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2500000026

第26章 汉韵流芳——关于汉砖轶事的记忆

前些年时值新旧世纪更替之际,省城某大型都市报上曾有过这样内容的一段文字:到古城阆中旅游,稍不小心脚下就会踹出一块汉砖来……

此言的确不虚,现在古城的北边即为汉城遗址,明嘉靖《保宁府志》称:“为东汉建安元年(201年)益州刘璋所筑”。长期以来,出土了许多体形厚重、构图简约、大致呈矩形的汉砖,多为当地菜农或附近居民捡回家修茅坑、筑院墙、砌路面,几乎谁也没有认真把它当回事,但随着古城“养在深闺人未识”状况的逐渐改变,对外交往增加后人们虽足不出户也能见多识广。于是,对过去只能作建筑垃圾的砖块,囤积居奇者,有之;购进卖出者,有之;加工制成砚台者,有之;做成艺术拓片者,有之;在自家院内砌墙建房者,亦有之。昔日不起眼的砖头以其纹饰、存量、品相也开始按质论价,随行就市。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从几十元到数千元,已被人们在潜滋暗长的需求中炒得沸沸扬扬。古城里谁要是没有收藏几块汉砖摆在显眼处,似乎谁就不算真正的玩家。虽然今天大多数已成为了资深高手,但当初至少有三个人物,在古城演绎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经典小故事,算是触动了对习焉不察状况的彻底改变,从而不应该被岁月轻易地遗忘。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教授,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负责人,京城“四大”名嘴之一。

2000年春,省人代会之后,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意见,本人到都江堰市请来了一批从京城来的客人,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建设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主要目的是为古城市民宣传普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准确而又客观地讲,从此才拉开了阆中旅游造势的大幕)。针对古城内秦砖汉瓦遍地都是,且人们又普遍熟视无睹,周教授在给当地市民的一场“洗脑”报告中,特地讲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同盟国分别接管德国后被划分了东、西两大阵营,为阻止民主德国人员大量“西流”到联邦德国,由前民主德国政府出资从1961年开始修建了一条长达150多公里,约3~4米高,环绕西柏林的隔离墙,从而成为战后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的主要标志性建筑。到了1989年11月,新当选的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克伦茨在“推行改革”“自由选举”的浪潮声中,下令推倒柏林墙,拆除东西德分界线。在德国柏林墙拆除后,一些独具慧眼的人抢先把砖块搜集起来,然后再充分发挥人的艺术潜能,做成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因为他们深知,这种具有历史沧桑感的东西,不仅是一个特定的冷战时期的见证,也具有不可再生性。更有甚者,一位富商干脆出巨资,购买并收藏了一堵大约18米长的断墙残骸,惹得不少后来者眼馋不已。而今,凡到德国旅游的人,不仅要前往当年“北约”与“华沙”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的前沿阵地观光,更要在当地买上一两件用“柏林墙”砖制成的纪念品,无论是出于对正在渐渐褪去伤痛记忆的抚慰,还是出于对淡淡苦涩依然伴随现实生活的冷静思考。

“大家要知道,这仅仅是十多年前的事情,而你们这里的每一块汉砖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都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和丰富的人文信息,怎么就没人认识到它的巨大价值呢?!”周教授激动地如是说。

张志焜,字若谷,台湾省台东市社会教育院国画教授,长期在当地国中执教。张先生天赋聪颖,家学渊源,年稍长即攻读于成都艺专,后又到上海美专进修,先后授道于陈子南、李可柒、郑曼青诸大师。国学功底深厚,艺术造诣高深,尤以诗书画篆见长,作品笔简意远,清新脱俗,泼墨渲染,气象万千,在海峡两岸都享有较高声誉。

也是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当时省台办向回大陆省亲的张先生夫妇推荐不妨到阆中一游。张抵阆是日,天色已晚,一路大巴颠跛使年逾古稀又刚做过手术的张先生心中颇为不快,但第二天的古城观光又使其兴致渐高,当行至官菜园街一建筑工地附近时,忽然睁大了眼提出要件东西,随行人员问他要什么?张先生用手指着工地旁刚挖出的一堆砖头说:“就只要一块行吗?”当一块笨重的汉砖递到他手中时,想不到他竟当即脱下了身着的一件高档夹克休闲装,细心地包裹了起来,当时看傻了眼的陪同人员问道:“张先生,这砖块真有那么值得吗?”张收拾停当后,不慌不忙地说,“当年我还在上海美专进修时,有一天在课堂上正用半截砖做一个砚台,被老师发现后,问我在哪里找的,我说在城隍庙。老师立即说:你今天不要上课了,赶紧去给我也捡块回来。想不到岁月过去了六十多个春秋,你们这里还遍地是宝啊。”

