的弊端带给社会极大的不安。面对社会公众“房价过高”的质疑,2009年5月,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房地产项目用地地价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是地价占房价比最低为5.3%,最高为58.6%,平均为23.2%。其中,东部地区平均为27%,高于其他区域,从而驳斥所谓的“地价推高房价”观点。然而,对于国土资源部的这一结论,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进行批驳。其实,国土资源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住宅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仅仅满足于为自己推卸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对当前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解决方式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住宅是必需品吗?所有住宅需求都只能通过市场渠道满足吗?住宅供应的非市场渠道有哪些?它能满足人们的住宅基本需求吗?等等。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平息社会公众的不忿。因为有房者是不在乎房价有多高的,他们只在乎房价有多低;无房者才希望房价尽可能低,至少低到自己能够购买得起的地步。

同类推荐
  • 金融:丰富金融形态

    金融:丰富金融形态

    本书包括山西票号产生的背景、钱庄的产生与消亡、当铺的特色经营、账局业务的兴衰等内容。
  •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只计耕耘莫问收

    只计耕耘莫问收

    本书收录了厉以宁先生四年来发表于各报刊杂志,以及在大学演讲、讲话(记录稿)的文章共计42篇。2012年前后的文章,全面反映了厉以宁对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自身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提醒与解决思路。他认为改革已进入核心领域,改革的关键是经济体制转型与政府放权。2014年前后的文章,着重反映了厉以宁关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理论的酝酿与成熟的过程,这个理论代表了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他“非均衡”理论与“股份制改革”主张的合理发展。这个理论深入地触及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也更具体地探讨了其在各个经济领域、行业的改革通路和方案。
  • 经济学教程

    经济学教程

    本书主要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及学习经济学的意义等方面作了简明的介绍。本书的特点是:1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定位为初级经济学水平;2简明、通俗,以简明的语言和扼要的篇幅阐述艰深的经济学理论;3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4每章均以“参考资料”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原理,使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热门推荐
  • 乱世剑苍生

    乱世剑苍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持剑破苍穹;乱世恩怨情仇动,挥剑铸永生。
  • 求幸福斋随笔

    求幸福斋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之我爱你

    王俊凯之我爱你

    一次粉丝见面会后,她说,我喜欢你,不是粉丝对偶像的喜欢,我是真的喜欢你,他说谢谢你……在之后的相遇,他面对她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是反感,可到后面,他却说“我可以为你但是一切,包括娱乐生涯…………………………
  • 北斗星痕

    北斗星痕

    天上的北斗七星同时坠落,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小孩。远古星魂在旁,绝世神器傍身,且看我如何挽回北斗之芒!
  • 岁月中的你

    岁月中的你

    我的她..她们,他..他们.........那些回忆浪漫的初中时代
  • 领导不要输在讲话上

    领导不要输在讲话上

    领导讲话贯穿于领导的工作和生活中。领导讲话水平是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或哪一个层级的领导,都是一个群体或团体行动的筹划者、指挥者、领路人和代言人。他们不论是下决策、做指示、安排工作、部署任务,还是发动群众、教育群众,都需要通过讲话来完成。换句话说,要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必须具备较高的讲话水平。领导立权立威的过程其实也是立言立行的过程。讲话作为领导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可以说是考验领导综合素质的一面镜子,也是评价领导能力的一把标尺。
  • 墨雨倾城

    墨雨倾城

    一生痴缠,剪不断的爱恨情仇。墨雨梨花,原来到了最终,终不过泪如雨下。她,红颜倾城,一舞名动京都。他,诗骨玉神,一箫走遍天下。安得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黄庭内院的心思细腻,举案齐眉的细微博弈。他为她,得了天下,从此许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她负他,墨雨梨花,惟愿与他碧落黄泉天上地下。墨雨寒光闪现时,她说:她的珩,他的灵儿,约莫都死在了今天。
  •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本书包括朋友间不可太随意、感情上不许太随意、生活里不要太随意、工作中不能太随意、学习不宜太随意、社会规则不能不知、努力克服自私本性、放纵就是毁灭自己等10章内容。
  • E战区

    E战区

    林杰,刚出生时被一个巫师悄悄植入魔影,当他到一定的年龄魔影就会被唤醒,直到吞噬他,驾驭他的身体。一天因为魔影被唤醒被一位老者看到,老者便收他为徒,以震慑他体内的魔影,以免祸害凡人世界……
  • 西游后记之神魔再现

    西游后记之神魔再现

    几万年前,两颗太阳系邪恶小行星的撞毁,迫使它们各自的主宰生物逃到原本处于仙人球保护中的地球。在这里,两股魔妖间为争夺统治地位爆发了魔竭大战。神仙坐收渔翁之利,但却未能除尽两方魔头。接下来的万年平静中,地球上的人类飞速发展,成为这里的主宰,甚至到现在,大多数人已经相信没有神仙妖魔的存在,他们脑海中有的仅仅是一些关于神仙妖魔的古代片段传说。然而这种认识被复苏的魔妖们对人类的公开侵犯和无情杀戮所打破。在惊奇、困惑和恐惧中,那些传说中的神出现了,他们与人类联合作战,铲妖伏魔,携手应对颠覆日!颠覆日无宁日妖魔鬼怪尽滋事神仙人类无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