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000000021

第21章 破心中贼,和皇权搏斗(1)

一宸濠之乱

正德十四年(1519),南昌的宁王朱宸濠造反了。

宁王朱宸濠是大明朝头等的藩王,世镇南昌,手里掌握着王府卫队,这是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部队,另外朱宸濠在江西经营多年,招纳了大批山贼湖匪,其中尤以凌十一、吴十三、闵廿四所率的鄱阳湖水贼最为凶悍。在朝廷中,宁王靠着无法计数的巨额贿赂了大批重臣;在地方上,他控制了江西布政使、按察使、兵马都司、镇守太监,又拿出大笔金钱,在全国各地拉拢了无数地方官员,培植了庞大的势力,万事俱备,只等造反。

对这样一个蓄谋已久的强敌,正德皇帝居然毫无察觉,直到正德十四年,监察御史萧淮上奏告发宁王谋反,正德皇帝才起了疑心,派大臣到南昌斥责宁王,收缴王府卫队。可这一下正捅在马蜂窝上,宁王立即趁势起兵,借着过生日的机会遍请江西各级官员,连南赣巡抚治下的知府、将领也在被宴请之列。

当然,宁王还顺便“邀请”了王阳明。

王阳明被派到南赣来督兵,其中一个意思就是来监视宁王,对这个野心勃勃的藩王他早有警觉。可他无法猜出宁王到底何时造反,尤其是朝廷派官员来收缴宁府护卫的事,王阳明事先并不知情。而宁王是江西省内最尊贵的藩王,只要他一天不造反,王阳明必须对他表示出特别的尊敬。

很不巧的是,就在宁王准备起兵的同时,福建军人发生了一起小规模哗变,朝廷派阳明先生去镇压。阳明先生正要出发的时候,接到了宁王生日宴会的邀请。

本来王阳明从赣州进福建就不需要走南昌,但宁王势力太大,他的面子王阳明不得不给,只好坐了条船顺赣江而下,绕个大弯子到南昌来给宁王贺寿,却因为江上有大风耽搁了几天,等王阳明的官船快到南昌的时候被丰城县令拦住,告诉他:宁王已经杀害了江西巡抚孙燧和按察副使许逵,起兵谋反了!

王阳明听后大吃一惊,连忙乘船返回赣州,准备调集兵马起兵平叛,可赣州在赣江上游,去南昌是顺风顺水,回程却是逆风顶水,而宁王也已经派出快船从后面追赶上来,情势异常危急,王阳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安然回抵赣州了,只好提前下船进入临江府躲避,这么一来情况就更糟了。

阳明先生此时担任的职务是“提督南赣兵马”,他的指挥部设在赣州城里,可现在阳明先生却在紧邻南昌府的临江府下了船,离自己的指挥部太远了,赣州方面因为接不到有效的指令,无法以最快速度招集兵马,尤其是广东、福建两省都与赣州府地界相连,原本王阳明靠着手中的王命旗牌是可以调集这两省官军的,但现在他人在临江府——江西省的中心地带,距广东、福建、湖广都太远,阳明想调广东、福建兵马,也就显得鞭长莫及了。

在后面的平叛战斗中,曾经在南赣剿匪时和阳明先生并肩战斗的广东、福建两省官军、民兵都没能参战,甚至连江西南安府的民兵也因为距离远,没能调集。可以说阳明先生在临江府上岸这个决定实属无奈,严重影响了他调配兵马的能力,结果在后来的作战中,王阳明招集的部队仅有三万左右,面对宁王的十万大军处于绝对劣势,在兵力和装备方面远不能和宁王的人马相比。

比这更可怕的是,宁王这次起兵非常突然,他的战略意图是以最快速度沿江东进攻克南京,然后建都称帝,和北京的朝廷分庭抗礼。由于宁王造反初期王阳明被阻在临江,导致了南赣九府兵马不能迅速集结,整个江西省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开上来阻击宁王,这就给宁王腾出了长达半个月的空子,他完全可以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放手向南京方面发动攻势,如果宁王利用这个空当不顾一切全力东进,很快就会突破长江下游的九江、南康、安庆诸处防线。

