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7600000004

第4章 文献碑

文献碑是指那些碑文具有文献价值的碑刻。

那么,什么性质的碑文才有文献价值呢?

主要是刻经碑。

“经”就是经典,我国古代把《诗》、《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称为“经”,这就是所谓“五经”。传说《诗经》是孔子收集整理出来的;《春秋》是孔子的著述;《书经》又称《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言体文件汇编,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完成于一时;《礼记》是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据说出自孔子的弟子和后学之手;《周易》传说出自周文王之手,它是由卦和爻两种符号,以及说明卦的卦辞和说明爻的爻辞构成。

到了汉朝,又把《孝经》和《论语》加入“五经”中,称为“七经”。唐朝时,在《诗》、《书》、《易》之外,又加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三传”(《春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合称“十二经”。到南宋朱熹时期,又加入《孟子》,最终形成今天通常说的《十三经》。

把经书刻在碑上,最早开始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用当时流行的文体隶书把“五经”加《论语》和《公羊传》刻石,共刻48块(一说46块),高丈许,宽四尺,前后两面刻字,七部经典共二十余万字,刻成后立在洛阳太学大门外,成为标准版本和考试用的法定教材,据说每天前往阅读,抄写的人,或乘车骑马,或步行,络绎不绝,交通为之拥堵。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熹平石经》。三国曹魏时期,把《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又刊刻27块石碑,同立于洛阳太学门外,由于刊刻于正始二年(241年),史称《正始石经》。

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命人用楷书铭碑刻石历时七年,于开成二年(837年)完成,共114块,两面刻,合计65万字,成为儒家经典的标准范本。立在京师长安的国子监内。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移置于府学北墉(今西安碑林现址)。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关中大地震,《开成石经》折断40块,其余也大都损伤,到万历十七年(1589年)才对石经进行重大修补。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补刻《孟子》(九块),至此,“十三经”全部完成。

《广政石经》刻立于五代(907—960年)时期的后蜀,后蜀皇帝孟昶命宰相主持刻经,于广政十四年(951年)开始,至二十一年(958年)完成,刻了十种儒家经典。偏安四川的小朝廷,却有如此规模的文化建设,这跟孟昶本人的文化修养有直接关系。从他留下的唯一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可以证明: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木兰花》)

苏东坡说他7岁时,遇到一位90岁的峨眉山老尼姑,曾见过孟昶,并记得他的词《木兰花》。40年后,苏东坡还记得其中两句,于是敷衍成篇为《洞仙歌》。全文如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两词对照,长短自现。这是题外话。

《广政石经》刻成后规模宏大,据记载:“凡石千数”,可惜如今只剩下极少量残石了。

宋仁宗时(1061年)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对照镌刻儒家经典九种,刻成于嘉祐六年(1061年),世称《嘉祐石经》。

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用楷书刻成六部儒家经典中的五篇,藏在太学里的“光尧石经之阁”。

南宋灭亡后,有个和尚要在原临安南宋皇宫旧址建造镇南塔,企图把石经搬去作为塔基,遭到当地官员的坚决反对,这才幸免全毁,但已散失大半。

到元代,南宋原太学改为书院,“光尧石经之阁”被废弃。明朝初年,书院改县学,县学搬迁时,剩余石经再次流散,史料记载“岁深零落,踣卧草莽间,龟缺螭首,十缺其半”,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仅存石经碑百块,到正德十三年(1518年)移入杭州府学的石经残碑只剩87块了。

乾隆皇帝也留下一部《乾隆石经》,也称“清十三经刻石”,共刻碑189块,加上谕旨《康熙御书大学碑》,共190块。规模空前。

《乾隆石经》的创意和源起是这样:

康熙时,江苏金坛有个贡生叫蒋衡,善书法,他的祖父和父亲对儒学均有研究,且善书法,他曾“足迹半海内,观碑关中(陕西)”,在西安碑林中发现唐代的《开成石经》系多人手书,文字多有错讹。于是,决心自己来写“十三经”,用了12年时间,亲笔楷书六十三万多字。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后,江南河道总督高斌把蒋衡手书的“十三经”抄本献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十分赞赏。收藏于宫中,并授予蒋衡国子监学正,但蒋衡淡泊名利,并未上任。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敕命以蒋衡手书的“十三经”为底本,命和珅等人负责考订,把其中的俗字均改为古体,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刻成,立在国子监东西六堂内,作为国子监监生的标准读本,进而又把拓本颁行全国,作为儒家经典的范本。1956年,把十三经碑刻移置现在的孔庙和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

