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3800000014

第14章 呵护自信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心的被呵护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心理健康并保持上进心的活跃。

刘强是班里学习较差的学生,自然缺少被老师关注,甚至常被同学嘲讽。有一天,刘强问了秦老师很意外的问题:秦老师,我学习不好,你会看不起我吗?一句话问得秦老师心里有些酸楚,她郑重地回答:老师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作为老师,她爱每一位学生!

他变得用功了,成绩在缓慢平稳地上升,且十分热爱集体,重活脏活抢着干。人明显地变得快乐了,与同学们在一起话多起来。那时所有的同学都是用功的,那么多功课的确让孩子们有不少的压力。

几年以后,她收到了刘强的一封信,和一个小小的包裹。

信中写道:“秦老师,是您给了我重要的自信心,您对学习糟糕的我同样那么充满平等的关怀。您让我知道成材的机会很多。高中毕业后我就参了军,这次长江抗洪中我们连队集体立了功,我个人立了二等功。领导还决定给我提干。我想,这个二等功勋章应该是您的。没有您的鼓励,我的人生会是永远暗淡的,或许我会生活在永远的自卑中……”

秦老师手捧着这枚闪闪发光的军功章,陷入沉思眼眶在湿润。

曾任通用电气公司总裁的韦尔奇是著名的商业巨子,是全世界薪水最高的首席执行官,被誉为最有自信力的CEO。但是在韦尔奇商业生涯的早期,一件意外的爆炸事故差点毁了他,他说:我的自信心就像被炸毁的楼房一样开始动摇。

那时他28岁,担任着中心实验室的负责人。在爆炸响起的时候,他就冲出办公室奔向工厂。爆炸比他想象的还要糟,一大块屋顶和天花板掉到了地板上,所幸没有人受伤。他的心怦怦直跳,汗流浃背。后来他在回忆时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恐怖的事情。

爆炸的原因,是他们正在做一个化学试验。在一个大水槽里,将氧气灌入一种高挥发性的溶剂中。一个无法解释的火花引发了爆炸。

韦尔奇走进上司查理的办公室时,内心极其慌乱,谁都知道炸掉一座工厂的严重性。

化学博士、杰出的科学家查理表现得非常通情达理。他几乎是以苏格拉底式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故。他使韦尔奇从忐忑不安中镇定下来,他所关注的是韦尔奇从爆炸中学到了什么,最好是有个彻底的了解。他丝毫没有表现情绪化的东西或是愤怒。他只是庆幸地说:感谢上帝,没有人受伤。

查理的行为给韦尔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以后的辉煌事业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韦尔奇激励自己而又推及他人。他体会出,给予一个人自信心的呵护是多么重要。

人一旦失去自信心,便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这种意念对人的侵蚀性很大,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重塑自我,有时甚至会毁掉一个人。

呵护自信的意识是重要的,还要有呵护的行动,理解是对自信力最有效的呵护。没有呵护的意识,便谈不到理解;没有呵护的行动,更谈不到实质性的造就。

呵护自信,尤其是领导、教师和家长,对于部下和成长中的孩子负有至关重要的责任。

2008年3月

同类推荐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热门推荐
  • 妖君,来修仙

    妖君,来修仙

    宁夕颜重生了!但经历却狗血淋头,呕心沥血!道路曲折不说,连最基本的谈恋爱都一波三折。1……此男被她改名为梁上君!但他不偷不抢,就那么招摇的在她闺房的房梁上出现!闷骚又轻佻!身为一名专业小妾实在是不敢多有猜想!难道自己要大声吆喝:梁上君!偷妾可吃?2……可以有奥特曼打小怪兽,为毛不允许她一只成仙已久惨遭历劫的仙女拿这只妖神练练手?什么?怕她日后后悔?怎么可能!造成她今天伤痕累累,仙不仙妖不妖的,都是这只妖神的错!自己渡不了仙!还要连累他人!3……梁上君!听话吧,好好修仙,早日成家啊!王母说了,现在天界的结婚政策有所拓展,只需两块灵石,夫妻名字就可以签在三生石上生生世世。另外,还送海景房一套!你就看在肚子里的娃份上,千万不要错过呦!
  • 相遇胜过从未碰头

    相遇胜过从未碰头

    命中注定了你我的相遇,那么就随遇而安吧…召彦:我愿意做那个给你光的太阳,温暖你冰冷的心脏。沐镜兮:我愿意做那个与你携手到老的那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牵着手,不理世事无常。感谢你的付出,没有让我们从相爱变成相爱过…
  • 舰载武器

    舰载武器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水面舰艇为发射平台的导弹、火炮、近程防御系统、鱼雷、软杀伤武器和信息化武器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发背景、研制生产概况、武器特性、现状以及典型战例等。《舰载武器》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是集科普性、可读性、资料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轻松军事读物,可以帮助读者(特别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拓展军事科技视野,了解舰载武器发展动向,丰富海战武器知识,从而推动全民国防科技知识的普及,以促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 清水河的故事

    清水河的故事

    若是风起,便追太阳,若是云散,便追月亮,家乡人如此,作者亦如此。将书页卷起,树枝开始摇晃,又轻轻放下,树叶噤若寒蝉,人生亦是如此,写作也应如是。作品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清水河上、下两村三代人的情感故事,其中内容多为作者多年农村生活的真实见闻。作品文字优美、叙爱唯美,兼具乡土文、幽默文、农科文的特点,欢迎广大读者点击阅读。
  • 岁月之静好

    岁月之静好

    这是一本多篇小说集,摘自《意林小淑女》,《花火》等杂志
  • 恶魔夺爱:独宠丫头哪里逃

    恶魔夺爱:独宠丫头哪里逃

    14年没见的青梅竹马,苏凌晗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了南暮翊却一直在盼望再见到她。终于,高中她和他上了同一所学院。“南暮翊!你能不能不要这么霸道!”“我不对你霸道难不成对其他人?我要让所有人知道,你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
  • 修真之大世界

    修真之大世界

    这是一个体修、法修、魔修、尸修、鬼修、符修、儒修、佛修、剑修、妖修并存的世界,当灾难降临王耀又会和应灾而出的天才妖孽们有一番怎么样的故事。那么就随我打开大门一起进入这片广阔的天地把!(本故事没有那些缺心眼无辜招惹主角的存在,主角也不是出门就走霉运,着只是一个很切入实计的故事,有友情、爱情、敌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第六宗

    第六宗

    林夕,一个已经普普通通了20年的大三学生,经历了一场阴差阳错的传承,一扇尘封的古老之门悄无声息开启,引领他走进了隐藏在光明世界背后的黑暗世界,神秘的“530办公室”,“先民后裔”,“禹王九州鼎”,“秦始皇传国玉玺上的天书密语”,“青藏高原地下之门”,“生死玄河境,通幽少人行”,“大清帝国关外宝藏”,一系列的千古奇闻和鬼怪传说,被娓娓道来??????
  • 转角遇见你:幸福约定一辈子

    转角遇见你:幸福约定一辈子

    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沈傲:“沈总喜欢的女人应该很漂亮。”“或许在别人眼里她不漂亮,但在我眼中她最美。”“不漂亮?那应该很贤惠!”“也不算贤惠。”“不漂亮,也不贤惠,那沈总喜欢她什么?”“她懂我。”简短的三个字,道出了沈傲满满的爱。
  • 其实是两次

    其实是两次

    其实你是我喜欢的人,其实我并不害怕,其实我从来没认为我可以,其实是两次。我知道你喜欢我,我从没想过你会害怕,我知道你从来没发现自己有多好,我知道还会有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