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000000016

第16章 力行,打出一个心学(2)

早年间,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各地,帮着他守御疆土,其中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被封在大宁,手里掌握着一支精锐的边军。后来四皇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江山的时候,用计从朱权手里夺取了这支精锐的部队。事成之后,朱棣把朱权改封在江西南昌,从此宁王府成了朱姓王公之中第一等的藩王。

弘治十年(1497),宁王朱宸濠嗣位,成了南昌宁王府的第四代藩王。朱宸濠这个人很聪明,有文才,也有野心,眼看正德皇帝昏庸邪恶,已经失尽了天下民心,朱宸濠不由得生了谋反之心。这些年他盘踞南昌一府,广纳谋士,贿赂官员,经营多年,势力很大。他身边有致仕还乡的右都御史李士实,江西省内著名的才子、安福举人刘养正为谋士,鄱阳湖盗匪凌十一、吴十三、闵廿四等人为羽翼,在朝廷里又和锦衣卫指挥使钱宁、吏部尚书陆完等人勾结,用银子贿赂朝中的重要人物,收取南昌左卫军马作为王府护卫,手中控制的湖匪、山贼、卫所兵和江西官军加起来,总数已近十万人,江西省的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等重要官员大半被他招揽过来,已经做好了起兵的准备,只等时机一到就要动手。

按理说,像这样一个反心毕露的藩王应该引起正德皇帝的注意才对。可当年正德皇帝登极之时,为了自己的私欲曾搞过一场大清洗,对弘治朝留下的旧臣进行了无情打击,这个狠招使得整个朝廷元气大伤,前朝苦心培养出来的文臣班子几乎震掉。其后正德消灭了大太监刘瑾,却又起用了边军将领江彬、许泰作为新宠,而江彬等人的奸邪丝毫不输于刘瑾。

眼下的大明朝君昏臣奸,一团漆黑,朝廷中有识之士实在不多。而兵部尚书王琼就是这么一位聪明人,他早已感觉到了宁王的野心,并尽自己的力量加以防范。

这次王琼极力推荐王阳明担任南赣巡抚,就是因为这位兵部尚书感觉到宁王反相渐露,这个藩王盘踞江西多年,势力庞大,羽翼丰满,很难对付,要想找到一位正直能臣去对付宁王,并不容易。加之奸贼当道,朝政日非,正直的臣子在朝堂上站不住脚,而正直能干的人几乎挑不出几个来。南昌的宁王此刻已经成了气候,他又最擅长贿赂结纳,每每以巨额金银、高官厚禄来诱惑官员,朝野之中有很多人都被他拉下水,明里暗里替宁王说话。所以派往南赣统兵的官员必须是既顶得压力,绝不向宁王的淫威屈服,又正派可信,绝不会被宁王用金钱收买的人。

经过一番仔细权衡,王琼认为朝臣中只有王阳明才干出众、品德高尚,真正是一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能臣。所以他才费尽周折一定要把王阳明派去坐镇南赣,居于赣江上游,掌握赣州卫官军,同时有权辖制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省兵马,在兵员数量和战略态势上都占据着优势,对南昌的宁王势力加以监视。一旦宁藩有异动,王阳明就可以调集南赣属下各路兵马沿赣江而下,直接对南昌用兵。

虽然后来因时局所限,宁王叛乱之时,王阳明没能调集四省兵马,但阳明先生仍然凭着大智大勇,以手中劣势兵马击败了叛军,不负王尚书所托。

对于举荐王阳明的功劳,王琼也很得意。宁王造反的时候,王琼就对惊慌失措的朝臣们说:“诸君勿忧,吾用王伯安(阳明)赣州,正为今日,贼旦夕擒耳。”

王琼对阳明先生极为信任,交给他如此重要的任务,又再四举荐,继而尽一切力量配合王阳明的工作,可以说没有王琼,就没有阳明先生的盖世奇功。同样,当王琼遇到危机的时候,王阳明也尽了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

嘉靖元年(1522),嘉靖皇帝封王阳明为新建伯,正月初十,王阳明上奏请求辞去封爵,在奏章里他先说宁王谋逆十余载,起兵之时却旬日而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却是“上天之意,厌乱思治,将启陛下之神圣,以中兴太平之业,故蹶其谋而夺之魄,斯固上天之为之也”,用这一番瞎掰取悦了嘉靖皇帝之后,这才说到正题:“当时帷幄谋议之臣,则有若大学士杨廷和等,该部调度之臣,则有若尚书王琼等。”