《孝经》早在汉代就列入儒家经典之中,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治国之道,被民间作为治家之本,因此以《孝经》为碑文,历代镌刻不少,著名的有《石台孝经碑》,碑文系唐玄宗用隶书写成,并亲自作序和注解。现存西安碑林。有“碑林”二字的巨大碑亭内,矗立的就是唐玄宗的《石台孝经碑》。可谓碑林中的镇馆之宝。这通碑刻立的时间是唐天宝四年(745年)。

南宋高宗用真草两种书体书写的《真草孝经碑》刻立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宋高宗书写此碑后,曾诏令天下都用他的御书勒石铭碑,一时风行全国。

传说《孝经》是孔子的述作,孔子曾说: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写在《春秋》里面,而崇奉人伦之行,存于《孝经》之内。《孝经》通过孔子的学生曾参与孔子问答的形式,阐述了有关“孝”的实质和核心。

例如:关于“孝”的地位和作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写道:

孔子说普通人的孝就是遵循天道,利用地利,严格自律,节制费用,全心全意赡养父母。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孝是无尽无休的。孔子又说,孝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天经地义,就不能违背,百姓都要身体力行,这样协调天下关系,即使不那么耳提面命,也能实现教化的目标,即使不严刑峻法,天下也太平。因此,英明的君王首先要倡导博爱,而后百姓才不会遗弃父母,宣传公德正义,百姓才能走正道;把礼让和仁慈摆在前头,百姓才不会争凶斗狠;用礼乐加以疏导,百姓才会和睦相处,把好坏标准公布于众,百姓才会令行禁止。……

《易经》的碑刻除《正始石经》未收之外,其他六大石经碑刻都有《周易》,单独刻立《周易》的碑以河南汤阴县羑里城的《文王易碑》最为著名。羑里城距安阳市15公里,在汤阴县城北4公里,羑里河村东一里处。这里原是建于商代的有文字可考的第一座国家监狱。商朝末年,渭水流域的周国兴起,商朝受到威胁,于是商王杀死了周国的首领,后来商纣王又逮捕了周王的儿子姬昌,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遭逮捕后被囚禁在羑里城监狱。纣王又把他的儿子杀害,烹制成人肉汤,让周文王喝下,传说有人告知他之后,周文王五内俱焚,便跑到演易台后面把喝下的人肉汤吐出来,吐出的食物逐渐形成一个小土丘,后人称为“吐儿冢”。

此时周文王已经82岁,仍然发愤治学,苦心钻研“易”,把据说是伏羲创立的八卦两两重合演绎出六十四卦,并以此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提出“刚柔相对,变化其中”等朴素的辩证法哲理,这就是《史记》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周易》成为“中华第一经”,羑里城成为《周易》发祥地。

现在的羑里城早在唐代就有纪念性建筑物,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年)曾重修。明清渐成规模。《文王易碑》刻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碑阳刻六十四卦及卦辞,额题篆书“文王易”三字,左右浮雕龙纹,耸立在易碑亭内。《文王易碑》的碑文保存完好,是儒家经典碑刻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陕西耀县药王山有关医药方面的碑刻,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药王山在耀县城东1.5公里处,海拔一千余米。唐代杰出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581—682年)就出生在这里。《唐书》本传说他“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成人后,隋文帝和唐太宗、唐高宗都曾请他出来做官,他或“称疾不起”,或“固辞不受”。

专心研究医学典籍,搜集民间药方,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练就了高明的医术。他从六十多岁起著书立说,70岁完成了第一部医学巨著《备急千金要方》30卷,又用二十多年,在近百岁时,又完成了第二部医学巨著《千金翼方》30卷,两部书成为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直到今天,仍是中医科研,中医教育,中医临床等方面最常用,最权威的参考书,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自宋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在药王山镌刻了大量石碑,集中在北洞景区,现有一百余通,被称为“药学碑林”。其中最珍贵的是在“千金宝要”碑亭下护罩的五通大碑。四通《千金宝要碑》,两面刻,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枕上记》;二是《养生铭》;三是各种病症单方,共一百多个,均编成歌诀。五通碑石共刻数万字。刻立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至今保存完好,系举世无双的规模最大的医药碑刻。

《孙真人三方碑》也是药王山的文献碑,刻立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这是一通造像碑,碑额刻有孙思邈的坐像,在太玄洞口有童子和老虎相伴,前有大河,水势汹涌,桥上一童子前行,对岸一武将(据说是尉迟敬德)手捧物件,牵马提鞭,描绘的是孙思邈委托尉迟敬德为唐太宗送《风药论》的场面,碑阳刻有三个药方,即《风药论》,《九转灵丹》和《神仙鸡鸣丸》,据说能治36种风症,山岚瘴气、五劳七伤、十八般咳嗽等病症。碑阴刻有从上古以来直到元代历朝名医198人的姓名,称为《历代神医名碑》,这是研究我国医学史独一无二的文献资料。

