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000000025

第25章 破心中贼,和皇权搏斗(5)

当兵的有良心,他们粗野一些是真的,可并不是坏人,王阳明爱他们,他们也就知道敬重阳明先生,亲爱南昌的百姓,部队的军纪慢慢好了一些。

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每个人都可以被良知感动。眼看京军士兵们已经渐渐被良知感化,阳明先生又想出一个办法;趁着正德十四年冬至祭祖的日子,叫城里的百姓凡是家里有人过世的家庭,都到当街来祭奠,烧化纸钱。

经过七月间那一场大战,南昌城里不少人家都有亲人去世,这一夜南昌城里白幡飘摇,纸钱乱飞,百姓们哭声动地,看着这个惨景,京军士卒无不动容。

到这时,张忠、许泰才发现,王阳明不知用了什么法术,竟把京军的军心“笼络”过去了,又惊又怕,觉得在南昌已经有些待不住了。可他们也不肯就此退出,又想出一个计策来:把王阳明请到教军场上,让他当着军士们的面射箭,如果射得好,京军就退出南昌。结果王阳明不慌不忙,连发三箭皆中靶心,每一射中,京军士卒齐声欢呼。

王阳明年轻时练过些武艺,骑射精通,这些年虽然做官、讲学很忙碌,可年轻时练出来的箭法似乎并未扔下。但眼下重要的不是箭法,而是京军士兵们当着将官们的面,群起为这位满心良知的江西巡抚喝彩。一个人心里的良知就像星星烛火,可以把别人的良知一起点燃。到最后,人心向背,得道多寡,就自然看得出来了。

这时候,张忠这伙人真的害怕了,在南昌城里也真的待不住了,赶紧收拾队伍撤回南京见皇帝去了。

五但将冷眼观螃蟹

到这时候,正德皇帝对王阳明的迫害也升级了。

皇帝被挡在了江西省外,京军又被赶出了南昌城,正德皇帝和他身边那帮小人哪肯甘心?张忠等人一到南京,马上在皇帝面前给王阳明栽赃,硬说阳明先生要造反!

王阳明是平叛的功臣,说平叛之人要“造反”实在是匪夷所思。但无耻才是小人的专长,张忠等人毫不困难地编出了一堆“证据”:

第一,王阳明派冀元亨去和宁王勾结(冀元亨到死也没承认);

第二,王阳明曾经试图去赴宁王的生日宴会;

第三,王阳明本来是想投降的,只是因为伍文定用厉害的话劝了他,这才起兵平叛;

第四,王阳明攻破南昌时曾经纵兵抢掠,杀人太多;

第五,宁王曾私下说过“王阳明这人也不错”,疑似王阳明和宁王有勾结;

第六,王阳明平定宁王的功劳其实不大,因为宁王朱宸濠根本就是个傻子,有一个知县就能收拾他。

这些诬陷阳明先生的话根本没有一条站得住脚,这也正是正德最终没有陷害王阳明的原因。但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在陷害人方面,祖先们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绝顶的技巧。比如:没有证据,可以制造证据,这有一个术语,叫“莫须有”。于是张忠向皇帝献计:“试召之,必不至”,也就是叫皇帝下圣旨召王阳明到南京来,如果王阳明不来,就是谋反,以此为借口就可以把他抓起来。

可是皇帝传旨让王阳明来南京,阳明先生怎么可能不来呢?

张忠这个主意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他在暗示皇帝,扣下圣旨不发,拖延时间,把“违旨之罪”硬栽到王阳明头上!

招大臣觐见,却又扣留圣旨,然后以“不奉旨”的罪名治大臣的罪,用这样的手段迫害人,这在历史上也是相当罕见的。

正德皇帝是一心想陷害王阳明的,就听了张忠的主意,写了圣旨,命王阳明到南京来见驾,可这道圣旨却没有真的发下去,阳明先生也没收到。

幸亏皇帝身边还有一个张永,自从王阳明把宁王交给他之后,张永对王阳明很欣赏,加之这个太监总的来说是个好人,眼看王阳明将被陷害,就暗中派自己的亲信去密报王阳明,阳明先生得信之后立刻从南昌出发,一路赶到南京来见皇帝。

可王阳明没有想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特务的监视之下。

王阳明从南昌一出发,南京这边的江彬、张忠这伙人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想出来的办法也够“绝”,居然派出特务去拦截。此时王阳明已经昼夜兼程到了南京水西门外的上新河,到了南京城外了,却被锦衣卫特务迎面拦住,硬是把这位江西巡抚扣押起来,不准他进南京去见皇帝。

天下间没有比这更可恶的事了!这是对人格的侮辱,更是对人权的践踏,即使古人对“人权”并不了解,也能感觉到那种被剥夺了尊严的愤怒和痛苦!王阳明忍无可忍,悲愤之下竟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好在他又劝慰自己:“以一身蒙谤,死即死耳,如老亲何?”舍不得老父亲,舍不得家人,这才没死成。

愤到极点,悲到极点,又不能死,任何人到这个地步,也就灰了心了。几年后,阳明先生对弟子们提起当年旧事,说了一句伤感至极的话:“此时若有一孔,可以窃父而逃,吾亦终身长往不悔矣。”(要是有一条路,让我带着老父亲一起逃走,不管去哪我都愿意,而且永远不再回来啦。)

听话里这意思,阳明先生竟是动了“移民”的心思?

