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600000033

第33章 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4)

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袁居士也是念佛求生净土,《净土圣贤录》有记载,《居士传》有他的传记。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只生到边地,但他觉悟很快,未久即生安养。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这一段话适合于当今时代,善知识难遇。我在已往讲习中介绍大家拜阿弥陀佛为师,在家里设一尊阿弥陀佛像,常常想念老师,想老师的慈悲功德,念老师的修行度众生之悲愿。这一句佛号把弥陀的无量智慧德能都包括在内,这叫真念佛。

古时候古圣先王所有一切制度仪规,都是教化众生。读《礼记》,五礼中之祭礼,明白规定祭祀祖先,不是祖先不祭。孔夫子说:“非其鬼不祭”。鬼是归去的意思。至于祭天地山川是天子诸侯的事,非平民之事。祭祖先时要阐明祖先过去在生时之德行教诲,使后人常常追念遵行,这个祭祀属于教育。仪式留传于后世只有形式而无真实内容,常被人视为迷信。佛门中祭鬼神之仪式很多,其中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但文字深奥,不易理解,似应用现代语言加以说明,使民众都能明白。经论是最好的伴侣,其中于往生无助者不取。袁居士讲的时放下,不要打闲岔,等到了西方再学不迟。

符按前文中有孔子说非其鬼不祭一语,恐初机同修难以理会。此语出自《论语》卷二为政章中: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其大意是说:不是我们的祖先而我们去祭祀他,这是一种谄媚的行为。遇到道义上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郑康成注曰:“人神日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谄求福。”可见鬼字就指的是祖先。又朱子解:“非其鬼,谓非其所当祭之鬼,知而不为是无勇也。”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袁宏道)

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不信净土真是福薄,念了《无量寿经》就明白了。一听就相信,乃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福德。即使下下品往生的,或一生造作罪业,临终忏悔往生者皆是大因缘大福德,绝非平常人。

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莲池大师的道德文章修持近五百年中首推第一,而他虚怀若谷,没有一点自满自大,没有一点夸张,自称为下劣凡夫。他的特长即“安分守愚”四个字,人不要学聪明,学聪明就坏了。莲池大师平生所修惟念佛,一天念十万声,计数的,也不念经咒。年岁大了,工夫格外加紧。有人向他请教,不管什么问题,他的回答只是一句阿弥陀佛。印光大师晚年专心念佛,有人给他写信,他写一函遍复。我现在也学他。我快70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要办自己的后事了,大家写信给我,我刻一个图章“老实念佛”,连信封都退回去。老实说,凡是提出问题来问的都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提出问题都是不老实的人。

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

(莲池大师)

听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及阿弥陀佛的名字,一生可以决定往生。乃大欢喜,但不要怕去不了。只要真正肯修,善导大师说,万修万人去。从今以后,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牵挂统统放下,心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随时希望往生。《无量寿经》上辈往生一段同《观经》上品上生章尤为重要经文,若是由西方世界打个转,再回到娑婆世界来,是再来人,就有智慧神通帮助别人,否则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如何能度人呢?关于上品上生非常重要,有录音带保存,诸位应当常常听,至少要听二百遍或三百遍。过去古大德学一部经要几十年,如终南山道宣律师,专学《四分律》。台湾有单行本,线装书二十册,精装者四巨册。道宣听了二十一遍。从前听经苦,没有交通工具,闻某法师在某道场讲经,不论远近皆步行前往。现代人求快速,说这部经我听过了。听过一遍就不想再听,这样态度,焉能有成就?我在台中时李老师讲经,有时在台中,有时在雾峰讲同一部经,我们一再去听,每次讲的都不一样。台中慈光佛学讲座编写的“十四讲表”,我听了十一遍。孔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求生西方一定要上品上生,上品上生去不了,还有中品,如目标定的太低就麻烦了。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藕益大师)世情要看破看淡,不为世间情爱所累,念佛工夫才能得力。生活能勉强过得去就行了,不求奢侈丰盛,生西方世界才有把握,心在道上,不要用在生计上。尽情追求生活享受,道快快到西方极乐世界,真肯放下,往生有望。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藕益大师)

