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000000032

第32章 后记(1)

一阳明心学与禅

禅,在这里指的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即“禅宗”。据说禅宗之祖是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南北朝时,这位高僧来到中国,创立此宗。而禅宗兴起在唐朝,这时禅宗出了两位“六祖”:北派神秀,南派惠能,各以一首偈语闻名天下。

神秀之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之偈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位高僧之偈孰高孰低?其实都极为高明,根本分不出高下。所以神秀、惠能一成北宗,主张渐修;一成南宗,主张顿悟,各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齐名于世。只是后来战祸兴起,北宗衰落,而南宗影响越来越大,以至后世多推崇南宗……这里面的公案就扯不清了。

禅,一个有趣的字眼儿,凡中国人一听“禅”字就显得又热衷又喜悦,似乎这是神秘又可喜的一件好事,但“禅”和阳明心学一挂钩就变了味儿。自明代以来,一直有人拼了命地把阳明学说往“禅”字上扯,而且越扯越近,越扯越乱。

前文已说过,王阳明虽是心学宗师,却并非得自师承,而是无师自通的。他在三十五岁以后经历了心灵磨难,被逼入心学之门。在三十五岁之前,王阳明是个倍沾雨露的官僚公子哥儿,仕途顺利,人生顺利,要官得官,要才有才,于是涉猎极广,博而不精,也没长性,有“五溺”之说: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

这“五溺”是阳明先生年轻时的业余爱好,其中就有“溺于佛氏”一说。于是有一个故事,说王阳明在京城任主事的时候,曾经回乡养病,病好后游杭州虎跑寺,遇见一位闭关的高僧,已经三年不和外人说话。阳明一见他的面就斥道:“这和尚眼睁睁看什么,口巴巴说什么!”一句话喝得高僧起身相迎,可见王阳明于佛家思想极为精通。

确实,阳明精通佛经,在他与弟子、友人的谈话中常会提及《六祖坛经》以及《灯录经》、《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涅槃经》、《圆觉经》……诸多经文中的内容字句,在《答陆元静》文中,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这里引用的“不思善不思恶”是《六祖坛经》的句子,直接把佛教术语和“良知”概念拉在一起,甚而认为是一回事。而“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物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一句,其中“无所住而生其心”又是引用《金刚经》的观点。

这样的语句在阳明先生的讲义、信件中有很多,王阳明自己也不隐晦对于佛教观点的诸多认同,于是就有人称王阳明为“阳儒阴禅”,认为他的心学驳杂不纯,不是“正统”,并加以贬斥。

那么王阳明为什么喜欢用佛教思想来印证他的学说,甚至把儒家、佛家内容互相印证呢?这里的原因倒有几个。

一方面,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哲学和宗教是一对双胞胎,它们是一起出生的,相貌也有几分相似,并且总是互相浸透、互相引导,难以彻底分清。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在他生活的时代,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大明帝国却因为政治的腐朽、哲学的贫乏、民众的庸碌狭隘以及统治者的愚蠢短视,而正在错失良机。我们总喜欢引用拿破仑的名言:“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醒来,吼声会震动天地”,却不肯去想:中国为何这么多年还没“睡醒”?其实“王阳明时代”的欧洲才真是一头正在醒来的雄狮,吼声早已震天动地。

王阳明成亲的这一年,迪亚士越过了好望角;王阳明第一次到京城考进士这年,哥伦布的船队向传说中的“印度”驶去;王阳明考中进士这一年,达·伽马的船队已经到达了印度;王阳明与宁王在江西激战的时候,麦哲伦的船队又扬帆出海;嘉靖元年,王阳明受封伯爵,回余姚老家坐冷板凳时,麦哲伦船队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大洋之外的风起云涌,却与中国无关。

当欧洲人靠科学和哲学的引领逐渐摆脱宗教黑暗的时候,在封闭落后的大明帝国,宗教在人民中间传播得火热异常,人人皆信,不稍存疑,就算是王阳明本人,于此怕也不能例外。若说王阳明不信神佛,不信地狱,不信西方极乐……大概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作为正统学说的儒学早已经被统治者涂改得面目全非,从某种角度来看,儒学本身也是一种“儒教”。在这么一种宗教、哲学不分彼此的情况下,不仅王阳明,就连理学宗师周敦颐、程灏、程颐、朱熹的学说,也一样充斥着“禅”的影子。王阳明半生都在大讲心学,大讲良知,讲来讲去,难免讲出几句与禅有关的话来,这是古人的思想和语境所带来的一种必然结果。

但宗教和哲学虽是双胞胎,却又有自己的“个性”:佛教思想讲超脱,讲置身事外;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救民水火,以天下为己任。说到最后,一个要“出世”,一个要“入世”,在这方面,佛教和儒学截然不同。

王阳明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是个最积极的入世者,他虽偶尔谈起佛教的一些思想,却并不同意佛教的根本思路。王阳明的学说是入世的,是要治病救人的,其最终目的是要重拾孔孟儒学精要,监督统治者,他提出的“满街都是圣人”也不是满街都是超然的“佛”,而是满街都是勇敢的“人”,这些思想与佛教格格不入,纯是孔孟儒学的勇敢精神。

王阳明早年曾经提倡静坐,这静坐的功夫说佛也像“佛”,说道也像“道”,但从时间段上来看,阳明好静坐,却是分了几段:十七岁那年新婚之夜跑到南昌城里的道观跟道士学打坐,那时大半是好奇,年纪轻,性子躁,坐不住;后来生了病,休养时又练打坐,是为了养生,似有小成,却又以“簸弄精神,非道也”一句话废弃了;再后来龙场深山“石棺材”里枯坐,实在是身体心灵都无处可去,不坐不行,只好坐坐,却于冥思中悟出道理来。