可惜,王阳明生活在五百年前的大明朝,那时候阳明先生无“孔”可入,反而被特务们从南京城外一路劫持送回了芜湖。

眼看南京是去不成了,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再去找那个毫无人性的正德皇帝诉苦辩冤也就显得太下贱了。有老父妻儿在,死又死不得,王阳明只好选择了一个他唯一能找到的“孔”——逃进九华山当道士去了。

王阳明真的当道士了,在道观里一心打坐,不问世事。可正德皇帝和那帮奸贼还在暗中盯着。眼看这个江西巡抚既不骂也不闹,老老实实躲了起来,官也不当了,正德皇帝反倒觉得这个人有意思,就下了旨,让王阳明继续担任江西巡抚。

说到底,王阳明是个一心做大事的人。江西百姓遭了两轮兵祸,全省又在闹旱灾,没有一个好官出来支撑局面实在不行。而江西省内头一位好官就是王阳明,他要是走了,江西百姓依靠谁呢?所以阳明先生虽然一度消沉下去,可在良知的激励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了出来,继续为江西百姓出力。

正德十五年二月,阳明先生又回到南昌,可他刚回来,迎面遇到的又是一场接一场的天灾。江西大旱已经好几年了,这一轮旱灾更是厉害,从正德十四年三月到次年的三月,一整年没下过透雨,六七月间又打了一场大仗,把粮食都吃光了,土地也撂荒了,到第二年春天,老百姓真是断了活路,维持不住了。哪想老天爷也可恨,到五月间忽然降下大雨,而且一连几个月不停,一夜之间旱灾转成了洪灾!赣江沿线全面涨水,洪水漫过江堤,沿江府县尽成泽国,田地尽毁,淹死牲畜无数,老百姓只有爬到树上去躲避。一场洪水过后,半个江西省彻底垮掉了。

按说此时朝廷本该减免战乱地区的租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想不到上头却下了命令:正德十五年的粮税照收,并且追征正德十四年的粮税!大旱之年,不但不免税,反而连去年因为打仗而拖欠的粮税一起追征!这真是要逼着老百姓造反,和朝廷拼命了。

没办法,王阳明上奏请求减免粮税。这一次王阳明也真是气急了,在奏章里指着鼻子骂了皇帝几句:“荒旱极矣,而因之以变乱;变乱极矣,而又加之以师旅;师旅极矣,而又加之以供奉,益之以诛求,亟之以征敛!当是之时,有目者不忍观,有耳者不忍闻,又从而剥其膏血,有人心者尚忍乎?”

正德皇帝有人心吗?没有。

“宸濠叛逆,独知优免租税,以邀人心,我辈朝廷赤子,反不少加优恤,又从而追征,将何以自全!”

叛军都知道免除百姓的租税,朝廷官员反而不如叛军,你们到底是官还是贼?

“宽抚恤之虚文,不若蠲免之实惠;赈济之难及,不若免税之易行。今不免租税,不息诛求,而徒曰宽恤赈济,是夺其口中之食,而曰吾将疗汝之饥;刳其腹殿之肉,而曰吾将救汝之死!凡有血气者,皆将不信之矣。”意思是夺百姓口中之食,刳黎民腹殿之肉,然后还假装亲民爱民,弄出一副亲切的嘴脸,骗谁呢!这套骗人的把戏,凡有血气者,皆不信矣!都走到这一步了,真应了老子那句名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要说王阳明骂皇帝,这可不是第一次了。宁王造反的时候,阳明先生上奏通报此事,奏章里就教训皇帝要“痛自克责,改弦更张,罢出奸谀以回天下豪杰之心,绝迹巡游以杜天下奸雄之望”。这年八月正德皇帝要“御驾亲征”下江南,阳明先生又上奏指责他荒唐,说“汉武帝有轮台之悔,而天下向治,唐德宗下奉天之诏,而士民感泣”,让正德皇帝赶紧反省,不要胡闹。在《自劾不职以明圣治事疏》里,王阳明自称犯了“三大罪”:第一,皇帝不视朝,是因为王阳明和臣子们没有把天下人的反感告诉皇帝,使之醒悟;第二,皇帝在禁宫里训练兵卒,没日没夜的折腾,是因为王阳明和臣子们没能劝皇帝好生蓄养精神;第三,皇帝不事经筵,不学习,只知道骑射游玩,是因为王阳明和臣子们没能讲论道德,让皇帝学好……

讽刺!