在奏章里,王阳明提到了两位重臣的名字。第一个是大学士杨廷和,此人其实完全没有参与平定宁王的战事——甚至有传言说杨廷和长期以来一直在暗中袒护宁王,所以杨廷和本人与这场大功毫无关系,王阳明在这里提他的名字,只因为杨廷和眼下担任着首辅大学士的要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阳明的奏章里不捧他一下不行;第二个是兵部尚书王琼,他专门提到王琼和杨廷和一样,“皆有先事御备之谋,所谓发纵指示之功也,今诸臣未蒙显褒,而臣独冒膺重赏,是掩人之善矣”。

需注意的是,早先兵部尚书王琼为了国家利益,不惜厚着脸皮钻进正德皇帝身边的奸臣圈子,成了“豹房宠幸”中的一员。到正德驾崩,嘉靖登极,大治奸党,一时间泥沙俱下,像王琼这样的人难免遭人误解,有口难辩,再加上他又一直与首辅杨廷和不睦,此时已经遭到清算,被当成前朝奸党下了大狱,而且因“交结近侍律”被判死刑。而阳明先生在这个时候冒着天大的风险上奏,不惜拿自己刚刚得到的“新建伯”的爵位和嘉靖皇帝讨价还价,竟是在为一个判了死刑的人鸣冤。

更加让人惊讶的是,王阳明在奏章里专门指出王琼和杨廷和“皆先事御备之谋”,显然他是生拉硬扯,非要把兵部尚书王琼和首辅大学士杨廷和拉在一起。可杨廷和是首辅,王琼却是下狱论死的罪人,王阳明在奏章中竟然把地位悬殊的这么两个人物硬扯在一起,这是要得罪杨廷和的。

事实上,把王琼打倒批臭、下狱论死的人正是杨廷和。杨廷和厌恶王琼,首先因为王琼对豹房奸臣江彬、许泰等人巴结逢迎,这一做法让杨廷和很看不惯;其次是杨廷和虽为内阁首辅,可正德皇帝任性胡为,凡事多不与内阁商量,王琼为了维持兵部的正常运作而巴结皇帝,也就时常从皇帝那里直接取得圣旨,这么一来很多事都绕过了内阁,身为内阁首辅的杨廷和对此当然不满,可他不敢责备皇帝,就只能怨恨王琼了;最后是正德皇帝驾崩后,为了立储的事,杨廷和与王琼曾发生过争执,两人看法不一致,便成了政敌。

阳明先生能平南赣、破宁王,多亏王琼的举荐和协助,现在王琼获罪下狱,王阳明又上奏来救王琼,甚至冒着被内阁首辅当成政敌攻击的危险,在奏章中硬把杨廷和跟王琼扯到一起,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杨廷和从此把王阳明也视为政敌,对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打击,使王阳明赋闲多年不被重用,直到杨廷和被嘉靖皇帝罢免,情况才有所改善。

王阳明舍弃功劳爵禄,一心救护忠臣,这样的大勇气实在难能可贵。究其原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诚意。

二只是一个诚意

虽然有兵部的全力支持,王阳明终于下决心接手南赣巡抚一职,可他毕竟是个文官,从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这样一个文人被派到深山里去剿匪,实在是进退维谷,无从下手。然而王阳明最终还是完成了任务,而且做得很好,很成功,究其原因,全在一个“诚”字上。

诚,是儒家极推崇的一个理念。《中庸》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把“诚”视为天道和“成圣”之路,王阳明也十分认同。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告诫弟子们:“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又反复强调说:“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

在《赠郑德夫归省序》里,王阳明说:“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口之于甘苦也,与易牙同;目之于妍媸也,与离妻同;心之于是非也,与圣人同。其有昧焉者,其心之于道,不能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诚切也,然后私得而蔽之,子务立其诚而已。”认为是非之心——也就是“良知”的确立,无非是“立其诚而已”。

为了强调“诚”的重要,阳明先生甚至说出了一段触目惊心的话来:“仆近时与朋友论学,惟说‘立诚’二字。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洪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这两句话听起来有点吓人,可当王阳明千里迢迢前往南赣剿匪时,他所要做的诚意功夫,真就是“咽喉上着刀,心髓入微处用力”了。

一个“诚意”,看起来简单明白,其实就如“良知”一样,诚意的指向也是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例如王阳明认为古人所重视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真言,是“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用如此肯定的语气将古人解释得驳杂不堪的概念简单化,把“十六字真言”归纳为一个“仁”,这也是诚意的表现。

仁,是孔子学说的精髓,王阳明把“仁”字看得极重,认为“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在《大学问》里他提出:“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由此推之,则“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天地万物为一体”。

阳明先生这一段话说得激情洋溢,而其中“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的内涵,正是取自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名言,是一条非常明确的“成圣路线图”,“天地万物为一体”,则是一个清清楚楚的圣人境界了。

