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7700000032

第32章 奥威尔与人类未来(2)

其一,淡化《1984》的“末世绝望”,转而强调奥威尔的“人道善良”。欧文·豪说:“知识分子之间已经浮现一股意欲贬抑奥威尔的想法,这在英国已是公开的事实,在美国则比较谨慎,这想法往往以称颂他的人道和‘善良’作为幌子”。例如,特里林(Lionel Trilling)认为,“奥威尔天生的才分或许不是超越性的;这些才分的根源属于既平常又质朴的心灵。我们可以说这种性质乃是一种道德中心性,与道德和政治事实的一种直接关联。”钱锺书在评价严复时说,“几道本非深湛之思”。这句话大致可移用于特里林对奥威尔的评论,奥威尔并非特别卓越的作家,只不过他的善心弥补了他在艺术上的缺憾罢了。

其二,“腰斩”《1984》。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对《1984》的结构动手术。孔子有删诗之举,庞德有删艾略特的《荒原》,都是中外文坛的佳话。《1984》既然有结构问题,也可“动刀”。《1984》分三部分,病根就在第三部。比如,约翰·斯特雷奇(John Strachery)的说法:“自从温斯顿和朱莉亚不出所料地被逮捕,侦讯和折磨开始以后,全书就每况愈下……肉体的折磨固然是奥威尔偏爱的题目之一,但却非他才力所及。他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都未曾经历过酷刑的折磨。而凡是没有亲身经历这种事的人,照理说是无甚了了才对。”照他的说法,小说中的后三分之一只是歇斯底里的画蛇添足。著有《奥威尔传》的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也认为奥威尔在《1984》的结尾走火入魔,“虽然奥威尔一直都是特权和权力的反对者,但他却在小说中向那奴性的念头屈服了。他警告说世界可能会朝那个方向走去,然而,这个警告却在小说的绝对性中,变成想象地屈服于这趋势的必然性”。他认为,奥威尔不只是与温斯顿认同,同时与代表权力的奥布莱恩认同,在最后的关头变节,“相信真理确实是不可能的”。为了阻挡奥威尔在“权力”的重压下当“叛徒”,威廉斯认为,《1984》不如早点结束为佳,如果在温斯顿被捕的时候就结束,还留下让人怀想的空间。余音绕梁,而这样背叛的结局无异于是写成了死胡同。

不难看到,前一种“修辞策略”不过是转移焦点、自欺欺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强调奥威尔的“人道善良”,并不能自动消解《1984》的“末世绝望”;“善心”说到底也弥补不了“艺术上的缺憾”。后一种“腰斩”也只是美好的乡愿而已。斯特雷奇的观点不值一驳。亚里士多德早就区分了历史和诗歌。不能以亲历为是否保存的依据。威廉斯的主张,与那些厌恶奥威尔的“悲观”、“短视”的人,大致依据一样,都是希望有个开放或“光明”的结尾。

罗蒂认为,要解决《1984》的结构问题,当看清奥威尔的意图而定。如果奥威尔真的只想写“观念文学”,完成欧文·豪所谓的“极度的温柔与极度的话题性”,那么,《1984》的前三分之二就足矣,的确可以“腰斩”第三部分。

奥威尔所谓的“观念文学”究竟要传递怎样的“观念”?在《我为何写作》一文的结尾,奥威尔有一段经常被引用的话:“除非不断试图抹除自己的个性,否则作家无法写出具有可读性的东西。好的文章就像一片窗格玻璃。”在同一文章的前面,他提出了写作的四个可能动机,其中之一就是“历史的冲动”,就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欲望(a desire to see things as they are),想要发现真正的事实,并将其保存起来,以为后世之所用”。在《1984》中,正好有这样一段可以印证:

必须捍卫显而易见、简单真实的东西。不言自明的一些道理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客观世界存在,它的规律不变。石头硬,水湿,悬空的东西掉向地球中心。他觉得他是在向奥勃良说话,也觉得他是在阐明一个重要的原理,于是写道: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许多人就此认为,奥威尔是一位实用主义哲学家,常识的辩护者。“根据这种解释,奥威尔思想中最关键的对立,乃是传统形而上所捏造出的‘表象’与‘赤裸的实在’的对立。现实被恶劣、不透明的语言,以及故弄玄虚的理论搞得模糊不清。一旦污垢从现实的玻璃上抹掉,任何道德和政治处境就会清楚起来。”换言之,奥威尔就是现实的清洁工,他的任务就是“剥出表象,彰显实在”。据此,萨缪尔·海因斯(Samuel Hynes)总结出《1984》的“教训”或“主旨”,“温斯顿的信念就是二加二等于四这么简单: 历史无可改变,爱情是私事,真理永恒。这些东西有着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限制着人的力量,它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即有些东西亘古不易。这点超越了政治,乃是人性之本质”。