最糟糕的是,宁王经营多年,爪牙遍布各地,现在南京城里就有镇守太监刘琅,都指挥廖鹏、齐佐、王准,都督同知王献等一千多名亲信,备好刀枪火器,准备做宁王的内应。同时,前文提过的浙江镇守太监毕真也在杭州制造谣言,说宁王大军要攻浙江,弄得浙江一省风声鹤唳,浙江军马不敢出省境一步。

最要命的是,连河南布政使林正茂也已归附了叛军,只等宁王占领南京,建都称帝,林正茂就夺取河南一省的军政大权,响应宁王。

如果宁王真的杀进南京,那整个南直隶(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两省外加一个上海)以及浙江、河南、江西几个省就全在他的控制之下。加之正德皇帝昏庸,道德败坏,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官员也多对他失去了信心,天下都在盛传正德皇帝其实是个“野种”,根本不是孝宗皇帝所生,而朱宸濠却是太祖高皇帝的嫡传子孙,身份无可怀疑。如果宁王真的攻克南京,建都称帝,振臂一呼,恐怕江南半壁江山都会被他席卷而下!

这样一来,整个中国就分裂成南北两半了,将来不管谁胜谁败,这场叛乱必将旷日持久,给天下百姓造成的危害也无法估量。

危机,危机,危难之中一定暗藏机会,只要肯找、会找,就一定能找到。

自我觉醒,良知透彻,使得阳明先生拥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异于常人的思维模式,面对几乎绝望的危局,阳明先生脑子飞快地运转,在最短时间内想出了一系列的奇谋妙计:先派出细作潜入南昌,到处粘贴告示,声称朝廷已经知道了宁王起兵的消息,并且派安边伯许泰率宣府、大同兵马四万,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刘晖、右都督桂勇率京军四万赴江西平叛;又派人到南昌邻近各县发布消息,声称巡抚两广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杨旦、巡抚湖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金各率本省军马四万即日进入江西省境,沿途设伏,南赣兵马两万人已经完成集结,随时准备向南昌进发;又发下一批假造的“火牌”——由驿站传递的加急军报,假称是广东、湖广两省巡抚发下来的,因为大军将至,命江西各府县急征军粮,接着就派人到乡下大张旗鼓去“征调军粮”,把朝廷大军即将到达的消息传得尽人皆知;再派人潜入南昌放出消息,说宁王手下的谋士、重要官员甚至追随宁王的强盗凌十一、吴十三等人都有密信给王阳明,准备背叛宁王,向官军投诚;随后命人抄写了大量的“免死牌”——也就是现在说的传单,到南昌城里到处散发,告诉叛军士卒,只要持“免死牌”来降,即可免罪。几天之内发放这些传单多达数万份,用尽一切办法扰乱对手的军心。

眼看阳明先生智计百出,三天时间连出五招,把个“疑兵计”用得不亦乐乎,身边的人都有些疑惑,问他:“先生觉得宁王会相信吗?”

王阳明回答:“我不用他信,只要他疑。”

结果阳明先生的“疑兵之计”真的把宁王给唬住了。从六月十四日到六月三十日,半个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宁王一直困坐南昌,没有向安庆方面派出一兵一卒。

也就是这半个月的拖延,彻底改变了江西省内的战场形式。

扼守长江咽喉的安庆要塞在宁王谋反时几乎毫无准备,可半个月时间里,安庆的守军已经做好了迎敌的准备,朝廷也得到了宁王造反的准确消息,正德皇帝立刻调集京军边军,准备南下平叛。同时,王阳明也利用这段空隙,离开临江去了吉安府,尽一切力量搜集起三万兵马,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各县的民兵。