这正好应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老话,故事后来便不胫而走,无翼而飞。张先生夫妇现在除了经常到苏州、丹东、汕头、珠海等地举办画展外,几乎每年还要来阆中度假休闲,并不时带来一些他的学生、朋友,或在古街小巷徜徉,或在老院品茗对弈,当然也少不了以他独创的“山含三更月,水吐九重天”文人字画馈赠友人,从而结交了不少当地的仁义侠士。

王大伦,地道原住民,小学肄业,农民企业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变卖全部企业和家产,致力于古董及民间工艺品的收藏,其名言趣事中最让外界媒体热衷炒作的是“只要是明清以前的东西,哪怕是一堆狗屎,我也要花钱买下来”,古城人的古董情结由此也可略见一斑。他还是当地早期兴起收藏热的有力推手,2002年3月不幸以身殉职于自建的民间博物馆工地。生前曾得到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李楯教授,著名书画家洪志存先生等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赞扬。

2000年仲秋的一天下午,王大伦在当地西门濠(按:现在滨江路嘉艺广场一带)建筑垃圾填埋场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砖块。后王的藏友鲜兄等人闻讯前往,顶着秋老虎的暴晒,在那里果然找到一些大多数残缺的老砖,尺寸为长39厘米、宽24厘米、厚7厘米,单侧有菱形纹饰,在两端中间部各有一双圆圈内,分别刻有朱雀和玄武图案,非常精美,也非常罕见,但遗憾的是,不知是另有隐情还是怕因乱倒建筑垃圾而遭处理,迄今仅得知这种汉砖出土的大致地方为四元街某机关住宅工地,且始终未发现有其他相应配套画像的砖。后经辨识与考证,这种砖的形状厚度虽明显小于其他汉砖,但质地色泽与大量汉砖无异,单侧刻有四灵神兽纹饰,特别不同于砖正面有高浮雕画像的宋砖,故基本可以判断为东汉晚期的。这次民间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市汉砖及纹饰的内容,填补了“四灵”的空白,还再次刺激了当地古玩爱好者对收藏秦砖汉瓦的兴趣和热潮。

阆中建城史与有文字记载的阆中历史一样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慎王五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太平寰宇记》云“今郡城即古之阆中城”,治城即在今蟠龙山至玉台山麓,西至嘉陵江台地。汉城的主要位置即在今兰家坝至王家嘴一带,考古挖掘探明,当时城垣布局规则,东西南北各置对称性城门,城池依地势呈东高西低,临江边有石砌码头及河堤,汉城以南时有大量陶俑、瓦罐、钱币等陪葬物出土,其中除少数有榫头的长方形实心汉砖外,数量最多的就是外形基本一致,纹饰以几何、钱币、乳钉、云纹等图案为主的汉砖。

本来汉画像砖同汉画像石一样,主要用于墓室等建筑物的嵌砌、装饰,由于汉代经济繁荣带来的“多资厚葬”之风盛行,历来也为考古研究和古玩收藏者所垂青,但阆中汉砖绝大部分都是素面或单侧刻有纹饰的,而在一些学者们的眼中“为了不使画像砖的概念失之宽泛,不述及纯花纹砖和文字砖”(见蒋英炬、杨爱国著:《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换言之,专家们使其边缘化才是被遗忘的根源。以笔者寡见,目前仅在《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高文、王锦生编著,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中,收录了一种“五朱、十字折钱纹,35厘米×9厘米”的阆中汉砖。阆中汉砖最大的特征就是质地细腻、色彩青灰、阳线浅刻、简练流畅、模同纹异、变化多端。一般高38厘米、宽26厘米、厚11厘米左右。由于历史上四川并非大贵族、大豪门、大世家聚居地,而是以农产、手工、贸易为主的地区,尤其是像阆中这样的水陆交通重镇,中原地区与西南边陲的枢纽,人口的迁徙流动性很大,官吏往来调动也频繁。因此,汉砖主要以纹饰图案为主,目前不完全收集到的(拓片)图形已有将近30种,这也与成都附近出土的汉砖多以日常生活、历史故事、神鬼祥瑞为主形成鲜明对照。坊间虽有传,在古城附近山坡鲜有车马人物汉砖发现,但近年来由于大量外地实物陆续流入,加之民间素有重收藏、轻研究的习俗,现已很难查明真实出处了,而古物一旦离开其出土所在地,其个性特征、地域文化价值则丧失了多半。

我国汉画像砖重点分布地区的巴蜀大地堪称“汉画像砖之乡”,阆中地理位置不仅正好在西南与中原的连接交汇处,历史上也是巴与蜀两种文化长期交融浸润之地,许多东西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但因视野所限、眼力不及,迄今多有遗憾。在当地无论专业工作者还是业余爱好者,系统地对出土汉砖进行搜集、著录、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即是典型。