海因斯的总结完全抛开了《1984》的第三部分避而不谈。因为拿奥威尔的“文学观念”去对照第三部分,的确会如斯特雷奇所言,既然“并非亲历”,自然“无甚了了”,成为无根之游谈。然而,罗蒂却认为,《1984》的第三部分并非可以一刀斩落的“无根之游谈”,而是“节外开花,别有洞天”,“给我们截然不同的东西,比较不具话题性、描述性,而倾向前瞻性”。罗蒂认同威廉斯的看法,不应该将奥威尔与温斯顿完全等同起来,否则,将误认为奥威尔在《1984》中传达的就是“二加二等于四”这样简明的道德真理,要在极权社会里坚持说真话的勇气。这样的主题的确可以算得上纳博科夫所谓的“陈词滥调”。如果将其作为《1984》唯一的焦点,自然将轻视小说的后一部分。依罗蒂之见,《1984》的另一个焦点是“创造了奥勃良”这个人物。

罗蒂认为,自从温斯顿和裘莉亚去了奥勃良的公寓后,《1984》就变成了奥勃良的书,而不再是关于20世纪极权主义的政治。小说后半部分就是围绕奥勃良与人合著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大做文章,解释为什么温斯顿不应该被枪毙,而必须受到折磨。换言之,奥威尔换了主人公,也换了主题。主人公不再是温斯顿,而是奥勃良;主题不再是说出“二加二等四”似的道德真理,而是书写“残酷”。

奥勃良将“残酷”推向了极致。这就是他所说的,“将人的心灵撕碎,然后按照你选择的新款式,重新组合”。罗蒂认为,“我们对待他人最恶劣的一件事,不是使他在极度痛楚中哀嚎,而是利用这极度的痛楚,使他在痛楚过后无法将自己重新组合;关键在于使他去做或说一些事情,甚至若可能的话,去相信、欲求一些事情,想一些念头,但是,我们知道他事后将无法面对自己竟然做过或说过这些事情,或想过这些念头”。这样他的世界就被瓦解,他无法再用语言描述他的所作所为,所是所思。

奥勃良的第一步是“摧毁”温斯顿对“简明真理”的信念。“二加二不再等于四”,而是“等于五”。“瓦解”了这一真理,也就瓦解了其他真理,将一个人变成非理性。奥勃良“瓦解”温斯顿“心灵”的第二步也是更重要的一步,就是“摧毁”他对情人的“爱”。这份爱,是温斯顿在极权主义制度下,唯一能够得到慰藉的依托。即便在他否认了“二加二等于四”,承认了“自由即奴役”等信念,并且准备坦然接受死亡之后,他依然为没有背叛这份爱而暗自宽慰。但是奥勃良用他最恐惧的东西——老鼠——使他背叛了自己。他最终转嫁了自己的恐惧,拼命大叫,“咬裘莉亚!咬裘莉亚!别咬我!裘莉亚!你们怎样咬她都行。把她的脸咬下来,啃她的骨头。别咬我!裘莉亚!别咬我!”的确,当他叫出这番话后,他就掉进了“深渊”,“四周一片漆黑”。他彻底地进入了非人性的领域。“笼门已经关上”,再也不能打开。

如果说,第一步的瓦解,是可以收复回来的,可以更改,再次承认“二加二等于四”;那么,第二步的瓦解是“终极的、不可挽回的”。温斯顿可以为暂时的非理性编织一套故事,解释他为何承认“二加二等于五”。可是,他无法编织一套故事,解释他为何曾经希望老鼠去害裘莉亚。在后一情形下,他一定看见自己崩溃成碎片,同时又明白自己再也无法重拾这些碎片。罗蒂认为,重要的是“瓦解”,而不是“重组”。《1984》的结尾温斯顿的“重组”,只是额外的刺激。“热爱老大哥”的温斯顿并不重要,并不就象征着奥威尔的“变节”、“短视”、“悲观”、“虚无”等等。奥威尔的工作已经完成。他创造出的“奥勃良”成功地“瓦解”了“温斯顿”。“热爱老大哥”的“温斯顿”,与深爱裘莉亚、爱惜玻璃镇纸的“温斯顿”,两者之间不可自由切换。奥勃良“瓦解”温斯顿的目的,不是要他的思想与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不是要他服从。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折磨。他对温斯顿长达七年的密集研究,不是为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为了找出温斯顿最大的恐惧之源,将折磨推向极致。

罗蒂为《1984》第三部分存在的必要性进行的辩护,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在成功的背后,却掩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暗中承认了文本结构的“断裂”。事实上,没有必要将小说的前两部分与第三部分对立起来,认为出现了场景(从极权主义社会到后极权社会)、主角(从温斯顿到奥勃良)和主题(从“剥除表象,彰显真实”到“书写残酷”)的转换。从小说的情节来看,第三部分都是前两部分的自然延伸,温斯顿被捕之后,读者自然挂念他的下落和结局。而第三部分就是他如何接受“改造”。他成为“圣徒”还是“叛徒”,其实都在读者的意料之中。