可面对正德皇帝,王阳明说什么也没有用。

古人说得好:“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一个人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还算是有一丝改正的勇气。可正德皇帝却不肯“知耻”,他根本不在乎江西的灾情,也不在意王阳明怎么骂他,只管待在南京吃喝玩乐,祸害百姓,闲来没事突发奇想,居然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下一道钧帖,禁止天下百姓养猪食肉,谁敢养猪杀猪,一律流放到极边之地充军!

为什么禁止天下人养猪?原因有三:一是正德皇帝觉得自己姓朱,和“猪”同音;二是正德皇帝正好属猪;三是正德皇帝认为吃猪肉会得“恶疮”,对身体不好。当然,第三条纯属废话。

禁止天下人养猪吃肉的钧帖发下去之后,江南百姓吓坏了,为了不被锦衣卫特务抓捕流放,他们把家里所有猪都杀光了,有些人害怕“杀猪”也犯罪,只得偷着把家里养的猪给埋了,这一下弄得天下动乱,远在北京的内阁首辅杨廷和知道了这件事,赶紧写了奏章来劝皇帝:“十二支生辰,所属物畜,乃术家推算星命之说,鄙俚不经,不可为据。若曰国姓字音相同,古者嫌名不讳。盖以文字之间虽当讳者,尚且不讳嫌名,今乃因其字之音,而且讳其物之同者,其可乎?”

大明皇帝姓朱,是“红色”的意思,跟“猪”一点关系都没有,可皇帝自己倒出来找事,硬让老百姓把朱皇帝一家子往“猪”身上联系,出这么个损招儿,逼着天下的老百姓骂你们一家子都是猪,你这皇帝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杨廷和是詹事府出身,正德皇帝做太子时杨廷和就在旁辅佐,所以正德皇帝对杨廷和极器重,也极信任。现在杨廷和的一顿劝说,好歹让正德皇帝收回了“禁止养猪杀猪”的命令。可接下来这位皇帝又想出一个无聊主意,给王阳明下了一道圣旨,命他把正德皇帝征剿宁王的“功劳”添进表功的奏章里去。

阳明先生旬日破宁王,天下人都知道。江西方面的捷报送进京城时,正德皇帝率领军队刚到涿州,这些事,内阁、兵部、朝廷官员、江西官员无人不知。阳明先生押着宁王出江西进浙江,浙江百姓全看见了。正德皇帝下江南,只到了扬州、南京,根本没去江西,江南百姓也全看见了。到这时候皇帝让阳明先生把正德皇帝和他那帮奸党的名字塞进奏章,硬说这帮人在平定叛乱的时候“立过功”,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吗?

可正德皇帝就是喜欢抽自己的嘴巴,王阳明也拿他没办法。现在阳明先生一心只想着让这个皇帝赶紧离开江南,回京城去,只要皇帝肯走,阳明先生愿意把自己的战功全给皇帝。

只是不知道身为皇帝,正德要这么一份“功劳”干什么?

为了把皇帝送回京师,王阳明重新写了一道《江西捷音疏》,把正德皇帝和他手下那几个宠臣的名字加了进去。收到这道奏章,正德皇帝满意了,就命令张永把已经被俘一年有余而且一直被关押在杭州大牢里的宁王押解到南京,自己带着上万京军在城外列开阵势,把宁王从囚车里拖出来,然后正德皇帝穿上铠甲,拿着宝剑,在上万人包围之下亲自出马去“活捉宁王”,再把宁王塞回囚车,押进南京城。

这种把戏,三岁的小孩玩“过家家”时偶尔会这么干,可时年三十岁的正德皇帝居然带着上万官军一起来玩这套把戏。一个皇帝,当着上万人出这么个大洋相给天下人看,制造话柄给史家往书里写,这么古怪的思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对正德皇帝的行为王阳明是无比蔑视,于是借着去庐山游玩的机会,悄悄在开先寺里树了一块石碑,把正德皇帝的无耻行径用隐晦的笔法记录下来:“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造反,七月,我领着各府民兵收复南昌,擒了宁王和他的党羽,这时皇帝震怒了,亲率大军讨伐,于是‘俘宸濠以归’。”