2000年当地发现的灵兽图案汉砖,虽只发现有朱雀、玄武造形,但揆其民间习俗,应还有青龙、白虎纹饰的。这种汉砖图案非常精美独特(类似的四灵图案在国内其他汉砖专著中尚未见到),无论是藏家把玩,还是专业研究,乃至于考证其当时的社会经济、民风习俗、建筑特征、城池变迁和墓葬习俗等等,均不可小觑,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

同类推荐
  •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本书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围绕“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及“权威至上”两条核心线索展开论述,试图理清这“局内局外”的人际游戏规则。
  • 闯天路

    闯天路

    一朝功成万古枯,杀戒。。。非我意,薄情。。。非我心,腹黑。。。非我想。没有人知道我从哪里来,我也不知道我应该怎么评价自己,夺帝不是我本意,偏离的时光轮盘能否回到正常轨道。我还能回来吗?
  • 铁骑踏乱世

    铁骑踏乱世

    天生不可修行五行之术的慕家二公子?天生注定的五行之躯?什么!五行之躯是废体还没有之一的?看我慕家二少爷如何屌丝逆袭!!!匪夷所思的拜入传闻中的鬼才司马懿与神机诸葛门下。从此开启了一段拳打高富帅,脚踢官二代的时代。小说早上9.00晚上8.00更新希望大家支持下哈第一次写。保证不太监
  • 雁落沉鱼

    雁落沉鱼

    传说的古城,遗落…三国崛起,她,是尘世中的昙花,还是飘渺云烟,只在一念之间。
  • 千年之恋战国梦

    千年之恋战国梦

    儿女情长,续千年不断。江湖情仇,继世代不灭。杀场豪情,为兄弟手足。明争暗斗,成不败神话。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屌丝,因奇缘经旅,成绝世高手。在古谋武双全明君相求,在今情义重天为隐世豪侠。看似一切令人羡慕的奇缘经旅,实则却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神秘计划一部分。他的命运究竟如何,请欣赏我的作品《千年之恋战国梦》。情节相扣,故事曲折,情感人生,谋戏官场,风云学校。
热门推荐
  • 远去的故事

    远去的故事

    过去的、那些曾留在记忆中的经历过的一些经历。
  • 双面邪女:孽缘系心永不断

    双面邪女:孽缘系心永不断

    她,是来自21世纪的杀手。而她,却是风轩国人人唾弃的废物。她们在同一时间,都被人害死了,可老天爷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她这成了这风轩国的废物,而她却一直在病床上昏迷不醒。他,是人人崇敬的沧龙尊主,可自从遇见了她,便喜欢上她的倔强,她的聪明,她的容颜,她的一切。可她却找到了办法回到21世纪,离开了他……
  • 祸心记

    祸心记

    她为了钱伤害了对她最好的朋友,她为了钱接近了有貌有钱的他,最后又是为了钱离开了深爱的他,在没人看得到的内心深处,伤口很深,很深,
  • 遇上霸气王俊凯

    遇上霸气王俊凯

    王俊凯与王源同一天发生了一场车祸,王源不知为什么,附身在了王俊凯的身体上…………
  • 文娱之全能天王

    文娱之全能天王

    【火爆新书,精品推荐】穿越平行世界,王铭本想安安稳稳的当一名文抄公,奈何无缘无故被绑定了一个系统,每天为着完成系统任务,不断刷取好感度,只是刷着刷着成了网文至高、童话大王、天才歌手、超级导演、成为了娱乐圈的全能天王!王铭:“一个不会写小说的歌手不是好导演!”(ps:本书是一本很正经的都市文娱,跟那些妖艳贱货可不一样,简介无力,请先看十章再做评论。)
  • 力之洪荒

    力之洪荒

    万物皆有力,世人却往往忽略其存在,身处一个玄修世界且看主角谷枫御力封神,傲啸巅峰。热血杀戮、兄弟恩怨、儿女情长。一场铁血丹心快意恩仇的江湖大戏缓缓拉开序幕!
  • 常见病的饮食调理与禁忌

    常见病的饮食调理与禁忌

    《常见病的饮食调理与禁忌》写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饮食上的温饱,而是希望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膳食,达到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们在饮食中不仅追求味觉的享受,更讲究食物营养的科学性,即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出品味来,还要吃得科学、吃得卫生、吃出健康来。因此,食疗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通过食物的合理调整和搭配,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强身健体,还能对某些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 上古剑刻

    上古剑刻

    一生只一念,一念为一人。——今天,为你改变世界
  • 超神升级系统

    超神升级系统

    魔兽算什么,我的经验书而已.妖兽算什么,额,这得看情况.猫妖妹纸,狐妖妹纸,这必须千方百计拿下,养养眼也是不错的.什么,传承龙神血脉,这个真的可以有!莫飞,一介草民,凭借天策系统,一步步成为全民英雄的热血故事!
  • 沉浮二十年

    沉浮二十年

    一个毕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奋斗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宏大场面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许我们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