王阳明有了兵马,可兵力却不到宁王的一半,最糟的是,这些民兵都是被临时召集的,粮草不足,器械也比较简陋,尤其缺少战船和火炮。如果宁王的叛军主力待在南昌,王阳明没有力量对之发起进攻;若叛军沿江东下进攻安庆、南京,王阳明又无力进入章江去阻截或追击叛军。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阳明先生使出第二个妙计:利用宁王急于东进的心态,干脆下令各府县的官军、民兵部队暂时不要到吉安来集结,装出一副无兵可用的样子,让宁王误以为无后顾之忧,“鼓励”叛军放心大胆地全力攻打安庆、南京,把南昌城里的兵马抽调得越单薄越好。等宁王大军沿江而下,王阳明就带着他的三万人马衔尾而进,以最快的速度攻克宁王的老巢南昌,从背后形成压力,迫使宁王回师来救南昌,然后以逸待劳,在城下和宁王决战。

王阳明计谋一出,宁王果然上当,以为阳明先生手里没有一兵一卒,于是准备一鼓作气突破安庆,沿江而下直取南京。为了尽快攻克南京,宁王毫不犹豫地把南昌守军抽调一空,仅留下大约一万兵力驻守。七月初一,南昌的叛军以凌十一所部鄱阳湖水盗一万人为先锋,沿江而下向安庆进发;第二天,宁王朱宸濠亲率大军两万随后出发,之后宁王部下的另外三万大军也分批开出南昌,倾巢而出扑向安庆。

这些日子驻扎在吉安府的王阳明一直在监视着南昌方面叛军的动向,现在宁王一出动,王阳明立刻得到了消息,按照预先的部署,立刻命他手下的三万兵马各自出发,赶到临江府和南昌府交界处的樟树镇会合,定于七月二十日对南昌发起突袭。此时王阳明又生奇计,派大批人手潜入南昌,到处张贴告示,投放“免死牌”,声称朝廷“二十万大军”已经逼近南昌,借此在叛军中制造混乱。

王阳明的计策十分巧妙,由于前段时间他一直派人到南昌城里张贴告示,投放“免死牌”,而告示上的内容已经被证实都是假的,所以现在他再派人来搞这一套,叛军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了。可是当王阳明率领三万兵马在清晨大雾之中突然攻城的时候,叛军摸不清对手的虚实,惊恐之下,立刻就会想起告示上写的“二十万大军”,结果防守南昌的一万叛军军心大乱,面对仅有三万人的攻城部队,他们甚至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守住,王阳明在转眼之间就攻克了叛军重兵布防的南昌城。

南昌被一鼓而克,王阳明也很喜悦,但这几年剿匪生涯他看到了太多残忍的事,所以眼下阳明先生异常清醒,既没有庆祝,也不肯纵容,而是立刻带着人手进了南昌城,布置官员四城盘查,督促官兵百姓救火,严厉捉拿趁火打劫的官军,很快就抓了几百人,情节最恶劣的当场斩杀,其他的则当众责打了一顿军棍,这才控制住了进城的官军和民兵,把官兵破城后对城中百姓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在古代有个“惯例”,每次攻破城池之后,杀进城的一方会到处抢劫,而得胜一方的将领往往对此不加约束,有时候,这种抢劫会恶化到“屠城”的程度,比如清朝的名臣曾国藩,他的湘军就以抢劫出名。但阳明先生是一位以“良知”指引自我意识的心学宗师,在他眼里,百姓的利益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攻破南昌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约束部下,严禁抢掠。为此,阳明先生甚至杀了几个人。

可王阳明这么严厉地约束部下,他手下那些官军、民兵会不会恨他?

