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000000007

第7章 龙场悟道,良知自救(3)

《五经臆说》是被王阳明自己亲手毁掉的。原因有二:一是这本书仓促而成,内容显然还不太成熟;二是这本书是王阳明在思想爆发状态时写下的,其中必定有许多不被时人所知的“敏感”内容。这些内容是不能被一心拱卫皇权的官僚集团发现的,否则不但王阳明的家族要遭灭顶之灾,就连他的学说和弟子们也会遭到清算。

虽然《五经臆说》被“秦火”烧毁了,但王阳明悟到的哲理,却已经在他的思想深处生了根。从这一刻开始,阳明先生不再是贵族纨绔,不再是“罪臣”,更不再把自己当成什么“弃妇”,他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像普通人一样走进阳光,开始体验属于他的那份人生。

王阳明的灵魂得救了,他的哲学思辨之路也正式展开了。

三无处不在的良知

“良知”二字,是阳明学说的重中之重,是心学一切理论的核心。

早在龙场悟道的时候,阳明先生对此已有所立论,但对“良知之学”进行全面整理,使之成为一个哲学体系,还是回京任职,在北京、滁州、南京等地讲学的时候完成的。

中国真正的儒家学说——也就是所谓“孔孟”文学有一个特点,即讨论学术时的灵活性。儒学虽有师生之别,却无师生之实,师可以为生,生亦可以为师。唐代大儒韩愈总结出一句了不起的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工,如此而已。”韩夫子这句话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来自孔子的名言。《论语·子罕》有言:“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认为,老师和学生都只是“思考者”罢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和学生是完全平等的。所不同的是:这个人知道这个道理,那个人暂时还不知道,于是知道的就讲给不知道的听,此时知者为“师”,学者为“生”。显然,这种“师生关系”随时可能消失,或者转换。你懂,你教给我,这时你是师,我是生;另一个问题我懂,你不懂,又想学,则我教你,于是我为师,你为生。

其实韩愈提出的这种“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松散师生关系,在《论语》里另有一个精彩的版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家在一起做事,同事们身上必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看到同事身上的优点,我把它“吸收”过来;看到同事身上的缺点,我反省,如果我也有这样的毛病,则把它改掉。此处强调的,是“自我”和“自觉”。

在此处大谈“儒家师生关系”,似是题外话,其实不然,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学说本身非常强调“自我”和“自觉”两个概念。

自我和自觉,是良知的基础,王阳明“良知论”的基础也建立在此概念之上。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概念来自《孟子·尽心上》中的一句话:“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阳明对孟子的这一观点从一开始就非常认同。在《传习录》中,他这样告诉弟子:“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这正是从孟子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推演而来的。

对于良知,孟子的看法很是坚定,他认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在孟子看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只要善加引导,人心里的“仁义”观念就可以自然成型。

而王阳明也针对这一观点,专门针对孩子们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王阳明所说的,可视作他对于儿童的教育方针,而这个“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的教育思路直接来自孟子。在思想保守、主张体罚教育的“棍棒出孝子”时代,王阳明的教育思路恐怕未必能让时人接受,但在今人看来,这种“鼓励式”教育思路是如此正确,以至根本无需辩论。

通过对孟子“不学而知,不学而能”这一“良知”理论进行推演,王阳明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即:良知人人皆有,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不管是圣人还是普通人。对此,王阳明在《书朱守乾卷》里明确指出:“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知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这种对良知“普遍性”的极力肯定,有其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如此一来,就把“圣人”和“愚人”、帝王和百姓之间的等级鸿沟彻底抹去了,使圣人和普通人、皇帝和百姓完全站到了一个平面上,再无“贵贱贤愚”之分。

基于此,也就为阳明心学思想的最高峰——“满街都是圣人”理论的提出,埋下了伏笔。

当然,“满街都是圣人”这一观点如此重要,王阳明要想确立这一命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善。而阳明先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良知”这一概念不断放大,不断强化,使之不可能被推翻、被撼动。于是王阳明首先迎战朱子理学,借着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直接提出“良知即天理”,用这样的办法提升“良知”的地位。