大慈父是阿弥陀佛,归命即皈依。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薰修净业。(彻悟禅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惜我们都浪费掉了。我劝各位念佛机要随身带。阿弥陀佛是净念,起一个妄念,动了贪、嗔、痴即是九法界的业因。一天到晚不知道造了多少业,哪个业因强,哪个就先受报。故须特别留意,必要抓紧今生的机会,万一失掉,不知道哪一劫才再遇到佛法。把精神放在执持名号上,光阴才不会虚度。

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能剧断,亦应慢慢看轻放下。否则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生不了西方。

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困;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彭二林)“子”,古时对男子之尊称。既然发愿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必须要有一副铁石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烦恼所动,此谓之铁石心肠,禅宗称之为禅定。色、声、香、味、触是外尘,法是内尘。世间法不能沾染,出世间法亦不能诱惑我们,什么禅宗天台贤首密教统统都不沾染,心才能定。只求一见阿弥陀佛,诸佛来了也不理不睬,何况其他菩萨罗汉善知识。内绝不起心动念是定,外不被诱惑是禅。修行有此觉观功夫与心态,哪有不成就之理。

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十方世界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西方世界七宝池中即生出一大朵莲花,且有你的名字。心地真诚,念佛恳切,工夫不断,此花越长越大,光色一天比一天好,将来往生时,阿弥陀佛即以此花来接引。若退心,此花慢慢枯萎。西方只有池中莲花有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著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

(张守约)

上品往生的到了西方即见到阿弥陀佛,下品往生的还有一段修学时间才能见佛。不管上品下品均不退转,而且圆证三不退,此法门殊胜无比。参禅怕著相,一著相就不能开悟,如说我什么都不著,即著了一个什么都不著的相。念佛人只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要专。念佛怀疑者还不多,而夹杂者难免。看非净土经论是夹杂,人情佛事均须放下,而且必须信有净土,实有莲池。

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著,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弥陀名号不但是西方教主圆满的名字,实在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通号。“阿弥陀”是梵语,其含义是“无量觉”。“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呢?所以这个名号是正觉圆满之名。西方世界是弥陀教主大能愿、能持者。此法门与禅宗性宗不同,禅、性二宗要离相,而这个法门必须执持名号,一定要执著,只是把执著的对象换一换,把往常执著的对象放下,执著一句阿弥陀佛,而且就怕你执著的不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一切幻化妄缘都可以远离了。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法师)无论在什么环境,闲忙都好,需要思考时把佛号放下,工作完了,马上提起一句佛号。假如是不需要思考的机械式工作,已经作娴熟了,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念佛。称心如意时或遇到逆境时都不忘念佛,做到这样往生有望。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有一人写信给印光大师,问他学佛有无秘诀,他答覆说,秘诀就是“诚敬”二字,诚是真实,一丝毫虚假都没有。“真诚”是大乘佛法讲的无上菩提心。儒家也讲诚意正心,所以儒家的学问思想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儒家讲真诚不圆满,佛家讲的圆满。菩提心一发就是诚与敬真正发起的时候,提心,用的是虚情假意。从圆初住到成佛的果位有四十二个阶级,证明诚敬的不同程度,恭敬是真诚起的作用,内心真诚表现于外者即为恭敬。祖师用最浅显文字开导我们,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之阶,果能做到即是法身大士。了生死不但了三界分段生死,同时也了掉变易生死,所以这是极好的秘诀。

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的念,工夫得力,使无始劫来的贪嗔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疗宿疾之法。

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

有一类人自觉罪业深重,不敢学佛,认为佛会怪罪他,不能收容他,瞧不起他,以佛菩萨为凡人。此种人还是好人,有惭愧心。佛对五逆十恶之人,只要肯念佛,一律平等收容,往生品位看其忏悔工夫。自知有罪,如不求佛拯救必堕三恶道。

娑婆世界实在是苦,极乐世界实在是乐,若深信佛言,乃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之人。