不会。

王阳明认为,人心里的良知永远不会失去,这世上每个人都愿意做个好人,连那些最坏的人也不例外,他们做坏事,只是因为忽略了良知。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一边做着坏事,一边却又哀叹“社会风气变坏了”……似乎不知道自己就是社会风气变坏的源头,让人觉得挺奇怪。其实这就是人心里的良知一闪一灭造成的奇怪现象。

良知一闪光,这个人就会哀叹“社会风气坏了,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我的孩子怎么办?”可良知一泯灭,他自己却又无所顾忌地做起恶来。良知闪光,是因为良知永远在人心里,而良知泯灭,是因为这些人心里堆积的尘土太厚了,把良知遮住了。

阳明先生说过,良知,是人心里的一面镜子,能照出人的本来面目,让做坏事的人感到羞耻。有些人以为自己渐渐失去良知,其实良知不会失去,只是他们的心镜蒙上了尘土,只要把尘土擦去,镜子便明亮如初了。

阳明先生对良知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就说现在杀进南昌城的这些军人,不管他们是官军也好,民兵也罢,本来都是百姓,这些人虽然粗野,虽然趁火打劫,那只是因为身边的军丁将领都在做坏事,没有人给他们做出正确的表率,他们心里的镜子脏了,看不到丑恶了,就都学着别人做起坏事来。

现在阳明先生亲自出来整顿军纪,用自己的良知给部下做了表率,擦亮了他们的心镜,指出抢掠行为的恶劣,这些兵士们立刻明白过来,自动停止了抢劫。为此,他们不但没有丝毫埋怨,反而更加拥戴阳明先生,在后面的作战中表现得更出色了。

在阳明先生眼中,世上最重要的不是皇帝,而是百姓;治军最要紧的不是战功,而是军纪,这是他身上真正的过人之处。后世的名臣曾国藩也是儒生带兵,从保甲法、练民兵、用儒生统兵以至军旅的编制训练,处处学习王阳明,偏就在这“不重军功重军纪”上,曾国藩没学到阳明先生的精彩处,结果练出的湘军虽然十分精锐,敢打硬仗,可官兵却毫无良知,邪恶腐败,臭名昭著,难以立足,当战争结束之后,曾国藩只好把亲手练出来的部队解散了事。曾国藩没学到阳明先生带兵的精髓。

二阳明战术,片面式分析法

阳明先生是一位儒学宗师,用兵打仗本非其所长,但王阳明在南赣剿匪和迎击宁王叛军时却表现出了超人的军事“天才”,以至被后人引为奇谈。其实王阳明的战术战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在分析战局时总是采用一种十分高明的“片面式分析法”,强调把自己一方摆在主动的位置上,一切布置以“我”为主,这种精妙的思维方式就是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绝不被对手牵制,而且以自己的快速节奏驱使对手在不自觉中被调动、被控制、被消灭。在战术上,王阳明特别注重进攻,而不重防守,擅长快速突袭、长途奔袭,胆子大,着眼准,计划从制订到实施的周期极短,效率奇高,永远把自己摆在“攻击者”的位置上,永远在战局中争取主动。

王阳明总结出的这一套军事理论,与其“心学”思想中“知行合一”的理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知行合一”是一种最注意效率的哲学理念,特别强调思考和行动密不可分,所以王阳明的整体思路异常紧凑,思考中产生了可行的新点子,就会立刻付诸行动,效率极高。这种高效率,使得王阳明的所有对手都跟不上他的节奏,于是莫名其妙地陷于被动,被王阳明所制。

面对王阳明,宁王的叛军不管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实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但王阳明在战术应用上的快节奏彻底打乱了宁王的阵脚,迫使宁王忽略了自己手中的优势,而是一味跟着阳明先生的节奏被动地思考,盲目地调动兵力。

王阳明率军攻克南昌的时候,宁王的叛军已经围攻安庆多日,眼看安庆指日可破,叛军即将顺江而下直趋南京,此时突然接到消息:南昌已失!宁王一下慌了手脚,混乱中来不及深思,就不顾一切从安庆一路退回南昌。如此一来,南京方面的危机缓解了,可对王阳明来说,他所面对的战局变得异常危急。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热门推荐
  • 宅男的游戏大明