在《答欧阳崇一》中,王阳明指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在《传习录》中也有类似的话:“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在另一篇《答舒国用》中更指出:“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把心之本体、天理、良知这一系列概念通通简化合并成了同一概念。

简化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概念。当良知与天理合而为一后,王阳明开始向他希望的方向引申,将良知提升为人生的准则,对此,王阳明是不厌其烦去强调的。

阳明认为:“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把良知奉为“明师”,就把“帝王洗脑术”对学子们的思想控制和灵魂搅和过滤掉了一大半。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更说出了这样的话:“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地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这里锁定了良知是“自家准则”,也就是说,良知这个与生俱来、无处不在、等同于天理的了不起的概念,是在“自己”心里的。既不是别人强加于你,也不可能被别人强加进来。

在指出良知是天理,是明师,是准则后,王阳明干脆提出良知即是人心灵中的“天植灵根”。在《传习录》里,他说:“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又把良知称为“主人翁”,认为良知是主宰,是至善。在《答季明德》一篇中也大谈:“善即良知,言良知则使人尤为易晓。”由此层层推进,把良知一步步由外而内引向了“自我”和“自觉”。

“君子之学,求尽吾心焉尔。故其事亲也,求尽吾心之孝,而非以为孝也。事君也,求尽吾心之忠,而非以为忠也。是故夙兴夜寐,非以为勤也;剸繁理剧,非以为能也;嫉邪祛蠹,非以为刚也;规劝谏诤,非以为直也;临难死义,非以为节也。”

王阳明在《题梦槎奇游诗卷》里说的这一段话,可谓掷地有声。但乍看却又让人觉得有些窝火,甚而产生疑问:为什么每到讲哲说理的时候,古人必要大谈“忠孝”呢?难道舍此就无其他可谈吗?

对古人来说,确实,舍“忠孝”再无其他可谈!这是他们思想上的狭隘和可怜之处,是两千多年“儒皮法骨”的封建独裁统治、长期的学术洗脑和凶狠的“文字狱”这三股邪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王阳明所说的“忠孝”与其他儒者(比如朱熹)所说的“忠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那一套“忠孝”不一样,他所说的是“夙兴夜寐、剸繁理剧、嫉邪祛蠹、规劝谏诤、临难死义”,也就是从忧国忧民,到勤于公务,到反腐反贪,到上谏抗争,直至抗争而死,这一切,都是一个儒者的良知,正是这良知,使得一个真正的儒者可以正直无私,勇敢无畏。这也正是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在此之后,王阳明经过对“良知”的反复推演,终又在这一切思想上加了一个“帽子”,归拢到“满街都是圣人”的语境中去,使帝王和百姓平等。但天下人在自我和人格两方面得到平等地位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就应该懂得王阳明的心了。

至此,王阳明把“良知”由天理一步步引申,最终化为人生的准则,成了勇敢者手中的利剑,成了正直者心里的定盘星、试金石,成了一种最“自我”、最高尚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上,阳明先生又回过头来,想把这高尚的理念化为和风细雨,吹进每个人的心田。于是在《传习录》里提出:“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做还是不该做?该努力还是不该努力?怎么来决定呢?仍然是用良知来做定盘星。

夙兴夜寐、剸繁理剧、嫉邪祛蠹、规劝谏诤、临难死义,这样的大事业、大是非,不是每个人都会遇上的,多数人只是在社会的角落中过着最平凡的日子。当明白了良知是天理、是准则、是灵根、是定盘星、是自我、是自觉以后,就会发现,在我们最平凡的生活中,良知,同样无处不在。

社会上常常有一些人,他们都是些老实人、好人,可身上又总有很多不良的习惯。这些人无视社会公德,不顾别人感受,行为举止很不检点,甚而把占小便宜当成人生乐趣。他们会在“请勿吸烟”的牌子下吸烟;在“请勿喧哗”的牌子下吵嚷;明知不能占道经营还要占道;见地上有一张钞票,立刻拾起装进自己口袋……一边最“老实”,一边又最无道德,结果“老实”和“不道德”混在一起,变成了猥琐。