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我们发愿要真实恳切,诸位如到大陆观光在乡下仍可看到大粪坑,如掉在粪坑里,还愿意多待一刻吗?必想急于出离。坐牢一切自由都失掉了,一心一意的急想出离,自己无能力出来,一定要求人帮忙。我们今天了解娑婆世界确是甚苦,但又无法摆脱。佛在经论中讲的理论很清楚,修持方法也很周详。叫我们断烦恼,修戒、定、慧。我们也知道三毒是病,三学是药,但是做不到。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听诸佛如来的劝导,只要这句佛号念好,决定带业往生。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初机同修,尤其对于知识分子,这是当头一棒。学佛人粗心大意者多,心思细密者少。四弘誓愿谁都会念,不但教我们如何发心,连修学的程序都给我们说出来了。首先要发大愿,未消是烦恼未断,三昧未成是心不清净。此刻不能学法门,要等三昧成就再学法门。现代人前面两项不要了,先由法门无量誓愿学开始。如同盖楼房,一楼二楼都不要,只盖第三层,大错特错,光阴都虚耗了。我建议各位在这一生先修前二条,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再学后边两条,把时间精力都放在执持名号上,念到一心不乱,烦恼就没有了,念佛三昧也成就了。

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广学多闻,再等几年不迟。如这一句佛号真念好,那些法门请你学,你都不愿意学。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这是真话。《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将此事讲的清楚,他说我与五十二同伦,大乘菩萨位有五十个,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加上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个。他与这五十二个位次的人,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只凭一句佛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句佛号圆智慧第一者才能接受。《弥陀经》上佛对舍利弗说,他为什么不对别人说,因为舍利弗智慧第一。再者我们对于学其他法门的人要恭敬赞叹,不可毁谤。他如说我们无知无识,下根劣智,我们统统承认,一心老实念佛就好。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前面谈过学愚,愚好,笨好,聪明伶俐不好,时间不会久。愚人含藏的深,能久能远,能光能大。浅识者见不到。祖师责备此人习气很重,好高骛远。不要同世间人比,要同往生人比,他为什么能成就,就是自己承认不如人,这与真诚恭敬相应。如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样样都比人强,你来生还搞六道轮回。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佛门中无论在家出家,有很多自命为通家者。通宗是参禅的,通教是对经教有深入研究者。此种人往往轻视净土法门,不肯接受念佛。这样只有各修各的。他如劝我们学他的法再劝,就说我怕麻烦,念佛简单,经教太繁。宗门教下,最后到临终时,一切经教统统用不上。民国五十七年佛光山刚刚开山,只有一个佛学院,星云法师找我作教务主任,同时担任讲师者尚有唐一玄、方伦居士,现在都不在了。当时还有一位钟景德老居士,年岁大我很多,学佛颇有成就,参禅学教兼习密宗。四五年前我到屏东东山寺讲经,他来看我,已八十五六岁。见到我握手言道,我现在念阿弥陀佛,那些禅与教都不得力。他一天念三万声佛号,一天走三万步,身体健康,红光满面。他肯回头,往生有望。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妄想就是念头,妄想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宗门所说的向外驰求。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一个妄想都没有。神秀说的尘埃就是妄想。返照回光是息妄想的好方法。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说出自己修持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不肯回头,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古圣先贤教我们回首如意。古人手上常常拿着如意,因如意是回头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尤其富贵人家都有此物,提醒自己要世界,要由一切妄念中回头,恢复我们平等心、清净心、正觉心,此之谓返照回光。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如能保持初心,成佛有余。随环境而动摇,值得我们随时警惕。世间善根为“无贪、无嗔、无痴”,名三善根。反之,贪嗔痴为三毒。出世间善根为“精进”。这一生机缘不好,没遇到一位真正善知识。末法时期找不到善知识,只有求佛。

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心跳恶梦,这些现象是过去恶业种子在梦中现行,不必介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中相是虚妄的,跟前森罗万象也不是真实的。觉悟的人知道这是业习种子现行,善恶境界都不能脱离轮回。世尊在楞严会上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求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同类推荐
  •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是散文集《仙境罗浮》的姊妹篇。 《诗意罗浮》由22篇散文组成,以记叙、游记等手法,记录了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本书以罗浮山人文景观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传说、历史事件,以小见大,由景及人,叙事说理,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罗浮山的深情,对罗浮山的厚爱,对罗浮山的感悟。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热门推荐
  • 时间的默然