《旧唐书》说孙思邈年届百岁,“视听不衰,神采甚茂”,临终,“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养生有方,老而不衰,这是可信的,遗嘱丧事从简,不要铺张,也令人崇敬,唯独“颜貌不改”、“犹若空衣”,恐系神话,难以置信。

在西安碑林第二室入口西侧,有一通最早记录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名碑,全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宗教史、文化史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物证,是两种文明融和的丰碑,充分彰显出大唐王朝以开放的眼光面向世界,以博大的胸襟吸纳外来文化的伟大气魄。

一位学者评价道:“此碑之功,不属于撰者个人,也不属于述者个人,亦不属于碑上列名之诸景士以及唐代的列祖列宗。彼等固然是共襄盛举,皆与有力焉,但归根结底,荣耀应归于我们的上帝——至久至大至深之中国文化。”(安旗《景教碑新探》)。

公元428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基督教大主教聂斯托利,经过长期思考和研究,创立了一个新的教派。由于受到正统教派的排斥和打击,便开始向国外扩展和传播。5世纪流传到波斯,6世纪发展到伊朗,很快又伸展到西域地区。

唐贞观九年(635年),聂斯托利派遣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来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准许阿罗本在皇宫中译经著书,三年后(638年),阿罗本等译出所携带的全部经书。为嘉奖阿罗本等人,特颁诏书恩准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在中国全境推广传播,并拨专款在皇宫西侧建豪华寺院,度僧21人。

当时把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称为“波斯经教”,又称“景教”,所建寺院称为“波斯寺”,745年改称“大秦寺”。这是由于中国古代一向把遥远的东罗马帝国所在地区称为“大秦”的缘故。

唐高宗时代(650年以后)朝廷敕准诸州各置景教寺院,仍崇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到玄宗,肃宗朝,景教在全国各地继续得到优抚,德宗朝,景教人士欣喜地称贺:“法流十道,国富无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景教碑》碑文)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为纪念阿罗本等人在传播景教过程中的卓越贡献,在长安大秦寺召集76位景教上层人士开会,会议决定刻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这在大唐王朝佛教香火空前鼎盛,道教作为国教备受尊崇的文化背景之下,确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然而到了唐武宗(841—846年在位),佛教和景教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佛寺被捣毁四千六百余所,僧尼强制还俗26.5万人,充作奴婢的尼姑15万人,两千多景教僧被驱逐出境,或“送还本处收管”。长安大秦寺的景教碑下落不明。

关于何时出土,都说在明代,具体时间说法不一;出土地点也相差百里之遥。

出土后的《景教碑》立在长安金胜寺,一直在户外,1859年建亭保护。

1862年,在镇压陕西回民起义中,碑亭被焚毁,唯碑独存,又暴露在户外,欧洲学者发现后提出移往欧洲保护。

1886年9月,英国外交部正式提出移置大英博物馆。遭到中方拒绝。

1891年,清政府决定就地建亭保护,并拨款白银数百两。由于各级官吏的贪污腐败,专款划拨到西安时,只剩下整整五两银子,建碑亭一事告吹。

1907年5月30日,丹麦驻中国记者荷尔姆与当地官员和僧人密约,以3000两白银收购《景教碑》,另外摹刻一通代替原碑留在金胜寺。这一偷梁换柱的盗宝行为被披露后,清政府立即制止,交涉中,荷尔姆以密约为据,坚持运走原碑,留下摹刻碑,当局派人晓之以利害,再三力争,荷尔姆只好放弃原碑,只获准把两吨多重摹刻的《景教碑》运往美国,前后用了三个月。

事后,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当局决定把《景教碑》移置西安碑林妥善保护。

荷尔姆摹刻的《景教碑》曾于1908年在美国纽约艺术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展出后被一位天主教富婆买走,并于1916年奉献给罗马教皇十五世。1917年被收藏在教皇所属的博物馆。

1938年,为阻止长驱直入逼近郑州的日寇,国民党当局掘开花园口黄河堤坝,造成黄河决口,44县被淹,89万人淹死,1250万人无家可归。有关方面为救灾,决定拓印500份《景教碑》拓片并配以碑刻的全景照片,拿到国外出售,以所得款项救灾,十余家文物经营部门,不但未收工钱,连纸墨也免费提供。这些拓本和照片在国外备受欢迎和重视。一纸拓本可售美金百元,乃至数百元。