    宅男的游戏大明

    穿越了?这也没什么,反正现在穿越泛滥。穿越到大明朝?这同样没什么,明朝的穿越同胞们也是数不胜数了。问题是,薛奇穿越的这个大明朝有点古怪,似乎历史上明朝的牛人都挤到一块儿来了——刘瑾和魏忠贤同朝为宦,常遇春与戚继光同殿为官,唐伯虎与柳如是闲话诗文,郑和出海遇上了海盗王直。反正那叫一个乱!不过还有更离谱的,薛奇发现自己把游戏里的技能系统带来了,学任何技能只需要刷熟练度,只要肯下苦,他就能成为这牛人成群的大明里头最牛的一个!
  • 阴阳全书

    阴阳全书

    一本古书,所记内容全属阴阳,阴阳通晓,鬼怪出世,得古书,力以通天,得此书者,下场凄凉,惨不忍睹。
  • EXO练习生

    EXO练习生

    岁月流逝,坟墓只是一个关口。有一天,我们都会相叙。我想你明白,最美好的爱,是成全,成全去寻找你的快乐......当你远走,不曾回头,我已不会在挽留。
  • 美眉精彩穿越

    美眉精彩穿越

    安小佳和何琳两位女士在街上撞车身亡,约期一起穿越到了古代,两个人做了姐妹。在宫中,小佳穿越到古代的小依精彩刺激。一个人身在这琉璃瓦墙之中,上演着自己的古代生活。
  • 望天京

    望天京

    天京是传说中的一座城,只有上天选定的人才有可能踏进它的城门。城里有宫殿、有金钟、有权杖。城里有妖兽、有宝藏、有利剑。但让整个世界仰望的,是城里有一扇门,有一把锁。传说,那里通向美丽的新世界。
  • 都市神级特卫

    都市神级特卫

    云飞扬,一个普通平民学生,偶得五行神石,获得超级异能,从此发家致富,引来校花垂青,靠自己的能力守卫亲友,逐步走上传奇人生……
  • TFBOYS之十年初心

    TFBOYS之十年初心

    最美的初遇,仅仅的擦肩而过。再次的相遇,却是深深的故交。“我又救了你一次了。”他低沉的声音无声息地搅动着她的情愫。“下次,找个人陪你吧。”他只是默默的守护,宠爱着她。“老师,多多指教噢~”调皮可爱的他不只想要当她的知己。然而,她不过只是一个盲人,又如何配得上他们?“凯凯,你的光棍节操呢?”“千玺,这一次,换我来守护你,以朋友的身份,可好?”“二源,你心中的那个人不是我,我不能抢走属于她的你!”不过摇身一变,她是光芒四射的巨星,亦是沉静如书的钢琴家,她亦真亦假亦是她。十年不变的初心,依旧在,只为开出最灿烂的四叶草花海。
  • 阿修罗众

    阿修罗众

    他是强者的转世,却只继承了力量,而丢失了记忆,面对永世的恋人,波诡云异的世界局面,他虽然茫然,却依然在坚强面对。强大悠久的亚特兰蒂斯神族、无所不在的天部众、掌握十五亿人信仰的梵蒂冈教廷、掌握世界金融百余年的无冕之王罗斯柴尔德家族、他要怎样面对,并带领阿修罗众站在世界之巅?
  • 承君厚爱

    承君厚爱

    被逐出柳府之门的千金,不单遭遇灭门之罪,更是带罪在身,最后何去何处?
  • 最强系统走天下

    最强系统走天下

    纵横洪荒,唯我独尊!许傲意外转世重生,获得神秘系统,从此踏上王者之路!“总有一天,我,许傲定将你们踩在脚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等我许傲升级归来,定将以实力碾压你们!”让我们共同见证许傲的王者之路,踏上不一样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