因在静坐中得了道理,王阳明一度很喜欢打坐,甚至教学生们也学打坐,补“小学功夫”。于是对人言道:“我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然而王阳明很快就发现,枯坐毕竟不是办法,“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也就是说,静坐久了,心里虽然静了,杂念消了些,却把“济世救民”的入世之心淡化了,“喜静厌动”了,阳明先生觉得这样不妥。

从此王阳明不教人静坐了,甚而批评佛教:“斯亦其所谓尽心者矣,而不知已陷于自私自利之偏。”为什么说佛教“不知已陷于自私自利之偏”呢?这是相对于儒学“圣人之求尽其心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的入世精神而论的。

这时候,就有了下面这个小故事。

阳明的弟子萧惠好仙、释,阳明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耳!”

惠请问二氏之妙。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

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阳明先生对喜欢佛道之学的弟子萧惠坦承自己年轻时喜欢“佛道”,但苦受磨砺之后,才明白儒学扩充良知、为民请命的“简易广大”,到这时候回头再看,早年喜欢过的“佛道”内容就显得空洞了。萧惠还不明白王阳明话里的意思,继续问“佛道”的妙处,结果被王阳明斥责了一句:“汝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我悟到的“良知”你不问,你光问我“后悔耽误时间”的那些东西做什么!)

同类推荐
  •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的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在亚瑟·本森的著述中俯拾皆是。立足精华读本,本书精选了亚瑟·本森优秀作品中的精彩著述编译成集,在书中,亚瑟·本森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性的思维和生花妙笔,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穿越古今的经典话语,能激励浮躁世界中的我们静心思考人生并反思内心。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热门推荐
  • 俏女人的尾巴

    俏女人的尾巴

    从小岛上走出来的美丽女孩王洁,看上去单纯幼稚美丽善良,在她进入龙城饭店之后,锋芒初露,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管理才能和营销水平,深得饭店老板的器重赏识。她穿梭在香满楼和醉仙楼之间,用自己的身心彻底让香满楼饭店老板万光在无奈之下将饭店转让,她用情感的伪装和心计的诡秘彻底征服了久战商场的老江湖刘云涛,最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醉仙楼。可是,当她从医院回到饭店,看到了刘云涛留给她的一纸黑字之后,突然觉得天旋地转晕倒在沙发上。。。。。
  • 重生灵女欺霜傲雪之情困

    重生灵女欺霜傲雪之情困

    爱到不能自拔,却只是黄粱一梦……我的似海情深,只是圆了你对别人的矢志不渝……爱?不爱?是情困了我,还是我困了情?
  • 驭元

    驭元

    一名奇异体质的男孩,一位专注研究的老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驭元》,与您一起体验一段西方大陆的玄幻之旅!
  • 上古世纪之荆棘王座

    上古世纪之荆棘王座

    这是一个被称作光芒与玫瑰的时代这是一段关于神和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织,毁灭和拯救的故事……
  • 云雾三界

    云雾三界

    何为生,何为灭,何为情,何为道?这是一个始于三界内外的故事。让我们携手同游,共享这一仙侠奇缘,看江湖多情,品修真繁华……
  • 十七号公馆:诡异少年

    十七号公馆:诡异少年

    贵族学院中,有一个人们都害怕的存在——十七号公馆。里面住学院的精英,谁也不知十七号公馆是谁创建,在大家的认知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千万别惹十七号公馆。
  • 我想和大叔谈恋爱

    我想和大叔谈恋爱

    她是青春活力迷糊大方的小店主,他是大器晚成的中老年大明星。她幻想有一天能够和明星大叔有一场浪漫的烛光晚餐,可当虚幻变成现实,到底是幸福的开始还是厄运的降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铸河山

    重铸河山

    可耻的“儿皇帝”石敬塘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遗害四百年:北方战略门户洞开,中原无险可守,契丹、女真、蒙古这些异族以此为跳板,攻略中原腹地,杀戮无数,铁蹄所至积尸如山,流血漂橹,千古之祸未有如此之烈者!宋王朝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两次北伐,败军覆师,伤亡惨重,名将杨令公在“雍熙北伐”中壮烈殉国!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光复在望,然而周世宗却意外病逝,这段本该名垂青史的历史却半道而废,让无数后人无数次为之叹息!华夏又一次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关键时刻黄俊意外地来到这个动荡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在黄俊的推动下中国历史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周世宗未竟的北伐大业,奋击契丹夺回“幽云十六州”,还是一仍历史重演,由赵匡胤建立百年积弱的宋王朝?
  • 都市空间法师

    都市空间法师

    “张碧秋,你想对我干什么?”周成惊怒交加的看向人群外围的一个女生。围着他的是四个满脸狠色的大汉,在他的身边是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此时她正被这个女人色眯眯的盯着。这个女人到底有多丑?一只腿长,一只腿短,一只耳朵圆圆的仿佛陀螺,一只耳朵直接消失不见。尤其是她脸上的肉,简直挤在了一堆,而且她脖子上挂着的一圈肥肉,让她的脑袋看起来简直就像被勒着一圈包皮似的……
  • 那一年,重生再见总裁

    那一年,重生再见总裁

    在做过一次错误后,机缘巧合她重生了“别烦我”“不这辈子,我跟定了你”她纠缠不休,他宠她上天,上辈子欠你的,我一定会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