《景教碑》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

《景教碑》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的篇章和千古绝唱。

同类推荐
  •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图文本)》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图文本)》内容包括天下奇观兵马俑、帝王一怒天下秋、富丽堂皇阿房宫、孟姜女哭倒长城等等。
  • 夕光录

    夕光录

    没有人的漆黑,那是梦一场诱人的时间,开始逆转我醒来,你在哪?接受这个现实?还是……这是一个叫夕林的人,变成人的故事。(封面太丑别介意哈~)
  • 异世帝王之召唤猛将

    异世帝王之召唤猛将

    穿越异世,幸运的成为皇帝,可惜,整个国家内忧外患,内有大臣要反他,外有强敌环绕,随时都有可能皇位不保!幸好附带召唤系统,华夏大地上的英雄豪杰等待他的召唤!三国白马银枪赵子龙,水浒豹子头林冲,隋唐门神秦叔宝,汉初名士陈平张良!林崎觉得打下天下也不是那么难!可是这个爆表是怎么回事?大唐太宗李世民,大汉太祖刘邦,乱世之奸雄曹操,宋太祖赵匡胤,草原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过这都没什么,我有强兵猛将,便斗一斗你们这些太祖天骄!建了个书友群;471119640,欢迎进来玩
  • 贾文涛短篇小说集

    贾文涛短篇小说集

    贾文涛短篇小说集,顾名思义,就是收集了一些贾文涛日常创作中的短篇小说。
  • 红颜情仇

    红颜情仇

    末日来临,他幸运又或不幸的回到了东汉末年,命运的巧合,那些命运坎坷的女子不断出现在他生命里,他那卑微的怜悯心,该怎么拯救那些人比花娇,命却比纸薄的乱世红颜,改变她们千古不变的悲剧宿命呢?夹杂在她们的爱、恨、情、仇中,他又该如何抉择?用柔情化解仇恨?还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血溅三千里,为她们报仇雪恨呢?
热门推荐
  • 元曲集(上)

    元曲集(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成蚊

    重生之成蚊

    且看一只拥有人类灵魂的蚊子如何一步步踏上大陆的巅峰。(很精彩!希望大大点个收藏)
  • 歌之王子殿下歌月

    歌之王子殿下歌月

    女主是个很文雅的女生,是七海春歌的妹妹,是美风蓝的铁杆粉丝,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世界第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女2是冷漠大胆的跆拳道高手,是女主的损友及死党,应该可以算是HESVENS粉丝,为了找出从小就分开的母亲,对着漫天繁星许下最忠诚的愿望——成为世界第一的音乐家及作曲家!女主会成功吗?还是女2会成功?敬请期待........
  • TFBOYS之我相信你一直都在

    TFBOYS之我相信你一直都在

    三个平凡的女孩儿与TFBOYS之间的校园纯爱之恋。四叶草们戳进来吧!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滴。
  • 修罗战纪

    修罗战纪

    世道纷乱,人心不安。一个有点无耻有点怕死偶尔善良偶尔疯狂的少年来到这个复杂战乱不休的世界!他该怎么活下去……你觉得什么不能被摧毁,那么我...便毁给你看!这世道,需要的不是容忍,是爆发是摧枯拉朽的毁灭,然后…在我手上浴火重生《桑德语录》求收藏,点击,推荐,在此拜谢!
  •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见人类

    再见人类

    在保证了生存繁衍和基本的欲望之后,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作为智慧体,存在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如果一个物种,与人类拥有同等的智慧,并且通过学习习得了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与艺术……那么人类的含义是否需要重新定义了呢?所谓人类,难道仅仅只是一群直立行走、体表无毛的灵长类动物吗?如果一个物种在思想上与智能上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外表上的差异,那么它们与我们,究竟是同类,还是异类?今晚,无关风月,只关乎于,人类存亡。
  • 缘合情处

    缘合情处

    第一世的她只是一个仙婢,凡间大乱人龙求天,她随玄女来到拯救人间,只因递茶一抬首印眸入心便动了凡心只得入凡间了却这尘缘,偏偏错投不能动不能语的白牡丹她又修成地仙但是却又寻不到他,她带着的记忆但冥冥之中一直在寻觅与他的缘分,再一次剥去仙骨投人间,这一世她是偷他是官,只是前生前世一眼单恋之情她用了几世求得与他的缘分,只是这一世她与他又当如何···
  • 必知的科技大家

    必知的科技大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相爱趁早

    相爱趁早

    季沐洲:“考场初相遇,三年又相见,你说我们这么有缘,肯定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怎么可能?我自打遇见你就倒霉,写检讨又崴脚外加出丑还受伤,你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