由这样一个“成圣”的诚意境界再推之,则是“无我”。

无我,这也是古人推崇的境界。孔孟两位哲人在这上面说出的话略有些粗率,以至于一眼看过去会让人糊涂。例如孔子在《论语》里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乍一看似乎是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现代人学习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这和孔子一向拿古人说事来讽刺“今人”的说法相悖。对此,王阳明倒是把孔子的思想看透了,想通了,在《书王嘉秀请益卷》里专门为孔子的话进行阐释:“君子之学,为己之学也,为己故必克己,克己则无己。无己者,无我也。”

王阳明认为,“古之学者为己”是指古人学习的目的是学习仁义良知,用来克制自己心中的私欲,而“今之学者为人”则指“今天”的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会伎俩去“陷害别人”,所谓“为人”是针对别人、算计别人的意思。王阳明对孔子学说的解释是极为精准的。

有成仁之诚,有无我之诚,则人必能生出一种大反思、大改过的愿望和勇气,这“改过”之勇,是阳明心学中一个非常要紧的大命题。

王阳明是有这样的大勇气的。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告诫学生:“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在《寄诸弟》一文中又说:“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确实,天下人没有不犯错的,大圣大贤也会犯错。为什么犯了错的圣贤仍然被世人敬仰?因为他们能知错,愿改错。能知,是大智;肯改,是大勇;大智大勇,才能成大圣大贤。身居高位,有错不改,讳疾忌医,那就不圣不贤,惹人厌恶了。正如孔夫子所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发现有错,却不改,一个错就变成了两个错。而且后面的错比前面那个性质更严重,危害更大。

至于怎么改过?王阳明强调的是自我反省,自觉反思,以良知为明镜,自省自察。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如此告诫学生:“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王阳明最后一句话说得很有力度,但更有力度的还是他对“知错”和“改错”两个概念的区分。

王阳明认为有错不改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知有错”,另一类是“知错不改”。对于“不知有错”的人解决办法比较简单,“悔悟是去病之药”,肯悔悟,就有办法。但麻烦的是那些“知错不改”的人。其中最鲜明的一个活样板就是正德皇帝。正德皇帝知道自己有错,也知道是什么错,但他抱定主意,坚决不改!这个昏君可以把大臣们送上来的奏章全部押下,不予回复,急了眼又可以一顿乱棍把臣子打死,或者一句话罢了人家的官,面对这么一个愚顽至极又独操权柄的大独裁者,怎么办呢?

在《悔斋说》中,王阳明这样讲:“悔者,善之端也,诚之复也。君子悔以迁于善,小人悔以不敢肆其恶,惟圣人而后能无悔,无不善也,无不诚也。然君子之过,悔而弗改焉,又从而文(过饰非)焉,过将日入于恶。小人之恶,悔而益深巧焉,益愤谲焉,则恶极而不可解矣。”君子有错,虽然知错却不肯改,反而文过饰非,时间一长,恶习就浸入骨髓了。小人的恶行如果不肯改,还不听劝,那这种恶习将终身不得解脱……

正德皇帝是后者,其恶习终身未得解脱,以至于毁了自己,早早就死掉了。

对正德皇帝,王阳明是劝不动的,所以他下面的话不是说给正德皇帝听,而是说给其他人听的:“故悔者,善恶之分也,诚伪之关也,吉凶之机也。君子不可以频悔,小人则幸其悔而或不甚焉耳。”也就是君子知错肯改(知错肯改才叫君子),所以用不着经常后悔。

对于那些勇于改错的人,王阳明是非常赞赏,而且大加鼓励的。他说:“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仅怀羞涩凝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这句话,正是他在南赣剿匪时行事的依据。

虽昔日为“寇盗”,今日(能痛改前非)不害(百姓),为君子。王阳明正是依此把数以万计被官府逼成盗匪的百姓感化成了“新民”,而王阳明对“新民”全部划村拨地,送给耕牛种子,让他们好好生活,真的是一视同仁,毫无歧视,更谈不到“秋后算账”,在这方面,王阳明是个好官。至于“甘心于污浊终焉”的人,也有。大盗谢志珊、蓝天凤、池仲容就是此类,对他们,王阳明“亦绝望尔”。

在王阳明的精神世界里,成仁、无我、改错,最终都以一个“诚”字来实现。于是王阳明怀着一颗诚心,抱着一腔“悔过”的诚意来到南赣九府上任。

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十六日,王阳明到达南赣巡抚驻地江西赣州,立刻开府办公。首先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诚意,给南赣九府的老百姓还债。