罗蒂认为“书写残酷”体现出了奥威尔“艺术超越性”的一面。诚哉斯言!正是由于小说第三部分的存在,才使《1984》免于成为纳博科夫所言的“话题垃圾”、“陈词滥调”。罗蒂的辩护另一略为遗憾的地方,是过于强调了“心灵”而淡化了“身体”。“心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它的确很重要。但身体也很重要,因为它是“心灵”的物质基础,是我们目前唯一确知的生命——包括思想、理性和灵魂——的依托和载体。消灭一个人的身体,也就把他尘世的、也许唯一灵肉合一的生命消灭。相比之下,折磨一个人的身体比消灭一个人的身体更加恶劣和卑鄙,因为它包含了对一种人所共有的弱点的侮辱和利用。

奥勃良在小说中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因人而异。可能是活埋,也可能是烧死,也可能是淹死,也可能是钉死,也可能是其他各种各样的死法。在有些情况下,最可怕的东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甚至不是致命的东西。”温斯顿不怕死,他也准备赴死;但是他怕老鼠。这是他身体最自然的反应。奥勃良正是利用了他身体的这一弱点,令他觉得生不如死,最终变节,当了叛徒。那些指责小说这一结尾,不愿正视、甚至想一删了之之人,实质上是不愿意面对自己“内心的叛徒”问题。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一个叛徒”。这是我们的“恐惧”所在。温斯顿成了叛徒,不是真的信念转变或者要升官发财而改换营垒,而是纯粹受不了酷刑对肉体的折磨而屈服。

因此,对于《1984》的结尾,我们要正视。不是害怕,厌恶,鄙夷,而是同情地理解。然后,也许,世界上就少一分残酷。只有残酷减少了,才能谈论人类光明的未来。

同类推荐
  •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本书收录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有“鲁班的故事”、“华佗拜师的故事”、“天文学家张钰哲”、“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近代科学之祖——伽利略”、“发明避雷针的人”等。
  • 2015中国年度散文

    2015中国年度散文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谛听生命的呢喃

    谛听生命的呢喃

    小时候,我很讨厌雨。每次下雨的时候,雨水总是打湿了我的脸,淋湿了我的全身,淋湿了我的书包,淋湿了我的梦。一见到下雨,我就心烦;一见到下雨,我就感到苦闷、彷徨,甚至无奈。长大后,在饱读诗书、走遍天涯海角、历尽沧桑之后,我便觉得,看雨别有一番情趣,听雨更是一种享受。
热门推荐
  • 天道之痕迹

    天道之痕迹

    好累,想睡一觉你不能睡,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那个不是我吧,我只是个小市民!
  • 遥望东临

    遥望东临

    陆瑶北,丞相之女,却被流放家破人亡,誓回东临,她知道复仇之路艰难万分,因为她的仇人是东奕扬,东麟国下一任国主,她的最爱和最恨,她捏造自己的新身份,放下所有过去,一步一步努力接近他;他怀疑她,试探她,却没办法阻止她......
  • 红龙悲鸣之夜

    红龙悲鸣之夜

    10把被锁选中的钥匙。10位受诅咒的参与者。围绕着传说中龙之宝珠,互相残杀。人类的情感成为死者的枷锁,直至一同落入被遗忘的深渊。无限轮回,无法改变的结局。红龙苏醒,无人生还。——————————————————————————其实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的侦探游戏。虽然人死的猎奇了点,推理方式奇幻了点……本人新手,文笔有限,请读者大大们多多谅解。
  • 逗比丫头:约吗

    逗比丫头:约吗

    让你偷本小姐,啊呸,太没风度,重来------让你偷老娘我的棒棒糖,揍屎你!“小偷哥哥顿时欲哭无泪,:"小姐!”“嗯哼?”“啊呸,是我滴乖乖啊亲娘,你那是揍吗?简直是断我子绝我孙好吗?”
  • TFBOYS之初夏微甜

    TFBOYS之初夏微甜

    当多变女主遇上当红男子组合,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遇到重重困难时,他们能否坚守最初的信念,不忘初心,最后谁与谁会在一起,谁又与谁擦肩而过
  •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爷,请休了我!

    王爷,请休了我!

    被洪七公的徒孙洪九公,用‘周杰伦式’的穿越法误把正在打抱不平的她,当成男子虏到了明代,还和她约法三章只有她办成了他交代的事情才把她送回去。当真是一个人倒霉,喝水都会塞牙。想她一个还在读书的黄毛丫头,却为了生计不得不冒充王妃,王爷的老婆好歹工作也稳定了,事业也起步了住的穿的吃的也不愁了,王爷,你就休了我吧,好让偶自由的在天空飞翔,在明代闯一番天。
  • 点金奇术

    点金奇术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分为“无鼻儿大摆野狼阵”、“火焚豪宅”、“患难恩仇”、“鬼徒弟薄纸杀人”、“刘伯温看风水”、“神猪鸣冤”等六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成一个个青少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重生之学霸的脾气你受不起

    重生之学霸的脾气你受不起

    我叫顾宁,今天是我28岁生日,然后卒。再次醒来,我拥有了一个美的冒泡的哥哥,住进了哥哥的朋友方子狂家,从此开始了边好好学习,边看遍美人的幸福生活。寄人篱下的日子让我明白了一句话“远离方子狂,世界将变得天天美好!!!”