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3800000076

第76章 又闻“焙子”香

每次公公婆婆从遥远的北方来,我总忘不了求他们带“焙子”,千里迢迢的,不是不体谅老人家辛苦,但焙子的诱惑实在太大,那种焙子的香味美感深入身心,是与故乡不可割舍的一环。

焙子是用小麦面发酵以后兑好苏打,烘烤出来的厚饼。应该算是呼市的特产吧?我听当地的老人讲过焙子的来历。那还是清代初年,有一年暴雨降了三天三夜,大水围在城墙的四周,百姓被困城里,青菜等副食无法供应,为了应付洪水,人们制作烤熟的、干燥而不易坏的白面饼,度过饥荒。当时还没有特别具体的名字,以后每年的雨季,城里最高长官便让百姓提前备灾,烤出相当数量的白面饼。这种饼就叫“备灾”。后来不断改进沿革,原本的意义已鲜为人知。也许就是顺着这种口音,根据面食制作的特征,就给这种饼起名“焙子”了。

小时候,正是饥饿年代,面里卷有少许盐和油酥的是油焙子,油是有特殊香气的胡麻油,8分钱一个;什么也不加的是白焙子,5分钱一个。虽然不算太贵,但还是很难买得到。焙子一定要在一种特制的、把盖子盖上就四面封闭的大烤炉里烘烤,刚出炉的焙子,外脆里嫩,喷喷的麦香极其迷人,油焙子还往往裸露一些松软的油酥。飘香的焙子铺是街头的名角儿。在常常吃玉米面窝头、玉米钢丝面、甚至没有粮食吃、更没有荤腥油水的年代,人们能吃上一个焙子,绝对是对肠胃的慰劳。为了能吃上焙子,家里通常要派一个人专门排队去买。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自告奋勇去买焙子,准备全家的午餐。我大约是在上午9点多开始排队的,那队看上去不是特别长,但走得非常缓慢,原因是焙子铺一会儿断面,一会儿断油,要不停地派人到粮站去买。一炉只能烤十几个。大家都得耐心地等,也有个别中途走掉的。我是属于极耐心的那种,感到自己肩负着全家的重托,执行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不完成任务怎能回家!队列走得之慢像蚂蚁爬。我多么盼望能像神笔马良那样,画出焙子来啊!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日当中天,还没有排到。但这时排在我前面的人已经不多,虽然腿站麻木了、眼睛望酸了,但感觉已经胜利在望,充满坚持的信心。可能在家等得时间太久,母亲着急地找来了,母亲说:都一点多钟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那时候不像现在人人都有手机,联系只有面对面地寻找。这时前面还有一个人了,我高兴地对母亲说:快到了,马上就买上了。可是就在这一时刻,焙子铺宣告:今天没白面了,粮站也没白面了。大家散了吧,散了吧,明天再来。可能这样的情形人们司空见惯了,没有人大发雷霆,有人发了几句牢骚,更多的人二话不说,扭头就走。母亲说,走吧!回去简单吃点儿。可是,我却感到难受、委屈得不得了。很长时间不能忘怀这次经历。后来想想,几个小时的辛苦白费还不算什么,主要是愿望的落空。那是一个孩子初次尝到受挫失望的滋味,也是初次感到母亲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完全陷入一种委屈沮丧、苦弱无助、索然无趣的状态。我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又打转,后来还是悄然流了下来,赶紧擦了,怕母亲看到,母亲是最讨厌眼泪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粮食奇缺的时代已经过去。再也不会出现那种排了几个小时的队而买不上的事情了。焙子成了不少人必备早餐,我一直是焙子的忠实发烧友,对于那种烤熟的麦香想不出有别的什么可以代替。这种食品在南方至今还是空缺。所以,焙子仍是家乡特有的美味。

2007年10月

同类推荐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有悲喜交加、震憾惊人的电影文学;有反响强烈、激起共鸣的戏剧名篇,几乎囊括现存于世的中外文学作品全部。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热门推荐
  • 诛天神魔

    诛天神魔

    百万年前,神魔大战,神族大胜,从此自封为神灵,高居于神界;而魔族大败,被贬为恶魔,退守于魔域。百万年后,少年流川枫手持锈剑,带着神秘石珠,从小城中走出,自此,性情温良的精灵,野蛮落后的兽人,神秘强大的龙族,十翼光明炽天使,魔界首领路西法,一一到来,且看平凡少年流川枫的蜕变之路,一切从这里开始。新书首发。求收藏、求推荐、求鲜花。各种求。
  • 重生之娱乐影后

    重生之娱乐影后

    她是娱乐圈最有威望的影后,无奈因家族争夺而陨落她是豪门的透明千金,一朝她变成她,华美而归。他是前世的金主大人,前世和今生的碰撞擦出巨大的火花。“你很喜欢躲着我吗?”封霖渊看着裴一南眼神晦暗不明。“没…没有。”裴一南边回答变不动声色的挪动脚步,想逃出封霖渊的包围圈。“没有,那阿一我就不客气了。”封霖渊将裴一南堵在角落里,嘴角勾起一抹痞笑。
  • tfboys之我们愿意走十年

    tfboys之我们愿意走十年

    希望大家支持我写小说,我会写最好的希大家多支持我,谢谢
  • 自在武仙

    自在武仙

    武道九重天,一步一登天。登九重天阙,大自在武仙。仙不存世?敢问上苍,是否有仙?一人一山,谓之为仙。悟道修仙,得道成仙。
  • 血染绝殇尽天下

    血染绝殇尽天下

    她是神界的未来之主,高贵如此;却遭背叛家破人亡,她恨,亦悔;轮回转其间,却因一座墓被召唤了回去;寒羽大陆,她是凤家之宠冰冷无情,却对家人感情独特;他是暗夜之宠魔王殿下腹黑残忍,却对她一见钟情为她自陨,如今再次相见,她会爱上痴情的他吗?
  • 三分管人 七分选人

    三分管人 七分选人

    本书共10项修练,包括“准备先行,才能有备无患”“作好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招聘途径”“慧眼识真金,挖掘高质量的简历”“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面谈”“作出最好的决策,选择最合适的员工”等。
  • 观物外篇

    观物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少年密码:再遇

    超少年密码:再遇

    续写超少年密码,这一次把所有的不美好都改变。
  • 黑道风云人物的奇缘

    黑道风云人物的奇缘

    干净善良的男孩与冷酷无情的黑帮当家相爱。他们的感情是否能通过重重阴谋危险的考验?经历杀戮,他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善良?当一切落幕他与他的感情又是否会变质?
  • 封禁长生

    封禁长生

    “酒鬼,你见多识广,那跟我讲讲,天缺一角,地缺一角是啥?”酒鬼听到我这句话,赶忙将嘴里的兔子肉吐了出来,讪笑道,“我没吃!我没吃!”但看那副神情,仍在怀念刚才的滋味。我伸手将兔子肉又推了过去,“别客气,你说说看,我在这破地方,就算知道了,出去跟谁说?谁信?”酒鬼斜瞟了一眼,我赶忙将酒给他满上,献殷勤的伺候着他。终于,酒鬼吃饱喝足了,方才缓缓道:“这句话不完整,完整的是,天缺一角,一角化乾坤,人缺一角,一角分阴阳!”......以身补天,以心补身,以道问心,方成长生。若只是一个人的长生,我便要封禁这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