在王阳明来赣州之前,南赣巡抚治下九个府是个真正的烂摊子。这里地域广阔,山深林密,大帽山、大庾岭、九连山、八面山纵横勾连,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垦的蛮荒之地,由于明朝政令昏暗,土地兼并异常严重,被夺走土地的流民总数估计已达六百万!这些人到处流浪,希望寻找一块脱离官府控制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而四省交界的南赣地区正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落脚点,于是大量流民涌入南赣,有的就地垦荒,结寨自保,成了强人;有的窜伏深山杀人越货,成了盗匪。

到底明朝的土地兼并严重到什么程度,这一切恶果又是谁造成的?只要往紫禁城里那把龙椅上看一眼,一切就都明白了。

同类推荐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热门推荐
  • 萌妻在下:老公伪高冷

    萌妻在下:老公伪高冷

    清早,某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在给自家萌宝教读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萌宝还没开口,床上睡的迷迷糊糊被吵醒的女人睁开亮晶晶的大眼道:“詹耀,一大早的是在夸我?”詹耀:“……你开心就好……”
  • 民国第一将军夫人

    民国第一将军夫人

    一个是狂傲霸道少年得志的乱世将军,一个是位高权重冷血无情的军阀大帅。他们本是生死之交,却因为一个女子一场乱世之争反目成仇;她,本是朱门绣户的千金小姐却突遭家变,沦落风尘。繁华乱世中,他爱上她却没认出她,最终他伤了她失了她;他宠溺她守护她,愿用他的天下换取她脸上笑靥如花;她与他本应喜结连理他却弃了她负了她……当她转身后遇到了他,他宠溺的说“小晴儿,有我在你想要什么都行,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她浅笑嫣然与他许下白首的誓言。当命运流转,家国天下,爱恨纠缠,这乱世民国中谁应了谁的劫,谁又成了谁的执念?
  • 六界剑帝

    六界剑帝

    混沌乃生六界,上三为界,下三为狱。界分仙、灵、凡,狱成魔、妖、地,由不死仙树为基,构建天地。万仙纪元,邪魔横道,凡界大难。上界仙庭乃派仙军下凡,与邪魔战于苍域,血战千古,仙魔俱败,人族由此崛起……
  • 梧桐谣

    梧桐谣

    什么时候想好再写吧,一定有要有诗意,一定要有诗意,一定要有诗意。
  • 五丫头在古代

    五丫头在古代

    五个精灵古怪的淘气丫头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到了古代,在这里,她们将会经历怎样的事情呢?五丫头的人生
  • 艳倾六界:魔尊的娇妻不安分

    艳倾六界:魔尊的娇妻不安分

    【男强女强一对一,爽文甜宠爆炸天际】她原是一名普通的女孩,被一名陌生男人收养后却是彻底长歪了!遨游六界,纵横为尊!被人看不起?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人想吊打?她一身幻术登峰造极,只手遮天!说她注孤身?她分分钟就能找到魔尊来调教!当娇媚女子遇上腹黑魔尊:“就算是让我去死才可以救你,那也要先来一炮!”
  • 橙子女孩

    橙子女孩

    黎茕茕和言孑立在初中是认识,言孑立对这个个子高挑,腿又细又长的女孩子一见钟情,在为高考拼搏的苦日子里,茕茕也爱上孑立,然而就在两人考上同所大学时言孑立突然离开,再次回国时却成为别人的丈夫……
  • 末世之未来崛起

    末世之未来崛起

    末世即将到来!太阳系与圣星大陆两大位面之间的碰撞!辰星儿和搭档夜天凌两人携手穿梭在两大位面之间,努力在末世来临前不断地强大自我,并带领身边的朋友及属下们也强大起来。他们拜异界强者为师,在异界学院中学习,历练于异界险境之中,站在异界巅峰之上。为了华夏,为了地球,为了未来,崛起!
  • 末日录:女配要篡位

    末日录:女配要篡位

    她以为,她炮灰了。结果,她重生了。复仇?她并不在意。恨,她的确是恨,但奈何女主光环太强大,还有一堆女主后宫保护着...等等!那个一直跟着她的家伙是什么鬼?!丧...丧尸吗?!等等!还有你你你,你们不是女主后宫吗,跟着她干嘛!还有男主!“曲未央,你成功引起了我的兴趣......”“QAQ......”男主拜托,没看见女主盯着咱们么,你这是在给她拉仇恨啊!某人淡淡拉过她,护在身后:“可惜,你来晚了一步。”【作者新人,求支持,求入坑!写得不好请见谅~~】因为某些原因暂更了一段时间,真的非常抱歉!并没有弃更!并没有弃更!并没有弃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和猫一起的异闻录

    和猫一起的异闻录

    这里有个人,有只黑猫。这是白一炎和他猫大爷的故事。因为有些奇异的本领,因为某种命运,认识了一些人和非人,卷入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事件。故事中,他们或人,或鬼,或妖,或邪,或恶,或善,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