在这里,阳明先生故意写明自己“七月擒宁王”,而所有人都知道正德皇帝八月份才率军离开北京,所以“俘宸濠以归”显然是在欺世盗名,他立这块碑,意在给后人提供事件的真相。因为阳明先生知道统治者抹杀历史真相的本事,怕这件事就此湮没了。在碑文后面又有“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之类讽刺人的话,说皇帝带着几万人御驾亲征,却居然“不杀”,兵不血刃。

可是鄙视归鄙视,讽刺归讽刺,王阳明还是要替皇帝着想,因为皇帝代表着国家利益,他要是真被奸臣给谋杀了,国家利益会受损。

眼下正德皇帝住在南京,他身边几个著名的奸党平虏伯江彬、安边伯许泰等人带着几万大军驻扎在皇帝左右,尤其江彬还被任命为提督东厂兼领锦衣卫,权柄之重、野心之大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正德皇帝又是这么个昏庸至极的人,如果江彬这些人起了反心,很容易就能把正德皇帝干掉,然后割据江南造反,要是这样,天下就大乱了,江南百姓就受苦了。左思右想,王阳明只想出一个办法:亲临赣州,检阅卫所官军,命官军加紧操演,以精锐的兵马威吓江彬等人,保证皇帝在南京的安全。

果然,阳明先生在南赣演练部队,江彬等人听到消息立刻派特务到南赣来窥视动静,身边人害怕这些奸党再来陷害,就劝阳明先生谨慎一些,不要操演军马,免得皇帝疑心,可阳明先生此次操兵目的就是要震慑江彬这些人,使他们不敢在南京作乱生事,所以不怕别人陷害,照样操演兵马。

为了表明心志,王阳明还写了一首打油诗:

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小儿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

意思是说这些奸党心里最虚,胆子最小,全都是些“纸老虎”,对付这些人就是要跟他们正面斗争。这时候的王阳明已经明白了: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首先必须勇敢,这样才能击败邪恶。所谓的“谨慎”,其实是纵虎为患,那些“谨慎”的人,早晚必被猛虎所害。

同类推荐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热门推荐
  • 猎神游戏

    猎神游戏

    那一天,人类终于亲身体验到了被支配的恐怖,以及被囚禁在鸟笼中的屈辱;繁华的都市遭到了地狱的入侵,被改造成了残酷的众神游戏;死神是这个游戏的游戏GM管理者;天神是这个游戏的土豪氪金狗;人类却沦为了最底层的玩家被众神肆意虐杀!“我桀洛在此宣言,从这一刻起,我要猎杀你们这些虚伪的众神!”——黑科技中二技术宅桀洛。
  • 家有白毛,学渣变学霸

    家有白毛,学渣变学霸

    机场内,一位紫发少女坐在座位上百般无聊的玩着手机,这时广播响起,“乘坐A4952………的乘客请做好准备,飞机马上出发……”我回来了,我聿雨羽回来了。三年前,她因为被诬陷在考试时作弊,新闻都播出了,整个Y市的人都不相信她,只有她的父母还有妹妹信她。因为雨羽学习很不好,是个学渣,中考时有人扔过来一个纸团,她的好奇心驱使着她,她就鬼使神差的打开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好奇心害死人。啧啧啧,你说你,怎么就打开了呢。
  • 爱在盛夏的光学院

    爱在盛夏的光学院

    在家族中的宠爱中长大的性格冰冷的女主千婕语被父母安排在一个世界闻名的光学院,从儿认识了男主北冥臻,她们的欢喜冤家持续到女主的离开,男主会留着千婕语吗?请期待吧。。。。。。
  • 剑宇苍穹

    剑宇苍穹

    这里是属于剑的世界,剑之大陆,以剑气修炼。上可以剑破苍穹,下可以剑做君主。
  • 恶作剧无害

    恶作剧无害

    他无情的虐他千百遍,凭借着美貌柔弱的长相让他任劳任怨充当他的挡箭牌兼黑锅王,即使如此也不能改变任何他对他向往和迷恋。
  • 佛说妙好宝车经

    佛说妙好宝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天下之战

    网游之天下之战

    曾经天下内测的第一玩家战神,五年前放弃了兄弟,放弃了公会,突然消失,五年后,面对天下公测的诱惑,是继续沉沦于没有梦想的现实还是强势回归,五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回归后有该怎样面对以前的兄弟和公会,敬请关注天下之战
  • 唯英雄寂寞

    唯英雄寂寞

    最难的才最值得征服,最强者的内心才最寂寞。第一卷英雄寂寞第二卷夕阳萧鼓第三卷十面埋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血之恋歌

    血之恋歌

    她生在血族被人类养大,是一个令人畏惧而又受人唾弃的异类。一次意外中,她无意打开了时空之门,穿越到了遥远而又陌生的古代。一切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还是命运的捉弄,她遇见了他,而幸福只是短暂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她传回了现代,最终她能否找到属于她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