一个人猥琐,是因为没有“自觉”,因为失去了“自我”和“自尊”,而归根究底,是心中的“良知”被尘埃蒙蔽了。

《传习录》里有这样一句话:“‘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里说的“是非之心”就是自我,而“好恶”就是自觉。王阳明把良知比作一面镜子,教人常常擦拭,要擦得一尘不染才好。

我们在公共场所常会听到一个人斥责另一个人:“请你‘自觉’一点。”这句话多少有一点儿效果,对方常常会有所收敛。

“请你自觉”,其实就是在唤醒对方心中的“良知”。它之所以会有效果,是因为良知是个“灵明”,是个“心印”,是“试金石”和“指南针”,因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当良知被触动时,一定会有效验。

但“请你自觉”的效果又很有限,只能维持片刻工夫,因为良知归根到底还是个“自我”,它只在你的心里,要靠你的手把它擦亮,别人帮不上忙。

四狂者胸次

自从“悟道”之后,阳明先生在龙场驿站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因为他现在放下了架子,也抛下了负担,他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才能尽快修好驿站的房子,在这深山里怎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好让自己过得舒适、快乐一些,就领着仆人和驿卒砍树架梁,打坯为砖,在驿站修起房子来了。

放下身段,人活得轻松很多。到这时候,阳明先生才注意到,其实自己并不孤独,至少眼前就有三个朋友和他做伴。有趣的是,一个人越是觉得自己不孤独,就越容易交到朋友。

很快王阳明就注意到在龙场附近生活着不少汉人,有的是从内地逃出来的难民,有的是因为犯了罪,被弄到这深山老林来受罪的,他们和阳明先生一样都被困在这大山深处。早先这些人曾和阳明先生打过些交道,却没能成为朋友,因为那时的王阳明在内心深处瞧不起这些人。现在阳明先生没有架子了,大家也就混熟了,王阳明知道这些人在当地还没有立足之地,就用自己刚刚领悟到的那种乐观心态劝说他们跟自己一样“范土架木以居”,盖起中原式的土坯房来。

有了住处,有了事情可做,王阳明真正品味到“吾性自足”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放眼四顾,生活中到处都是乐趣,充实得令人惊讶。

要想在龙场过好日子,首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而种庄稼,着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于是王阳明拜龙场一带的苗族人为师,开始学习种庄稼。其实当地苗人的耕作手段比较落后,所谓刀耕火种,收成不佳。但这套技术简单易学,王阳明像他的老前辈孔夫子一样,学富五车,志在四方,开宗立论,却偏偏不精于农事,只能粗手粗脚地放火烧荒,学着苗人种起庄稼来了。

想必除了“刀耕火种”这套苗人的手艺外,阳明身边的仆人和驿卒也多是农夫出身,耕作起来还是有一套办法,于是到秋天就有了一些收获——而按照阳明先生诗里的意思,他们这一年辛苦赚来的点点收成,大半都进了“鸟雀”们的肚子,但有了这种忙碌的生活和体验,王阳明活得既充实又诗意,比前一年躺在“石棺材”里等死的状态,到底是天壤之别了。

种粮种出乐趣来了,得意之余,阳明先生又开始学习种菜,这些在农夫看来最平常的事,阳明先生全都不懂,一切从最基本的开始,倒也饶有趣味,还记了一本笔记:地势低的地方适合种稻,地势高的地方适合种稷;种菜的时候土要疏松,湿度要掌握好;天太冷了谷穗长不结实,天太热了田里长虫子;草要经常除,耘田的时候要细心认真。最后又做总结说:“这套经验我是记住了,可真要操作起来还真不容易。可别以为只有在朝廷里琢磨着怎么整人才是本事,这种庄稼的本事也不能轻视呀。”

在谈论这些事的时候,阳明先生兴味十足,甚至专门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诗的内容很一般,可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叫作“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要是把这个长得像绕口令的题目每四个字加一个逗号分隔开来,倒成了一首不错的“梨花体”小诗,比诗的原文还要精彩。可见王阳明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本就是半开玩笑。这时候他的心情大好,绝境之中有此心境,也算是很难得了。于是又有了另一首直白的小诗:

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

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

“万里入炎州,官卑得自由”,阳明先生真的快乐到如此程度吗?倒也未必,但这一阶段的心情着实好了很多。

这时候的王阳明已不再是个与百姓格格不入的官僚,而是一个放下架子有说有笑的正常人。此时,王阳明又注意到一个问题:当地少数民族生活得十分艰辛。

自明朝建立以来,朝廷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血腥征讨就没停止过,其中在贵州一省,苗人受害最深。尤其景泰元年(1450),贵州苗王韦同烈起事,西至贵州龙里,东至湖广沅州,聚众二十万人,在普安州的香炉山筑起大寨,率军围攻新添、平越、清平、兴隆各处官兵卫所,其中位于贵州福泉县的平越卫遭到围攻,“被围半岁,巡按御史黄镐死守,粮尽掘草根食之”。明军随即发起反攻,出动二十万大军攻克香炉山,杀了韦同烈。这场大战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人口大减,又造成了朝廷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严重对立,从此贵州一省大小战乱不断,民族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在这方面王阳明实在帮不上多少忙,只能尽力而为,而他所能尽的力,就是给苗人讲学。

同类推荐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为延参法师讲禅理故事合集。延参法师在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与风采,还充分体现了法师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禅宗底蕴。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本书将逻辑游戏分为趣味推理、数字谜题、图形联想、真假判断、位置顺序及反向推断六个方面。
热门推荐
  • 神选榜

    神选榜

    秦始皇陵深处的无尸馆葬着什么?极北之地万年不化的冰川下,那奇怪声音是否来自另一个世界?沙漠腹地为何闪电肆虐?巨型风暴的中心那模糊的身影是谁?这个世界,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神秘的世间种群,恢弘的三千位面,动乱与杀伐,某一日当他们插刀驻足放眼四顾,前方的巍巍绝峰会否只有宇宙星空?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 镇灵师之崛起

    镇灵师之崛起

    世间万物皆有灵,怨灵肆虐时,正是镇灵师崛起时。
  • 往事如列车

    往事如列车

    不是每一段情感都有圆满的结局,言情小说与偶像剧只是用来填补自己缺失与渴望的那一部分。可是即使不圆满,我们就要否认它的存在吗?生活不是剧本,能随时修改大纲,推倒重来,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与失望中,我们才会渐渐成长,为下一段人生做准备。
  • 末世重生:进击的软妹

    末世重生:进击的软妹

    一场月食爆发了生化病毒,大学生杜郁怜在逃亡中与朋友失散,结果被人利用含恨而死,重生一次,这次的逃亡中,她不会再被利用,她发誓要在末世坚强地活着。
  • 忆不当初

    忆不当初

    程小忆从来没有一天不恨自己,不恨生活,生活利用她,玩弄她,甚至放弃她,她只能靠自己,因为恨,所以想要重生。再遇到刘川之前,程小忆不明白爱情,“小忆,我知道我可能不够好,达不到你的标准,但是我爱你的心是真的,你愿意嫁给我吗”七年前的求婚历历在目,七年前的伤害不曾忘记,七年前的谎言总被拆穿。再次被重击的程小忆万念俱灰,选择忘记,选择真实。爱情里的容忍度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零,绝不允许掺假。
  • 等待孤独

    等待孤独

    战友的牺牲,爱人的背叛,朋友的离散……这一切归根结底竟然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面对这一切,曾身为特种兵的韩朦该何去何从?
  • 操控时期

    操控时期

    一个抗战中的市井混混,靠着仅有的小聪明偷盗谋生。不知不觉中他走进了谁布的局中,在他眼前上演的一幕幕的灵异事件到底是真是假。。。。。“谁,我不信鬼神,你他妈的给我出来。”阅星被吓得浑身紧绷,刚刚他眼前闪过的那张脸明明是昨日刚死的凤三,难道真的有鬼,阅星被他自己可怕的想法怔着了,他觉得他的心都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声音回荡在他的耳边,他在离自己不愿的水井边看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
  • 争夺校花

    争夺校花

    这是发生在我自己的学校里的,第一本书,写的不好请指教。
  •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这是一个不明媚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谁都不知道自己在演绎什么,却都身在其中各释其职。我要从何说起才能给大家一个唯美的不带任何矫柔做作的开头?现在我是个自述者,自述我这场暧昧不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