    时间的默然

    时间会言语,但它却总喜欢沉默,人们喜好把时间划归成不同的阶段,把每一阶段都小心地装裱起来,仔细地保存在记忆里。而对于我,时间只是放一阵子就会忘掉的东西,没什么值得怀念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我心生出了这样的感觉,我只是匆匆忙忙地向前赶着,把过去统统丢在身后,闭口不谈。走过一段时间,总是希望未来能遇见美好,结果却总是大失所望。在我想要放弃对未来的期盼而选择去一味地厌恶时,我却慢慢发现,对我一直默默不语的时间却总在给我展示些什么东西,那种默然之中的东西,有时候胜过千言万语……
  • 桃花深处弃若兮

    桃花深处弃若兮

    每天中午12:00更新,敬请期待。夏日炎炎,大树荫下,一位少女斜倚树干午休,一条蟒蛇盘卧一边守护,静谧的画面中,路过此处,下凡历练的花神木锦,看着眼前的一切,起了兴趣,用法术隐去气息,骗过蟒蛇,也斜倚在大树干上……
  • 月消曙现

    月消曙现

    那日,红莲对他说,“天高任莲开,莲绽博天心,忆天幽幽,怅然若嗟,念牵手兮,君道拾曙,割皮剥脸亦是君,天无情,莲有心,剜心泣血只为君,真心待之。”他是天。那日他对红莲说,“月有阴晴圆缺,为你哭而阴,为你乐而晴,因你走而缺,仅你我一心,方可圆。”他是月。某日,桃花林间,月问我,曾经天欺我,我为此剜了自己的心,倘若他今后也骗了我怎么办。我笑道,“你若负我,那我便剜了你的心,只是你死了,我也活不了了,莲月相伴,同来同走,你我生死相依。”莲有花开花落,月现,我开了;月隐,我落了。如果不能同生,便与你同死。
  • 异变之城

    异变之城

    人们常说,日里所思,梦里所见。没错,故事的灵感源于笔者的一场白日梦。这是一场真实到可怕的梦,笔者身入其境,深入奇境,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随着一件件意外的事,都变的既熟悉又陌生,接踵而至的是一只只恶心的怪物和一个个怪异的人。以至于醒来后,仍然心有余悸。于是,笔者其记录了下来并加以修饰。随着科技的滥用,自然环境遭到破花并且变得逐渐恶劣,它们有一天,或许噩梦真的会在我们的世界中发生...
  • 爱暖情深:二手娇妻不打折

    爱暖情深:二手娇妻不打折

    她订婚当晚,他以姐夫的身份前来庆贺,竟闯入休息室毁她清白。大庭广众下坏她名声,令父亲与男友家人颜面尽失。逼走她的未婚夫,毁了她的爱情,不是因为他爱她。她求他:许西蒙,你放了我,看在姐姐的份上,放了我。他冷笑:看在你姐姐的份上,我一定不遗余力的照顾你。不顾她的哭求,他执意毁掉一切。不忍父亲伤心,她不得不下嫁。婚姻是他为她订制的牢笼,更多残忍可怕等着她。从二楼窗口跳下逃脱他的惩治,她再忍不住,想告诉父亲埋藏心里许久的秘密以求解脱,却得知父亲旧疾复发,急需大笔治疗费,走投无路之际,她终于还是回到他手心里。认命,认了命……
  • 独家绅士

    独家绅士

    他暗恋她十年,她却钟情于另一人。躲避着种种暧昧与告白,她能否认清自己的真心?
  •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本书研究了村民选举中各个层面政治精英的角色和所采取的策略。国家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举措的出台;省级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在自己的行政区域里成功付诸实施;地方政治精英“构建”村民选举;村庄政治精英充当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政治参与机制“制作人”的角色。通过对四级政治精英的角色和策略运用的阐述,勾画了中国村民自治与村民选举的发展历程。
  • 爱在四叶草中慢慢升温

    爱在四叶草中慢慢升温

    当你遇到了tf,你会想些什么?要签名,要合照,要拥抱,还是······
  • 韩娱之少时偏执狂

    韩娱之少时偏执狂

    天大地大,Taeyeon最大,泥萌我懵,我妍最萌小队长出小专辑了,肿么办,买买买!
  • 龙城修仙

    龙城修仙

    一部来自未来科技故障实现穿越的小说,准确的说是从高古时代穿越到现代,由于一连串的离奇的发生,再次穿越到另一个古域的空间,并建立一个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并存的世界,主人公龙语,将带大家进入魔法与修真仙法并存的时代,一切都是那么新颖与众不同,一切离奇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